书城传记谢志峰艺术人生
25452700000027

第27章 文章亮风节,专著见才华(14)

“道光六年正月,岭南宋湘题”。此石刻今尚在汉阳琴台,但现存的不是原刻,而是1864年姚有宽重刻的,书迹分镌成八块巨幅廊碑,仍不失元气。兴尽笔止,一气呵成,运笔恰到好处,狂放之中,如行云流水,奔放纵泻,笔随意至,随锋错落,刚健流畅。整幅题壁诗,横亘数丈而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观者莫不叹为神笔。1991年冬,我到武汉参观学习时,曾到该地一游。据当年公安部门的警卫人员介绍,******主席生前到武汉时,对宋湘题壁书法,亦赞为历史上书法家中之佳作。尤为可道者,宋湘其时已年高七十有一,恰似心有灵通,有所预感。其诗末句云:“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是年残冬,宋湘悄然驾鹤西去,与世长辞。《伯牙琴台题壁》诗成为他的绝笔,也是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高峰,足为关山添色,与江河并美。

1995年1月13日于节香楼

七、《节香楼雅集》

节香楼雅集,当时广东省省长叶选平给他题写了书名。

谢志峰经过十年的努力,十年的艰辛,以文会友,结翰墨缘,铸就了他十年的辉煌,凝结着文学家、书画家、鉴赏家们的精神智慧,用相通的心,用真诚的爱,写下了友谊的篇章。在这里我无法多说,因为我认识谢志峰太晚,失掉参加他家庭雅集的机会。在这里,我想通过赖少其写的《节香楼雅集记略》及所编的十年雅集书画册,还有《南方日报》副总编辑李钟声写的《藏谊节香楼》,让读者品味一番,从中亦可以分享节香楼雅集留下的翰墨丹青。

节香楼雅集记略

节香楼,是谢志峰先生的斋名,取竹“未出土时身有节,到凌云处亦虚心”和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流,暗香浮动月黄昏”之诗意。故其以“翠竹虚心身有节,寒梅清品骨犹香”自律。他对爱因斯坦关于“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的伟大发现,领悟尤深。因此,从政之余,潜心于书画文物研究,博古览今,著书立说,默默地耕耘。

改革开放以来,谢志峰先生大胆地打破了“藏品不予示人”的传统观念,他说,人的价值在于奉献,文物的价值亦然。所以他不仅邀请海内外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参加节香楼的文化雅集,广交师友,开拓视野,论文谈艺,探讨学术,鉴赏文物,焚香读画,煮茗敲诗。同时,还先后举办了历代羊城八景书画、历代名家梅竹作品、明清扇面书画作品、明清以来女书画家作品及广东明清书画家作品等五项专题展览,并将一批重要文物分别捐献给广州市、梅州市、番禺市人民政府。

在节香楼的文化雅集中,他坚持“以文会友,以友为师”的宗旨。以画传情,以诗励志。自1977年以来,海内外的许多文人雅士在节香楼聚集一堂,乘兴泼墨挥毫,赋诗作画,先后为节香楼主人留下了近千幅墨宝。其中以梅竹石为主题的作品就有100多幅,虽然是同一题材,但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有的写北国的寒梅,玉洁冰清的姿容,高标逸韵;有的写南方的早梅,传递着江南的春汛,有“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的气势。而有的则画竹的高节、虚心;有的写新竹生机勃勃,赞美其凌风劲节、奋发向上的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充分表现了各画派的笔墨功夫和每位画家的个性、风格,寄托着书画家们的情趣与追求,使梅竹的寓意亦有了新的内涵,从中可以看到当今诗人、画家笔下的梅竹,均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给人一种清新高洁的意念。现在,我们仅将全国当代主要文学、书画界大师及广东部分书画名家为节香楼主人写的梅竹石书画作品选编成册,让人们可以看到节香楼主人谢志峰先生与文学、书画界的情深隆谊,以记节香楼雅集的逸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上闪光的一页。

藏谊节香楼

李钟声

认识谢志峰君,也许是一种缘分。上节香楼赏谢君珍藏,实在是难得的眼福。

丙子元宵前一日,记者曾与友人上节香楼,观赏志蜂君收藏的历代瓷砚绝品数十方,并得其赠新著《瓷砚赏析》,展读后实有墨涌心澜眼界大开之感。

转眼又近中秋,恰逢国庆节,志峰君电话邀记者前去观画。记者推辞了亲友飞黄山远游之情,再上节香楼。拐入羊城深巷一角,避开了都市的喧嚣,与志峰君谈诗读画。就像年初在节香楼品砚一样,志峰君对中国画研习颇深,近千年的发展脉络,每个朝代的作品情况,名家特色,如数家珍。

仿佛时光倒流,我走进了艺苑一角,画幅里融进了一位智者的思维,化成荡涤身心杂尘的高雅文化享受,令人如醉如痴。

1977年之春,“四害”刚被横扫,大地渐渐回春。然而,被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大树万木凋零,要发新枝又谈何易!光说覆盖在文化人心头上的冰凌,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融化的。就在这时,在欢庆新年的炮仗声中,节香楼的主人,却将一群被人冷落多时的文人雅士迎进门来,煮茗谈诗,挥毫作画,鉴赏文物,交流心得。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每年上元或中秋均有聚会。省内国内,茅盾、容庚、商承祚、胡根天、刘海粟、唐云、耿宝昌、李可染、赖少其、杨善深、刘仑、程十发、谢稚柳、启功、关山月、黎雄才等名家巨擘,都在这里品尝过主人盛情款待的客家菜,纷纷留下墨宝,留下新时期广州书画史上颇值得记载的一页。

这才会有今日节香楼主人的梅竹石雅集之珍藏。十载心血,培育了中国传统书画艺苑的茁茁新枝。以十年为时段,作为个人,能那么集中那么有代表性的名人巨擘同写梅竹石题材之数百幅收藏,这在我国当代书画界中未有先见。这些名家的梅竹石之作,出手快捷,构图简练,韵致深远,品味高逸,风采殊异。一枝一朵有骨,一花一叶关情。其内涵实在不可以平日里某些书画家的“即席挥毫”及应酬小品之类同语。

中国画写梅竹历史上千年,笔下的梅竹精神世代相传。

这种人文风骨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凝聚力,在世界各民族中亦为仅见,这很值得我们珍惜和总结。

节香楼雅集之梅竹石藏品,难得的也是其中继承了这种精神。它既渗透于幅幅画作的形象中,又贯注在题款字行间。“铁骨幽香铸梅魂”(关山月),“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俨少),“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唐云),“千里冰封日,只有暗香来”(商承祚)……以上这类题款或诗句,既是画家对梅竹品格的赞颂,也是对节香楼主人的美好祝愿。这内中是包藏着志峰君与各方名流的深情厚谊的。雅集中,有一幅风格独特的瘦梅图,挺拔的梅枝在圆月下蕊花绽放。这是1987年中秋节赖少其参加节香楼雅集时绘下的佳制。上款有诗云:“我画老干黑如铁,玉蕊绽白似眦裂;梅花不瘦不精神,莫教金樽空对月”;并记云:“志峰仁兄骚人也,自号其斋节香楼,今逢中秋明月当空,群贤雅集。余七十以后归故里,即欣逢盛会,故画梅一枝,以表祝贺云耳”。这题记今日读来,如见当年雅集之盛况,志峰与画家交情的真挚跃然纸上,令人感慨良多。我想,如果要在当代广州文化鉴藏史中记下节香楼一笔的话,不只应记其藏画藏艺之盛之丰,更应记下楼主人与书界画界的情深谊隆。这种情谊,是在特定的年代,在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滋养下,共同的志趣爱好的碰撞和融合,如纯净清沏的泉水出山,相聚后汇人中国文化的大河,一齐奔腾向前。

时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意识不断渗入艺术领域,艺术品的市场价值得到更多人的重视,这是社会的进步。但也应看到,在文化收藏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杂质”;单纯追求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而忽略其艺术价值,或盲目地将艺术价值金钱化;忽略研究鉴赏而过分强调增值保值,等等。许多报刊在谈收藏中也出现了不少误导,差不多将高雅的收藏视同买卖股票了!如此下去,艺术沾上了过多的铜臭,必然会走上歪路并毁坏一部分艺术家,这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记得南美洲一位哲人说过,心血能浇得铁树开花。志峰君浇灌了20多年心血的收藏,终于迎来了金秋的收获期。

他在完成了《宋湘先生翰墨》、《瓷砚赏析》等在文物鉴赏界很有影响的专著后,访谈对话式的学术成果《节香楼上说收藏》亦已付梓,即将发行。最近,在他整理结集节香楼雅集中的梅竹石作品时,又传来他荣获世界名人传记文学成就金碟奖的消息。志峰君的收藏成就和鉴赏研究成果已得到国际上的重视和承认,这实在可喜可贺。

当记者告辞时,广州已是满城灯火,志峰君再展开一幅刚收到的新作给记者欣赏——那是关山月中秋前夕为志峰君荣获世界名人传记奖而敬贺的《红梅图》,用珍贵的乾隆朱砂写成,红光灼灼,上题“梅花香自苦寒来”句。记者凝视良久,心想,关老这幅珍品是对志峰60年人生之路的最好概括了。

八、《节香楼藏古今名联集》

自从1997年11月谢志峰在广州阳光俱乐部举办了《节香楼藏古今名联展览》以后,引起了文学艺术界的热切关注,希望能结集出版行世。后来在艺术大师钱君匐的关怀下,在阳光俱乐部的鼎力支持下,谢志峰终于在1998年3月18日将所藏古今名联编辑出版。仅发行1000册,已成为不可多得的抢手书,因此,亦将其编入本书,以满足读者的要求。

艺术大师钱君匋不仅为《节香楼藏古今名联集》题写了书名,而且还亲自作序,他写道:

我与谢志峰先生认识,不觉已整整20年了,1978年秋,我为他写了一幅梅花。开始,我只知道其喜欢收藏梅、竹书画,他的书斋名为“节香楼”,就是取竹之高风亮节,梅之铁骨幽香本意。后来,1983年从杭人唐云先生那里得知,谢志峰先生是全国著名的文物收藏鉴赏家。其藏品之丰,为全国屈指可数。尤精系列性收藏、研究,在收藏界独树一帜。这些年来,他已出版了不少专集、专著,其以物见史,以物论史的学者之风,在海内外已享有盛誉。此次余93岁作客羊城,在鸣泉居相会,谈及其即将出版古今名联集,嘱余题写书名及作序,老夫乐于从命。

“楹联,自明末清初产生以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书法艺术的一种特殊文体。楹联包括门联、婚联、挽联、寿联、贺联、铭志联等多种形式。真正能流传于世的主要是寿联、贺联、书斋铭志联。其内容包含了许多哲理很深的格言和诗句,寄抒情怀。《节香楼藏古今名联集》,收入古今名家作品之多,书体之全,墨迹之精,作为个人收藏确属难得,实为可喜可贺。幸得先睹为快,卒此数语,以当序焉。”

此外,谢志峰还写了后记,对中国楹联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作了详尽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他以物论史,以物见史的哲学理论。值得大家一读。

写在后面的话

这本集子就要出版了,心里总有点话要说,首先要感谢广州阳光俱乐部的热心支持。同时还要感谢中国篆刻书法艺术大师钱君訇老师,93岁高龄了,还专门为本书题了书名,并撰写了言简意赅的序,令人十分感动。这是对晚辈的爱护、鼓励和鞭策。正如他写给我的对联:“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更教人感奋。

此外,去年11月13日至30日,在广州阳光会俱乐部举办《节香楼藏古今名联展》期间,许多观众都问及有关中国楹联的历史,尤其问我为什么喜欢收藏对联,甚至每副对联的来历、典故。当时,我在接受记者们的采访时,已作了扼要的概述,但意犹未尽。现这本集子即将付梓问世,我觉得也有必要向读者作个交代,让读者同宜鉴之。

有关中国楹联的历史,钱君匋老师、唐柏炽先生在本书开头的序及前言中已有了简略的阐述。在过去,人们的观念中,总认为对联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一些历史电影或小说都将对联作为主人公背景点缀。如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道,诸葛亮草庐门口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其实是小说家借来塑造人物的手段。在三国时,尚未出现门联的形式。楹联的出现,据《宋史.蜀世家》所载,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964年),在春节前夕,学士幸寅逊在寝门左右悬挂两块题有吉祥联语的“桃符板”。至于什么是“桃符板”,《淮南子》中说,桃符是用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余的桃木做成,开始上面写上“神茶”、“郁垒”二个门神的名字,或画上“驱邪避鬼”之类的画像,这大概就是我国楹联的****。北宋王安石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讲的就是这个新春挂桃符的风俗。但从目前我们国家所存留的历代碑帖及书法艺术作品看,尚未见有明代万历早期以前的对联作品,根据目前传世的实物,中国对联的形成,应该是明万历中后期才出现的。

因为当时明封建王朝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内忧外患,国势衰颓,文人厌恶政治,逃避现实,追求隐居家内,静心修养,特别是那些官居朝中的士大夫,把郁积于胸中的情绪,抒发于毫端,把座右铭式的诗句、格言写成对联,悬挂于书房之内,抒吐胸中郁抑,流露特殊的怀抱,而孤芳自赏。其中有对联作品传世的代表人物如董其昌、张瑞图、左光斗、徐渭、陈洪绶等,说明对联的产生初期是士大夫们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