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思考
25453000000020

第20章

突然,从哪儿响起了《我的太阳》那动人心魄的歌声,啊多么辉煌,灿烂的阳光……这首意大利名歌,每每令人荡气回肠,慨然泪下,涉世不深的青年唱不出这首歌蕴含的浓烈的爱,翻腾的情感,对理想的追求和博大的情怀。哦,明白了,是修理部的小青年在放哪位歌唱家唱的《我的太阳》的录音吧!我走到修理部跟前,怎么,竟然是他?是他!他架着双拐面朝大玻璃窗站着,他的身后,下了班的几个小青年正“乖乖地”听他唱。他那小小的身躯里竟能发出如此恢宏的声音,而且充溢着爱,充溢着力量,充溢着阳光!我通过雨水(还是泪水?)只能依稀地看到他那俊秀的脸。歌声愈加昂奋了,我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感阳光,阳光,阳光!

歌声停下了,阳光随着慢慢消逝的余音也慢慢地消失了。周围变得空寂,世界只留下静默,生命好像在片刻之间中止了。然后,我听到了哗哗的雨声,好像老天刚才也感动得忘却了一切,现在才醒悟过来,哗哗地为他鼓掌了。

人间的造物主啊,你为什么这样不公平?这么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你为什么不给他一个健全的体魄?为什么对他这么吝啬?

当姜长河把太阳“据为己有”的时候……

也许,分娩时的痛苦正是为了向每一个新生儿预示人生的艰难。可惜,任何人不亲自经历一下人生是不会知道其艰难的,所以仍然要拚其全力到人世间走一遭的。

1956年,新生儿姜长河不知天高地厚地来到了人世。他哇哇叫喊着,拳打脚踢着,大有不甘寂寞、要在世上拚搏一番的架势。但是一年后,一场高烧便宣告了他的命运——两腿突然不能动了。不管人世间有多少纷扰,人生道路多么坎坷,每个刚来到人世的、还没有形成思想意识的孩子,往往都是自由自在、无牵无碍的。可是姜长河呢?刚一周岁的婴儿,就得像垂死的老人一样儸硬地卧在床上。婴儿都会随意地乱蹬双腿来活动身体,来表达自己的快活和痛苦以及想吃奶的愿望。可是他没有这个表达能力。他算个什么婴儿哟?要是纳入老人的行列呢?他又没有这个“资历”。在这个偌大的世界上,他似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他哭了,为什么啊,为什么世界还没有向他打开大门就想把他拒之门外?于是他哭得更凶了,哭着哭着,他睡着了。也许,是因为觉得哭也无用,不如不哭了。

他不哭的时候,像大人一样默默地承受着命运的打击的时候,那就更叫人怜爱了。父亲抱起他坐上船,让他看看世界。阳光像母亲温暖的手指,久久地抚摸着他。父亲用手沾着河水点他的小鼻子,点一下他格格地一笑,再点一下他又格格地一笑,他格格格格地抬起头来。啊,天上挂着一个太阳,和他床上挂着的那只红气球一样!气球是他的,太阳当然也是他的。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个太阳——如果他想要的话,如果他爱太阳的话。

童心是最接近真理的。当姜长河把太阳“据为己有”的时候,世界向他显示了一个真理;在太阳面前人们是平等的。

一圈高大厚实的人墙

父亲把五岁的长河放在街头树阴下,给他买吃的去了。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跳到地面上,随着树叶的摇曳而晃动着,像一伙小精灵似的/向不能走路的长河显示着自己的灵活。小长河格格地笑着,用两只胳臂作成一个包围圈,想逮住这些明丽的精灵。值是,怎么的?这些精灵倏忽不见了!天突然黑了!他自己好像被包围了。很多声浪向他挤压过来看他那腿!”“残废人!”他抬起头,看见密密的人群围成了一圈,对他这个坐在地上的孩子来说,这不啻是一圈高大厚实的人墙。他感到窒息,他惊吓得动也不敢动,他觉得人家像看杂耍似的看他。他感到一种不可言状的惧怕和屈辱。他大哭起来,好像要用哭声来抗争,来震塌这圈人墙。他不要大家这样看他,他要和大家一样!他要……他还要什么?说不清,说不清,只有一点是淸楚的:他那因为受到损害而变得格外敏感、格外强烈的自尊心正在萌生起来,正在以和他的年龄增长不相称的速度迅猛地生长起来。

父亲急忙分开众人,默默地背起他。父亲的尊严使人们安静下来,向后退去,给他们让出了一条路。原来,首先得自尊,然后别人才会尊重你。小长河趴在爸爸的背上不哭了,他大概也隐隐地意识到什么,他的自尊多么需要保护啊。离开人墙很远了,父亲才像叹气似的自言自语道:“长河今年五岁了,明年六岁了,后年七岁了,怎么办呢?”

也许,人有了某种缺陷以后,深知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后,就要在别的方面努力加强自己、发展自己。像长河这样一个有残疾的孩子,就得在知识的“营养液”里进行“人工培育”,以思想和心灵的健全发展来弥补身体的不健全。这也是一种扬长避短。长河从懂事起就聪明好学妈妈,‘小喇叭’开始啦,快抱我去听”邻居家收音机里一播放学龄前儿童节目,长河就急不可待地在床上爬着、挠着、喊着。他自己没法走到邻居家里去,他家里又穷得连收音机也买不起。父亲一人的七十来元钱得养活一家七口啊。妈妈把他抱到邻居家的床上,他立刻安静下来,眼睛盯着收音机,似乎这样可以帮助听觉似的。“现在,请收音机旁的小朋友坐好,我来讲个故事。”“妈妈!你听,‘小喇叭’在说我呢!”“说你?”“他说收音机旁的小朋友,那不就是指我吗?”“是的,好孩子,当然是说你。”妈妈眼睛湿润了。

小长河的脸泛红了。他感到一种被人承认、被人重视的快感。他最崇拜的收音机里的叔叔都知道他呢!他全身的神经都兴奋起来,于是他的眼睛闪亮着,捕捉着收音机里播出的每一句话。

他会详细复述“小喇叭”里的每一个故事,而且往往还加上不少他自己想像的情节。“这孩子。”父母亲笑着,心里却在滴着泪:如果他不得那场病该多好啊!得给他创造条件!于是,这位用七十元钱养活七口之家的父亲借了债,花了六十五元买了一只金黄色外壳的收音机。

“我爸给我买一只收音机,是金子做的!”长河对小朋友们说你们不信?瞧!这么好看,当然是用金子做的!”

小朋友们像一群小鸡似的喳喳开了:“啊,金子!”“大概皇帝就是用这种收音机的吧?”“啊,这是皇帝的收音机?”

父亲在每个厂休日还背上长河走上十来站路,到东单、到天桥去看电影。当然,只能走去,再没有更多的钱买车票了。十来站路要走多远呢?小长河不知道。他只知道要走到爸爸的脖子全是汗了,爸爸颈背上的热气呼呼地往上冒,剌得他的脖子怪痒痒的。于是他这么多代价的。看电影,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

不耐烦地问爸,快到了吗?”爸爸总是喘着粗气一时答不上话来,他也就不再问了。他听着爸爸的喘气声,他世上了不起的事并不很多,了不起的精神却是很多的。做成了不起的事需要了不起的精神,但有了不起的精神,不一定就能做成了不起的事。没有做出了不起的事而始终保持一种了不起的精神,这就尤其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