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棠棣之殇:曹植传
25457600000024

第24章 平原侯亲事(4)

全文虽然言辞严厉,但比起实际所采取的手段,还算是有节制的。当伏后得知华歆带兵进宫的消息,急忙紧闭宫门,躲进夹墙之中。华歆下令士兵捣毁宫门和夹墙,将伏后拖出。此时,献帝正陪着郗虑坐在外殿,伏后蓬头散发、赤着脚走到献帝面前,流着眼泪说:“皇上,你就不能救救我吗?”献帝心中凄楚,但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说道:“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能活到哪一天啊!”说着,便又回头看郗虑的脸色,不无悲愤地说:“郗公,天下难道竟有这样的事吗?”郗虑只能默不作答。伏后旋即被押到暴室,幽闭而死,两个皇子也同时被毒死。伏氏兄弟及宗族因牵连此事而被杀者一百余人,其母盈等十九人则被强制迁往涿郡[36]。

就这样,曹操以极端严厉的手段,扑灭了刘氏王室势力哪怕是十分微弱的反抗,确保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不可动摇。

应当说,曹操在通往帝王路上的跋涉,并非一帆风顺。从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到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他去世,在这“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二十四年中,曹操遇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抵制和反抗。除了以孙权、刘备两大武装集团将他视为“汉贼”,不断对他进行口诛笔伐和武装征讨外,刘氏王室势力和曹营内部的拥汉派及其他反对势力也采用各种手段同他进行较量。曹操则以针锋相对的斗法和毫不手软的镇压,扫除了一个个障碍。

而献帝在许都虽说比在洛阳和长安时安定优逸了许多,但内心越发感到孤寂和痛苦。他深知自己是一个挂名的皇帝,时时处处都要看曹公的脸色行事,且都是以皇帝之名下旨按曹公意图处之。曹操派精兵守卫皇宫,都是他挑选的故旧亲朋,名义上说是护卫皇帝,实际上是监视宫内一切行迹。就连陪侍的官吏差不多也都是曹操的亲信,献帝就像一个囚徒,一言一行都被监控,想找个人说句心里话都不可能。有个叫赵彦的议郎,大概看到献帝着实可怜,不时陪献帝说点有关时局的话题,甚至提出过一两点建议,这事被曹操知道后,惹得他很不高兴,很快便找了个借口把赵彦杀了。献帝身边类似赵彦这样的人,被杀的不止一个两个,这事对献帝刺激不小,有一次曹操入朝觐见,献帝不胜恐惧,竟战战兢兢地对曹操说:“我可没有做错什么啊,一切都是听您的安排去做。您如能辅佐我,就希望您不要多疑,对我厚道一些;如果不能,就希望您能垂恩把我放了吧!”曹操听了,顿时大惊失色,直觉这皇帝小儿心里正疯长着抗争的仇火。尽管他觐见献帝时,要在他部将精挑细选的武士持戟交叉的列队雄立中前行,但他总觉得会有不测,手握利剑即时应对。他心想,当下除了自己,谁都不能相信。

当他听说朝中有人进言,要为献帝选妃立后。他不由得想起当年荀彧的提议,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帝,既可实现曹刘联姻,又可稳固王室基业。曹操觉得这么做实为高妙之策。于是,他让荀彧、华歆等人先于朝中游说,而后他去见献帝,便以泰山之丈的口吻说道:我女儿很愿意进宫服侍皇上,虽才疏学浅,但知书达理,皇帝定会喜欢。我如此这般笃诚,是让天下人看,我曹孟德为汉室献了青春献终身,还要为皇帝献子孙!

献帝一听说曹操要把女儿许配给自己,连连摆手:“曹公,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啊!我哪里敢想这个福分。”

曹操很威严地盯了献帝一眼,然后问身边的大臣:“孤愿意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皇帝,众位以为如何?”

刚命为御史大夫的华歆开口道:“丞相的女儿国色天香,琴棋书画样样专通,能与皇帝喜结连理,我以为是再好不过的了。”

尚书令荀彧接着说道:“曹丞相家的闺秀温文贤淑,的确可以匹配皇帝。”

众大臣遂之齐奏:“希望陛下纳丞相之女为妃。”

献帝环顾左右,甚是大窘,深知众意不可违。于是战战兢兢地宣布,纳曹丞相的女儿为妃。可是,他不知道是曹丞相的哪一位千金啊!欲开口问之,被曹操堵口说道:“为表示老臣诚意,我把三个女儿都奉献给陛下。”

献帝一听是三个女儿,轰的一下头都大了。他不知道以后要与曹家的三个女儿同床共枕该如何是好。可是他不能拒绝,不能惹丞相生气,丞相一生气,事情就不妙,后果很严重。

这三个女儿是曹宪、曹节、曹华。曹宪是曹操的长女,时年十七,人美气高,无拘无束;而曹节、曹华,一个十五,一个十三,还都是天真烂漫的孩子,曹操的一个决定,就都把她们奉献给了汉献帝。

曹操也觉得女儿们很委屈,可这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女儿们也必须为他的意志做出些牺牲。他对女儿们说:“阿翁要带兵远征,希望你们在皇帝身边好好地陪伴着他,不要惹皇帝生气;作为皇帝的嫔妃,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一定要好好地珍惜。”

女儿们似懂非懂,除了曹华年龄尚小,暂时留在曹府,曹宪、曹节由献帝派来的车轿接到了许都。当然皇帝娶亲,仪式隆重宏大。只是曹操明白,女儿进宫不仅是为联姻,也是最好的“卧底”,但愿女儿能获得幸福。

然而,身在王室,看上去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悲哀。汉献帝虽然是个傀儡,但一样有男人的血性,对曹家的女儿极度厌恶,始终当贼防着。倒是曹节毫不介意,既然嫁给了人家刘协,生是刘家人,死是刘家鬼,与献帝相濡以沫,赢得了献帝信任,被封为曹皇后。后来曹丕逼献帝禅让,以魏代汉当上了文帝,向妹妹曹节索要传国玉玺,曹节无奈,把玉玺扔到栏板上,愤怒地对曹丕喊道:“触怒天地鬼神,老天绝不会保佑你的!”献帝被废为山阳公,曹节为山阳公夫人,她陪伴献帝度过了最后的几年时光,也因为曹节与曹丕不是一条心,日子过得十分惨淡。不过总还算有点体面,最终曹节以汉朝皇后的礼仪与汉献帝合葬,也算是了却了作为女人一生的夙愿。

就在曹宪、曹节出嫁那天,卞夫人领曹家儿女和媳妇们依依相送,一个个哭得泪人似的。卞夫人十分感伤地说:“一次嫁二女,还有一女待出嫁,这是喜还是愁?”她要曹植写一篇赋来寄托排遣这种愁思。

曹植送走妹妹回来,想起兄妹从小在一起生活的时光,转眼看到妹妹们离家而去,陪伴那个陌生的男人投进深宫,这种离别无异于永诀,不禁悲从中来,饱蘸泪水写下一篇《叙愁赋》:“时家二女弟,故汉皇帝聘以为贵人。家母见二弟愁思,故令予作赋。曰:嗟妾身之微薄,信未达乎义方。遭母氏之圣善,奉恩化之弥长。迄盛年而始立,修女职于衣裳。承师保之明训,诵六列之篇章。观图像之遗形,窃庶几乎英皇。委微躯于帝室,充末列于椒房。荷印绂之令服,非陋才之所望。对床帐而太息,慕二亲以增伤。扬罗袖而掩涕,起出户而彷徨。顾堂宇之旧处,悲一别之异乡。”

此赋写好后,曹植却不忍心让母亲看,怕多愁善感的母亲又伤心难过。只是让槐花把赋收好,若母亲提及再读给她听。槐花小心翼翼问曹植:“三哥,皇宫里那么多美艳的女子,阿翁为何非要妹妹们嫁入宫去呢?”

曹植说:“还能为什么,是为了阿翁打下的这片江山。其实,阿翁心里比谁都苦啊!你没看他就没有出来送妹妹们。”

槐花暗自庆幸,幸亏自己不是曹家的亲闺女,要不然这次出嫁的女儿中她必是首当其冲的一个,想与三哥在一起的愿望也将化为泡影。

曹家两个女儿入皇宫不久,铜鞮侯家的郭氏进了曹家,成为曹丕最信宠的爱妾。卞夫人也随之张罗着让槐花与曹植住在了一起。

曹丕休了任氏、纳了郭氏之后,似乎上行下效,他的属将平虏将军刘勋也闹出了“绯闻”:刘勋喜欢上了司马家的女儿司马玉娥,并令她怀上了孩子,于是他把结发妻子王宋休掉了,理由是她没有生子。王宋悲伤不已,来到五官府哭诉,说我虽没有给他生下一男半女,却也是二十年的夫妻,没想到他这样狠心,说把我休了就给休了,我往后还怎么活啊!

曹丕听罢倒也同情王宋的不幸,即令刘勋过来问话。刘勋说,我也不是非休她不可,但司马家不干,必让玉娥扶为正妻,如此只能休了王宋。

曹丕又不禁觉得刘勋很无奈,于是便找司马懿调解说和,想让司马家让一步,先纳玉娥为妾,等有机会再扶为正室。司马懿当即回绝,说司马家一门正统,尊严礼法,他刘勋必明媒正娶方能迎嫁,遣与不遣前妻由他夺定。

把话说到这份上,已毫无余地可争。曹丕哀叹一声:那王宋也就太可怜了。司马懿反倒笑了笑说:五官将遣出任氏时可起怜悯之心?曹丕顿觉面孔一阵臊热,连连摆手道:仲达兄莫要取笑我了,依你说的办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