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的书写,并不是对历史的被动模仿,而是对历史的发掘和再创造,如果没有达到这一要求,历史写作就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经》就是一部历史之书,一部悠长抒情的史诗,它的价值不仅在为那个时代的政治与社会提供了一份“客观”的证词,更在于它是来自人类情感世界的“主观”表达。也正由此可鉴,你会发现,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被前人忽视和回避的幽暗处,依然有闪烁人性光辉的遗藏等待着后人去挖掘。我相信,在史学的历史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文学的历史,有人把它称作“心灵史”,我相信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珍贵历史。
因为我们知道,最早正式为曹植编定的文集,出于他的侄儿魏明帝曹睿的旨意。像《七步诗》这样的诗篇,在钦定本中删去不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或者更准确地说,这首诗非删不可,因为此诗讽刺打击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曹睿的父亲曹丕。这样的诗还包括《感甄赋》,当时一定非常遭忌讳,寓禁于编,早已发讯起例于曹睿。然而,民间的传诵,百姓的声音,当权者又怎能禁封得了呢?南朝刘庆义《世说新语》是一部高水平的名著,其中记论人事往往被视为重要的史料,且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依据,所引《魏志》中记载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便以《七步诗》作为最生动的诠释。到了清朝,乾隆搞《四库全书》,则将曹植的《七步诗》钦定于内。
为什么《七步诗》必须是六句呢?这无须从故纸堆去搜寻原始出处。先来看这个出题的人是谁,是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的作者曹丕,他当然知道汉魏时期的诗作多为五言六句(尚无五言四句者),他也当然知道写诗不是背诗,需要时间思索,寻找灵感,所以才定出了七步的极限时间:一步构思,六步吟诵。在曹丕看来,反应敏捷是一个天才最起码的素质,假如只需四句,他是断然不会给七步时间的。曹丕最后之所以“深有惭色”也是因为被曹植的速度与风采双绝折服,况且曹植醉酒方醒。当然,构成曹植八斗之才的旷世雄文还有很多,但这首诗无疑给他挣了很多分。有人认为《七步诗》前两句可有可无,重要的是后四句。这是对建安风骨的严重误解。那时的诗风是慷慨苍劲、蕴藉深微,宁可少字,绝不多字。不似后朝人,得了两个好词就添枝加叶堆砌出一首诗或一篇长文。当建安风骨遇上千古文曲星,再遇上经年的积郁和七步规则,会出现什么情景呢?曹植胸中的千言万语顿时终结成五六三十颗滚烫的钢珠,喷薄而出,惊世骇俗!
当我们将《七步诗》看作一个浑然天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曹植的原意便自然浮现出来了,就远不止我们津津乐道的“相煎何太急”了,果真若此,曹丕早就将他处置了,即便不就地正法,也会像其父曹操借刀杀之。《七步诗》在讥讽愤诉曹丕同根相煎之前,就先暗示了外部有敌人挑拨离间,告诫兄长不要落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陷阱。这些敌人是谁,在哪里呢?他们就藏在诗中——持作羹的人、滤豆汁的人,燃萁火的人。豆与萁作为同根共生,原本有着共同的生命和追求目标,但却有人蓄谋用豆萁做燃料,将豆子煮汤榨汁,当作果腹美食。尤为可怕的是,这一真相目前还只有豆子知晓,独自哭泣,豆萁依旧冥顽不化,继续接受别人煽风点火,自相残杀。注意,这里豆子并非只是担心自个儿被吃掉而伤心,豆子的悲剧实是为整棵豆,甚至整个豆类的悲剧!豆子一旦被烹煮、取汁,其茎叶也失去了当初存在的意义,即便不被烧掉。曹植之名亦为植,比兴很是切合实情实际,意蕴深邃。当然,曹丕也并非凡夫笨仔,从他的“深有惭色”的表情,是否读懂了曹植的苦心,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和私密性?结论无所定指,只是曹植保全了性命。那么,曹植所说的外部渔利者,早在曹操在世时就潜伏着。曹操给了曹丕权谋多疑的基因,却没有给他身边留下几个忠臣良将。在曹植看来,司马懿、吴质等弄臣便是诗中烧萁火者和滤豆汁者。
世上最荒唐也最无奈的事情就是明知其人不可信,却不得不用。曹操如此,曹丕亦然,他们倚靠司马懿的超能对抗诸葛亮等人。于是曹操就自欺欺人将他当作托孤重臣传给曹丕,曹丕又击鼓传花传给了曹睿、曹芳,直到有一天,“三马同槽”,真正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时,曹魏家业也就彻底完了。但曹丕“孤天下”的私欲使然,始终没有将曹植真正视为同根手足,仅将“急煎”变成了“软煎”。心量有多小,道路就有多窄,曹植的担忧也就在延缓了一些年后,一谶成真了,曹家终被司马氏烹煮取汁。
尽管《七步诗》意境未走出家族和“家天下”的封建局限,但仍属经国不朽之华章。它启示后人:对付强大的敌手或竞争对手,最好的方式是以情动人,以量容人,找到内部的共同利益和外部的共同敌人,将矛盾从完全对立引向对立统一,化解危机。这不禁令人想起******当年面对“皖南事变”发表的言词:“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沉重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团结了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一致抗日。我们不能不由衷赞佩,曹植飘逸的文采原是建立在朴素而深厚的哲理基础之上。
纵观上下几千年,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得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当也司空见惯。然而,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由《七步诗》人们看到,曹丕打压迫害其弟曹植的手法甚多,曹丕称帝后对曹植的防范、报复甚严,无所不用其极。帝王式思维往往如此,****主义导致人性严重异化,中国古代皇室宗亲间的争斗史不绝于书,但就此写诗的唯有曹植,故极为可贵而传诵甚广。
四
《七步诗》虽然救了曹植一命,但是,他的处境并没有什么好转,他的人生悲剧并没有结束。
黄初四年(223)七月,天气酷热得很,时而又大雨倾盆下个稀里哗啦。一日,有司宣旨,诸侯王京师朝觐时限已到,应即日归藩,不得迟延。曹植与曹彪同路东归,却遭到监国使者的干预,不许兄弟结伴同行。曹植愤怒至极,只好挥泪与曹彪告别。气愤之下,作诗七首,题为《赠白马王彪》,抒发难以掩抑的情感。他在序言中写道:“黄初四年(223)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每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发出“离别永会,执手将何时”的感慨。对任成王曹彰之死别,白马王曹彪之生离,表示极大怨忿。该诗第三首写道:“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诗中将那些心存歹毒的奸佞小人比喻为鸱枭、豺狼和苍蝇,对他们横行霸道、颠倒黑白、仗势欺人的丑恶行径进行愤怒的控诉与鞭挞。
车马的哒哒声如泣如诉,向东前行。
遥望北邙山上那影影绰绰的坟茔,怎能不令人想起那些战死的惨死的屈死的冤死的魂灵?进而他想到自己的二哥曹彰四弟曹熊,他们的眼神、表情,甚至呼吸,都仿佛在眼前浮现,可是转眼间两个活生生的人不见了,他们的遗体是否埋在了这北邙山麓?他们的魂灵已飞往各自的封地还是在京都徘徊?如果不是曹彪夺命奔逃向母亲告急,自己恐怕也早已成了刀下之鬼!这一切是天在捉弄,还是人在造孽?面对峥嵘旷荡的山川河谷,他忍不住伏地大哭,哭兄长哭兄弟,也哭自己,把两个月来憋堵在胸中所有的郁愤都宣泄出来。
狂风雷电,大雨滂沱,道路泥泞,踟蹰不前。驾辕的一匹黑鬃马因疲惫饥饿而毛色变得苍黄,他的心境就像这恶劣的天气和凶险的路途一样抑郁不展……半个月后,筚路蓝缕的-城王回到了故乡。这是他屡遭贬损的躯体和创痛的灵魂栖居的地方。故乡让他倍感温暧:
在故乡,下一滴雨,
压埋在泥土里的蚯蚓也会获得生存的蓝天。
乡亲们的肩膀上,土地敦厚,
割一笼月光就能高枕无忧。
缕缕思念,轻缓如绸,
袅袅炊烟舒展亲切袭上心头。
阳光慷慨,云彩轻柔;
牛羊乖驯,社火情悠;
上苍把世间的鸟鸣兽语赐给寂静的森林与河流。
亲昵的燕子,歇息在屋梁窝里,
喃喃的曲调啄理着家人疲惫的鼾休。
于是游子疼痛的骨头,
就软化成一泓水色,忘却了悲苦忧愁。
心未死,情未央,
包藏祸心与杀机的“恩惠”,皆以冠冕堂皇为借口。
既然是同胞兄弟,
为何在生死路口,总把我视作你的敌仇?
当孤独变得如此辽阔,
故乡便是我寄托的一叶小舟。
此愿如斯,
我就是一桩木头,在故乡的湖心漂游……
但是,回到-城的曹植,仍心有余悸,为了向魏皇表示不二之心,为了在-城终老一生不再迁徙,他又向曹丕上表,献黄牛一头,感谢在京所受到的“款待”。当时-城的黄牛十分有名,肉质鲜美细嫩,口感醇香滑润,是历代上好的御膳贡品。曹植熟知,当年父王最喜欢吃-城黄牛肉,母亲在他出征前总能弄来些牛肉炖了,让父王解解馋,一家人也都跟着沾光。肉炖得不是很烂,父王说这样吃扛饿。吃之前他总是先把肉撕烂分给孩子们,自己把剩下的连肉带骨头一起啃,那吃相似饿虎扑食,横扫残云,最后连半锅汤也倒进肚里。等打了胜仗,他就拿-城黄牛肉犒劳将士。曹丕当了皇帝,吃遍了珍馐佳肴,黄牛肉已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作为当地特产,曹植觉得这是送给皇兄最好的也是唯一能送得出手的礼物了。
一城的百姓私下里说,-城王这次能安然回来,是他的才华救了他。他七步之内成诗,让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兄长故意找茬儿却挑不出毛病,碍于母后颜面及各方利害而不敢将事情做绝,才放他归返。然而,才华也害了他,曾使他势头强劲,独领风骚,惹曹操宠爱,惹兄长妒忌,惹小人谗害,索性把他贬到偏远的齐鲁一隅,远离京都,以消除其影响和威胁。
我想曹植在-城任上,除了恪尽职守外,苦闷无比的他只做两件事:一是读书,二是喝酒。读书是解惑,喝酒是解闷。解闷为打发时光,解惑为寻找生命的真谛。人生是一场接一场的苦难,唯有求得真谛,方能摆脱痛苦与迷醉,让心灵得以解脱,冲破眼前的暗夜。我不确定,慷慨悲凉的曹植,在-城期间是否一定寻到了生命的真谛而大彻大悟,但至少,他在这块偏远的封地更加深切也更加清醒地感受到了世间的炎凉,人情的冷暖,权位争斗的惨烈,仕途宦海的沉浮。
东晋大文豪谢灵运,如此评价曹植: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然而,这位狂放的山水诗泰斗犹如一颗流星,在历史的天空划过一道短暂而耀眼的光芒悠然而逝。很遗憾,他并没有真正读懂曹植。谢灵运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曹植所拥有的,除了八斗文才之外,还有壮士未酬的雄韬伟略,以拯救天下于倒悬的鸿鹄之志。只是他被贪婪刁钻的对手无情构陷打压,而绝不会给他任何出头的机会。
而今身处庙堂之远,苦闷还是常常袭来,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只能蜷缩于小小一城。曹植心下肯定难安,肯定难受,肯定寂寞难耐。酒,便成了他浇愁的“良方”,给他制造出迷离的幻境,所有的痛苦都被忘得一干二净。当然他结交了不少朋友,他们只能陪他喝酒,浇透腹中的那份孤独,但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他真实内心的悲苦和无助。
在一城,曹植修筑了一个读书台,他时常登上此台,勤读不辍。当然,这时的读书,没有封官加爵的企望,没有曲高和寡的牵绊,没有人前夸耀的浮华,更没有追名逐利的纷扰,所以读得更专注,更认真,更超然也更亲近。-城又是孙膑的故里,相信他一定悟出不少兵法之道,他对孙膑的遭遇更是感同身受:曾与庞涓为同窗的孙膑,师从鬼谷子学兵法,却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何也,是那庞涓嫉贤妒能。在脚下这片土壤里,“嫉贤妒能”的稗草总是与稻谷一起生长。
正因为读书,曹植由一个风流才子转变为具有哲学思辨的思想者。虽然政治前途一片灰暗,但他的才思依然如泉水般喷涌,文采更加恣肆汪洋,瑰丽多端。
曹植任一城王两年又被迁徙,封为雍丘[59]王。他似乎十分听令地写下《袭封雍丘王表》,呈上谢恩。他知道自己的厄运远未结束,此时要安放这七尺之躯,竟是如此不易,封地随时更变,由不得自己。
监国使者好像都是一个鼻孔出气,彼此串通得十分默契。眼前虽不是监官灌均,却与灌均同样的霸气,急令曹植遵旨,即日启程赴任。
从经营两年的-城迁往雍丘,曹植已显得坦然应对。他说,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是不会受封的,看来我曹子建要比孔子优待得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