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湘西秘史
25458800000079

第79章 草船送瘟(3)

入夜,镇上游船掳瘟的锣鼓声不断。歇店的客房里,阿彩一直没能入睡,她想了许多许多:眼下,四路都在对黑羊溪和麻家寨的人进行盘查,若是她和狗妹一旦被认出,那可不得了。或许会被沉潭;或许会被烧死,反正是不会有活路。早知如此,倒不如留在麻家寨,要死同二喜死做一路,也不枉做一世的夫妻。如今,她既进不了辛女溪,也回不去麻家寨,万一遇着熟人,她和狗妹的性命便就此了结。阿彩从床上坐了起来,泪水止不住簌簌地流。她真想背着狗妹,跳进沅水河,一了百了,免得在世上受煎熬。可她想到婆婆自个儿留在麻家寨等死,却放了她和狗妹的生路,又觉得不能辜负婆婆的苦心。她不辞而别,离开二喜,如果再置二喜留下的这点骨血而不顾,即使到了地下,也无颜面对自己的丈夫。阿彩决定要活下去,同时也要让狗妹也能活下去。可一个妇道人家,身边带着一个嫩伢儿,又能走到哪里去呢?黑暗中,阿彩望着熟睡的狗妹,听着狗妹细微的呼吸声,默默地流着伤心的泪水。可怜的小生命,是她的希望,也是她的羁绊。既然她的奶奶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作为母亲就应该对她有一个妥善的安排。猛然间,阿彩想到了离伙铺不远的张家窨子。听店老板说,在那幢高墙大屋里眼下由少奶奶主事。这位少奶奶,阿彩虽然无缘得见,可对她并不陌生,婆婆每当思念大喜哥哥时,便常常要对阿彩讲起这位刘家的大小姐,张家的少奶奶。大喜哥哥的远走天涯,就是为了躲开这位少奶奶。是因为她的缘故,才使得一家人和大喜哥哥天各一方。婆婆每次讲起这件事时,却又全然没得怪罪她的意思,总是叹息麻家无福消受这位有情有义的奇女子。阿彩真想去见这位少奶奶一面,把苦命的狗妹托付给她,念在和麻家的旧情,想必她是一定会接纳的,可阿彩不能这样做,也不敢这样做。阿彩在苦苦地思索着,究竟要以怎样的方式,才能把狗妹送到那位张家少奶奶的手中。

街道上,更夫敲响了四更的梆声,游船掳瘟的锣鼓,依然在浦阳镇的夜空中回荡。阿彩翻身下床,走到窗户边,伸出脑壳,迷离的泪眼朝着远处望去,那街道两边的店铺,今夜都没有上门板。家家户户木柱头的缝隙里,都插着大把大把的神香。阿彩曾听人说过,浦阳镇的游船掳瘟最热闹,鸭头龙船在游过了镇上所有的人户以后,还要以最快的速度,一口气把浦阳的三条街道全都游走一遍,叫做“跑船”。届时,男女老少都要走出家门,拥向街道,跟着游船的队伍飞跑,那鸭头大船送到河边的万寿宫码头。阿彩当机立断,决定要趁着跑船时的混乱,将狗妹放在张家窨子的大门口。阿彩回到床边,朦胧之中无奈地凝望着酣睡中的狗妹。这伢儿全然不知不晓,再过不久,等到跑船过后,她便要离开亲娘,去到另一个妇人的身边。但愿这位妇人,果真像婆婆说的那样,有一副菩萨心肠,能善待这可怜的女伢儿。阿彩突然想起,作为伢儿的亲娘,有些事情需要作个交待。她迅速从床底下,抽出了一根垫床的稻草,掐了五节长的,又掐了十六节短的,并将一片稻草叶,摸着黑,撕成了一只尖嘴老鼠的模样。接着,她又从狗妹的怀中取出了那道桃符。阿彩将一块尿布撕成了四片,将这些物件,分别包成四个小包。再用一块尿布,将四个小包包裹好,塞进狗妹的怀中。阿彩估量跑船的时刻快到了,便擦干眼泪,抱着熟睡的狗妹,来到了歇店的店堂。

“怎么!你也起来看跑船?!”

“都说浦阳镇跑船最热闹,也起来看看。”

“跑船的人野得很,你抱着个伢儿,要当心啊!”老板娘关切地说。

“多谢老板娘指点,我会当心的。”阿彩连忙称谢。她说:“我出去看跑船,到河边就找条船去常德,不再回店子来了,请老板娘这就把店钱结了吧!”

阿彩刚结过店钱,街上就响起了不断牵的鞭炮声。跑船开始,古老的市镇沸腾了。一条条街道,被火把照得通明。经过一夜的游走,一道道“天符大帝瘟部高真”的牌位,将称为鸭头龙船的草船装得拍满。四个抬着草船的脚力,紧紧地跟随着老司龙法胜,飞也似地在街道上奔跑着。草船的背后,是一个彪形大汉背着迷迷糊糊的火儿。火儿经过一夜连续不断的折腾,已经筋疲力竭了。他瘫软地趴在那彪形大汉的背上,似睡非睡,却依然牢记着他的使命。今年浦阳镇的跑船,是在倒家瘟向浦阳镇步步逼进的时刻进行的。束手无策的人们,在惊恐之余,寄希望于游船掳瘟这种沿袭了千百年的古老方式,将倒家瘟拒之于浦阳镇之外。随着鸭头龙船的行进,在三条街道的两边,在四十八条弄子的出口,都等候着成百上千的人,他们高举着火把,倾家而出,参入到遣送瘟神的奔跑中。随着跑船队伍疾速飞驰,跟在这支队伍后面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整个镇子上的人,上至千总、通判,下至黎民百姓,几乎都参入到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之中。人们如同潮水一般涌动,直奔那沅水河边的万寿宫码头……

阿彩抱着狗妹,没有参入人流的涌动,而是缓步地行走在街边。人们都只顾自己的奔跑,谁也没有注意到街边的阿彩。跑船的每一个人,都只想着以最快的速度,把瘟神早早送出浦阳地界。当她随着人流来到张家弄子口时,等候在那里的男少老少,一齐汇入了送船的洪流之中。长长的张家弄子空无一人。阿彩站在空荡荡的街道与弄子交接处。黎明前的夜空被千万支火把映得通红。张家弄里的石板路,朦朦胧胧,依稀可辨。阿彩抱着狗妹,踏着冷清的石板路,朝着弄子里一幢高大的门楼走去……

浦阳镇的人们,高举着火把,一齐跟随着鸭头龙船,聚集到了万寿宫码头。河岸边到处是火把,照亮了天宇,映红了江流。码头上停泊着的一艘艘麻阳船,早已为鸭头龙船让出了一个居中的舶位。舶位上,漂浮着一块小木排。在龙法胜的指引下,四个抬船的脚力,将鸭头龙船置放在小木排之上。高举火把的人们鸦雀无声。张秀山将一只大公鸡,连同一把菜刀,交给龙法胜。龙法胜口中念念有词,一刀将公鸡杀死,将鲜红的鸡血,淋在那鸭头龙船中堆放着的瘟神牌位之上。困盹已极的火儿,强支着身子,走到鸭头龙船的舶位,从身上背着的竹篓里,取出了两张黄裱纸的木刻印制品。一张是收瘟慑毒的“龙船图”;一张是发给这条鸭头龙船由江入海的“船引”,上写着:

如遇关津河渡,把隘去处,毋得阻挡,验实放行。仰沿途有司主者,赍凭护送。

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到火儿身上。火儿将“龙船图”和“船引”,郑重地盖在鸭头龙船之上。龙法胜则将火把高高地举过头顶。码头所有的火把,伴随着排山倒海的呐喊声,也立刻一同跟着举过头顶。龙法胜将火把在空中摆了摆,呐喊声嘎然而止。老司龙法胜随即高声宣示:

岩归两岸;船归正溶。送归扬州夜市;送归东洋大海!

龙法胜将火把丢上鸭头龙船,草船立刻燃起了熊熊大火。人们纷纷将火把投向江中。只有草船的火焰仍然在燃烧。人们对着这团火焰欢呼。燃烧着的草船随着那承载它的小木排,在沅水滚滚的江流中,缓缓地驶向远方。浦阳人目送着瘟神的远去,直到江流中的火焰,消逝在茫茫黑夜的尽头……

送船结束,天色已近拂晓。历经一夜的喧闹,筋疲力竭的浦阳人,完成了一道抵御瘟神的心理防线的构筑。三街四十八弄的岩板路上,涌动着回家的人流。张家弄子里,刘金莲带着丫头梅香,也以急促的脚步,回到了家门前。

“少奶奶,这石柱子下面放着一个伢儿!”一个佣工惊呼。

刘金莲一步上前,凭借着朦胧的光亮,打量着放在石柱下的伢儿。这时候,龙法胜和火儿师徒也随着人流走向张家窨子。

“这里在做哪样?”龙法胜问道。

“这里放着一个伢儿。”有人回答。

这时候,刘金莲弯下腰,把放在石柱子下面的伢儿抱了起来。龙法胜立刻迎了上去,打量着少奶奶手中的伢儿。

“看看是男伢儿?还是女伢儿?”龙法胜说。

刘金莲取脱尿布看了看,说:“是个女伢儿。”

龙法胜说:“少奶奶,人家是有意把这女伢儿送到你名下的呀!”

刘金莲抱着伢儿,头脑里立刻出现一个反映,会不会是遭瘟地方的人把伢儿送到这里来逃生的?若是这伢儿身上也带着瘟病,那可就不得了!刘金莲虽然是个乐施好善的人,可面临着如此攸关身家性命的状况,也不由得产生了顾忌。她当机立断地将伢儿交到梅香的手中,说:“你把这伢儿送到育婴堂,就说是我的意思,要他们好生盘养。”

梅香接过伢儿,正欲动身,发现伢儿的怀里,塞着一个布包,便连忙对刘金莲说:“少奶奶,这里还塞着一个布包哩!”

“快拿出来看看。”一旁的龙法胜说。

刘金莲伸手从伢儿的怀里,取出了一个布包。她在取布包的过程中,凭着感觉,意识到那里面包有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天哪!莫非是他屋里的人?!她不由得立刻紧张起来。大门前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这事情却是不能透露出去的。

“伢儿莫忙送育婴堂。”刘金莲吩咐着梅香,接着又对龙法胜说:“走吧!我们到屋里去看,究竟包的是哪样?”

在窨子屋的后堂,刘金莲解开了大布包,接着又解开了四个小布包。

“龙师傅,你见多识广,这些物件,把的是哪样信息。”

龙法胜仔细打量了每一样物件,说:“这是一道护身桃符,兴许是伢儿家传的物件。这五节长稻草和十六节短稻草,是告诉你,伢儿是五月十六日生的。”

刘金莲计算着,她说:“今天是六月十九,观音菩萨的生日。这伢儿才一个月零三天呀!还有这片稻草呢?”

“这片稻草嘛……”龙法胜横看竖看,看不出名堂。

梅香眼睛尖,她说:“喏!你们看,这片稻草像只尖嘴老鼠。”

龙法胜立刻悟出了其中的含义:“对!是像只老鼠。这伢儿是五月十六日子时生的。”

“如此看来,这女伢儿的爹娘,也是个灵泛人。他们舍弃了骨肉,想必也是有难言之隐……”刘金莲嘴里这样说着,心里却全在那块护身桃符上面。这块护身桃符,和她压在箱底的那块一模一样。这女伢儿究竟谁家的人,已经是一目了然的了。麻家人为了给这伢儿留一条生路,将这伢儿托付给她。纵然是这伢儿带着瘟病而来,她也是不能拒绝的啊!

“少奶奶,还要送育婴堂吗?”梅香问。

刘金莲说:“今天是观音菩萨的生日,是菩萨把这女伢儿送到了这里。留下她,做我的女儿吧!”

“恭喜少奶奶!”乖巧的梅香跟着就给刘金莲道贺作揖。

众人也立刻跟着道贺:“恭喜少奶奶!”

“留下来乖乖地长大,这女伢儿就取名叫乖妹吧!”刘金莲自言自语地说。

就在刘金莲决定将女伢儿留下的时候,阿彩登上了一条运油的麻阳船。杀鸡祭船之后,麻阳船起了抛锚链,接着便缓缓地离开了万寿宫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