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醒黄昏
25460800000008

第8章 四时风情(2)

说来凑巧,我们到鲅鱼圈采风时,正是物产收获的秋天,也是鲅鱼圈开发区20岁生日。还未容我们入住酒店,好客的主人们就把我们从机场直接拉到月亮湾,在水边一座凉亭给客人接风洗尘,让我们享受丰收喜悦。尽管天空幽暗,难见水的景色,但是主人的热情,让我们依然心亮。

宽大餐桌上摆着鲜活海鱼、海虾、海蟹、熟嫩玉米、毛豆、山药,等等,这些新下来的水产农品,仿佛在用事实告诉客人们,二十年奋斗结成累累硕果。此情此景着实令人感动,同行的北京作家朋友,一位主动地举杯敬酒,一位热情地放声献歌,庆贺开发区成就,祝福鲅鱼圈未来。这热闹的席间情景,显然感动了女店主,她特意走过来献诗,用柔美声调朗诵,表达她对客人的欢迎,而后又动情地引吭高歌,赞美家乡巨大变化。鲅鱼圈人的幸福指数,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

惬意享受欢乐的同时,我心中难免有些忐忑,如同见到某个人跟你热情握手问好,你却想不起人家是谁,能不尴尬能不难为情吗?我对于鲅鱼圈就是这样。只好麻烦当地友人简单介绍。陪同访问的一位诗人朋友,是土生土长鲅鱼圈人,他描述童年故乡说:“海阔天空荒沙滩,漂着几条破渔船。”寥寥十四个字,当时那种凄凉景象,鲜明地映在我眼前。我问,那些当年渔民,现在去哪里了?他指着沿街楼群告诉我:“那会儿,渔民都沿海筑平房,泥巴加草木,当地人叫‘海青房’,建立开发区以后,渔民都进城了,你看见了吧,那些六层小楼,居住的都是当年渔民。他们比一般市民住楼房时间还早,生活更比市民富裕。”我真羡慕这些渔民兄弟,赶上了国家建立开发区,使他们的生活彻底得到改善。

鲅鱼圈原来不过两万人,经过二十年建设发展,如今,成了有近五十万人的新城,是座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城市。鲅鱼圈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超过238.6亿元人民币,工贸商住区内主干道路,以及配套设施已形成规模。与港口相配套的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和外轮代理、理货、供应等服务机构一应俱全,并拥有完备的金融、保险、邮政、通信等服务设施。开发区已与2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合资合作,利用外资累计6.1亿美元,现有外资企业580家,已投产运营工业企业有119家。东北第二大港口营口港就坐落在鲅鱼圈。

在来鲅鱼圈开发区前几天,我到过天津滨海新区,这座渤海之滨崛起的新城,跟渤海之滨另一座新城鲅鱼圈,除了规模大小和名字各异,其他方面简直没有区别,在我的印象和思绪里,两个开发区形成自然的对接。如果说改革开放这条金丝线,串起众多经济开发区珍珠,它们都是这条线上的珠宝,哪能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呢?同样海阔天空,同样洁净清新,同样高楼林立,同样繁华宁静,同样交通便捷,同样海鲜丰盛……非要寻找两者不同的话,那就是,天津滨海新区从盐碱滩拔地而起,营口鲅鱼圈则出身破败的小渔村,两个昔日贫寒的地区变得富裕,都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好政策。

从自然条件比较,倒是鲅鱼圈,比天津滨海,更得老天偏爱。地处暖温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全市96公里长海岸线,浪缓滩平,水清沙净,是天然浴场和水上赛场,被誉为国内外少有的“金沙滩”。开发区附近有座金牛山,保存着28万年前完整的猿人化石,是亚洲最大植物园。还有闻名遐迩的望儿山,兀立海滨的古烽火台,令人神往的仙人岛,林木茂密的青龙山等。这诸多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构成山、海、林、泉交相辉映的海滨胜景。附近农区盛产红苹果、紫葡萄、绿杏、黄梨,更给鲅鱼圈平添了浓浓色彩,在收获时节的秋天,连空气都弥漫着芳香。

尤其令我们羡慕和赞叹的是,鲅鱼圈开发区发展经济的同时,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新建成的图书馆和大剧院,其建筑的美观和设施的完备,即使放在京沪津都非常抢眼。图书馆免费向市民开放,还经常组织各种讲座,管理上也力求人性化,比如在楼顶平台设座位,既可读书又可晒太阳,就是非常好的新颖创意。大剧院接待过多个国内外院团演出,市民在享受艺术大餐的同时,欣赏品位也受到很好熏陶。文化局长得意地告诉我们,剧场上座率经常是80%以上,上座率排在全国各剧院前列,就连古筝演奏都能上座70%,高雅艺术培养了高素质观众,新的文化氛围正在鲅鱼圈形成。

我国沿海城市,有的我每年都去,站在海边远望,心胸无比开阔。可是像鲅鱼圈这样,特意建造观景台,而且还不止一处,让市民登高望海,以我的经历所及,似乎还未见过。沐浴着秋天暖阳,我们在两处观景台,登高远望碧水蓝天,跟在海边平地观海,感觉上确实不一样,让人目力越发高远。海上田野丰收景象尽收眼底,拥入胸间,让人无不心旷神怡。我想,这就是鲅鱼圈人的追求,从这丰收的二十年再起步,将向更远更高的目标迈进。

2012年9月22日

倾听庐山

接到去庐山国际写作营邀请,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首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庐山的诗词不计其数,怎么偏偏就想到这首来呢?这首诗流传比较广,这首诗背诵比较早,这是自然的了。在我恐怕还有个原因,真的不明白不理解,诗人既然身在庐山,怎么就不识真面目呢?难道身不在庐山反而会认识庐山?费解,费解,真的费解。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登上了庐山。

到了庐山,这才知道,庐山雾多云多,几乎一年四季都在云雾裹挟中。近难见弯曲的路,远难望高远的天,庐山美丽姿色,确实没有办法看得真切。自从几千万年前发生地壳运动,形成庐山这座傲然挺立的块垒式山峰,它的奇特景色,多变气候,吸引无数名人雅士登临观赏,留下难以计数的美丽诗篇。然而,体现如此独特而真实的感受,只有这位北宋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寺)壁》。文学艺术讲究个性和独特。苏轼这一声感叹流传千古,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不知这样理解对否,反正我是这样体会。

说到此,那么,这次庐山国际写作营的九天,天气时晴时雨,云雾有散有聚,我就真识庐山真面目了吗?实在不敢这样说。如果把庐山比喻成一本精彩画册,不,庐山就是一本精彩画册,我只能说,匆匆地轻轻地翻阅了两三页。就是这两三页噢,让我欣赏到庐山的美、庐山的俏、庐山的真。看一眼庐山景致,我三夜难眠;听一刻庐山泉声,我三天神痴;读一段庐山故事,我仨月心醉。庐山就是这样让我着迷的山,庐山就是这样让我难忘的山,庐山就是这样让我浮想联翩的山哪。

我去过泰山,这座被尊称五岳之首的山峰,它的皇家色彩和皇家气派,都让我折服。汉武帝赞叹泰山“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无非是对山本身的感受与描摹。让泰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依然是诗句,杜甫《望月》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至今只要说起泰山来,就会有人引用这两句诗,最多再加上李白的“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间”,这些诗赞颂的依然是山势山姿。无论写得多么美多么好,只能让人产生对山的联想,却难以有关于生命的领悟。

我还去过峨眉山、青城山、雁荡山、太行山、雾灵山、完达山、大青山、高黎贡山、天台山……这些同属祖国的山呵,景致都是那么妖娆,环境都是那么清幽,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都让我魂牵梦萦。厌倦大都会繁华与浮躁时,真想立刻奔向这些老山深谷,去享受那番自然清凉、寂静与古朴。可是再一想,除了这些自然的旖旎风光,这些山还会给我什么呢?实在说不出来。如同仪容俊秀的男人,乍一看是那么赏心悦目,开口谈吐却异常浅薄,绝不会给人留下厚重的印象。

到了庐山我才意识到,原来山水跟人一样,有了非凡经历,就会显得厚实、深沉,有了更多故事,就会显得神秘、奇特。我去过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山,自然景致人文景观同样让我如醉如痴,它们的经历却没有庐山丰富,它们的故事却没有庐山多样,更没有庐山的厚重和传奇;我去过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山哟,山间流连的人物同样让我有敬有仰,他们的人生却没有去过庐山的那些人有起有伏,更没有像庐山似的独特和跌宕。因此,庐山更加招人向往让人喜爱。

庐山,你知道吗,这就是你独一无二魅力,这就是我钟爱你的主要理由。

那么,庐山的美,美在哪里呢?我想庐山的美,首先美在它的众多故事,其次才是它的自然风光。因此,到了庐山,在欣赏它的伟岸、雄奇、潇洒、英俊的同时,更要倾心聆听庐山的诉说。云缭雾绕似幔如幕,朦朦胧胧像显又藏,庐山,犹如一位含蓄老者,悄声诉说心中故事。这时呵,对于庐山,你不必非要看它真面目,在它娓娓而谈中,你就会了解它认识它,它比之别的山峦的美,就美在流淌的故事中。这些故事渐渐清晰地润入你脑海,你就会完整地捕捉到庐山魂魄,不禁暗自高兴地说声:噢,好你个有灵性的庐山。

那么,我在庐山听到了什么呢?悟到了什么呢?写庐山诗词,赞庐山画幅,三天三夜也读不完,我在庐山住了九天,欣赏的自然不少。然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庐山故事。古人王羲之、李白、白居易、朱熹、苏轼、朱元璋的故事,今人******、******、彭德怀的故事,洋人赛珍珠、李德、哈特的故事,等等。有的是那么委婉动人,有的是那么舒畅温馨,有的是那么惊心动魄,每个故事都让你对人生有着更深的认识和思索。然而,更让我难忘的还是在庐山抗日的故事,为这个英雄故事,庐山人建造的纪念碑像一柄齐天闪亮宝剑,那么挺拔、威严、锋利,耸立在秀丽的高高山顶,显示着庐山人不屈的精神,给庐山历史增添一抹光彩。

是的,庐山美,美在景色中;庐山美,美在故事里;这正是庐山比之其他山,更能吸引人的地方,这正是庐山比之其他山,更有研究价值的所在。我认识好几位庐山的朋友,都是研究庐山的专家学者,他们把庐山当作一门学问研究,每个人都有关于庐山的著作。如今研究庐山写庐山的人中,又增加了国际写作营的作家,相信这蕴含着人文历史的庐山,将会越来越被世人喜爱和心仪。

庐山,你说吧,说你的历史说你的故事,我们在倾听呢。

2010年6月16日

丹枫似霞映茅荆

会享受生活的人,如同敏感的“候鸟”,搭伴结伙地追逐季节,在祖国各地休闲玩耍。春天去江南赏花,夏天到海南戏水,冬天赴北国踏雪,这几乎成为时尚,更成了生活内容。那么,请问愿意出游的人,在一年中最好的时节——秋天,您最想去哪里呢?

秋高气爽,气候宜人。甭问,在这个时节无论去什么地方,或旅游观光或休闲度假,都会非常舒适、开心。是吧?难怪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秋天出游。可是,对于那些钟爱大自然的人,深秋时节,有个地方,他们从来不肯轻易放过,这就是树茂果熟的大森林。林中野花,此时开得最欢;林中鸟儿,此时唱得最甜;林中小溪,此时流得最畅;林中小路,此时伸得最远;就连林中的风呵,此时都最清新最温柔。森林犹如一座宝库,储存着太多太美的景物,等待着人们观赏和采撷;森林更是个天然大氧吧,散放着大量负氧离子,等待着人们敞开肺腑吸纳。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把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森林是再好不过的去处。

到了深秋,森林中的花草,有的仿佛也去远行了,渐渐开始零零落落,留下来的最后献上芬芳。有种树木此时却格外显得神气,它用高贵气质和优雅姿态,展示无畏寒冷的坚强和勇气,这就是生长在北方的枫树。越到天气渐凉越显欢实,仿佛告诉喜欢花木的人,你们不要惋惜百花渐萎,只要有我枫树在就有生机。你们也许看不到我的花朵,我的叶子却比花儿更灿烂,唐代大诗人杜牧就曾赞美我“霜叶红于二月花”。嘿,独献秋色的枫树多么骄傲。

的确,我很喜欢枫树。年轻时每到深秋时节,都要跑到北京香山,观赏那漫山枫叶。去得早了,叶子正在从绿泛黄,香山犹如金碧辉煌的宫殿,让游人在宫殿中自由地徜徉;去得稍迟,叶子正在从黄变橙,香山好似披着橙色战袍的英雄,威风凛凛地站立在你面前;只有到了霜降过后去,叶子完全从橙转红,香山被红色枫叶严严覆盖,缕缕斑驳的日影投入林中,这时,香山秋色更加赏心悦目。随着想象的丰富与贫乏,红叶都会在脑海中幻化——简单地,幻化为猎猎红旗、熊熊烈火;复杂地,幻化为灿灿霞光、勃勃杜鹃。这就是观赏枫叶多年之后,我对于枫树的一点肤浅感觉。直至走进人生晚年,联想到晚秋枫树,总想知道,这枫树是不是跟人一样,经过多次跌宕沉浮,渐渐变得有沉稳色彩,最后成为秋天花木的宠儿呢?就像人到老年有种沧桑之美。

有位学林业的朋友告诉我,枫树从绿由橙再变红,是在秋冬时候,叶绿体、叶绿素被分解回收后,叶绿素含量较大遮盖了其他颜色,使叶片呈绿色。当叶子里的叶绿素没有了,其他色素颜色就彰显出来,如花青素的红色、胡萝卜素的黄色、叶黄素的黄色等。除此之外,枫叶中贮存的糖分还会分解转变成花青其他素,使叶片颜色更加艳丽、火红,最终枫叶变得完全红彤彤,如霞似火迸发出生命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