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25465500000018

第18章 和孩子一起成长(3)

人的才学智慧有不同,但是每一个人都有我们要学习的地方,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没有好孩子坏孩子、优秀的孩子不优秀的孩子,只有不同的孩子。交友,不能以成绩为唯一标准,应该以是否有助于成长为参照。

朋友真的听了我的话,不再干涉她儿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孩子的社交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初中高中都是学生会干部。

回到女儿的故事。我希望女儿能和很多成绩不如她的人在一起,来锻炼她影响别人的能力。她上九年级的第一天早晨,还在闹情绪,她担心朋友们会笑话她和一群“乌合之众”一起混。其实我心里不是没有挣扎,万一咱孩子没把别人带好反倒被带坏了怎么办?不过,让她去吃苦,去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的愿望还是占了上风。为了让女儿给她自己多点时间考察这门课,我和女儿商定她先去上一个星期的课,实地考察后再做决定,因为学校是允许学生在开学头两周换课的。

第一天上课,女儿结识了富兰克林(Franklin)少校,这是位影响女儿终生的良师益友,是女儿当作父亲一样来尊重的人。

富兰克林是个黑人军官,60岁,有着军官的威武、学者的儒雅,他把这两者结合得非常完美。富兰克林是个藏书人,女儿是个大书虫。第一节课,女儿就被富兰克林那军人的风骨、爱书的嗜好吸引了,她告诉我这门课她选定了。

富兰克林是学校里“小坏蛋们”闻风丧胆的英雄。一次在校车上,一个高大的男孩子咒骂一个俄裔的“兔唇”女孩丑陋,女孩委屈得直流眼泪,不说话。女儿一时性急,拿起自己的书包向男孩子扔过去:“你胆敢再欺负这个女孩或其他女孩,我绝不轻饶!”男孩不以为然:“你有什么本事这么讲话?”女儿说:“我没什么本事,但我的富兰克林少校有!”男孩子一听到富兰克林的名字,立即不敢接话了。女儿为了让那个女孩放心,又追问那男孩儿一句:“想见我的少校吗?”男孩没了底气:“不。”

女儿这样做,和富兰克林少校强调的“正义和勇气”密切有关!

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在关键的时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能够为正义担当!!我,非常骄傲女儿的做法!

女儿深得富兰克林的喜爱,两个人都爱书,共同语言很多,加上女儿的成绩在班上是绝对的第一,她九、十年级的时候都是所在级别的高级长官,等她到了十一、十二年级换了老师,但是富立克林还是在指导小组里。

女儿十一、十二年级的老师,Akins(埃金斯)中校,也非常喜爱女儿,十分注重女儿领导力的培养,最后女儿成为所在校区的高级长官,管理二百多个学生的军营。在女儿的带领下,这个军营给她所在的高中创造了学校历史上几项最高的荣誉。

上这门课的初衷是让女儿吃苦,锻炼影响力。现在来汇报这两样。

关于吃苦,平日里,我们的孩子是没有吃苦的机会的。军训时,最苦的就是达拉斯夏天华氏110度的大太阳下,蚊虫在腿上叮咬,脸上爬满汗珠,人要一丝不苟地完成规定的训练,置蚊虫汗珠于不顾。吃过这样的苦,女儿说她后来的生活困难根本挑战不了她的忍耐功夫!

关于影响力,我不认为是她率队在华盛顿得到美国高级军官的接见,而是她处理棘手状况时表现出的非凡勇气和理智。

女儿高中的橄榄球队非常凶猛,常在设施精良的一个橄榄球球场打球。每次打球,都是人满为患,观众多是社区里的居民和球员的亲属朋友家人,等等。

女儿的军营负责维护秩序,她和她的兵们穿着军服,个个英姿飒爽,说什么你都不敢相信这些纪律严明的兵就是在家里有反叛行为的青少年。

每一次这样的公务,女儿队伍里的兵和观众都会有点小摩擦,女儿都能轻松解决。因此去橄榄球比赛现场维护秩序,一直是她喜欢的活动。

有一次女儿执行任务,身后跟着她的四个兵,他们正在高高兴兴地疏通人流的时候,过来一个高高大大的白人男子,女儿手指向南面说:“先生,请这边走。”那个人对女儿极为无礼:“为什么我要听你的,****?!”从小到大,没有人用这样的语言跟女儿讲过话,更何况那是个成年男人。

我不知道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如何处理?

女儿被推上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场合,她没有老师在她身边帮助她,她是军营高级长官,她的四个兵在看着她,看她能不能在这样的时刻表现出真正的领导者的风采,周围的人也都在注视着比那个白人男子矮两头的女儿!

女儿在这样的时刻,居然想起她骂妈妈stupid,妈妈没有还嘴的原因是:

1.只有stupid的人才会和不理智的人理论;

2.别人无礼时,你可以不喜欢他的行为,但不可以和他一样无礼。

还有妈妈从美国著名亲子专家Jim Fay那里学到后传授给她的:只要你是对的,坚持你的观点三遍后,对方很可能会妥协。

女儿无惧地注视着那个男人:“先生,我尊重你,你也要尊重自己、尊重我,这是我的职责,请这边走!”女儿坚定地指向南面。

白人男子看了看女儿,降低了声音:“如果我不往那边走,又怎样?”女儿坚定地正气地不容置疑地重复着:“先生,我尊重你,你也要尊重你自己、尊重我,这是我的职责,请这边走!”女儿又一次不容置疑地指向南面。

那个男人无可奈何下,走向南面。

女儿赢来了她那四个兵的大拇指。

回到家,她终于把委屈的泪水哭了出来。回顾着当晚发生的一切,女儿告诉我:“我团队的同学们都在注视着我,看我如何处理那个局面,那是我必须做对的时刻,我不能出错的时刻。我要给我的团队树立榜样,要用实际的行动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不管别人如何对我,我都要有自己的度量。”

我被感动了,也被震撼了!

朋友们,你想过吗?在我们遇到难处理的问题时,我们的孩子就像女儿的那几个兵看她如何反应一样看着我们,注视着我们如何处理棘手的局面,套用女儿的话:“那是我们必须做对的时刻,是我们不能出错的时刻。我们要用实际的行动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思考:

1.我们是孩子做人的榜样,我们有责任把事情做对!让行为说话,而不是用父母的地位讲话。

2.孩子在家“偶尔大逆不道”时,我们要平静地尊重地处理,让孩子在实际冲突中学会:当别人非常不礼貌的时候,依然选择尊重。

3.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一定要坚持,正气长虹,邪不压正。

4.和女儿学会尊重力:“不管别人如何对我,我都要有自己的度量。”

●教育感悟:

创造机会让孩子安全吃苦,锻炼忍耐力!

面对别人的无礼,依然选择尊重!

谢谢你当众宣布与我断交

天和八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在咖啡厅吃午餐,乔纳森(Jonathan)突然来到她的餐桌前,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天和咆哮:“我再也不是你的朋友了,我讨厌你!”

天和是六年级的时候认识乔纳森的。

乔纳森9岁时,他妈妈从得知患癌到去世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乔纳森母亲去世不到半年的时候,爸爸又结了婚。新妈妈带来一个比他小一岁的妹妹。一开始乔纳森很喜欢新妈妈,但不喜欢新妹妹。天长日久,乔纳森和继母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乔纳森高大漂亮的身影背后是个性情非常不稳定的孩子。妈妈去世前,他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妈妈去世后,他说什么都不明白为什么上帝把他的妈妈带走,他和上帝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

乔纳森有时还会抱怨妈妈,因为妈妈去世前一直隐瞒自己的病情和存活期。如果他知道多点儿,他会在妈妈离世前多花时间和她在一起。

乔纳森因自己的特殊经历,常会多愁善感。女儿总是为他排忧解惑,有时女儿不知道如何处理,就来找我。我们娘儿俩是那么用心地帮助他、疼爱他,希望他快乐。乔纳森比女儿高出一头,私下里女儿称他Grandpa(爷爷),两个人真的很要好。

后来因为我不知道的原因他们闹得很不愉快,以致乔纳森当众这样无礼。

乔纳森咆哮的声音太大了,整个餐厅里的人都停止了聊天、吃饭,目光全都落在毫无准备的天和的脸上,天和也被眼前发生的事情惊呆了。

众目睽睽之下,天和竟能想到:

.没有一件事紧急到需要马上处理的;

.不跟理智不清的人理论;

.你可以不喜欢别人做的事,但一定要尊重那个人。

(我平时总是和她强调这些,但是这里我不敢居功,嘘……)

面对乔纳森的无礼,在100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天和平静地、口气不由争辩地回道:“谢谢你告诉我你的决定!”没说二话,向咖啡厅外走去。

天和的做法大出乔纳森的意料,他怔住了,嘴巴大张着,双手摊开在空中疯狂地飞舞,头摇得像拨浪鼓,冲着天和的背影喊着:“什么?什么?你说什么?”天和忍着泪水,回过头,很平静地重复着:“谢谢你告诉我你的决定!”说完,天和走出了咖啡厅。

在众人的惊愕中,乔纳森困惑地离开了。

天和回到家大哭了一场,不过她还是很高兴自己的处理方式。乔纳森发过火后的第三天,跟天和正式道歉,两个人至今仍是挚友。

我,是那么的爱乔纳森!

●思考:

天和选择尊重乔纳森,而不是对骂或者反击,给乔纳森真诚道歉的可能,给他们的友谊一个机会,更重要的是给乔纳森尊重天和的理由!

●教育感悟:

朋友有过分行为时,仍要给友谊留机会!

有的时候,“输”就是赢

2011年7月,我带着一双儿女在北京住了两个星期,日程安排非常紧张。

我先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社)一起举办“素质英语”夏令营。学员是国内134名初高中英语教师,我方主讲是我和Wright先生,女儿做助教。我们的团队被外研社培训部的主管称为“前所未有的梦之队”,我们的授课形式被学员们称为“别开生面的互动方式”,老师们对我女儿的成熟待人以及教学能力给予很高的评价。

英语老师夏令营一结束,我马上开始准备接受中央电视台《学会沟通》节目访谈,那会儿我正在倒时差,受访前的晚上我只睡了4个小时,受访当天,我上午三个小时的课,中午陪摄像师和采访记者吃饭,没有任何休息,下午和采访记者谈了5个多小时。(如果你对《学会沟通》访谈感兴趣的话,请搜索“王画云CCTV”所以我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访谈上了。)

接着我就马不停蹄去中央电视台的《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做预赛的评委。

你看我那些天那么忙,根本没有办法照顾10岁的儿子。刚好当时一个朋友在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儿童英语夏令营,我就把儿子给了朋友照顾。儿子在夏令营期间,不仅自己学习,还负责纠正大家的发音,领读课文,等等。

我在北京的两个星期里,只有半天时间没有具体安排,就去儿子的课堂观摩。我发现老师提问后,如果学生答得对,老师就会在这个学生的计分卡上计分,下课时老师按着计分的多少给学生不同的奖励。

我敢肯定,对老师所有的问题,儿子都知道答案。有趣的是:其他的孩子在不完全知道答案时,都敢举手,可儿子就是不举手!我在一边非常纳闷儿,给儿子递眼色,他装作没看见,不理我。你说急不急人啊?

不过儿子偶尔也举起手来,我慢慢搞明白只有别人回答不上来的时候,他才举手。

下课的时候,老师给同学计分卡,儿子居然是班上得分最少的。要知道儿子的英文远比同伴们好得多。可是他的得分那么低,我怎么都搞不懂。

好不容易可以和儿子单独讲话了:“Timmy,你知道所有的答案,为什么不举手啊?”10岁的儿子平静地看着我,那平静真是过分,对我的急切一点儿都不在意!

他没直接回答我:“妈妈,还记得我们临来北京的时候,您嘱咐我的话吗?”

“妈妈嘱咐你很多事情,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提示一下?”

“妈妈说,我和姐姐到了国内,我们就不再只是天和与Timmy了,我们代表着在美国长大的华裔子弟,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儿子很是一本正经。

“我是说过,”我皱着眉,说得很慢,因为我不明白我叮嘱的话和他的计分卡的关系,儿子接着说,“妈妈,我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我可以抢先回答所有的问题,而且我会是全对的。但是,如果我那样做的话,是不是太自私了?是不是太不公平了?英语是我的母语,如果我和他们抢着回答问题,他们会怎么想在美的华裔子弟?”

10岁儿子的话让我非常震惊,内心里庆幸地叫着:“我的妈呀,好在我没多说话,不然我怎么给自己圆场啊?”

我明白了,美国人公平竞争的观念,在10岁儿子那已经深深地扎根了!

来看看儿子的我际关系对决定的影响。

事件:回答老师的问题

解释:我是美国长大的,当然我的英文好,我不能抢着回答问题

感觉:公平

行动:我只回答别人不会的

结果:心甘情愿拿低分

10岁儿子的表现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也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名利面前,孩子比我纯洁多了。还有,儿子给自己的标准比我给的要高多了。我嘱咐他的时候主要强调见人要有礼貌,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对看不惯的事情只能私下里和我说,等等。去国内的时候,也没想到他会和别的孩子一起出现在同一个课堂里,更没有想到他有和别人比试英文的可能,因此这方面我根本没有任何嘱咐。可是10岁的他做到了处处想着自己不再是小Timmy,而是代表着美籍华裔子弟的形象,我觉得儿子做得比我想的好,比我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