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25465500000020

第20章 和孩子一起成长(5)

女儿从小和我一起学习演说,在演说方面有着很强的实力,她曾是高中军训大队高级长官和发言人;曾在美国的一家电视台和职业演讲人竞争演讲,拿到过冠军;曾接受一家电台关于亲子关系的访谈;是达拉斯地区数个英文演讲比赛的冠军;马丁.路德.金日学区演说人;曾面对7000观众、两个电视台现场直播作高中毕业典礼演说;曾是所在大学几个社团的发起人和学生领袖。有着这样的经历,她对演说不但一点儿都不惧怕,还非常的期待。

演说前两天,我们通过电话,我问她如何面对这场演讲,她的话让我第一次真正明白什么叫做自信,什么叫健康的自我形象。她告诉我:“我的演说不是汇报我的实习结果,而是来分享智慧,帮助这家公司更成功的!”

带着分享智慧的念头,女儿的演说征服了在座的公司主管们。她刚一做完报告,就有两个岗位经理要尝试女儿的设计,大区域经理对女儿的表达能力赞不绝口。很快,这家公司就给女儿发了聘书。所以她在大四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找好了大学毕业后的工作。

女儿的经历让我想起早期自己找工作或者和别人合作时,总是像要通过什么考试一样,特不自信。很少想自己是为用人单位贡献聪明才智的,是合作者要找的最好的伙伴!两种思维方式传递给用人单位或者合作者的是完全不同的信息。

不同的思维

不同的自我形象

不同的感觉

女儿:我有你需要的东西,你需要我,我会给你公司带来效益。

我来贡献才智的,来帮你们的

自信

早期的我:你们有我要的工作,我需要这份工作,请给我我想要的。

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胆怯

你看到这两种思维、两种自我形象定义对感觉的影响了吧?如果你是用人单位的负责人,你要哪种?如果你在找工作,你想以哪种形式展现自己?我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认知决定着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和承认。别人怎么对待我们和我们怎么对待自己是不可分的。要想让别人相信我们,我们首先要相信自己。

●思考:

自信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培养出来的。自信是装不出来的气质,是阅历的沉淀。自信本身像数学、音乐一样,需要培养。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决定,多选择,多经历失败,多承担责任,在实践中逐步地积累自信的能力。这样孩子在关键的时候,才敢于决定,敢于选择,才有“我来贡献才智”的自信光芒!

●教育感悟:

自信的人一定有健康的自我形象!有健康的自我形象的人一定自信!

正在表演,乐器出了问题

为了让儿子明白技能的发挥受自己与自己沟通能力也就是我际关系的制约,我和他分享过《断剑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古时候,一位父亲和儿子出征打仗,父亲是将军,儿子是先锋。

一阵号角过后,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剑囊:“这是家传宝剑,佩戴身边,力量无穷,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可抽出来。”

儿子喜上眉梢,想象着剑柄、剑刃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的剑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佩带宝剑的儿子在战场上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响起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强烈的欲望驱使他呼地拔出宝剑,想看个究竟。

骤然间他惊呆了。

原来剑囊里装着的是一只折断的剑!!顷刻间,仿佛失去支柱的房子,倒塌了。

第二场战役的结果不言而喻,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讲完这个故事,我和儿子有过下面的谈话。

画云:你觉得这个儿子败在哪里?

Timmy:他没有听父亲的话!

画云:没错,还有别的原因吗?

Timmy:好奇心不总是好的,有时会引来灾难。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样。

画云:嗯,不错,我还真的没想到这个层面。妈妈看到的和你看到的不太一样,但很喜欢你的观点!

Timmy:人要自信,不能过于相信外在的力量!

画云:很高兴你认识到这一点。当那儿子认为手里是宝剑时,他的情绪怎样?

Timmy:镇定自若!

画云:结果怎样?

Timmy:他胜了!

画云:他看到是断剑后,是什么感觉?

Timmy:惊慌恐惧!

画云:结果怎样?

Timmy:他失败了。

我尝试着把我的想法和Timmy分享:

画云: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过程:

第一个事实:认定是宝剑

解释:宝剑在手,一定胜利

感觉:镇定自若

结果:大获全胜

谁帮助他胜的?

Timmy:他自己

第二个事实:看到断剑

解释:断剑在手,一定惨败

感觉:惊慌失措

结果:惨死战场

谁打败了他?

Timmy:他自己。

说来也巧,讲完这个故事没多久,就是儿子五年级的毕业表演。

那天我把儿子的八件鼓组合乐器运到学校,工作人员在安装时,有一个鼓的螺丝没上好,儿子打的时候,那个鼓的位置无法固定,影响了音乐效果。

儿子一开始有些慌,不过很幸运,他想起了断剑的故事。他明白那个时候能够帮助他的只有他自己,让他难堪的也是他自己。他告诉自己一个鼓有问题,另外七个部件都是好的,把七个部件打好,一个鼓控制好,不想其他(这是儿子我际关系中的解释部分,这样的解释会让他冷静并集中精力)。

他的鼓曲是那场演出的最后节目,他为五年级的演出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高兴的不只是他的音乐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一次处事不惊的训练,很高兴他有能力处理意外的事情。

这件事后不久,我和怀特(Wright)先生要一起做一个讲座,讲座的对象是研究生。我们每个人负责不同的部分。不料在课程开始前20分钟,怀特告诉我他不能来了。虽然我是课程的设计者,但是我没有准备怀特的部分。马上就要上课了,我说我不发慌,你信吗?我是真的慌了!

应该感激的是我在那个时候想起儿子打鼓演出的经历,记得他当时的想法是能够帮助他的只有他自己,我清楚地意识到能够帮助我的也只有我自己。我迅速地调整了一下课程的顺序,把怀特那部分放在后面讲,在讲怀特题目前让学生们做了一个8分钟的即兴演说练习,我用那8分钟准备了怀特的题目,最后的结果比我想象的好多了!

儿子对意外事件的掌控经历帮助我很好地完成了那次讲座。

●思考:

我们与自己的沟通直接影响着技能的发挥。当我们告诉自己“我能行”时,我们会情绪高涨,做事有信心,结果我们真的就行;当我们告诉自己“我不行”时,情绪会低落,做事没信心,结果我们真的就不行。我们要正面积极地与自己沟通,改善我际关系,避免做负面情绪的奴隶,保证自己所有的沟通都为技能的发挥服务!

●教育感悟:

我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技能的发挥,正面的沟通是处事不惊的前提。

让孩子帮我拿主意

怎么跟这个催命的人相处

你有想过为什么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吗?你有想过要是一个小孩一出生就笑个不停会怎样吗?

人为什么要哭着来告诉世界他来了呢?人为什么在遇到矛盾时,很自然地用哭和愤怒的方式表达自己?我没有研究,但是大到国家间,遇到矛盾,就有战争,和平解决争端的时候很少;小到家庭夫妻间、父母子女间、兄弟姐妹间有分歧时,就争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很难采取其他的方式,有矛盾就发火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从长辈那里学到人要正直、善良、不屈不挠,也在无意识中学会了他们解决冲突的办法,那就是发火和争吵。

家庭关系是人所接触的最早的人际关系,我自身的经历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人在父母家中学到的和扮演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社会人际关系。

女儿小的时候,有时向我抱怨小朋友间的矛盾,我常束手无策。我心里很明白我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处理和他人的分歧,咋教女儿啊?

我曾是个非常容易冲动的人,经常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怨气,并常夸口自己不会染上精神病。还给自己的坏脾气找到一个说法:天生的,爹娘给的。

有次冲女儿发完脾气,我嘟囔给自己:“咳,天生的坏脾气,爹……”娘字还没出口,把自己吓了一跳。那一跳,敲响了警钟!

我不可能时时刻刻与女儿在一起,即使我能,我也不会对她遇到的所有的事情有高招。我开始努力地实践用不发脾气的办法解决问题。每当我有所收获时,我会将自己的经历讲给女儿,和她一起分析情况,让她给出解决该情况的积极的和消极的方法,然后再告诉她我是如何做的。

女儿10岁时,我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常被借到彼得的部门做事。

彼得是个彻头彻尾的工作狂,是那种事无巨细什么都要过问的老板。最要命的是他要知道他手下的人每时每刻都在做什么。

在我所有的工业界经历中,我都能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按时或提前完成任务,平均一至两周向老板汇报一次工作进展。可是彼得每隔两三个小时找我问一次进展,害得我整天都是忙着应付他的问题。

和彼得共事真是苦不堪言,我就跟朋友抱怨:“别提了,最近可倒霉了,遇上个工作狂,他老婆也在我们公司,职位比他高出两级,你说他能不想赶超他老婆吗?那你说谁来帮助他啊?当然是我们这些工程师了。”然后开始抱怨他的微观管理,等等,如果你是我的朋友,听我这么唠叨会不会累?抱怨多了连我自己都嫌累。

为了能从日常生活点滴中教女儿处理冲突的技巧,我做了一些双赢方面的调研,还请教了我的好朋友玛格丽特(Margaret)。Margaret是一个心理学家,她曾是参战伊拉克官兵家庭关系的资深专家之一。她就彼得这件事指点我从大局出发,就事论事。

有了调研和专家指导,我和我老板Chad(柴德)有过一次长谈,效果不错。我决定把我的处理过程和女儿分享。

我先和女儿介绍了我和彼得的别扭情况,让她指点我如何和柴德谈这件事。女儿没怎么想就说:“告诉柴德,彼得让你不开心,请柴德教一教彼得怎么做老板。”

“OK,”我若有所思地,“那么如何用积极的方式方法和柴德来讲这件事呢?”

“刚才我说的就是积极的方式,消极的方式就说彼得不配做老板!”女儿义正词严!

我跟女儿细致地描述了我的思想过程以及我和柴德的谈话。

1.谈之前和谈的时候,我一直告诫自己注意态度,我是来分享的,不是来抱怨的,保证就事论事。

2.注意讲话时的声音。所谓“听话听音儿,锣鼓听声儿。”我和柴德讲话时确保声音里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就事论事。

3.注意自己的形体语言。因为人的形体语言不会替人撒谎。我和柴德讲话时确保面目表情是平静和气的,眼神是真诚的。当然要做到这些,内心要保证是平和的,不然很难装出来。

4.只讲彼得与其他老板做事的方式不同,不掺杂个人感情。比如我说彼得检查工作的时间间隔非常短,我需要时间来适应彼得的工作方式。

5.告诉柴德我对解决这个冲突的打算:我准备每天早上给彼得一个e-mail,通告他我当天的打算,并告诉他我最迟几点钟向他汇报我的进展。

6.最后请柴德指点我如何与彼得协作以及柴德对我的期待,等等。

柴德对我的整个表现非常满意,感谢我能顾全大局,并表示他会全力支持我。

我每天早上给彼得一个简单的e-mail,在保证的时间内和他汇报,有事及时通知他。彼得对我放心多了,很少再像以前那样来检查工作。

我还和女儿用下面的方式讲解了就事论事地解释事情,对事情的结果至关重要。

事件:对彼得的工作方式不满意

解释:是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处理不满意事情的机会,积累经验

感觉:怀有希望

行动:听取专家指点,就事论事和老板分享事实,定出计划配合彼得

结果:得到老板的理解、赞赏和支持,与彼得配合良好

和女儿讲完如何处理彼得的事情后,她开始明白表达不满原来不需要怒气,需要的是就事论事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如果不是想教会女儿如何处理分歧的话,我也许到现在依然没有这方面的技巧。2011年年初女儿在接受达拉斯一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她很小的时候,妈妈常让她指点如何处理棘手的事情,对她的自信力以及处理冲突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现在女儿已经大学毕业了,我一直都保持着和她分享我的生活的习惯,有事就和她商量,让她拿主意。很多时候她比我更顾全大局、更大气,她的指点对我现在做某些决定非常的有影响。有时我和她电话的最后一句话是:“谢谢妈妈!”叫她妈妈时的感觉非常好!我对她的信任,让她觉得自己的观点非常有价值。

人有不良情绪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不让自己屈从于坏情绪,提醒自己就事论事保双赢。这样人会更公平。自己有这样的认识和实践,才会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我们不仅要注意自己的提高,还要注意和孩子分享做决定的过程,帮助孩子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

如何面对强大对手

有一天,打开e-mail看到一条求助信息,再一看发信人,是丹丹。我和丹丹是在我家乡电视台受访时认识的,丹丹是电视台的编辑。她特会照顾我,喜欢陪我出去买东西。最让我感激的是她带我过马路。

我在美国住久了,在国内过马路对我是个挑战。在美国是车让人,在国内,人让车。我常和车抢道,险情不断。和丹丹出去,都是她领着我过马路。我俩在外面也常手拉着手,因此常被误认为是母女。丹丹将错就错,叫我“妈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