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没有不可能
2565300000018

第18章 从菜鸟到一流员工的蜕变

作为一名员工,也许你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我觉得我的能力比他强,怎么每次受表扬的总是他,而被批评的总是我?”不光是你,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不平想法。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心理偏差,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我们对“能力”这个概念理解得过于浅陋。

在我们心目中,“能力”这种品质并不是一种外在的标签,单纯地看一个人的外表,我们是看不出他有没有能力的。

也正因为能力的抽象性,让我们一些人对它产生了误解,错误地去评判自己或者别人身上的能力,出于“人本自私”的劣根性,本能地高估自己,低估别人,总是觉得身上表现出来的某种特质就是能力,而对别人的能力却不屑一顾。

说到底,还是我们看问题不透彻,如果我们懂得“能力再强,也要靠结果证明”这个道理,就不会那么盲目抱怨了。

相反,我们还能更客观地看待“能力”,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脚踏实地地追求结果。西点军校里的每一位学员就是这样做的,他们从来不会空谈自己和别人的能力,只会通过更加努力的付出,做出一定的成绩,来证明自己。

所以,西点人的升迁与其说是获得了上司的欣赏,倒不如说是他们自己用结果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给上司重用他们的理由。

然而,现实生活中,能够如此通达并协调“能力”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的人并不多,仍然有很多人还在迷途当中。

有一位自以为能力很强的人,在单位里一直不受重用,总是被安排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这让他内心非常郁闷,总觉得憋屈。

有一天,他有幸见到了上帝,就向上帝抱怨道:“上帝啊,为什么命运对我如此不公,让我们这么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处于这么卑微的位置,不被人看重?”

上帝听了他的发问后,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随手捡起了一颗再平常不过的小石子,并把它抛向不远处的乱石堆,然后对他说:“现在,你去帮我把刚才扔出去的那个石子捡起来。”

他想也没想就走过去了,结果,他翻遍了整个乱石堆,也没有找到,因为和那块石子大小形状相仿的石子实在是太多了。

无奈他只好回来对上帝说找不到。这时,上帝又摘下自己受伤的一枚金戒指,像刚才一样抛向乱石堆,又让他过去捡回来。

这次,他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那枚在乱石堆中熠熠生辉的金戒指。

正当他狐疑上帝的用意时,上帝发话了,说:“当你还只是一粒石子,而不是闪闪发光的金子时,就没有资格抱怨命运的不公,其实,上帝我给每个人的幸运都是相同的,那些自以为遭受了不公正待遇,自以为能力强而不受重用的人,只会抱怨上帝的捉弄、命运的多舛,而很少会去正视自己,自问是否已经将自己打造成一块金子,是否有足够的光辉能够让人一目了然。”

听了上帝的话,他若有所思,终于明白了自己差在哪里了。原来他所谓的能力只是“石子”,和引人注目的金子相比还差很远。没有呈现出惹人瞩目的结果,一切都是空谈!

这个故事再一次说明:光环不是自封的,只有让别人看得见的光环才是真正的光环;能力也不是可以自以为是的,要靠结果证明了才算。

如果你的能力只有你自己知道,并没有表现在工作中,并没有做出成绩给大家伙看,大家怎么认同你?

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没有无缘无故的“恩赐”,一切都需要自己去争取,只有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把自己锻造成一块让人无法忽视的金子,你才能一眼被人从平庸的“乱石堆”中认出,而这正是你能力的最佳表现。

总而言之,“能力”和“结果”总是如影随形,如果你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能力,就要用事实说话,用结果证明!

突破提示:

学会用结果证明能力,需要这样去做:一,多做少说,多用事实说话。一些能力强的人往往喜欢夸夸其谈,来标榜自己的能力,从而忽视了实践,成为一个空谈者。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这些,多做少说,多用事实说话,少用嘴去自吹自擂。二,树立高远的目标,不要“小富即安”。我们一些人做出一些成绩就认为自己很有能力,就觉得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这种想法是很要不得的,应该树立高远的目标,不要“小富即安”,这样才不会总是抱怨待遇不公。

身为职场中人,“升职”和“加薪”恐怕是每一位员工的愿望。谁不想让自己高人一等,谁不想让自己日进斗金?

可是,从老板的角度出发,他们并不会“急员工之所急”,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心满意足,因为他们的公司毕竟是盈利机构,并不是慈善机构。甚至为了节省成本,他们还会站在员工的对立面,想尽可能地用更少的薪酬待遇换取更大的利润。

正因为这样,老板花每一分钱都很“抠”,除非你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除非你“投其所好”,为其赢得了利益,否则,他们是不会为不值得的事情而买单的。

事实上,在著名的西点军校里,一直都有这样一个观念:上司不会让你升迁,你要让自己升迁。

在西点人眼里,升迁和加薪的主动性多半掌握在自己手里,上司不会为你的不作为而买单,只有你让他看到了他想看到的结果,他才会考虑从精神上或者物质上给予你以认可。

道理很简单,老板和员工其实就是买方和卖方的关系,聪明的员工不会以有能力自居而坐等天上掉馅饼,只会靠自己的双手,亲手创造出一份拿得出手的业绩,以此出卖给老板,从而换取自己想要的待遇。

当初,张骞和孙武虽是同时进的公司,但因为张骞来自名牌大学,再加上外表比较阳光,所以整个人气场上就比毕业于普通院校而又长相平平的孙武要优越得多。

所以,身边的同事都普遍看好张骞,而对孙武没什么感觉。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刚开始,张骞也的确表现出了超群的才华,在各方面都很出众,但是,等三个月试用期过后,一切都趋于平淡了,他的“火”就慢慢熄灭了,成了一个得过且过的上班族。

每天,他都机械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接着总也接不完的任务,按部就班地操作着所有的程序。

而孙武却不这样,他深知自己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大公司里要想出人头地,不做出一番成绩是不行的。因而,从入职以来,他每天都很认真、努力。

久而久之,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工作中特别爱追求完美。别的同事只是把工作完成就好,他却偏要跟自己较劲,偏要做到好上加好。除此之外,他还特别会为公司的利益考虑,每次和同事从事同样的工作,他对原料的消耗一定是最少的。

为此,周围的同时都笑他傻,说他只会闷着头做事,只会为老板省钱,老板才不会在乎那些的。他听后只是冲大家笑笑,依然做着自认为是正确的事情。

然而,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新一轮公司改组,孙武居然榜上有名,一跃成为公司的领导阶层。

于是,大家私下里议论纷纷,说孙武这小子走了什么狗屎运了,那么平凡的一个人怎么突然就飞黄腾达了,最想不通的还是张骞,他到现在依然在原地踏步。

因为他是名牌大学毕业生,论才华,论能力,都应该在孙武之上,怎么他就没有升职呢。极为不平的他就冲动地找到老板理论,结果,老板是这样答复他的:“是啊,你是很有才华,你的能力是比孙武强,但是,进公司两年了,你又做出了什么成绩呢?没有成绩,你让我怎么升你的职?”

在当今这个越发快节奏的社会里,效率就是一切。作为一个老板,更是视效率如生命。他们看重的只有效率,如果我们这些做员工的,不能用效率说话,不能为老板呈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是不会情愿在我们身上投入更多的资本的,毕竟亏本的买卖没人愿意做。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好命的员工,要想快速地完成职场“三级跳”,我们这些做员工的就要学会低姿态,不要总把自己的才能挂在嘴边,不要以为老板必须为满足我们的要求,否则他将失去得力干将,这样的想法是很要不得的。

应当多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揣摩一下老板的心思,值得他们要的是什么,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照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我们才可能和老板“互惠互利”,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突破提示:

要想让老板为我们买单,就要这样去做:一,做老板肚子里的“蛔虫”。这一点很重要,只有我们时时刻刻了解老板的心思,才能做出让老板满意的结果,否则,即使再努力,也是南辕北辙。二,为自己打造一枚金刚钻。老板只为结果买单,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把这个结果做得含金量高一点,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造一枚金刚钻,让自己有足够的实力为老板奉上满意的结果。

随着影视剧《杜拉拉升职记》的上映,再一次引发了有关职场的全民大讨论。片中主人公杜拉拉的经历,也点燃了无数白领的梦想,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没有背景的员工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

是啊,这个时代是创造奇迹的时代,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职场的大门永远是向你敞开的,入职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并不是神话!

当然,要做到这些,你必须首先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不是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嘛,只有你发自内心的想要进取,想要上进,你才会不断鞭策自己、督促自己,让自己做出成绩。

很多人之所以在职场混得毫无起色,缺的就是进取心,没有进取心做“鞭子”鞭笞自己,就不会调动自己浑身的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没有这种忘我的付出,是无法做到优秀的。

说白了,职场打拼靠的就是进取心和执行力。前者是你奋发图强的诱因,后者是你奋发图强的过程,没有这两个方面做前提,一流员工的梦想只能是空谈。

1994年10月17日,唐骏通过在面试中的出色表现成功加盟微软。经历了短暂的兴奋之后,问题马上就来了,因为微软这个全球知名的大公司里真的是藏龙卧虎,在公司15000多名员工当中,唐骏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这让好胜心强的他很难过,他并不想只做一个普通的员工,他想在这个大公司干出点名堂来。他知道自己在技术方面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便想通过“勤”来补“拙”。在这一点上,他是很有把握的,因为他一直都是一个非常有毅力、非常能吃苦的人。

就这样,从进入公司第一天起,唐骏就非常自觉地成了公司里最勤奋、最肯钻的一名员工。很快,他的钻研精神便让他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那就是每次Windows的英文版操作系统出来长达8个月之久,中文版本才能被开发出来,之后再有5个月才会有日文版本。

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早就注意到了,也有很多人曾提出书面改进的方案给经理,结果都收效甚微。

尽管这样,唐骏并没有放弃对这个问题的跟进思考,他的勤劲儿在这时又派上用场了,为了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他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分析这三种版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翻阅了大量资料,从中找出了一种可以同时支持三种版本一起开发的模式。

有了这个成果之后,他马上写了一份书面报告,详细地把他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做了说明,并且还将他为那个他认为可行的模式编写的程序一并附在了报告里,交到了经理手里。

经理看了他的报告后,很是重视,马上召集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他的报告。这样一来,公司为了推广这个模式,重新建立了一个宣传部门,唐骏也毫无悬念地被安排在了部门经理的位置上。

这就是唐骏,他仅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鲤鱼跳龙门”中最关键的一跳。

今天,唐骏早已是家喻户晓、大名鼎鼎的“打工皇帝”了,从他的经历我们不难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如果当初唐骏把微软当成了他的终点,以为进了那样一个全世界知名的公司就知足了,那么,今天的唐骏说不定早已在微软里堕落、沉沦了。

可以说,唐骏身上多多少少有一种西点人的气质,因为西点军校里的新学员都会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他们总会提供给上司更多更好的才能,所以,他们总能如愿以偿地实现自己的愿望。

其实,唐骏并没有三头六臂,西点人也不都是天赋异禀,他们能靠自己的努力迅速被人认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靠着自己的打拼迅速成为一流员工呢?

突破提示:

要想在三个月内完成从菜鸟到一流员工的蜕变,这里有两点建议:一,多做些额外付出。身在职场,不能太死板,老板让你做一件事,你就只做一件事,这样的人是最不受老板欢迎的,你要在做好一件事的情况下,正确做两件、三件,多做些额外付出,只有这样,你才能“笨鸟先飞”。二,不要人云亦云,凡事多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职场中随大流是大忌,如果别人说是对的,你就认为是对的,别人说是错的,你就认为是错的,从来不动脑思考,不从问题中发现突破口,你就永远没有机会上位。

一位曾经实力很强的短跑名将在一次大赛中输得很惨,赛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这样说的:“我今天的失败,并不是败给了对手,而是败给了我自己。是因为长久以来我在短跑赛事上的冠军地位,让我失去了更高的追求,没能够超越自己,走向卓越,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下场。”

短跑名将的悲哀何尝不是普通大众的悲哀?我们很多人在做到某个行业的第一时,又有几个能够继续向上攀登的?大多数人都会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以为自己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没有必要再去突破什么了。结果,却被“后来人”轻而易举地超过,让自己的成功成了昙花一现。

难怪会有“世界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说法,人就是这么奇怪,当自己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的时候,人的警惕性是最高的,斗志也是最昂扬的,可是,一旦达到了某个境界之后,人就会变得故步自封,畏首畏尾,很难从一个高度转向另一个高度,让自己的人生走向卓越!

正因为深知人的这一本性,西点军校给新学员上的第一课就是让新学员懂得了解自己、超越自己。他们是这样说的,即使你做到了第一,你还可以做到更好,这个世界上没有打不破的神话,也没有超越不了的极限,只有战胜不了的心魔。

真如西点人所说,一个人一旦战胜了自己,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那么,他的成功将是永恒的。中国最负盛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