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时代与使命
25986400000012

第12章 大学生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1)

党的******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目标之一提出来,这在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明确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作为具有历史责任感、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的当代大学生,我们有必要深刻理解这一命题的内涵、特征、思想渊源和重大意义,并用自己的思想和实践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4/5〗的思想渊源和现实意义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这是胡****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一段讲话。

一部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一直在追求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家、政治家对此都有过许多论述、构想和追求,提出了各种理想社会的模式。

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据考证,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方面,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谐”,有协调、融洽的含义。

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大。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无往而不胜。孔子提出“和为贵”,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肯定了“和”的作用。他还提出“和而不同”,认为“和”的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老子以“道”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阴阳二气尽管相互对立、冲撞、激荡,却始终和谐地处在“道”的统一体中。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认为,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看,阴气和阳气各有各的形象,因而相互对立、相互斗争。但是归根到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并非始终对抗。因此,两者的对立与斗争,最终达到“和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和谐社会理想,是“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据儒家经典记载,小康社会最初是指一种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比“小康社会”更高级的是一种公有共享、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受到了这种理想社会思想的影响。

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西方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曾经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由数产生点,由点产生面,由面产生体,由体产生水、火、土、气四种元素,进而产生世界万物。作为世界本原的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因此,万事万物都是和谐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立和谐观”。他认为“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在他看来,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和谐,万物“既是和谐的,又不是和谐的”。中世纪,基督教的教义认为是上帝创造了宇宙的和谐。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预定和谐”的命题,实际上是对上帝创世的解读。黑格尔批判了莱布尼茨的“预定和谐说”,认为这种由上帝确定的“和谐”只是一种“抽象的同一”。他提出“本质上的统一”、“具体的同一”,以矛盾、差异、对立、斗争等范畴深化了对“和谐”的认识。

从苏格拉底开始,“和谐”被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柏拉图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提出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互不干扰、都有节制,这就是“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权应该由中等阶层来掌握,这样就能很好地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当代西方的社会学家提出了诸多关于社会和谐的理论,其中结构功能论、协和社会论和社会系统论是其代表。结构功能论认为,维护一个社会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边界关系的最低限度的平衡,就能达到社会运行的良性状态,发挥其正功能;如果失去这种平衡,社会就出现冲突,就会处于失调状态。协和社会论认为,社会成员之间“协和”的程度是区别不同社会的尺度。在“高协和”社会里,人们和睦相处,合作共事,财富的分配大体是平均的。在“低协和”社会里,人们互相争斗,彼此仇恨,财富分配的结果是两极分化。社会系统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各个子系统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其中最基本的系统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16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弊端逐步暴露,出现了严重的失序,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出,政治秩序混乱,社会生活极不和谐。这时就产生了反对资本主义、向往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叶把他们设计的理想制度称为“和谐制度”。傅立叶在1803年写的《全世界和谐》一书中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所代替。英国的欧文对“和谐制度”进行了长期的实验,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工作与生活真正和谐的社会。他把自己在美洲的共产主义实验称作“新和谐公社”。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1842年写了《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本,曾受到马克思的称赞。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是根据抽象的伦理道德和理性原则设计出来的,脱离了现实的经济基础,所以,设计得越是周详,就越成为“空中楼阁”。尽管有的也付诸实验,但必然以失败告终。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和描述,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不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认识社会,既不可能揭示社会的本质,也不可能找到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动力、依靠力量和正确途径。这个历史任务只能由科学社会主义者来完成。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为人类实现理想的和谐社会提供了指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因素,他们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文明是在种种不和谐的矛盾中产生和运行的,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个片面的畸形发展的社会。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地力耗损、森林消失、江河淤浅、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和两极分化、人的畸形发展和异化等弊端,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自身无法克服的。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他们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达到真正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三,未来和谐社会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适应,其矛盾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

第四,“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到了这种境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很显然,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和谐社会,只有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列宁首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多级的发展过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20世纪50年代,******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完成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诸多矛盾,可以通过自身制度的完善来加以解决。

在现阶段,我们党坚持的奋斗纲领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又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实际。无论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看,还是从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联系看,中国共产党所追求、所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可以说就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时代要求和当代中国实践发展的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经济社会转型的双重使命,一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二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多种因素同时并存、相互交织,形成了种种复杂的社会效应。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出现了深刻变化:社会阶层状况出现重大变动,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大幅度调整,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意识不断增强,而且其诉求渠道和方式日益多样化,等等。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不断发展和国内改革的深化,目前,我国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这一阶段可能呈现出两种前景:一是执政党和政府头脑清醒,政策妥当,就可以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保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执政党和政府政策失误,不但会使经济停滞不前,而且会激化社会矛盾,产生社会动荡,危及政权稳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蕴含着争取第一种光明前景,规避第二种黯淡前景的战略意图。

具体审视我国社会目前所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中央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决策的深谋远虑。目前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有:

一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GDP总量增长了10倍,平均增长速度为9.4%,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这种滞后在2003年非典考验中暴露得更加充分。

二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在扩大,分配不公矛盾凸显。仅从城乡收入来看,20世纪80年代,城市收入是乡村收入的1.8倍,90年代扩大到2.5倍,而到了2003年已扩大到3.2倍。如果将城乡居民收入的计算方式、税赋负担、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城乡收入差可能还会大些。从地区差距来看,尽管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但是东中西部的相对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拉大的问题,是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不能够予以正确解决,也会危及稳定。

三是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做出的贡献与应得到的补偿不对等。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广大农民为中国工业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改革开放26年来取得的成果,并没有充分分享。在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做出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有一批产业工人下岗分流。这些产业工人和无地农民、失地农民在计划经济时代做出重要贡献和他们获得的补偿存在是不对等的现象。利益失衡导致心理失衡,是当前社会不良情绪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

四是新形势下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错综复杂。这类矛盾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纵横交织,盘根错节,复杂异常。比如,城镇化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推进城镇化就涉及住户拆迁和农民失地,触及一部分群众的利益,这就是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全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再比如高收入群体中绝大部分人是劳动致富,但也存在一部分非法致富或者钻体制漏洞致富的人,他们与尚未致富的人之间必然存在矛盾,等第。可以说,目前我国各社会阶层之间,社会阶层内部,地区之间,地区内部,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等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利益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正确协调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关系,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可以从源头和现实两个层面上有效地解决或缓解社会问题,从而确保我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