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时代与使命
25986400000014

第14章 大学生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3)

和谐社会重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友爱则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因而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是在人格、权利、机会等方面追求人与人平等的社会,它力图从政治、经济等制度上解决社会成员融洽相处的历史难题。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这些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人民群众有效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途径还不通畅、不同社会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受益和表达意见的机会不等、社会互助机制尚未完善等等。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民主法治建设在一些方面滞后,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转型期出现较明显的不适应,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不够快等等。在当前,道德失范、交往失信的状况还比较普遍。解决这些问题,也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制度供给、道德规范、教育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引导和要求人们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当前重点要治理社会诚信问题。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社会和谐;没有诚信友爱,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

和谐本身是一种有序状态,和谐社会必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社会运行有序,就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出现偏差时,社会纠偏机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用制度和法律确认人民民主的地位,规范民主的活动,实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有序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显著特点和优势。这是从改善党的领导的层面上讲有序。社会有序还体现在实现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努力使每个成员各获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享其成。目前,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等各种条件的约束,作为社会主义题中之意的平等、民主、自由等的实现程度总体上还不高,社会有序运行所需的法律、体制、机制、秩序、规范、组织、管理等还有不少问题,因而我们面对着大量严重的权利侵害现象、党群干群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紧张现象、刑事犯罪案件发生率上升现象等等。社会安定在当前成为人们普遍的渴望和需求。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衡量是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和谐必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活力的和谐,是一种死寂的、毫无价值的和谐。社会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表现为政治活力、经济活力、文化活力、人的发展活力等等。在当前,制约我国社会活力的主要因素是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社会流动性差、利益分配失当等。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办法,关键还在于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摆在第一位的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和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推动各个领域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创业、创新、创造,是社会活力的来源;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的来源。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们基于全球性生态危机而提出来的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要克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切实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以一种开放的宽容态度处理与自然的关系。要重新肯定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和谐关系,把人类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社会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要考虑到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一个根本条件是要使全体人民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创造稳定、健康、幸福的生活环境。人要与自然真正实现和谐发展,首先要能理解自然、掌握自然、控制自然,和谐中既有服从又有“斗争”。要坚持人与自然的相互限定、相互依赖和相互包容,坚持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不可分割和内在统一,以承认自然价值的多样性为基础,对自然资源的消费不仅要支付其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价值,还要支付其生态等其他价值。

胡****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第三节大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责任和作用

一、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出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并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实践要求。在一个和谐社会中,构成社会大系统的基本单位也应该是和谐的。换言之,只有各个组织或子系统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社会才可能呈现总体和谐。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活力充溢、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和现实状态。大学的和谐,首先体现在大学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作为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场所,它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驱动力,也是传播精神文明、确立主流价值的倡导者和示范区。大学不能变成世俗气息充斥的营利机构,而忽视了自身的公共责任。其次体现在大学内部的各种力量和群体也需要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要正确反映和兼顾教师、学生、管理者和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既要重视教职工的利益,也要保障学生的权益;既要加强学校管理的有序和效能,也要强调师生员工参与和创造。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权利。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大学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多功能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促进事业发展。和谐的校园环境将会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注入活力,使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师生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积极营造培养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加快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步伐。

当下中国社会,校园也更呼吁和谐。而且通过构建校园和谐,对于实现全社会范围的社会和谐也有先导作用和示范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由校园、特别是大学校园自身特点所决定的。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校园是一个聚集了来自不同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家庭背景的人群,客观存在差别和不平等,但事实上又以同一身份与地位(如学生)、理论上要平等地在同一个小环境中学习生活。我们必须承认,目前的中国社会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富裕者和贫穷者之间相对分割、交往不多、感受不直接。而在大学校园中贫困与富裕被客观地浓缩、汇集到一起。贫寒家庭的孩子与比较富裕、相当富裕家庭的孩子整天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同一个食堂吃饭、同一间宿舍休息,面对面、全方位、全时段的交往,使得这种差距感更加明显、更加强烈。这种不平等前提下的理论平等和平等要求背后的事实不平等,往往容易发生较为激烈和深刻的冲突,使得校园关系充满不确定性。

第二,青年大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阶段,也正是自我发展和个性张扬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自身充满自信,对社会充满期许,但其生活阅历、生活感受几近一张白纸。在他们看来,“应当的”就应该是“现实的”,“真善美”就应该战胜“假恶丑”,可是面对充满矛盾的社会,面对不完美甚至有些不公正的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了极大反差。但毕竟年轻,对社会情形的适应与不适应是敏感与脆弱的,这就很容易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马加爵事件就是一种悲剧性冲动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