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公文作品集
25989100000032

第32章 通讯(3)

二是推广高产技术典型。全区先后在H四县(市),选择水、土、气候资源有代表性的二十九个场、户,由十四名技术人员蹲点,开展高产养殖试验,培养出两个国营鱼场高产典型,取得了高产精养生产经验。随之,向全区养鱼户推广,提高了养鱼投入产出水平。到一九八七年,全区高产精养水面达到五百四十四亩,平均亩产由二百多斤提高到四百一十九斤,最高的达六百一十斤。今年精养水面扩大到七百四十亩,范围扩大到六县(市)的十三个国营、集体鱼场和三十七个养鱼专业户,平均亩产上升到四百五十斤。

三是推广新种攻关典型。为发展我区甲鱼珍贵鱼种,H县于一九八四年建立了甲鱼繁育场,选派女青年余海燕负责甲鱼繁殖试验。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和精心试验,掌握了甲鱼繁殖技术,攻克了人工孵化甲鱼的难关,孵化率达到80%以上。她本人也被聘任为助理工程师。去年,向本县三个国营和集体鱼场提供甲鱼种苗四千多尾,扩大了甲鱼珍贵产品的生产。

三、加强协调服务,加速生产发展

地、县党政部门,把加快渔业生产发展,作为促进河谷地区农民开发致富的突破性工作来抓,从技术、资金、物资等方面,加强了指导协调服务工作。

第一,积极组建机构。地区和六县(市)先后调配二十一名热爱渔业工作的干部和职工,建立了地、县七个渔业工作站,加强了渔业生产技术服务工作。

第二,深入现场具体指导。地、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经常深入场、户,现场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保证了渔业生产顺利发展。行署专员丁齐同志,经过现场调查研究,上下协调建成了我区第一个H罗非鱼场;副专员吕彭西同志,经常深入场、户检查指导,现场研究解决具体问题;行署顾问白宗辉同志,退位不退志,把全部心血倾注于我区养鱼事业,深入县、乡同基层干部调查研究,组织技术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帮助制定养鱼发展规划,协调解决资金、技术困难,为我区养鱼事业作出了贡献。H县(市)委和政府的四名主要负责同志,经常带领业务技术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鱼种孵化、土地征用和资金技术困难。

第三,加强社会服务工作。地区计划、财政部门,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确定项目资金上,把渔业生产放到一定位置考虑。从一九八四年以来,从地方财政挤出二十九万元资金,支援地、县渔业站购买网具七十多件,水衣三十多件,器械四十多台(件)。地、县业务主管部门,采取举办培训班、聘请外地专家指导的形式,先后培训农民养鱼人员八百多人(次),并利用有线广播和发放技术资料方法,推广了养鱼技术和生产典型经验。同时,按照“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在全区推广了池塘消毒、下塘鱼种消毒的防治技术,有效地防止了鱼肠炎、烂鳃等病害,保证了渔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要切实重视有机肥料建设工作(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七日)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是广大农民对有机肥料重要作用的实践概括。特别是在当前化肥紧缺,投资有限和地力下降的情况下,抓好以人、畜、绿为主的有机肥料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展有机肥料生产,对于调整用肥结构,降低种植成本,改善地力条件,增强生产后劲,实现农业良性循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我区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农牧生产地区。广大农民历来重视农家肥的施用,并积累了积攒、沤制有机肥料的丰富经验,发挥了农家肥在种植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商品生产的发展,部分农户因片面追求近期种植效益,忽视了农家肥生产建设,出现了“重化肥、轻农肥”的偏向,严重削弱了有机肥生产建设。一是收集下降,施量减少。按目前肥源推算,全区年可积攒农家肥1223.51万吨,平均亩施量按1600公斤计,只能施用300万亩。因而,每年有近50%的农作物面积特别是冬小麦施不上农家肥。二是黄土比例大,农肥质量差。农肥掺土比例过大,粪、土比例超过了1∶3的配比,农肥质量下降,供给作物的有效养分低。据化验分析,全区79%的农家肥属于劣质肥料。三是青草沤肥、秸秆还田、玉米根茬深翻的增肥措施停用,减少了土壤有机质成分。四是短期绿肥发展慢,长期绿肥周期长,按一个作物周期(五年)种植一次短期绿肥计算,全区每年需种植短期绿肥100万亩才能补足农肥缺口,而目前只种植30万亩左右;全区种植的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长期绿肥100万亩左右,一般更新期在10年以上,产草水平低,肥地后效利用差。

为了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以有机促无机、无机补有机的增产目标,就必须认真抓好有机肥料的建设工作。

第一,大力宣传有机肥的重要意义和增产作用,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认识。要认真总结推广H县小麦留高茬和麦后复种麦黑豆、H县麦田复种箭舌豌豆和厕所改造、H县玉米根茬深翻还田等生产典型,扩大有机肥源,提高耕地肥力。

第二,抓住重要季节,发动群众搞好积肥。一是抓住夏、秋青草沤肥季节,动员群众割青草、收集枯枝落叶沤肥;二是抓住冬季积肥季节,利用冬闲或用肥淡季,积攒圈粪,拾集野肥,拆墙换炕,扩大集肥源,广积农家肥。要通过以上措施,在短期内,力争实现年人均积农肥4吨、户均沤肥4方(吨)的积肥目标。

第三,积极种植短期绿肥。要在人少地多的地区,利用夏、秋水热资源,种好短期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如果年均户种2亩绿肥,全区就可种植60多万亩,可占小麦面积的20%以上。同时,要抓好绿肥种子繁殖基地建设,引导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荒坡地头种好绿肥,实现自繁自种,促进绿肥生产发展的目的。

第四,缩短紫花苜蓿更新周期。据测定,紫花苜蓿鲜茎叶含氮1.32%,磷酸0.30%,氧化钾0.79%,一般亩产可达1500公斤。目前,我区种植苜蓿90多万亩,如果以五年更新一次,每年就可更新20万亩,就能促进养畜和提高肥地效果。

第五,用玉米根茬深耕翻埋还田。玉米根系发达,根茬量大,深耕翻埋肥田效果好。可是,近年来,许多农户都将玉米根茬刨出当柴禾烧掉,不仅烧掉了根茬,而且带走了根茬上的许多土壤养分,造成很大浪费。因此,要教育农民,把回茬之外的玉米(包括高梁)根茬全部深耕翻埋还田。

第六,采取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还田方式,重点推广以小麦留高茬的秸秆还田措施,争取使小麦面积全部实行留高茬(茬高15厘米以上)还田;南部林缘山区麦草丰富,可以积极示范推广麦草糖衣盖田技术。

第七,建立农肥科技示范户,带动农肥生产发展。县、乡农技推广部门,要重点抓好全区200户农肥示范户,总结推广积肥造肥、提高粮食产量的经验,以推动全区农肥建设发展。

编出优秀节目播出时代强音(一九九零年十二月五日)

随着全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播电视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广播宣传工作出现了喜人的局面,我区的广播节目在省上连续七届获奖。特别是今年,有两个作品在全国获得一、二等奖。近几年来,我区的广播宣传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表彰奖励。1988年,地区广播电视处和H等县(市)局受到省委宣传部和省广播电视厅的表彰;1989年,H人民广播电台被评为全省新闻工作先进单位;1990年,H站被评为全区新闻工作先进集体。1985年,H县广播电视局受到广播电视部的表彰。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素质

历届优秀广播节目评选证明,节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记者、编辑、播音员的素质。为此,从三个方面抓了队伍建设。首先,按照办电台的要求,选配了宣传人员,使全区采、编、播人员由1983年的35人增加到现在的76人;各台(站)都配备了男播音员和专(兼)职文艺编辑。其次,通过各种途径培训宣传人员,提高专业水平。1984年以来,地、县(市)在资金普遍紧缺的情况下,挤出4万多元,先后输送17人到大、中专院校深造,派出42人(次)参加全国、全省各类短训班。现在,全区有14名采、编、播人员达到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1983年增加了4倍多。1986年,针对全区播音质量不高的问题,举办了一期播音员培训班,邀请北京广播学院和省电台的播音专家讲课,对全区20名在职播音员进行了专业培训,使播音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第三,鼓励自学成才和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全区宣传队伍的群众素质得到了提高,先后涌现出l0多名小有名气的青年记者、编辑和播音员。H县广播站招聘记者马克林,由于他刻苦钻研,勤学上进,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锻炼,1989年为本站和上级报刊、电台写稿555篇,其中采制的录音报道《一些机关不治真山造假山》获得全区、全省和全国一等奖。H人民广播电台丁海珍也很快由一名广播器材服务部的维修工成长为一位能独立工作的文艺编辑,她采制的少儿节目《和小朋友谈勤俭节约》,荣获全区和全省1989年优秀广播节目一等奖。曾经以编排少儿节目《小杨枫的书法得了奖》出了名的H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朱宏萍,经过离职进修两年后,于1989年创作的少儿节目《和吴爷爷话旅游》,评为全区、全省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

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宣传质量

随着城乡人民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群众欣赏广播节目的欲望愈来愈高,但由于广播节目数量少,时间短,内容单调,满足不了听众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增加播出稿件。第一届优秀广播节目评选时,全区播出稿件只有7869件,第七届评选时,全区播出稿件增加到28158件,是1983年的3.5倍。二是延长播音时间。从1984年开始,多次调整节目,增加容量,延长时间。日播音由1983年的2170分钟增加到1989年的2765分钟,净增595分钟,七个合(站)的日播音时间平均达到415分钟。三是增加自办节目栏目。为了优化各台(站)的节目结构,1984年先后两次选派16名宣传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并采撷全国广播宣传搞得好的地、县台站节目表,结合我区实际,完善了节目结构。第三届全省优秀广播节目评选揭晓,我区有三组节目获一等奖,其中H台就占了两组。1988年,按听众的要求,再一次对节目比例作了调整,使各台站的节目都达到或基本达到地区所要求的比例,即转播节目达到总播音时间的35%以上,文艺节目占到40%以上,自办文字节目占到25%左右。现在,全区各台站设置的栏目已增加到120多个,一些栏目办出了地方特色,创出了“名牌”。如“少儿节目”、“科技节目”、“对农村广播”,“泾河浪花”,“文学花絮”,“龙泉警钟”,“为您服务”等,都办出了自己的特色,这些栏目,已成为全区优秀获奖节目的摇篮和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