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公文作品集
25989100000033

第33章 通讯(4)

三、开展竞争活动,争创优秀节目

以评选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优秀文艺节目、评选广播电视“好播音”和组织节目展播为主要手段,构造了台站和编、采、播人员间的竞争机制推动广播事业,在竞争中求发展,在竞争中创优秀节目。1983年到1989年,共评选出全区优秀广播节目128篇(件),并在全省一至七届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获奖31件,其中一等奖10件,二等奖12件,三等奖9件,占选送节目总数的46%。1986年以来,评出全区好播音21人(次),优秀文艺节目8组。今年又由地、县(市)共同主持,轮流展播了地方台站编排的文艺节目。采取这些措施后,强化了台站之间,编采人员之间的竞争意识,结出了丰硕之果。1985年前,我区优秀广播节目出在H两个台,其他台站在省上几乎没有获奖节目,压力很大,展开竞争后,相继创出了在全省、全国上等级的节目。H台1987年以来连续三年在省上获奖,H站在全区其他六个台站都有省上获奖节目后,1989年终于在全省全国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通过评选优秀节目,也激励了编采人员的竞争、拼搏劲头,争创优秀节目。H台原来只有一名记者获奖,现在六名编采人员中有五名争得了“省优产品”。H台三个节目主持人之间争创优秀节目,先后在省上获奖。

四、领导重视支特,明确指导思想

中央〔1983〕37号文件的贯彻执行和优秀广播节目的评选,解决了衡量宣传质量的标准和办广播的指导思想问题,使各台、站的工作真正走上了以宣传为中心的轨道。1984年以来,基本做到了处、局、台、站一把手重视宣传工作,主管宣传的带上编采人员亲自干;做到了主动向地、县党政部门领导汇报工作,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地委、行署主管领导亲自过问广播宣传工作,下基层时经常检查广播宣传工作,向广播宣传单位通报全区中心工作和报导要求。地委副书记张新民就“如何创作更多更好的优秀广播节目”,向编辑、记者提出了五个努力的方向;行署副专员黄植培在《甘肃视听》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办好广播电视,为振兴H服务”的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广播电视的重要作用。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鼓舞了各级广播台站搞好广播宣传的信心,地区处除了从宏观上指导各台站的广播宣传工作外,每年都要提出创优任务,作为主要指标,下达各县市台站。同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各台站配发了收录机、采访机、磁带。正由于领导的重视和共同努力,各台站在短短的几年内都配备了必要的宣传设备,录音带逐年增加,已达到4072盘,平均每个台站580盘,较好地改善了宣传条件。

春夏霜冻强烈农作物受灾严重(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五日)

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全区接连出现多次不同程度的降温、霜冻灾害气候,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正常生长。这次降温、霜冻灾害,不论是持续时间,还是危害范围和程度,都是历年少见的。

一是降温幅度大,霜冻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从四月二十一日到五月九日,全区接连出现九次降温、霜冻天气,地面最低温度降至-0.4℃至-6℃。五月上旬,全区平均气温比正常值低5℃,是有气象记载以来的最低温度,积温减少70℃至80℃。四月二十九日,H县地面最低温度降至-3.1℃,与正常年同期相比下降12.6℃;最低气温降至-0.5℃,比正常年同期下降10℃,并在原面坳心、川区地带出现了短暂结冰。五月七日,H县地面最低温度降至-1.7℃,月平均气温只有3.6℃,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6.1℃和12.5℃。

二是霜冻范围大。全区冬小麦和春播已出苗的玉米、胡麻、瓜菜等作物,均遭霜冻,受冻总面积达二百七十五万一千四百亩,是近年范围较广、危害较重的一次。

三是受灾程度重。全区七县(市)山、川、原不同地域类型的作物,严重受冻面积达八十万亩,其中需翻耕改种的面积达三万六千亩,补种五万三千八百亩。从作物受冻的区域来看,东部比西部重,原区比川区重,山区比原区重,尤其是原面坳心和一些低凹地带、山边、河流沿岸受冻较重。从受害作物看,冬小麦受害最重,严重受冻面积达七十五万亩,占冬小麦的30%(减产三成的约二十五万亩,一至二成的五十万亩),特别是一些低凹地带、薄地、连作时间长、作务粗放的三类麦田,受冻后成为鸡窝状、带状、条状,有可能造成不抽穗或抽小穗。东部一些川区地带一类麦苗的1/3至1/2旗叶被冻死,未出苗的春播作物,特别是玉米种子出现粉种现象,可能造成缺垄断苗。

霜冻灾害发生后,各县(市)党政负责同志,及时赶赴灾区,了解情况,商讨对策,动员组织广大群众开展抗灾救灾工作。五月九日,地区抽组专人分赴受冻较重的H等四县(市),进行实地调查。接着于五月十三日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专门研究确定了抗灾救灾措施。

一是根外追肥,增强作物抗灾能力。立即动员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组织调供微肥和化肥,对受冻小麦田全面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尿素等,特别对回茬田、瘠薄田、三类田,要普遍追施一次农家肥,促使麦苗复壮,减轻冻害损失。

二是抢时查苗、补苗、补种,动员社会力量,千方百计扩大投入,保证救灾物资(化肥、良种等)供应,抓紧时间,适时补齐、种齐、种好受灾作物,能够采取移栽点种补齐苗的,一般不要翻耕。

三是加强锈病防治工作。据统计,全区锈病发生面积已达到六十五万亩,其中严重面积达五万亩以上。对此,各县(市)虽都做了大量工作,但需进一步加强早发区、边缘区、重点田的防治工作。目前,要做好普防前的各项准备,对已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要及种喷药,严格控制蔓延,确保小麦正常生长。

四是千方百计保证救灾物资的供应。计划、供销、石油、物资、植保、农技等部门,要从物资、技术上支持农民,搞好抗灾救灾生产。

H城区环境卫生整治高标准达标(二零零三年六月九日)

H市“非典”防治爱国卫生运动组,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和市“非典”防治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决定,在H城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时间的集中整治工作任务,取得了五大整治成果,为市民创造了一个“整体干净卫生”的生活、工作环境,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好评。

一是H城区三大主街和十条主巷的环境卫生整体高标准达标,达到了“四无、一净”、“三化、两堆”的标准,六月六日正式通过验收。

二是H城区五大集贸食品市场整治高标准达标,达到了“一消、三防”的标准,五月底通过正式验收。

三是市直80个党政机关创建“健康机关”基本达标,为全市做出表率。

四是在H城区出台的“集中整治一月,晴天每日三次洒水制度,出动30名卫生监督员,落实门前三包和大造声势等五项全面措施”,创出了长效管理的新路子。

五是在H城区环境达到了“三个100%保持率”的高水平,即环境卫生整治保持率100%,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保持率100%和环境卫生措施实施保持率100%。

市疾控中心科学测定

H城区鼠蚊蝇“三害”密度严重超标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通过验收命名的形势十分严峻(二零零五年七月五日)

一、测定结果

截止6月24日,市疾控中心在H城区的东、西、南、北、中,科学布点,测定现在H城区鼠蚊蝇密度的结果是:①鼠密度高达8.9%,与验收标准2%相比,超标1.97倍;②蚊密度高达28%,与验收标准3%相比,超标8.33倍;③蝇密度高达32.46%,与验收标准3%相比,超标31.46倍。这样高的鼠蚊蝇密度,是不能通过省级卫生城市验收命名的。

二、高密原因

从H城区鼠蚊蝇“三害高密度”综合指标中,充分反映出“城区环境问题、管理水平和上下治理环境重视程度”的真实现状。其主要原因是:

1.采用“生物、机械、药物”综合灭鼠的措施不力,市、区财政无偿灭鼠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单位灭鼠舍不得花钱,致使重点行业鼠密度严重超标。

2.存在大量的苍蝇孳生源。一是城区旱厕比例过大。在全城56座公共厕所中,旱厕34座,高达61%;二是旱厕粪便长期积存,不能及时清运,进行高温堆肥处理,成了夏季苍蝇大量繁殖的孳生源;三是城区垃圾集中堆放点和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乱堆乱倒的垃圾长期积存,不能及时清运,进行无害化处理,成了城区第二大苍蝇繁殖的孳生源。

3.存在大量的蚊子孳生源。-是城区排入甘沟、水桥沟、纸坊沟、中山桥沟大量的污水不能及时疏通,与垃圾和杂草物混合积存,成为蚊子的第一大孳生源;二是遍布城区的地下生活污水管道和暖气地沟疏通不畅,积存大量的污水,成了蚊子的第二大孳生源;三是公共场所和个别机关单位存在地面积水坑和花坛积水池,成为蚊子的第三大孳生源。

三、应急对策

8月中旬,全省第六次省级卫生城市开始检查验收,要在一个月时间内,把H城区这样高的鼠蚊蝇密度降低到验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就必须要采取以“药物大规模消杀为主”的三项措施。

第一,市、区财政要尽快下拨灭鼠、灭蚊、灭蝇“三灭专项经费”,解决大规模消杀的用药经费问题。如果专项经费不解决,市、区爱卫办不承担“三灭”工作责任。

第二,市建设局和三个办事处,要组织力量,在全面清除城区旱厕粪便的基础上,尽快组建消杀队,按管辖范围,对城区旱厕进行反复消杀,消灭苍蝇孳生源。

第三,市建设局和三个办事处,在全部清除城区垃圾堆放点垃圾,动员组织机关、学校和市民,全部清除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乱堆、乱倒垃圾的同时,按管理职责,组建消杀队,对城区垃圾堆放点、乱堆乱倒垃圾空地,进行反复消杀。同时,对四条沟的垃圾和污水进行清运疏通的同时,对重点沟渠、排污管道和暖气地沟进行大规模消杀,消灭蚊蝇孳生源。

第四,市疾控中心,要加大对H城区鼠蚊蝇监测力度,科学布点,科学监测,科学指导,8月5日前,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城区大规模灭鼠、灭蚊、灭蝇后的“三灭”监测结果报告。

奋进中的H体育(二零零九年九月十三日)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体育工作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喜迎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以贯彻“一法两纲”为总揽,以群众体育为重点,以竞技体育为突破,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紧贴中心,服务大局,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为构建小康和谐魅力新H和增强人民体质提供了有力的服务,对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全国赛事展示H

在H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第七届全国机器人足球大赛,全国武术散打精英赛,全国信鸽大赛H赛区大赛,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领导亲临指导,全国体育、科技名将云集H,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向全国接连报道大赛实况,全方位展示了H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进成果。

二、群体活动遍布城乡

成功举办了市“一运会”、市“二运会”,七县区每年举办一次大型运动会,城区和乡镇每年举办三到四次机关干部职工运动会,掀起了全民锻炼的热潮,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0%以上。H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H县被命名为全省体育先进县,6个乡(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60个乡(镇)被命名为全省体育先进乡(镇)。全市先后有30个单位45次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表彰,65个单位90次受到省体育局的表彰,H市和市体育局先后6次受到国家的表彰。

三、体育设施初具规模

争取在全市实施了“甘肃丝绸之路全民健身长廊工程”项目,全市50%的乡镇建成了“一乡一站”,10%的行政村建成了“一村一场”;在七县区城区星布了体彩全民健身工程;H县建成了省甲级体育中心;市体育馆得到两次改造;市体校达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标准;全市先后争得国家、省上项目80多项,总资金达6000多万元。全市体育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培养体育竞技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竞技人才登上奥坛。

全市向省体工队输送体育后备人才11名,向大专院校、省体校输送生源450名,H籍运动员有4人达到健将级标准,2人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等级标准,41人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先后参加省级各项各类比赛共获金牌36枚,银牌32枚,铜牌43枚。参加全国、国际各项各类大赛,共获金牌33枚,银牌31枚,铜牌26枚。特别是培养出了以李柱宏、张丽霞为运动员代表的国际健将,登上了国际体坛,填补了H市乃至甘肃马拉松奥运会的空白,李柱宏为我省在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夺得了第一枚金牌,激发了H市运动员拼搏的斗志。H市体育局荣获全省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