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一次,唐太宗闲暇无事,与吏部尚书唐俭下棋。唐俭是个直性子的人,平时不善逢迎,又好逞强,与皇帝下棋时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把唐太宗打了个落花流水。
唐太宗心中大怒,想起他平时种种的不敬,更是无法抑制自己,立即下令贬唐俭为潭州刺史,又找了尉迟恭来,对他说:“唐俭对我这样不敬,我要借他而诫百官。不过现在尚无具体的罪名可定,你去他家一次,听他是否对我的处理有怨言,若有,即可以此定他的死罪!”尉迟恭听后,觉得太宗这种做法太过分,所以当第二天太宗召问他唐俭的情况时,尉迟恭只是不肯回答,反而说:“请陛下好好考虑这件事,到底该怎样处理。”
唐太宗气极了,把手中的玉笏狠狠地朝地下一摔,转身就走。尉迟恭见了,也只好退下。唐太宗回去后,一来冷静后自觉无理,二来也是为了挽回面子,于是大开宴会,召三品官员入席,自己则主宴并宣布道:“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表彰尉迟恭的品行。由于尉迟恭的劝谏,唐俭得以免死,使他有再生之幸;我也由此免了枉杀的罪名,赐尉迟恭绸缎千匹。”
唐太宗能够拥有尉迟恭、魏征等谏臣是作为一位帝王最大的荣幸,他也确实依靠这些诤友的力量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盛世局面。
要知道,缺点错误是一个人成功的大敌,而诤友的作用,就在于指出你的缺点,引起你的警觉。如果不能善待诤友的批评,那你的缺点错误就永远无法改正。
不要把诤友的善意批评,看做对自己的人身攻击;切忌把诤友的意见,误会为给自己难堪。善意的批评是人生中不能缺少的,它是我们增长见识必须承担的代价。
不要怀着敌意来看待批评,因为忠言逆耳,你要仔细聆听,了解诤友的批评是否具有建设性。它能让你变得足智多谋、沉稳成熟。若懂得冷静聆听批评,则既能保持情面,又对加深友谊具有积极的效益。固然有些批评是尖酸刻薄的,你也要淡化处理,这样诤友才会越来越喜欢给你以忠言和卓见。
其实,在诤友的批评面前,反击、争辩或是无礼都无济于事,对这样的批评进行无关紧要的纠正,只会演化成严重的问题。要学会把诤友的批评当成宝,乐于接受建设性的批评并且遵照执行。
以下这些方法将指导你更好地对待批评:
1.想一想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错。先把利己主义抛到一边,如果朋友批评得有道理,就要客观地倾听他们的看法,并切实了解清楚,接下来应该想想如何解决问题。
2.不要寻找替罪羊。不要试图争辩、迁怒他人或是矢口否认,以为事情能就此淡化。解释往往会被看成借口。
3.要合作,不要对抗。即使因为并不相干的事情受到了批评,也不一定非要选择对抗性的做法,不要给人留下“小家子气”的印象,多一些容人之量,和对方一起找到真正的问题才是解决之道。
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没用
“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没用。”每每感觉“我好像被某某人利用了”,我们心里都疙疙瘩瘩,十发不悦,其实换个角度思考的话你就会发现,自己是因为有价值才被利用,没被利用反而说明你没有多少价值,至少没有被利用的价值。
一到夜晚,狼和狈就出来一起去偷猪、羊等家畜。有一回,一只狼和一只狈共同来到一个羊圈外,看到羊圈中有很多又壮又肥的羊,十分嘴馋。但是羊圈的墙和门都很高,它们用尽了各种办法,费尽了力气还是进不去。
最后,它们决定一块心合作,先由狼骑到狈的脖子上,然后狈站起来,把狼抬高,再由狼越过羊圈把羊偷出来。
商量过后,狈就蹲下身来,狼爬到狈的身上。然后,狈用前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狈伸直身子后,狼将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把两只长长的前脚伸进羊圈,把羊圈中的羊偷了出来。
这样偷羊的事,狼和狈经常合伙干,因为假如狼和狈不合作,就偷不到羊,只能挨饿。这样,在狼和狈的合作下,它们便常常能够吃到鲜美的羊肉。
这个故事蕴涵着意味深长的道理,两种不同的动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学会了合作的技巧,在利用对方的同时也谋得了自身的利益,达到了共赢的目的,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做法。
被人利用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在利用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和不足,然后学会反过来利用他人,这个社会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会合作的人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要再重演“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怕被利用的心理,只能造成1+1+1=0的结果。
人是群居性的动物,每个人都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生活,彼此隔绝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需要团队,每个人都需要合作。哲学家叔本华就曾经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宾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竞争日趋紧张激烈,各种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推陈出新,市场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得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环境和情况越来越复杂。在很多时候,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对各种错综复杂信息的处理和解决的,更不可能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这就需要依赖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关联、协调行动,以解决各种复杂的难题,保持组织的应变能力和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
团队合作在当代市场经济和人际交往中显得格外重要,一个不懂得团队合作、不善于团队合作的人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只有团队之间真正的合作,才会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实现最终的目标。
学会通过“中间人”迅速扩充你的人脉
请你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算算你现在一共有多少位朋友?这些朋友都是通过何种渠道或方式认识的?
思考后,你一定会发现,自己现在的许多朋友最初都是朋友的朋友。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一些朋友作为“中间人”又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其实,要想扩大人脉圈,就要善于发挥中间人的作用。
关于这一点,比尔·盖茨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客观而言,成就比尔·盖茨辉煌事业的,除了他的智慧、眼光和执著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他借助中间人的帮助拥有了相当丰富的人脉资源。
假如把营销比喻成钓鱼的话,是钓大鲸鱼,还是钓小鱼比较好呢?回答肯定是大鲸鱼。因为钓到一条大鲸鱼可以吃一年,但钓小鱼就得天天去钓。比尔·盖茨在创业的时候就了解了这一点,于是一开始就钓了一条大鲸鱼。
他是如何钓大鲸鱼的呢?
第一,利用自己亲人做中间人。
比尔·盖茨20岁时签到了跟IBM的第一份合约,当时,他还是大学在读生,没有太多的人脉资源,他怎能钓到这么大的鲸鱼?很多人都想知道。原来,比尔·盖茨之所以能签到这份合约,有一个中介人——他的母亲。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的董事会董事,她介绍儿子认识董事长,这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吗?假如当初比尔·盖茨没有签到IBM的订单,他今天的成功可能就要画上一个问号了。
第二,利用合作伙伴做中间人。
比尔·盖茨重要的合伙人——保罗·艾伦及史蒂夫·鲍默尔,不仅为微软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贡献他们的人脉资源。1973年,盖茨考进哈佛大学,与现在微软的CEO史蒂夫·鲍默尔结为好友,并与艾伦合作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的第一个版本。大三时,盖茨离开哈佛,和好友保罗·艾伦创建微软,开发个人计算机软件。合作伙伴的人脉资源使微软能够找到更多的技术精英和大客户。1998年7月,史蒂夫·鲍默尔出任微软总裁,随即亲往美国硅谷约见自己熟知的10个公司的CEO,劝说他们与微软成为盟友。这一行动为微软扩大市场扫除了许多障碍。
我们在羡慕比尔·盖茨的成功时,也要向他好好学习一下利用中间人拓展人脉的方法。
谁都知道,没有特殊关系,一般人不会主动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别人,尤其是在大家非常忙的时候。所以,想认识谁就要主动找熟人,请他给予介绍。比如,当朋友与别人交谈时,你可以主动走上前去同朋友打声招呼,说几句客套话。在一般情况下,他会主动将他说话的对象介绍给你。如果他不介绍,你可随便问一句:“这位是……”他告诉你后,便可与对方说点什么,但不要聊太长时间,这样做不但会耽误朋友的事情,对方也会认为你是个不礼貌的人。因此,简单地说两句之后,你应主动告辞,或者再加上一句:“回头我们再聊,你俩先聊着吧。”
如果你去的场合是某单位或某人举办的活动,你可以主动请东道主给你介绍几位朋友。如果人不太多,你甚至可以让东道主把你介绍给大家,然后你就可以与任何一位新朋友谈话了。其他人以为你与东道主关系亲密,也会很高兴认识你。如果你与东道主关系一般,但他把你请来了,也就会对你的要求予以满足,但你必须主动提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你开口请人介绍认识他人之后,必须对中间人表示谢意。这样中间人才会乐于帮助你,乐于介绍更多的新朋友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