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5岁知道就晚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要做的50件事儿
25996000000040

第40章 自动屏蔽恶意,给自己一个好生态

年轻人如果想要在人生中有较少的遗憾,就要学会在进退间取舍,有最明确的判断,在该前进的时候勇敢前行,不畏惧流言飞语和别人的嘲讽,勇于坚持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要明白不是每一次的磨难和打击都是恶意的挑战,而更有可能是一个促使我们快速成长的难得机会。

不要在意别人的批评和嘲讽

年轻人不要为面子所限,很多时候坦然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憾,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真诚、大胆地袒露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在摆脱尴尬的同时,又能对自己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人们都知道林肯长相丑陋,他不但不忌讳这一点,还常常诙谐地拿自己的长相开玩笑。

在竞选总统时,他的对手攻击他两面三刀,搞阴谋诡计。林肯听后指着自己的脸说:“让公众来评判吧,如果我还有另一张脸,我会用现在这一张吗?”还有一次,一个反对林肯的议员,走到林肯跟前挖苦地问:“听说总统您是一位成功的自我设计者?”“不错,先生。”林肯点点头说,“不过我不明白,一个成功的自我设计者,怎么会把自己设计成这副模样?”

从林肯的做法中我们知道,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并将缺点变成鼓励自己向上进取和奋斗的因素,才是明智之举。

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之一,他用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将英伦三岛上的人民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粉碎了纳粹德国吞并欧洲的图谋,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及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一位既具有崇高的国际声望又有卓越的领导才能的人,理应受到选民的拥护,成为英国的连任首相。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选民们认为他已发挥了他应有的作用,而新英国需要新的领袖。于是,1945年7月的大选过后,丘吉尔下台了。

理查德·皮姆爵士去看望他,并把大选结果告诉他。当时,丘吉尔正躺在浴缸里洗澡。

当理查德爵士把这个令人难堪的坏消息告诉他时,丘吉尔却说:“他们完全有权利把我赶下台。那就是民主!那就是我们一直在奋斗争取的!现在劳烦您把毛巾递给我。”

丘吉尔面临的不仅是失败,更是失落,也可以说是选举的结果让他在世人面前栽了个大跟头,使他颜面丢尽,面对世人的嘲讽,他坦然接受了这个现实。从他的做法中可见其伟大的另一面。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有缺点或有了过错的时候,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批评、讥讽甚至侮辱,而要像那些成就大事业的人一样,把面子放到一边去,继续自己的奋斗。

挫折并非都出于恶意

遭受过挫折的人都是有福的,因为命运给了你一次战胜自我,升华自我的机会。换一种眼光来看待挫折,你会发现并非所有的磨难都出于恶意,并非所有的挫折都会造成伤害。也许现在你能够如此从容、自信、谨慎,都要感谢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给过你痛苦和磨炼的人。所以,年轻人应该懂得感谢那些在工作中、生活中折磨你的人。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面对人生中各种各样的不顺心,都要保持感恩之心,因为唯有磨难才能使你不断成长。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知道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面迅速踏过。”人生是不平坦的,但同时也说明生命需要磨炼,“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出的光就越灿烂。”正是这种敲打才使它发出光来,因此,燧石需要感谢那些敲打。人也一样,感谢折磨你的人,就是在感恩命运。

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杰克·弗雷斯从13岁起就开始在他父母的加油站工作。弗雷斯想学修车,但他父亲让他在前台接待顾客。当有汽车开进来时,弗雷斯必须在车子停稳前就站到司机门前,然后检查油量、蓄电池、传动带、胶皮管和水箱。

弗雷斯注意到,如果他干得好,顾客大多还会再来。于是弗雷斯总是多干一些,帮助顾客擦去车身、挡风玻璃和车灯上的污渍。有一段时间,每周都有一位老太太开着她的车来清洗和打蜡。这个车的车内踏板凹陷得很深,很难打扫,而且这位老太太极难打交道。每次当弗雷斯把她的车清洗好后,她都要再仔细检查一遍,让弗雷斯重新打扫,直到清除掉每一缕棉绒和灰尘,她才满意。

终于有一次,弗雷斯忍无可忍,不愿意再侍候她了。他的父亲告诫他说:“孩子,记住,这就是你的工作!不管顾客说什么或做什么,你都要记住做好你的工作,并以应有的礼貌去对待顾客。”

父亲的话让弗雷斯深受震动,许多年以后他仍不能忘记。弗雷斯说:“正是在加油站的工作使我学到了严格的职业道德和应该如何对待顾客,这些经验在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弗雷斯的成功与他懂得感谢那些折磨他的人有着莫大的关系。“吃一堑,长一智”,那些让你吃亏的人正是给你“一智”的客观条件。你为什么不对他们心存感激呢?学会感谢折磨你的人,这样,你就会与成功结缘。

年轻人在事业的发展中难免遭受顾客折磨,如果对顾客的抱怨,厌烦,我们就会错过成功。因此要正确认识顾客的折磨,在顾客各种各样的折磨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这会为我们今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些折磨是让你成功的关键因素。

不报复对方,也是在为自己开路

常言道:“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仇人少堵墙。”意思是说,多结交一个朋友,就等于多为自己开辟了一条路;而得罪一个人,就为自己堵住了一条去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可以化解的,有句老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相识就是缘分,还是少结冤家为好。

东汉时有个叫苏不韦的人,他的父亲苏谦曾做过司隶校尉。李皓由于和苏谦有隙,诬告苏谦,使苏谦含冤被斩。当时苏不韦18岁,他把父亲的灵柩送回家,草草下葬,又把母亲隐匿在武都山,自己改名换姓,用家财招募刺客,准备刺杀李皓,但事不凑巧,没有成功。后来,李皓升为大司农。

苏不韦暗中在大司农官署的北墙下开始挖洞,夜里挖,白天躲藏起来。挖了一个多月,他终于把洞挖到了李皓的寝室下。一天,苏不韦和他手下的人从李皓的床底下冲出来,不巧李皓上厕所去了,于是他们杀了李皓的小儿子和妾,留下一封信便离去了。李皓回屋后大吃一惊,吓得在室内布置了许多机关,晚上也不敢安睡。苏不韦知道李皓已有准备,杀死他已不可能,就挖了李家的坟,取了李皓父亲的头拿到集市上去示众。李皓听说此事后,心如刀绞,没过多久就吐血而死。

李皓因为一点私人恩怨,就置人于死地,结果招致妻子孩子被杀,死了的父亲也跟着受辱,自己最终也气愤而死。

正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 在人际交往中,应注意化敌为友,这样人生之路才会走得平坦、顺畅,而且还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古时有一位国王在领军跟敌国作战时,遇到顽强的抵抗。战争异常残酷,持续了几个月之久。

一次,敌方将领想出一个“擒贼擒王”的计策——派人行刺国王。刺客躲开岗哨,想从马棚进入国王的卧室。不料,国王的马特别通人性,见有生人入侵,便嘶叫起来。

国王听见马鸣声有异,估计出了情况,手持宝剑出来察看,发现了刺客。他一声招呼,卫兵们便蜂拥而来,向刺客扑去。刺客知道此番性命难保,想举刀自刎,但已经来不及了,他被卫兵们捆得结结实实,扔在地上。

这时,卫士长跑过来,向国王自责疏于防范之过,并请示如何处置这名刺客。

国王走到刺客身边,厉声问:“你是来偷马的吗?”

刺客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含含糊糊地答应了一声,心里却想:我是来取你性命的,怎么说我偷马呢?

国王回头对卫士长说:“这家伙一定是来偷马的。现在是战争时期,老百姓都很穷,想偷马卖钱,情有可原,把他放了吧!”

卫士长急忙说:“不能放!他明明是来行刺的,不是来偷马的,应该将他就地正法。”

国王说:“我看他也是一条好汉,一定是迫不得已才干这种小偷小摸的事。把他放了吧!”

卫士长无奈,只好把刺客放了。

这件事传出去后,人们都称颂国王心胸宽广、爱惜人才。各地的勇士如潮水般投奔他,他的军队实力大增,很快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人在世界上,有一个敌人不算少,有一百个朋友不算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懂得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才能收缴他心中的锐器。放大自己的心量,收起自己的报复心,路才能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