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5岁知道就晚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要做的50件事儿
25996000000041

第41章 花80%的能量经营20%的重点关系

和强者同行,是年轻人快速成长、成熟的捷径。年轻人既可以从强者身上学到非凡的气质、处世的态度、行事的技巧,也能站在巨人的肩上,获得更高的平台和更有效的资源。这种高起点的发展,将成为年轻人快速步入精英行列的有利条件。

要成为狮子,就要待在狮群里

一个良好的环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与行为习惯,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同理,人脉也可以影响我们,如果我们经常与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

生活中,我们都会在不经意间接受来自环境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不知不觉地改变了自己的品行。正如西晋思想家傅玄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在颍州府(今安徽省阜阳市)当官的时候,有位名叫吕公著的年轻人在他手下当差。一次,欧阳修的朋友范仲淹路过颍州,顺便拜访欧阳修。欧阳修热情招待了他,并请吕公著作陪说话。谈话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应当多向他请教做文章和写诗的技巧。”吕公著点头称是。后来,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能力提高得很快。

《论语·里仁》云:“见贤思齐焉。”如果一个人周围都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那么这个人也会通过努力,赶超他们。同样的,如果一个人总是与一些道德素质低下的人交往,久而久之他的品性也会变得恶劣。

年轻的寿险推销员张虎来自蓝领家庭,他平时没什么朋友。华特先生是一位很优秀的保险顾问,拥有许多赚钱的商业渠道。他生长在富裕家庭中,他的同学和朋友都是社会精英。张虎与华特的世界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在保险业绩上也有天壤之别。张虎没有人际网络,也不知道该如何建立人际网络,如何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而且少有人缘。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虎参加了开拓人际关系的课程训练,张虎受课程启发,开始有意识地和在保险领域颇有建树的华特联系,并且和华特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他通过华特认识了越来越多的人,事业上的新局面自然也就打开了。

张虎的成功得益于他的朋友华特和华特的人脉。可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自己的未来很可能就是什么样。与强者交朋友自己会变得更强,和一无是处的人做朋友,自己也会变得一无是处。

因此,想要做什么样的人,就要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你想成为一个成功者,就先要学会和成功者交往。与成功者为伍,有助于在我们的身边形成“成功”的氛围。在这个氛围中,我们可以向身边的成功人士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感受他们的热情,了解并掌握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

所以,有时决定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并不完全是他的才能和价值,也与他和什么样的人交往有关。所以,如果你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和成功人士站在一起,为自己的平步青云铺路。

主动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

许多年轻人在结交朋友时,往往采取泛结友主义,这是一种很不谨慎的行为。在选择朋友时,年轻人应尽可能地选择那些比自己优秀,在各方面都领先自己一步的人做朋友。

当然,我们努力和那些自己仰慕和推崇的人交往,并不意味着要结交那些更加富有的人,而是结交那些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有着更广泛信息来源的人。和这样的人交往,你才能尽可能多地吸取有助于你成长和发展的养料。而且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你也会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追求更远大的目标,并付出更大的努力,以便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美国有一位名叫阿瑟·华卡的农家少年,在杂志上读了某些大实业家的故事后,很想知道得更详细些,并希望得到他们对后来者的忠告。

有一天,他来到纽约,早上7点就到了实业家亚斯达的事务所。

在第二间房子里,华卡立刻认出了面前那体格结实、长着一对浓眉的人就是他要找的人。高个子的亚斯达开始觉得这少年有点讨厌,然而一听少年问他:“我很想知道,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他的表情便柔和下来并微笑起来,后来他们谈了一个小时,随后亚斯达还告诉华卡该去访问其他实业界的名人。

华卡照着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

在赚钱这方面,他所得到的忠告并不见得对他有多大帮助,但是能得到成功者的知遇,给了他自信,他开始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

两年之后,华卡成了他曾是学徒的那家工厂的所有者。24岁时,他成了一家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不到5年,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百万美元的财富了。

华卡活跃于实业界的67年中,一直实践着他年轻时在纽约学到的基本信条,即多与优秀的人结交,多与成功立业的前辈交谈。而他的成功也正是因为他主动结交优秀的人,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信心以及各种资源。

但是,与成功人士缔结友情,跟开始就想赚一百万美元一样,是相当困难的事。这原因并非在于成功人士的超群,而在于我们自己容易忐忑不安。

很多人总是乐于与比自己差的人交往,这有一些自我安慰的作用。因为这样会使自己在与友人交际时产生优越感。可是从不如自己的人那里,显然是学不到更多的东西的;而结交比自己优秀的朋友,能促使我们更加成熟。

我们可以从不如我们的朋友那里得到慰藉,但也必须从优秀的朋友那里得到刺激,以增加勇气。

综观那些事业成功的人,大多都结交了一些比自己优秀的朋友,以促使自己不断力争上游。所以,年轻人如果想要获得成功,一定要主动去结交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

坐坐头等舱,寻找你的人脉

看过《泰坦尼克号》的观众都为小平民杰克和贵族小姐露丝的爱情所感伤。杰克赢得了船票,才得以登上泰坦尼克号与贵族小姐露丝相遇。生活中,你要遇到你生活中的贵人,不去他们所在的头等舱,又有什么机会与他们结识呢?

有一个叫凯丽的美国女人,她出生于贫穷的波兰难民家庭,在贫民区长大。她只上过6年学。她从小就干杂工,命运十分坎坷。但是,她13岁时,看了《全美名人传记大成》后突发奇想,要直接和这些名人交往。她的主要办法就是写信,每写一封信都要提出一两个让收信人感兴趣的具体问题,许多名人纷纷给她回信。另一个做法是,凡是有名人到她所在的城市参加活动,她总要想办法与她所仰慕的名人见上一面,只说两三句话,不过多的打扰。就这样,她认识了社会各界的许多名人。成年后,她经营自己的生意,因为认识很多名流,他们的光顾让她的店人气很旺。于是,凯丽自己也成了名人和富翁。

凯丽是一个聪明人,她的聪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她了解到凭借自己的地位和经济条件很难取得成功,所以必须求助于贵人;第二,她知道要主动接近贵人,并且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她的贵人。抓住写信和名人做活动的机会,她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凯丽的做法和“搭乘头等舱”的做法是一个道理,凯丽参加活动是为了结识名人,人们搭乘头等舱也是为了结识名流,而不是为了旅行本身。

因为搭乘头等舱的乘客大都是政界人物、企业总裁、社会名流,他们身上往往存在许多重要的资源可供你挖掘。搭乘头等舱就可以为自己搭建高品质、高价值的人脉关系网,因为这里出现“贵人”的频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场所。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有的人在短短几个小时的飞行中就谈成几笔生意,或者结下难得的友谊,这在经济舱是很难碰到的。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读MBA的人可能不是为了充电,考托福的人也未必想出国,考司法的人不一定要当律师。许多人原本是为了一张证书而进入某个圈子,后来却变成了融入某个圈子,顺便拿张证书。证书对于他们来说,仿佛已经不是一张许可证,而更像是一张融入某个社交群体的准入证。

当然“搭乘头等舱”的意思并不狭义地指出入高级场所,也指找到贵人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和最易接近贵人的方法。

“搭乘头等舱”的做法看起来很容易,但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未必都能做到,这需要掌握一些要领。

1.要舍得付出,不要计较“小账”和眼前利益。乘坐头等舱、出入一流地方,当然需要比较大的花销,但这笔花销所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如果你总是舍不得手里的一些小钱,便等于将自己与贵人的圈子划清了界限,缩小了自己的交际范围,这样恐怕很难成就大事。

2.要培养自己的风度和气质,成为一个举止优雅、文明大方的人,这样在一个较高层次的圈子里才能如鱼得水。这就是说要努力让自己融入这个圈子,而不是被圈子里的人嘲笑,被排斥。试问,一个在餐桌上表现失态的人,怎么可能与一位上层社会的贵人相谈甚欢呢?

3.不要表现得过于急功近利,无论你抱有什么样的目的,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结交贵人都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大功告成的事。如果过于急切地表明自己的意图,甚至不惜做出谄媚的样子,那么你将失去贵人对你的好感和尊重,得不偿失。

年轻人要学会为自己创造条件,让自己能够融入圈子,这样你才能获得更多的高品质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