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5岁知道就晚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要做的50件事儿
25996000000005

第5章 入职前,别太重视职场建议

在进入社会前,不少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定听到过不少来自父母、老师或朋友的职业建议吧!他们的建议是善意的,但要有选择性地听取。年轻人千万不能忘记,对自己才能的了解和这个世界是如何衡量你的才能比这些建议更重要。

工作的起点可以不从底层开始

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也许听过父母或老师这样的教导;刚开始工作不要心气太高,要从基层做起,慢慢来,一步步走向中心阶层,岂不知许多人在到达上一层之前,也许已经元气大伤、锐气全无了,因为他们把太多的热血洒在了污泥里。

美国五大湖区的运输大王考尔比刚参加工作时非常贫穷,他最初是从纽约一步一步走到克利夫兰的,后来在湖滨南密歇根铁路公司谋了一个书记的职务。

但是他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这个职位的视野过于狭小——除了忠实地、机械地干活以外,没有任何发展前途可言——已不能满足其远大志向了。他也意识到,处在梯子底部不一定就安稳,上面随时都可能掉下东西砸到自己,不如爬到梯子的上部,并一心朝上爬。

于是,他辞掉了这份工作,在赫约翰大使的手下谋得了一个职位。大使后来成为美国国务卿、美国驻英国大使,而在此之前,考尔比就已经想到,与赫约翰大使共事会有很大的发展,有更多的机会。

工作应从什么样的高度开始?二十几岁的人会认为从哪里开始都一样,先落了脚再说,并满怀抱负地表示不会待多久。但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进入到那个层次后,便很难再出来了。对这个问题,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有过很经典的论述,他说:“这种从基层干起,慢慢往上爬的观念,表面上看来也许十分正确,但问题是,很多从基层干起的人从来不曾设法抬起头,以便让机会之神看到他们。所以,他们只好永远留在底层。其实,从底层看到的景象并不是很光明或令人鼓舞的,反而会增加一个人的惰性。”

也许有的人还是不理解,仍然认为“没有必要付出那么多的努力”,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回答。因此,一级也好,两级也好,总之,在职位上努力向上攀登十分重要,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只要你能获得一个较高的职位,就有机会将周围模糊不清的东西看得更清晰。

因此,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从基层的上一步或上两步开始,这样就会避免形成狭隘的思想和悲观的论调,尤其是避开低层次的斗争。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由于资源和机会有限,由于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斗争与内耗往往十分激烈。许多人在到达上一层之前,已经元气大伤。

有一位30多岁在北大读MBA的人说,他这岁数还来读MBA,只是为了越过一些层级。他原来的单位是个很保守的地方,论资排辈,他工作了几年,仍然是个小角色,参与不了任何重要的事情,也得不到真正的锻炼,而比较适合自己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的位置又是那样遥不可及。他的许多同龄人都逐渐变得懈怠和颓废起来,但他选择了离去,选择了越过一些也许是永远都难以胜任的层级,直奔“主题”。虽然MBA的课程读起来很辛苦,但他乐在其中,因为他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后来,他做了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年薪超过50万,而他原来的年薪不足2万。更重要的是,他坐在了最适合他的位子上。

应该从什么样的高度开始,你现在应该很清楚了。需要谨记的是,从底层做起,一步一步前进,看起来很务实,但是也可能前途暗淡,使自己丧失最初的希望和热情,迷失方向。

善始不一定要善终

什么才是最好的追求呢?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最好的固定标准,只要合适,你就找到了最好的。生活中很多人一直在追逐某种东西,却从不考虑自己追求的是不是适合自己的。

家长或者老师经常告诫我们,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善始善终,这样才能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获得长足的发展。可是很多情况下,事实并非如此。一生当中,我们总会面临着许多选择,无论是选择专业方向、工作单位还是生活伴侣,其实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个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才能,当你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领域的时候,应该及时抽身,去寻找另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天空。只有这样,你的未来才更精彩!

1935年,帕瓦罗蒂出生于意大利的一个面包师家庭。父亲是个歌剧爱好者,他常把卡鲁索、吉利的唱片带回家来听,耳濡目染,帕瓦罗蒂也喜欢上了唱歌,小时候的帕瓦罗蒂就显示出了唱歌的天赋。

长大后,帕瓦罗蒂依然喜欢唱歌,但他更喜欢孩子,并希望成为一名教师。于是,他考入了一所师范学校。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一位名叫阿利戈·波拉的专业歌手收帕瓦罗蒂当学生。

临近毕业的时候,帕瓦罗蒂问父亲:“我应该怎么选择?是当教师,还是成为一个歌唱家呢?”父亲这样回答他:“孩子,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会掉到两把椅子中间的地上。在生活中,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

听了父亲的话,帕瓦罗蒂选择了教师。不幸的是,初执教鞭的帕瓦罗蒂缺乏经验,管教不了调皮捣蛋的学生,只好离开了学校。后来,帕瓦罗蒂选择了唱歌。

17岁时,父亲介绍帕瓦罗蒂到罗西尼合唱团,开始随合唱团在各地举行音乐会。帕瓦罗蒂经常在免费音乐会上演唱,希望能引起某位经纪人的注意。

可是,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帕瓦罗蒂还是个无名小辈。眼看着周围的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也都结了婚,而自己还没有养家糊口的能力,帕瓦罗蒂苦恼极了。偏偏在这个时候,帕瓦罗蒂的声带上长了个小结。在菲拉拉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他就好像脖子被掐住的男中音,被满场的倒彩声轰下了台。失败让帕瓦罗蒂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这时,冷静下来的帕瓦罗蒂想起了父亲的话,于是他坚持了下来。几个月后,帕瓦罗蒂在一场歌剧比赛中崭露头角,被选中在雷焦埃米利亚市剧院演唱著名歌剧《波希米亚人》,这是帕瓦罗蒂首次演唱歌剧。演出结束后,帕瓦罗蒂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随后,帕瓦罗蒂应邀去澳大利亚演出及录制唱片。1967年,他被著名指挥大师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者。从此,帕瓦罗蒂的声名远扬,成为活跃于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

当一位记者问帕瓦罗蒂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他说:“我的成功在于我选对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方向。我觉得一个人如何去体现他的才华,就在于他要选对人生奋斗的方向。”

作为积极进取的年轻人,要敢于多方面的尝试,但要记住的是,一旦发现尝试的事情不合适,或总是出现波折时,要懂得适时而退,不要做无谓的坚持。即便是失败,也不要一味地抱怨,而应怀着感恩的心面对失败。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个领域的失败,有可能会衍生出别的方面的成功。每个人的才能与众不同,谁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努力的方向和真实才干稍有偏差时却使你发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这其实也是一种幸运。

所以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不要选择了一个方向就“一条路走到黑”,在前进的同时,也要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份工作。如果不适合,一定要及时抽身。

发现你的潜能,别给自己留遗憾

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限,而每一个二十几的年轻人都有一座巨大的潜能金矿。奥里森·马登说:“我们大多数人的体内都潜伏着巨大的才能,但这种潜能酣睡着,一旦被激发,便能做出惊人的事业来。”

但是,为什么大多数年轻人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呢?原因就在于他们太注重过来人的经验,使得自己潜在的巨大能量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我们知道,即使是被称为20世纪最发达的大脑的拥有者爱因斯坦,终究也不过仅仅使用了自身能力的10%!人类的大脑是世界上最复杂也是效率最高的信息处理系统。别看它的重量只有1400克左右,其中却包含着100多亿个神经元,在这些神经元的周围还有1000多亿个胶质细胞。人脑的存储量大得惊人,在从出生到老去的漫长岁月中,我们的大脑每秒钟足以记录1000个信息单位。

可见,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这些潜能对人生价值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们有效地开发自身的潜能,不但可以实现人生的种种愿望,甚至可以创造出令人惊讶的奇迹。

你是不是经常因为一点点小挫折就否定自己,暗自沮丧,丧失了继续前行与奋斗的勇气?如果真是如此,你应该及时改变这种消极的心态,认识到你的潜能宝藏还未被你挖掘出来,你的能力与才华也并未得到正确而充分的展示。

潜能是上帝放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巨人,千万别因为在现实中遇到困难就对自己失去信心,赶快唤醒你心中的巨人吧。

1.将你的精神标语写下来

将你的精神标语写下来,如“我一定可以完成这个项目”、“我现在感到很幸福”等。明晰的标语能使你的目标清晰明朗,这是仅凭记忆做不到的。

每天念诵两次你的精神标语:一次在刚醒来的时候,一次在临睡之前——这两段时间是意识活动比较弱,最容易与潜意识沟通的时段。在念诵的时候,你要贯注感情,并且想象你成功的样子。

2.每天暗示自己“你做得很好”

想要成功的你,要每天在心中念诵自励的暗示宣言,并牢记成功心法: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无坚不摧的自信心。如果你使精神与行动一致,一种神奇的力量将会替你打开宝库之门。

二十几岁的时候,如果在你的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你会不断地在你内心的荧屏上见到一个充满信心、锐意进取的自我,听到“你做得很好,你会做得更好”这一类的鼓舞信息,然后感受到喜悦、兴奋与力量——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成功。

3.构想成功后的自我

伟大的人生始自你心里的想象,即你希望做什么事、成为什么人。二十几岁的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你心里的远方,应该稳定地放置一幅自己的画像,然后向前移动并与之吻合。如果你替自己画一幅失败的画像,那么,你必将远离胜利;相反,如果替自己画一幅胜利的画像,你与成功即可不期而遇。

4.给自己制造适量的压力

我们知道有狗急跳墙、背水一战的说法,因为在面对险恶绝望的环境时,无论动物还是人,出于求生的本能都易于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创造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迹。

明白了潜能激发的道理,我们就可以给自己制造适量的压力,如“在下班之前我务必要拜访5个客户”、“3个小时之内把所有工作完成”等。只要这种压力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你就可能开发出无穷无尽的潜能,并能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5. 挑战一次自己的极限

二十几岁的时候,多尝试做一些自己从来没做过的事情,如当众做一次激情洋溢的演讲、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大自然赐给每个人巨大的潜能,但由于没有进行各种智力训练,每个人的潜能似乎都未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在寻求极限体验的过程中,随着极限时刻的来临,你的潜能会一次又一次被激发出来,你会感到自身的力量是无限的。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相信自己的潜能,努力发掘自己的潜能,千万别给自己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