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25996100000004

第4章 抱朴——本色是最绚丽的色彩(1)

心如枯井,波澜不生

自号“抱朴子”的葛洪是东晋著名的道家思想理论家,同时也是道家经典《抱朴子》的作者。“抱朴”二字出自《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朴”指没有加工的原木,“素”指的是没有染色的生丝,“见素抱朴”便是让人像一块璞玉一样,摒弃一切复杂的心念,凡事不动心,回归最原始的本真。

在道家看来,“见素抱朴”是人生的至境。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到一种人生的境界:“心如枯井,波澜不生,富贵亦不睹,饥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计,此为上者也。”这充分诠释了“见素抱朴”的真意。

明末清初的才子金圣叹有一年参加岁考,岁考的题目是《如此则动心否乎》。在完成文章后,他又提笔在文末添上几句:

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葭苍而外,有美一人,试问夫子动心否?曰: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共三十九个“动”字)。

主考官看了他的卷子,很奇怪,问他这么多“动”是什么意思?金圣叹答道:“孔夫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写三十九个‘动’字,意在说明‘四十而不动心’。”

据说金圣叹出生的时候,有人听到当地夫子庙里传来一声叹息声,若夫子在天有灵,听到了这番论调作何感,是否又会叹息一声呢?

在黄金万两,美女一人面前,连孔夫子都忍不住不动心,这虽然只是金圣叹的一个玩笑,但也说明了“心如枯井,波澜不生”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到的境界。

孔夫子是否能够“不动心”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作为一代鸿儒,钱钟书先生倒确实是向来“不动心”的。

1991年,全国十八家省级以上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名人录》,钱钟书名列其中。友人告诉他将以钱酬谢,他淡淡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还会迷信这东西吗?”

一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钱老讲学,开价十六万美元,交通、住宿、餐饮免费提供,可偕夫人同往。钱钟书拒绝了,他对校方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样的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又有一次,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得知钱老有一本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词典,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大门,出以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老干脆地说:“不卖!”

国外曾有人表示,如果把诺贝尔奖颁给中国作家,只有钱钟书当之无愧。而钱钟书则表示,肖伯纳说过,诺贝尔设立文学奖比他发明炸药对人类的危害更大。

与钱钟书先生一样“心如枯井”的,还有一代国学大师、文化巨擘季羡林先生。2009年7月11日季老与世长辞,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那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学问,更多的是“三辞桂冠”、专心做学问的求实精神,是那种远离浮躁、甘为人梯的淡泊操守。季老在《病榻杂记》一书中提出“三辞”,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他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无论是钱钟书还是季羡林,我们看到的都是“心如枯井,波澜不生,富贵亦不睹,饥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计”的情操。现在有太多的学者不能安心做学问,抄论文,下海做生意,把研究生当做廉价劳动力。最后钱赚了不少,名气打得也挺响,但横看竖看,像商人,像明星,就是不像学者。如此浮躁,不就是因为太容易动心了吗?

人的心,应该像一汪清澈见底的湖水,轻灵,干净,但有时也该像一口枯井,“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达到“见素抱朴”,凡事不动心的境界,人生才能够免于被各种各样的欲望所困扰。

一颗素心何处寻

在这个世界上,最纯真的是孩子,在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只有孩子大声说出了真相,因为他们的心灵还没有被成人世界的虚伪所占据。

多少人希望回到儿童时代,可是有多少人还能找到一颗童心,一颗素心?所以老子问:“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意思是,身心一致、持之以恒地遵循自然规律,能否不偏离方向?把能力集合在一起,内部和谐柔和,能否做到像婴儿一样?排除一切杂念、苦心钻研,能否做到没有纰漏、瑕疵?

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始终保持童心,让自己的心灵像儿童一样纯洁?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他总像孩子一样生活,保持着童心。他一生十分热爱孩子并善于教育孩子,他的儿女成了他作画和写文章的题材。他教育孩子的一条可贵经验是:保持童心。他曾在《我与新儿童》一文中指出:“我相信一个人的童心切不可失去。大家不失去童心,则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一定温暖、和平和幸福。所以我情愿做‘老儿童’,让人家去奇怪吧!”丰子恺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由儿童变为成人,好比由青虫变为蝴蝶,而青虫生活和蝴蝶生活却是大不相同的。他告诫成年人:对待孩子,绝不能像在青虫身上装翅膀,教他与蝴蝶一同飞翔,而应该是蝴蝶敛住翅膀同青虫一起爬行。丰子恺常常唱着小曲逗孩子睡觉;三笔两笔画幅画逗孩子们笑;和孩子们一起用积木搭汽车、造房屋;把小凳子摆成一排玩“开火车”;甚至和小女儿抢着看《新儿童》杂志,一起讨论里面的问题,玩里面的游戏。

古人认为,素心如一张白纸,沾染不得任何颜色,人的思想观念要随时保持纯净无杂,“不思善,不思恶”。单纯如孩童,这恐怕也是丰子恺的画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做人应该随时怀抱一颗婴儿般的素心,以此态度来待人接物,处理事情。如果个人拥有这种修养,人生一世便是最大的幸福;如果人人秉持这种生活态度,天下自然太平和谐。

《三字经》的第一句话是“人之初,性本善”,儒家孟子也提倡“性本善”,曾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见到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子摇摇摆摆走向井边,无论何人,都会走上前去将他抱开。然而,善性存于心,往往受环境的影响,丧失了原本的善意。对此,荀子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性恶篇》开篇就说:“人之性恶,其善伪也。”即人性本是恶的,其善是人为的,人有为善的可能,就在于后天的学习修为。对于本性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老子的观点则更为深刻,即“本性无善恶:。

人性之初,本没有善恶之分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正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善恶只不过是在周边环境影响下依据本性而产生的,有善恶之分的不是本性而是习惯。本性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平时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它却在暗中操控着你,决定着你的大部分习惯,决定着你的性格,甚至决定着你的人生。人本来生下来都是很朴素、很自然的,由于后天的教育、环境等种种原因,把圆满的自然的人性雕琢了,自己刻上了许多的花纹雕饰,反而破坏了原本的朴实。因此,人不要刻意雕琢自己本性的棱角,要保持住生命中最朴素的东西。

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大多数人都在浮华过后才意识到本色的可贵。质本洁来还洁去,不要让尘世浮华沾染了原本纯洁的心灵。虽说“玉不琢,不成器”,但有时,人应该成为一块拒绝雕琢的原木,保留人性中的单纯、善良、朴实,不要让外在的雕饰破坏自然的本质。

最标榜的就是最缺乏的

“如果孝子贤臣的出现要付出一个时代的代价,那么不出现也罢。”这是老子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中令人振聋发聩的观点。我们总是推崇各种美德,期盼各种榜样和圣贤,但老子清醒地意识到,一个时代或者一个人所标榜的往往正是其最缺乏的。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两千多年前老子的清醒洞察。

老子的哲学与儒家的观念,乃至一般社会人生的态度,另成一格,大异其趣。老子提出天道自然,道衰微了,后世之人便开始提倡仁义道德,不料结果却适得其反。随着知识的发达和教育学问的普及,社会中阴谋诡诈、作奸犯科的人也越来越多,故老子“绝利弃智”的思想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