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朝,仿佛悲壮是与生俱来的,草原上的男子自比雄鹰,不畏艰险,只为建功立业。皇室中的王子,甘愿玉石俱焚,也要报得父仇。大义公主忍辱负重,为匡复社稷不惜认贼作父。但最终一朝生死,才让人知道,原来。在那片烽火燃烧的土地上,一切生命皆是偶然。
烽火连天,这些铮铮儿女侠骨柔情的转身,好像乱世中凄美的手势,苍白而又悲凉。
韩熙载夜宴图 顾阂中 五代南唐
踏远山于足下,访安宁而不得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阅读到这首民歌时,只要闭上眼睛,脑海中便能浮现出一副画面,并不会很浪漫,只是那样苍茫的一片草原,在连绵的大山下,如同不断的波浪,延伸进远方。天地仿若恋人一般,在地平线的尽头相互融合,结伴走向生命中最为隐秘的地方。
这就是北朝民歌留下的想象。它可以跨越一切时空的障碍,单纯的靠着这二十七个汉字就能引人入胜。苍茫的景色在寥寥数语中油然浮现,令人浮想翩翩。
这一首诗歌大约是少数民族的牧歌,诗中所讲到的“敕勒”其实是当时北方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又被人们称为高车。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魏太武帝在出兵征服了高车族之后,“皆徙置漠南千里之地。乘高车,逐水草,畜牧蕃息,数年之后,渐知粒食,岁致献贡。由是国家马及牛、羊遂至于贱,毡皮委积。”
北方的旅人虽然自在,但却过着艰难的生活。北朝民风彪悍,那里的人们喜欢游弋于广漠之中,四处为家,打猎为生。尽管之后他们逐渐南侵,与汉文化相融合,但却并没有彻底改变北朝的生活习俗,他们依然保留了一些原先的习惯,游牧依然是这些人难以改变的习俗。
在魏太武帝积极推行他的汉化制度时,从北方草原上迁移而来的这些北朝人,还是留恋着之前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以,这首《敕勒川》民歌其实是南移的北朝人,心中的最美回忆。草原恢宏博大,却因为追随者族人的迁移,而再也看不到这样雄浑壮阔的景象了,所以这些通过咏唱这些歌曲,来怀念最初的出发之地,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这些游牧的人们,就好像被放出的风筝,虽然在天空之上翱翔,但却始终被故乡牵扯着,线的那一端有他们无尽思念的草原和牧马。好像《企喻歌辞》中唱到的那样:“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膘。”可以从中想象到在草原上,牧民们赶着马群,过着四处迁移但却悠闲自足的生活。
然而并不是所有牧民都可以如此,还有许多牧民是因为无奈而被迫远行漂泊,在他们所吟唱的民歌中,并不能瞥见太多的欢乐,反而充溢了更多的愁绪。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鞍。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
《折杨柳歌辞》无名氏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为北朝乐府诗歌,这是征人在临出门之前与妻子依依惜别,相互折断柳枝送给对方,以表示衷情的一曲无奈之歌。这首民歌不像《企喻歌辞》中唱到的那样心无旁骛,而是言辞中满是不舍。
前两句是征人所唱的词,他翻身上马,却不拿马鞭,内心实在是不愿意离开,并不是每一次出行都能带给自己愉悦的。前路漫漫,不知道走出以后还能不能再回到原点,此时此刻即将要踏上征程的征人听着吹起的送行曲,内心一阵凄惶。
虽然征人以“行客儿”自居,字里行间透露出粗狂不羁的心态,但面对即将要奔走的道路和无常的命运,还是忍不住内心的愤恨。相比之下,妻子就没有一味的沉浸在痛苦之中,虽然丈夫的出征令她也感到了惶恐,但她还是将未来交付给了美好的想象。
她想像着自己是丈夫的马鞭,随时随地都可以别在丈夫的腰间,与丈夫形影不离。这样他们便可以在广袤的天地间肆意驰骋,永不分离。这个愿望自然是很难实现,但正是如此,便更能烘托出离别之时的痛惜之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其辞脱口而出,五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恰到好处的点评出了北朝民歌的特点,正是飒爽淋漓,即便是离别,也能酣畅淋漓的表达出来。
而除去这样酣畅淋漓的离别,远行的民歌还有别样的情绪,便是愁苦。许多在外的人都是因为无家可归,所以他们所经历的事情大多更为黑暗。民歌中的《陇头歌》便记录了这样的情感。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陇头歌辞》
流水引领全诗,羁旅远行之情顿时浮出。从流水中毫无定向的走势联想起游人毫无方向的行程,不禁悲从心中来。流水从高向低流,正好像旅人无法自主的生活,所以见到流水,自然引出旅人内心无言的悲痛。北朝的游人自然不会有着游山玩水的好心情,四处硝烟弥散,他们出游,多半也是因为躲避战祸,或者服役。所以,四海为家的仓惶感多于闲庭信步的悠哉感。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安慰便是寻下一处安身之所。
然而,天地之大,却没有一处可以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所以到了日暮西山之后,旅人的这种情绪更是强烈,因为居无定所,所以夜半只能露宿在外。但却因为天气太冷,使得旅人浑身都冻僵了,“寒不能语,舌卷入喉。”以如此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旅人的行程之苦,在乐府诗中还是不多见的。
令读者可以感受到切肤之痛。而后由苦难想到故乡,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背井离乡的人总是会在最为痛苦无助的时候想念起故乡,让他们的心理得到少许的慰藉。听着流水声声,如同呜咽一般,令人感同身受。旅人此时的心肝断绝,因为就算再坚强,也总是要有底线的,而旅人就在这呜咽的流水声中,被刺激起深埋心底最为原始的孤单和寂寥。
行走于乱世,没有归途。在摧毁之中寻求现世安稳,但久寻不下,远行客在颠沛中流离,天下之大,竟无归处。
女子恨嫁,只因爱上爱情
婚姻,便是理想中的爱情和现实中的生活碰撞交集的媒介。或者愉悦,或者惨淡。白头偕老或者半道离散。
谁能掌控这局面,谁能游弋于情感的漩涡中自得其所?可是在遥远如尘土下掩埋了千年的北朝,却能让这片感情的海洋,波光粼粼。
那是一个异常怯懦的世界。女子在这个世界中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对待,然而也有一个开放的时代,便是在北朝,在这片开阔的土地上,女子追求幸福的权利是与男子一样的。她们渴望爱和被爱的期望是和男子一样热烈,甚至更有甚之。
她们没有太多浓烈的纠缠,亦没有很多无望的奢求,只是,她们会在命运还未伸出手之前,便提前将要落在她们头上的旨意扭转。虽然这是上天的宿命,但天长地久有时尽,北朝的女子们总是愿意在尘缘未尽之前尽情绽放。
谁家女子能步行,反著裌禅后裙露.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
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丝两头系。小时怜母大怜婿,何不早嫁论家计。
《捉搦歌》无名氏
这是一首流传在北朝的乐府诗歌。歌名中的一个“搦”字就道出了这首诗的中心。“搦”表示捉弄,戏谑的意思。而引申在这里,自然表示为男女之间嬉戏,相互捉弄的意思。在这里的男女没有受到太多世俗陋习的束缚,他们会依照自己的意愿相互吸引,欢好。
而《捉搦歌》便正是叙述北朝儿女情长之事。抒发了热切,诚挚的情感和爱情愿望。开头以男子设问的语气拉开诗歌的序幕,男子因为仰慕这位路过的女子,便格外关注女子的一言一行。男子不但关注女子的行步,还对女子的装束感到浓厚的兴趣。女子此时的一举一动都为男子所着迷。这个男子不禁浮想翩翩,要是能和女子一同前行该是多好,于是诗歌在最后便展开了良好的期盼,就是希望可以将二人的关系从路人发展到夫妻。
古时候的妇女本来是毫无话语权,只可以留在闺房中,将自己的一生任由父母丈夫安排的,但是,在北朝民歌中的记录的女子,却一扫之前女性唯唯诺诺的神情,她们一旦遇上了心仪的男性,便忍不住要唱出心中所想,就好像是破土而出的幼苗,瞬间就要长为参天大树来吸引住异性的目光。她们自知美丽便从不自持,因为她们在那样广阔的天地下成长,所以,她们所走的爱的通道比所受礼教束缚的女子更为顺畅。
诗歌中的女子由足下木屐起兴,引发男女相配的联想。再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为理由,提出早日出嫁的心情。情感在此表现的强烈,直率大胆中透露出深情,一曲他要娶,妾要嫁的郎情妾意图跃然纸上。
这些歌曲,正是因为挣脱了世俗的樊笼,所以才更显得光明万丈。而相比起来,同时期的南朝民歌却多了几分羞涩和低语。好像江南暮雨,细细密密中朦朦胧胧的让人看不清几分颜色。
垂帘倦烦热,卷幌乘清阴。
风吹合欢帐,直动相思琴。
《子夜四时歌 夏歌》王金珠
江南的夏天,闺房之中,珠帘低垂,房中少女,怀春的心思无法诉诸他人。情丝萦绕心间,就算自己再心烦意乱,也不肯先于男子道出情愫。或许是因为地域和文化的不同,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南朝女子没有北朝女子那样的胸襟和气魄。
在北朝的民歌中,女子没有太多缱绻婉转的情思,她们只要爱上,便义无反顾的投入。要比南朝的女子勇敢的多。
华阴山头百丈井,下有流水彻骨冷。
可怜女子能照影,不见其余见斜领。
《捉搦歌》无名氏
这一首北朝民歌中讲述了一个女子,独自来到井边打水,想要借着井水照见自己的容颜,可只一瞥,却觉得井水冷入骨髓,而因为井水太深,也没能看清,只看到上衣的领口。这位女子白白忙活了一阵,本想顾影自怜,却因为事与愿违,使得自己那肤若凝脂,吹弹可破的肌肤,还有柳叶弯眉,樱桃小口无法被自己欣赏到。
当然,这些哀怨的幽思只是后人根据诗歌猜测出来的,在戛然而止的情节之后,留下了太多的可能性。可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女子想要顾影,只是因为自哀自怜。北朝战事频繁,男丁匮乏,所以,女子过剩。这个女子大概就是滞留闺中,没能嫁出,所以借着叹息容颜,来唱出自己想要出嫁却不能出嫁的悲哀。
其实,不论是北朝女子还是南朝女子,她们恨嫁的心情都是相同的。无论是南朝诗歌中那位千金小姐,还是北朝民歌里这位贫寒姑娘,她们有着待字闺中的各种理由,但却是有着同样迫切的出嫁心情。
因为战事的频繁,而使得时局纷乱,男子多上前线,再不得返,女子只能苦留家中,不断探身张望,去看前路的希望是否还在继续。
如同诗作在女子探身照影时停止一样,诗人在诗歌的意境之外,留给后人的幽思也远远不止女子恨嫁这些。
这些红尘中的红颜,在风沙中老去了容颜,在前行中蹒跚了脚步,却惟独坚持着爱为她们带来的温暖,就算将来碎裂一地,也无法改变她们对爱的坚持。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繁芜的时代,南朝丝丝柔滑,北朝铁骨风沙,南朝娇媚柔情似水,北朝慷慨坚硬如风。在女子们华丽身影的背后,是风沙中携裹的期盼。转身之后,这些期盼成为最动人的篇章,永久被世人吟唱。
军歌嘹亮,唱响英雄孤胆
好像电影里蒙太奇的表现手法,辽阔草原的一端出现了一个满面沧桑的男子,手牵着战马蹒跚在蒿草之间,脚下的路曲折而无尽头。忽而在他辗转的路途中,出现了关于往昔的画面,战场上矫健如飞的战士,还有那战场上无尽的白骨。画面更替出现,让人看到,一半是坚强,一半是忧伤。
这就是当时北朝塞外的疆域上,行军过仗后的场景。军人们在战火中全身而退,带着对死亡的敬畏和生命的留恋,行走在这片土地之上,歌唱起属于他们自己的企喻歌曲,后世流传下来的只有歌词,没有曲调,但依然可以看出其中所饱含的热情和豪迈。
《企喻歌》写的很明亮,就好像军队中嘹亮的号角声,让人听到后振奋不已。北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以北朝的人们大多过惯了自由自在的牧人生活,在马背上的人生必然会比踏步在陆地上的前路更加苍劲些。然而也更多了几分飘泊意味。
北朝的崛起在马背上,这个由鲜卑族统领的少数民族用他们的大刀和马匹,征服了当时的整个北方地区。魏太武帝带领着鲜卑族开始在北方土地展开漫漫征程,而伴随着他们的征战生涯的,便是这嘹亮的军歌。无时无刻的不在给予他们勇气和力量。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
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企喻歌》
兼并战争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统治者为了自己的权力扩大,极力的通过战火来蔓延自己的国土。而为此付出代价的,永远是前线上永不知名的士兵们。他们置身于各民族之间的厮杀中,好勇斗狠的为民族的利益付出生命。可其实,最终留下的只有这一首早已没有曲调的歌辞,只有这段歌辞记住了那个时代,那片土地上,发生过怎样的惊天动地,惨烈悲壮的战役。
这一首歌辞简单质朴,风格悲凉慷慨,描写了当时的战斗生活,所歌颂的也是一种崇尚武功的精神。《企喻歌》属于《横吹曲辞》中的《梁鼓角横吹曲》。这是一种马背上演奏的音乐,属于军旅乐府诗歌,最初流行于北方的少数民族之间,后来因为迁徙和战争,才逐渐流传到汉族。
作者虽然已经失传,不得考证了,但他留下的这首民歌却能带给后人许多那个时代的信息,在作者大巧若拙的手法中,可以看出北朝的男子建功立业之心多重,开门见山便写道“男儿欲作健”,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勇士。男子汉大丈夫,生平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够上阵杀敌,建功立业。而从第二句“结伴不须多”中也可以看出,北朝男子的勇气十分可嘉,他们不需要太多的帮手,具有孤军作战的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北朝男子不畏艰难和危险的勇气。他们就好像是一飞冲天的鹞子,势不可挡,在群雀的队伍中所向披靡。整首诗歌十分通俗易懂,作者用最质朴的语调为读者描绘出了一个最为生动的场景,使得人们在读过这首乐府诗后,眼前便能浮现出当时在沙场上,这些勇士们奋勇厮杀的场景。
北国大地冷眼旁观,任由这些人在他地面上厮杀,争夺。人来人往,白骨森森,一任其凋零,繁盛,再凋零。破败如何都与这片土地不相干。拓跋氏率领着部众在这片土地上南征北战,培养出了无数的勇士,然而,这些勇士却无法在厮杀的背后看到即将凋谢的王朝,他们无法想到,终有一日,他们厮杀得来的时代会通过同样的方式,相送于他人,历史就是如此,循环往复间看不见世事奔流。
同为《企喻歌》,这一首却是满含凄惶,同为北方大地所见证,那些英勇的代价,换来的便是这无边无际的白骨。在那个****的年代,一再展示的便是这样天道循环的场景,人其实真的太渺小了,小到一击便溃。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
尸丧狭谷口,白骨无人收。
《企喻歌》
不必要将一切都想象的过于壮烈,这些勇敢的英雄们,内心怀揣着激荡的情绪,在厮杀中改变着别人或者自己的生活。他们以为自己可以改变真个王朝的变迁,其实他们不知道,是王朝的变迁在改变着他们。
随着战事的推进或者停滞,他们的追名逐利,建功立业也在随波逐流的动摇着。一朝的荣耀有可能在顷刻之间便毁于下一场战事,动荡的时局使得一切都变得变化莫测,无法预料的到。而这一首民歌,便是那最难测的结果。
据《古今乐录》中记载,这一首民歌是前秦皇帝苻坚的季弟苻融所写,此人文武全才,德才兼备。多次率领军队出征,四处征讨,他的铁蹄之下,也不知踏过多少勇士的荣耀和希望。而这个男人却在高高在上的马背上,看到了被他抛在身后的滴滴血泪。
一心想要成为英雄的男人就不应该惧怕生死,男子汉大丈夫应当视死如归,整日提心吊胆,算不得真正的英雄。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弃尸荒野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可见在苻融的心中,这些死亡都是不可避免,无法规避的。所以,还不如坦然迎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不要畏首畏尾做个无胆鼠辈。
该成就的必然会成就,该归隐的自然要归隐,该没落的一定会没落,该遗失的便是无法找回的。苻融在司空见惯的语调中描绘出了一个悲壮的场景。这位王爷或许能体会出悲凉的气氛,只是那份风骨,令他不得软弱。
战事不堪回首,在惨烈的结局中陡然结束整篇诗歌。令人于平淡之中体会到悲壮之感。男儿当自强,然而却是有多少男子,在那个纷乱的时局中,遭受了无措和茫然的境地。
一场意外,他用一生去等待
南梁使臣庾信的人生从他四十二岁出使西魏算起,可以分为两段,前半生雕栏玉砌,全是得意少年郎的意气风发,后半生一朝沦落,竟是几经飘零的苦涩难耐。
因为突然遭逢了家国的变故,庾信的诗中总有着那么一种难言的愁绪,他就好像一个行吟诗人,在北国漫漫无际的土地上低声吟唱,他遇见了高高在上的理想,却也邂逅了沉重丑陋的打击。
因为时局的不易行走,而使得庾信的诗歌总是惆怅到令人哀婉,他后半生因为故土的沦陷和自身的难保,所做之诗多是抒发抑郁之情,惹的后世无数人对这位才子的不幸人生和尴尬的人生境遇而苦苦摇头叹惋。
杜甫说庾信是:“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可见庾信后期的诗作是被杜甫所赞赏的,或许是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都是经历过繁华凋零的人,所以才更懂在诗词中间惺惺相惜吧。
不过,庾信的笔锋却没有丢弃早年的雍容华贵,虽然在亡国之后,庾信四处飘零,但所写的诗歌,依然还带有显贵的气息。他在自述胸臆,表述对故土的怀念时,因为自身性格上游移不定的缺陷,使得整首诗歌的基调显得十分沉痛。
俎豆非所习,帷幄复无谋。不言班定远,应为万里侯。燕客思辽水,秦人望陇头。倡家遭强聘,质子值仍留。自怜才智尽,空伤年鬓秋。
《拟咏怀》之三 庾信
这一首《拟咏怀》是庾信对于自己处境的哀叹。庾信虽然文笔卓越,但在自身的性格上却有着拖拖拉拉,十分不果敢的缺点。庾信虽然有风骨,却不及其他刚健文人那样坚硬,在现实的残酷下,他左摇右摆,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一腔的愤懑无处抒发,只得写进诗歌中,寥以寄托情怀。
并不是贪生怕死,只是世道比想象中的更要艰难,亡国的痛苦和羁旅的惆怅,都让这位诗人无处释怀。道德上的自责令他无论身处何处都好像忍受批判,虽然才华横溢,却得不到适时的发展,只能在沉沦中空叹息,越陷越深。
清代学者陈祚明在他的《采菽堂古诗选》中提到过关于庾信诗歌的特点,便是:“情纠纷而繁会,意杂集以无端”。在毫无出路的情况下,庾信只能自我安慰,可是却只会令哀叹的情绪越来越重。在错误的时间里被放到了错误的位置上,庾信所要承担的已经不仅仅是命运加在他身上的重负了。
这种错位带来的痛苦令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痛苦不堪,虽然在之后的日子里,即便改朝换代,对于庾信来说都能有一些长足的发展,朝廷并不会放弃有才华的人,但这种重视对庾信这样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侮辱,他接受起来总会心生别扭。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啼枯湖水竹,哭坏杞梁城。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拟咏怀》之十一 庾信
这是一首庾信所写的关于悼念梁朝覆灭的诗,诗中含义无奈而且悲切,庾信将一切归于天意,可是他自己却逃不脱天意的安排,在之后的人生路上,这位才思敏捷的文学家,对于他朝的重用总是感到如坐针毡。或许一个有气节的文人就是如此,庾信虽然受到北周的重用,加官进爵,还被封为了文坛宗师。
但这一切的物质嘉奖并不能填补庾信内心的空缺,他对故土的思念无时无刻不再翻滚,虽然庾信被迫留在了北方,一生没能归还。但庾信就是在这样矛盾的心情中度过了他一生最后的时日,最后怨愤老死。
寒园星散居,摇落小村墟。游仙半壁画,隐士一床书。子月泉心动,阳爻地气舒。雪花深数尺,冰床厚尺余。苍鹰斜望雉。白鹭下看鱼。更想东都外。群公别二疎。
《寒园即目》 庾信
庾信在长安城内有一座游园,小巧精致,是他常去的休憩之所,也是他的无常人生路之中较为平静的地方。在游园中,庾信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悠哉的日子,而这段日子也成为了日后,他经历苦难时,给他勇气的回忆。在那些陈陋的景色中,庾信的感情真实而且深沉,语言的精炼中融合了充分的表现力,将庾信内心丰富的情感展露无疑。
而最能体现庾信内心悸动,将人世无常,壮志难酬的愤懑展露无疑的便是这一篇骈文,用词精准,含义深刻,不失为一篇上品。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哀江南赋》序 庾信
这是庾信后期所做,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不可言说的哀伤,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可以窥见庾信当时悲痛的心事,虽然留在北周做官,但内心依然眷恋故土的庾信,无可奈何的顺从了天意的安排,但他的内心,却始终无法真正的接受这个事实。所以,这一篇序表面是在写日暮西山,路途险阻的担忧,实际上实在抒发国亡家灭,身不由己的悲哀。
短短百余字,写尽了人间的无常变化。却道不尽自己心中的仓惶无措。
公主复仇记
在这个世界上,生命有时候并不完全属于自己。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生命是先祖的恩赐,当一个人的生命需要为某种目的做出贡献的时候,他应当是义不容辞的,因为这是他自身血统所赋予他的,难以推卸掉的责任。作为鲜卑族的后裔,北周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千金公主似乎比任何人都更有理由效忠于她的皇朝,因为她不但是子民,更是主人。
在北周的最后时日里,千金公主度过了她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无忧无虑的研习琴棋书画,使得这位公主深明大义,聪明机警。可惜因为一件意外的事件,令一切美好都定格在了公主的豆蔻年华。
那是公元580年,那一年的北周已经因为武帝的死亡而日益衰退,在悬崖峭壁上摇摇欲坠,统治者为了勉强拉住这个庞大王朝的步伐,选择了和亲,千金公主成为了下嫁人选,将要她远嫁突厥,嫁给当时的沙钵略可汗,来维护这个王朝的最后一点气息。
生命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脆弱,又十分强大,为了祖宗基业的稳固,千金公主毅然用她较弱的身躯去换取这最后一点点的和平。
她远走大漠,前往突厥,如同所有其他和亲的公主一样,千金公主守着自己的丈夫和子民淡然的在风沙中慢慢老去,就好像戈壁上的一块磐石,她的容颜日益老去。
故乡的血液就要在她内心溜走殆尽时,再一次的意外让这位公主毅然而然的站了出来,因为她的国家被灭亡了,她的亲人全部被荼毒了。那时的北周已经步履蹒跚,国丈杨坚看准时机,将大权揽到了自己手中,千金公主的父亲因为起兵反抗也被杨坚诛杀了九族,这份血海深仇令远在异乡的千金公主悲恸不已,她发誓要为亲人家国报仇。
从此,千金公主不再是一个只是安守家园的贤妻良母,而是在暗地里成为了策划复兴国家的大将。生命有时候就是这样离奇,在无常的时间中会撒下无常的事情,令人感到无常的变更。
千金公主的复仇计划在暗中展开,而远在中土的杨坚自然也不会视若无睹,只不过因为内外不得兼顾,所以才没有更多的干预。心思玲珑的千金公主自然知道杨坚实力雄厚,自己的力量与其硬拼也是以卵击石,她便调整策略,以柔克刚。
她向杨坚请求,希望可以做他的义女,杨坚自然明白千金公主的想法,不过因为当下他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对付突厥,所以,千金公主的请求正好也可以让他做一个顺水人情,于是,杨坚便收千金公主为义女,赐公主姓杨,还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希望她可以人如其名,深明大义,帮助隋朝和突厥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此时的千金公主不过二十出头,却要忍受更改姓氏,向仇人俯首称臣的屈辱,但只有这样才能向杨坚表明自己的忠心,千金公主对杨坚虽然恨之入骨,但为了报仇雪恨,也只得强装笑脸,看着昔日的皇朝被历史掩埋,新的王朝迅速崛起,想来这位公主的内心一定心如刀割,毕竟北周是她的父辈们辛苦打拼出来的天地。
虽然这个皇朝将她远嫁突厥,利用她作为了和亲的工具,但因为血脉相连,使得她永远无法割舍掉这份情怀,而杨坚的一场政变却生生将这份牵连隔断,心头的伤口滴着殷红的鲜血,昔日的千金公主,今朝的大义公主已经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命轨迹。
杨坚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特地送给了大义公主一面从北周后宫搬出来的屏风,离开中土多年的大义公主看到屏风时,内心一定是波澜翻滚,一时之间新仇旧恨纷纷涌上心间,便使得公主失去了冷静,她提笔在屏风上写了一首诗,直抒胸臆。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富贵今安在?空自写丹青;怀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余本皇家子,飘流入虏廷;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古来共如此,非我独中名;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千金公主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大义公主对于自身的命运和北周王朝的覆灭充满了悲戚,她蛰伏突厥,忍受着几经改嫁的屈辱和异地离乡的苦楚,这一切的苦难带给她的悲痛在这一面屏风的面前土崩瓦解。
大义公主清楚的认识到花开必花败,世事无常所带来的往事如烟雾散去的悲伤令大义公主写下了这首诗歌,本是抒发心中苦闷,道出睹物伤情的忧郁之情,却料不到这首诗竟然成为了自己的绝命诗。
当远在隋朝的杨坚得知大义公主所提的诗歌内容后,勃然大怒,他对号入座的认为大义公主在诗歌中所讲到的虏廷便是隋朝,对于大义公主将自己的王朝讲的如此不堪,杨坚恼羞成怒,下了杀心。那时的大义公主年老色衰,突厥单于要求隋朝再次与他联姻,却收到了杨坚发出要想联姻,须杀大义公主的讯号。
对于毫无吸引力的公主,单于早已厌倦,于是一场阴谋便在大漠进行,一直积极筹备复国的大义公主在丝毫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暗杀在黄沙大漠之中,血染天边。千金公主是无与伦比的女中豪杰,但却因为生不逢时的境遇而屡受蹉跎。
如果美色可以长存永世的话,那每个美貌的女人都可以获得不变的安稳和幸福。但可惜天命催人老,大义公主殚精竭虑的复国大业就一朝尽毁在容颜的仓促逝去上面,或许这就是命运无情的安排。
大义公主自有风骨,不同于俗世的凡尘女子,她的内心坚毅如霜,如若不是杨坚暗中使坏,只怕他日锋芒毕露,也会是一枝傲然雪梅,挺立世间。
皇子倒戈,只为替父报仇
即使中间隔了上千年的历史尘埃,萧综的生命依然能穿透他留下的文字,明亮后人的视野。在那个荒唐的南梁王朝,一片旖旎的乱世风景中,他作为梁朝的二皇子,实在是担待了太多的包袱。
历历听钟鸣,当知在帝城。西树隐落月,东窗见晓星。雾露朏朏未分明,乌啼哑哑已流声。惊客思,动客情。客思郁纵横。翩翩孤雁何所棲,依依别鹤半夜啼。今岁行已暮,雨雪向凄凄。飞逢旦夕起,杨柳尚翻低。气郁结,涕滂沱。愁思无所托,强作听钟歌。
《听钟鸣》萧综
原本应当在梁国境内安享皇子荣华的萧综,作这首诗歌的时候却是在北方遥远的洛阳城内,在那里,他已经不再是萧综,而是更名改姓,成为了北魏的丹阳王,名叫赞。
由南到北,历经的已经不仅仅是路程的远近,还有心路的跋涉,在走完这段路之后,萧综已经彻底的告别了之前几十年的梁朝二皇子身份,来到洛阳,他成为了陌生的丹阳王,为他的敌人效力,这一切的改变仅仅是因为一场皇室之间的杀戮和争夺。
萧综的母亲本来为齐东昏候萧宝卷的宠妃,但却因为梁武帝箫衍的入侵,随着国破家亡而被迫委身。跟随萧衍不久后,便生下了萧综,当时众人皆怀疑萧综是前朝的余孽,但却因为萧综母亲的极力否认而使得这件事情最终搁浅。
但谎言最终无法搁浅太久,长大后的萧综因为不满梁武帝对太子的偏爱,而一再的心生怨言,此时他的母亲也因为年老色衰而日渐失宠,这对郁郁寡欢的母子在悲愤之中,竟然追溯出了这段惊天的秘密,萧综本是萧宝卷的亲子,只不过为了保存性命,萧综的母亲才撒下了这个弥天大谎。
这个打击令萧综无法接受,几次潜出城外去齐东昏候的墓前,挖出骨骼,滴血认亲,历史传言,当萧综的血液滴在齐东昏候的骨头上时,的确是融入了进去,这令萧综认定自己是一个遗腹子,而认贼作父,成为了敌人的儿子,故而心生怨恨。
不论史书上如何记载这段萧综考证他是谁的亲生儿子的过程。其结果便是萧综在一次心里挣扎之后,真的放弃了他生活了多年的梁朝,而投奔了北魏,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他并没有找回应有的快感,反而倍感失落,就好像无所依靠的孤雁一样,彷徨自顾却茫然失措。
最后结尾的诗句写道“气郁结,涕滂沱,愁思无所托,强作听钟歌”,可见萧综对于自己的背叛也是无法释怀的。
他本不该是一个睚眦必报的狭隘小人,但却因为知道自己身世遭受的过分羞辱而使得他内心涌起了永远无法平息的报复浪潮,更由于之后梁武帝得知了萧综背叛真相后,毒杀了萧综的母亲,令萧综彻底断绝了后路,他只能一往无前的沿着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前行,不论是沟壑还是峭壁,他都不能再回头了。
一首《听钟鸣》像极了萧综曲曲折折的难言心事,而另一首《悲落叶》更是像萧综对自己结局的预料似的,道出了眼波深处的无言痛楚。作为一个男人,建功立业自然是理想目标,但萧综却因为仇恨而蒙蔽了自己最真实的视角,在他来到北魏之后,才渐渐发觉,原来自己就如同这秋日的落叶一般,四处飘零,却始终无法找到归宿,因为萧综的背叛,使得他在北魏也没有信任可言。
对于一个曾经叛降的人来说,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有信任了,萧综为自己挖了一个无法攀爬的大坑,他奋身跃下之后,才发现,是自己把自己埋葬了。因为身世的尴尬转而变为的仇恨令他彻底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一直到最终,他都没有察觉最后的悲剧其实在仇恨的种子埋下的一刻起就已经开始发芽了。
最后不但湮没了敌人,其实也荼毒了自己。
悲落叶,联翩下重叠,重叠落且飞,纵横去不归。长枝交荫昔何密,黄鸟关关动相失。夕蕊杂凝露,朝花翻乱日。乱春日,起春风,春风春日此时同。一霜两霜犹可当,五晨六旦已飒黄。乍逐惊风举,高下任飘飚。悲落叶。落叶何时还?夙昔共根本。无复一相关。各随灰土去。高枝难重攀。
《悲落叶》萧综
诗歌从秋风落叶写起,层层叠叠铺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萧综以落叶自比,看出了没落者的命运便是如此,人世间反复无常,齐被梁灭,梁被魏围困,权力之间的争夺永无止尽,而萧综曾经单纯的日子在这争夺中早已丧失殆尽,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当日的二皇子,还是今日的丹阳王,都是一场噩梦。
“夙昔共根本。无复一相关。各随灰土去。高枝难重攀。”今夕,昨夕,南梁皇子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随着诗句的起伏跌宕,绵延着痛惜,哀婉的吟唱着。过去带着柔软而细腻的光辉在远处摇曳,只是萧综再也无法看到了,在他乡的故土上思念往昔的岁月,萧综的人生在短短的辗转中很快就走到了尽头。
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东昏候萧宝卷六弟萧宝寅在长安起兵反叛北魏,萧综匆匆前去投奔,可惜路途之上便被魏军俘获处死。
这样的男人落得此样结局,也算是咎由自取,只是可惜了他那一手不容小觑的翩翩文采。因为人世的不如意,而使得萧综选择了这样的一条道路,与其说是“天妒英才”,倒不如看作是“浮生一梦”。
谁能料到曲终人散后会是这样的结局,也罢,不如就以萧综的诗句结尾“纵横去不归”,这些繁芜王朝中的人们,最终扼断了自己的命脉,对他们来说,一首曲高和寡的诗词,也算是他们留给那个沉沦时代的一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