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海底一棵悠游的海草,像山间一股奔流的小溪,像郊外一朵盛开的雏菊;在每个人心灵深处,总有一处宁静的角落,洒满阳光与温情。血亲、婚恋、友谊,这些看不到、摸不到的情感,在唐诗中都能找到生动的印证。人生的悲欢离合,世间的喜怒哀乐,都深深地浓缩在一首首诗中。令后人不禁感叹,人间常情千古事,原来没什么两样。
引言和内容的关系在哪里,和事实的联系没有,看不出是哪个朝代
掬一怀满满的乡愁
居然真的有人动用了许多科学数据,妄图论证一下:外国的月亮确实比中国的圆。可是,再精确的计算也测不出感情的弧度。望月思乡,不只是时空的距离,也是内心的思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自诞生之日起,就已变成中国文化的一种内在涵养,经由文学的传承,在人们的心田里世代流淌。
故乡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到底什么才最能代表故乡,恐怕谁也说不清。门前那棵粗壮的古树,上学途径的那条溪流,伙伴们郊游的那个春天,恋爱时约会的那位姑娘……故乡是生命开始并成长的见证,也是未来许多岁月都抹不去的一股熟悉的味道。即便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碰面,如果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那么乡音乡情,总会令他们彼此亲切并信任。所以,中国人将“他乡遇故知”列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足见故乡在人心中的魅力。
可是,假如一个人遇到了自己的老乡,会问些什么呢?
应该会问当年那个淘气的同学,现在是不是也同样娶妻生子,青云平步;当年那条清澈的小溪是不是还能洗米洗衣;我们的学堂和先生是否依然如昔……大千世界,人海茫茫,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遇到邻里乡亲的。真的遇到了,千言万语,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即便是最会说话的诗人,家长里短,问的也是芝麻绿豆的小事。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当王维遇到了自己故乡的人,他开心地问:你从故乡来,也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你来的时候,我窗前的梅花开了吗?诗人以最通俗平淡的语言,最寻常的小事发问,让人不免思考,离家这么久怎么只记得那一束梅花?
其实,故乡的青山绿水,柳暗花明,都在离开故乡后,开始在诗人的心底低回。往事如电影一样,在心里温习了无数次。能够深深记起的,一定是当年最刻骨铭心的故事。或许是寻常的一件乐事,或许是浪漫的一次邂逅,又或者只是偏爱自己窗前的梅花。总之,是不起眼的小物件勾起了大诗人的乡情。在每一个孤独的夜晚静静地升起,浓浓的思绪就这样,在慢慢的品味中荡漾开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在这一年的九月初九,王维忽然觉出了伤感。在这重阳之日,远方的兄弟们一定在登高、饮菊花酒,庆祝金秋的丰收,品尝收获的果实。登高是对生活步步高升的期望,菊花是人们希望长寿的象征,九九重阳,久久相聚,兄弟们一定遍插茱萸,以昭示祛病健身,可惜在如此喜庆的日子里,却没有我的参与。
在这样的感觉和情绪里,远游的王维发出了这样的叹息,“每逢佳节倍思亲”!只此一句,道出了世代游子的心声。当一个人漂泊在外,举目无亲的异乡里,人常常会有一种孤独感。万家灯火点亮时,却没有豆大的灯光是为自己而点燃;倦鸟尚且需要归巢,何况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呢?平常的日子也就罢了,在别人合家团聚的时候,自己却孤身一人,寂寞将时间撕扯得更加漫长,每个细小的感受都变得更加清晰,思乡的细胞也就开始不断分裂,扩散出更多的想念。也因此令王维的这首诗名垂千古。
其实,唐诗中很多名篇佳句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并不是因为其辞藻华丽,或者发了如何另类的癫狂之语。恰恰相反,许多唐诗之所以深刻感人,广为传诵,主要是源于对生活真诚、细腻地描摹,对人类共通的普适性情感的一种解读。星移斗转,长河湍流,人们仍然可以通过阅读古典诗词仰望唐朝的天空,从前人的故事中品出自己的人生。生活就像一条长长的旅途,人们走在这条路上,漂泊不定,却又常常在中途的驿站停留。每一次驻足时,都会想起上一次停靠的港湾,就像心灵的“暂安处”。
尤其是现代生活的便捷,早已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二十岁的孩子们常常背着行囊异地求学,或者也有早早开始生活的朋友,踏上离家的列车,去外面的世界寻求更广阔的天空。在新的时空下,人们结识新的朋友,组建新的家庭,在“第二”甚至“第三故乡”深深地扎根,开枝散叶,经历新的人生。正像著名学者陈平原曾在他的散文中说,“在一个地方呆久了,这个地方也便成了故乡。”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刘皂说,我像客人一样在并州生活了十年,这些日子里,我日夜想念故乡咸阳,归心似箭,只盼着早点荣归故里。刘皂没有说为什么来到并州,也没有说没什么又要回到家乡。但是古今一理,料想初渡桑乾水时,背井离乡不过是为理想、功名奔波。年方日久,十载艰辛,一无所获,只得告老还乡,“更渡桑乾水”。
有人说,世界上最珍惜的都是“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那些曾经的擦肩而过,忍痛别离,常常令人肝肠寸断。在并州的十年,诗人日夜想念自己的故乡,故乡的亲友,故乡的山水,几番梦回,恐怕都是故乡飘渺的云烟。可是,当刘皂终于可以踏上返乡的归途,回望并州,忽然惊觉:十年来,并州已经成了自己心中的“另一个故乡”。可当他发现了自己这浓浓的依恋时,竟然又是与故乡的一次作别。
告别一所学校,告别一个朋友,告别一段爱情,哪一次不是转身了之后便泪如雨注。人的感情,常如空气般透明,看不到,摸不着,却在失去的时候觉出了痛苦。人生一世,百般滋味,万般情怀,交织出复杂而丰盈的内心!
君子之交如细水长流
关于“歃血为盟”的解释,至今仍然争论不休。有的说古代“歃”就是饮的意思,只要把动物的鲜血涂在自己的嘴唇上,便可看作对天发誓,从此休戚与共,患难相扶。也有人说,应该像电视里演得那样,大家咬破手指,把血滴在碗里,取意“血浓于水”,一饮而尽,此后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正所谓“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能够同生共死的毕竟只是少数。但如果能够以诚相对,还是可以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种朋友。有的可以共同逛街购物、照顾饮食起居,视为“伙伴”;有的只能吃喝玩乐,被称为“狐朋狗友”;而有的却秉持共同的操守,激励彼此的进步。知人看伴,在朋友的身上,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学养与气度。因此,古人特别重视“朋友”。在他们的眼中,“同心为朋,同志为友”,只有志同道合,心心相惜的人才能够配作“朋友”。
因为挑选标准的严格,所以一旦相知,自然深情不渝。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广陵》
有人说,这首诗写于李白和孟浩然的第一次相遇。也有说法他们早在几年前相遇,二人英雄相惜,赞叹彼此的才华,并引为知己。此番重逢,是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所以约会在黄鹤楼,互诉相思。说是“相思”,其实并不为过。在这首诗中,李白说,孟浩然要去广陵了,我看着他离开黄鹤楼,在这春光烂漫的三月乘船远航。那船帆已经消失在云海蓝天之中,只有滔滔的江水翻滚着流向天边。
李白的感情随着连绵的江水不断起伏,孟浩然已经走了,但是李白依然伫立在楼上眺望。就像诗人舒婷在《双桅船》中写到,“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朋友走后,用独立黄鹤楼,不忍离去的孤寂来衬托深厚的情意,虽然没有写半点离愁别绪,但那滔滔江水,恰如滚滚春愁,浓得再也化不开了。人们常说古代人表达感情是含蓄的,但其中也有很多直呼胸臆的诗句,将互相的倾慕与喜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赠孟浩然》
李白对孟浩然的感情,在这首诗里似乎得到了完全的确认。开篇起笔,李白就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我爱孟浩然,他的风流天下皆知。”接着,李白说到了自己为什么如此喜欢孟浩然的原因。他说孟浩然很年轻的时候就放弃了仕途,到老年更是卧在松林之间,开怀畅饮,独得生活的乐趣。而这份高山仰止的美德,犹如清香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芬芳。也许,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李白一生积极入世,却对安贫乐道的孟浩然“情有独钟”。其实,李白生性浪漫、自由,与其说他热衷于功名,不如说他热衷于建功立业,而且内心,始终对自由的田园生活充满了向往。而作为隐士的孟浩然,早年时候也曾求取功名,但不第后便欣然隐居,且终身不再出仕。他能够以布衣终老却名闻天下,其才学和修养,自然都是人中极品。所以,在李白的眼里,不管他是不是权贵,哪怕他只是普通百姓,但也依然是自己的“手足兄弟”。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首七绝是李白送给好友王昌龄的。李白听到王昌龄被贬消息的时候,正在外漫游。听说好友被贬,立刻写诗慰藉。“杨花已经落尽了,杜鹃却在不断地哀啼,我听说你遭到了贬官,要去扬州了,路上要经过五道溪水(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我把对你的担忧和愁绪都托付给明月了,让我的这份心意陪伴你一直走到夜郎以西(夜郎乃地名)。”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英语故事,说两个朋友去林中打猎,不料遭遇灰熊袭击。其中一个身强力壮的人丢下弱小的朋友,自己逃生去了。等危机解除后,他很好奇朋友能够死里逃生,便好奇地询问,刚才灰熊对朋友说了什么。朋友冷冷地说,“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着似乎也应了中国那句老话“患难真情”。只有经历过共同苦难的朋友,才称得上“知己”。
陶渊明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茫茫人海,如浮萍相遇,能够成为朋友,就更应该珍惜。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常常带给人们浮躁的心理,在这样的氛围中,钱、权、利,都可能改变单纯的人际关系。每一次升迁、谪贬,人生际遇的起伏,可能都会影响到人们的选择。
人的生活都会有起有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各种成败、酸甜都要经历。这个时候,李白的态度似乎正是现代人所应该学习的典范。他对孟浩然的布衣,王昌龄的贬官似乎不介意,在他的心里,朋友的志向与情谊,远比朋友的身份和地位重要。其实,真正的朋友,就应该像李白这样,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当朋友顺风顺水,一切尽如人意的时候,也许并不需要太多的鼓励和安慰,;可是,当一个人在失败或失意的低谷,朋友的鼓励就会显得尤其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朋友站在身旁,遮风挡雨、同舟共济。但是,却很少有人思考,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保持最初的相知。
李白一生蔑视权贵,却常对平头百姓、落难旧友表示自己的心意,说他坦率、天真似乎并不为过。但正是这份真诚与情长,令他在后来遭遇同样贬官命运的时候,收到了来自杜甫的想念,一首首《梦李白》正是朋友情谊的再现。
时过境迁,如今再读唐诗,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文学的滋养,还能收获宝贵的思想指引,这应该也是唐诗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吧!
踏歌畅饮,送别也浪漫
古代的生活终究没有现代便捷,既不能打电话,也无法上网视频。迢迢千里,即便有相聚的意愿,翻山越岭,没有三五个月恐怕也很难相见。所以,每一次的相聚和分离,大家都非常珍惜。此地一别,真是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按理说,这样伤感的事情,放在现在,肯定会感动得人们“涕泣零如雨”,执手相看,泪眼婆娑,更无语凝噎。但放在唐代,虽然伤感,大家仍然谈笑风生,而且还互相鼓励:山高路远,却也来日方长!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很多人并不知道董大是谁,以为他不过是高适一个姓董的朋友;其实不然。这个董大在盛唐时期,是一个著名的琴师,声誉很高。也有传闻说他是著名的隐士,居住在山野林间,清心寡欲、如道如仙。不管哪种说法,都可以证实一点:董大的确是唐代的名人。所以,高适对他的鼓励其实并不过分。
在这样一个黄沙漫天,把白云也几乎染成了黄色。北风呼啸,群雁在大雪纷纷中向南而飞。如此忧郁的天气里,高适即将告别这位著名的琴师。他鼓励董大说,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以你的才华和名气,天下哪有不认识你的人呢!言外之意,像你这样优秀的人,到哪儿都会受到人们的喜欢。如此宽慰朋友,对方也满载着祝福上路,这样的离别便冲淡了愁绪。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的洒脱似乎只有唐代才有。到了宋代,柳永和青楼女子作别时,“执手相看泪眼,便无语凝噎”,拉着她们的手,竟然哽咽无声,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其实,唐代人并不是不懂离别的含义,“后会有期”不过是互相宽慰的话。从此山高路远,道阻且长,何年何月才能重逢,只能是彼此心中的一个“问号”。但他们似乎不愿意将这样的惆怅带给朋友,所以,每一次送别除了互道“珍重”,还要喝酒、赋诗,将这曲离歌唱得更有情调。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着柳花,酒店里飘满了清香。酒店中的侍女取了美酒,请各位品尝。金陵中很多朋友都来为我送行,我们频频举杯喝尽美酒。请你们问问这东流之水,和我们绵绵的别情相比,哪一个更长?人们都知道李白是酒神,不管是愁是喜,都用喝酒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清酒、烈酒、浊酒、得意或失意的酒,在李白的手里都能喝出一番况味。离别本来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但酒入愁肠,也便化成了绵绵的情意,忧而不痛,哀而不伤。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也是这类的典范。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轻轻的雨丝,青青的柳条,在这样的美景下,“请你再饮一杯酒吧,恐怕从今一别,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如此的深情,配上细雨后清新的空气,伤感中带着些温暖的震荡,从容而悠扬地流淌在彼此的心中。长亭、古道,酒楼、江畔,他们用诗和酒装点了一次送别的盛宴。最有意思的是,有的诗人,喝酒喝得太多,结果喝醉了后酣然入睡,等到醒来,才发现朋友已经走远,满目山河,尽是惆怅之情。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
许浑说,唱罢送别的歌曲后,你也要解舟远行了,青山、红叶,还有湍急的流水,一波波,激荡起蓬勃的深情。等到酒醒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人也已经远去。满天风雨中,只有我独自一人走下西楼!这天光云影,徘徊出一段孤寂与忧伤。所以,其实唐代诗人的送别有时候也充满了惆怅,“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卢纶《送李端》)但这份忧伤并不能抵挡唐人送别时的浪漫,比如除了喝酒,他们还唱歌。许浑说“劳歌一曲解行舟”也是这种习俗的体现。
李白曾写过一首名篇《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说,我踏上小船,刚要走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了歌声。桃花潭的水有千尺之深,但终究及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踏歌,其实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唱歌的方法,就是边唱歌边用脚踏地,踩出相应的拍子。
李白在游览桃花潭的时候,经常在汪伦家做客,等到他临走的时候,汪伦带着村民来给他踏歌送行。李白非常感动,所以写此诗赠给汪伦。后来,村民们为了纪念李白,在桃花潭的岸边修建了著名的“踏歌岸阁”,至今,这里仍是旅游胜地,游人如梭。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古今中外,所有的离别都逃不过“愁绪”二字,这也是李叔同先生这首《离别歌》能够深入人心的地方。然而,斜阳、芳草,一壶浊酒、一曲离歌,唐代人以自己的情致、风俗,将本应难舍难分、肝肠寸断的场面,演绎得真实而又动人。在分别的刹那,伤感固然是人之常情,但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隐而不发,反以笑脸相送,这哀愁才算真的深婉到了心中!
血浓于水而溶于水
很多地方直到现在依然保留着这样的风俗:女儿出嫁的时候,父母和孩子会抱头痛哭。还有说,哭得越厉害,说明以后的婚姻越幸福,但这一点似乎无从考证。至于为什么大家都会痛哭,多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有人说,女儿出嫁,从此便不在父母身边,即便交通便利的今天,也很难再如未婚时日夜陪伴双亲,故而伤心落泪。还有人说,毕竟嫁作他人妇,在婆家不知道孩子会不会受到委屈。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自然也是父母的掌上珠,心头肉。所以,父母不舍得女儿走,女儿也不忍离去;哭一哭也是人之常情。
但父母表达感情的方式毕竟不同。母爱可以涕泪长流,汪洋恣肆,不加限制;而父亲却常常作劝慰之语,只略表伤心。就像人们常常见到母亲的叮咛,却很少听到父亲的嘱托。这倒不是因为父亲的爱少于母亲,而是因为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各不相同。“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水之流奔腾不息,叮咚作响,敲击人们的心田;而山之爱,常常是一种静静的沉默,无声的依托。就像朱自清《背影》里父亲买桔子的身影,蹒跚、踉跄,却为孩子们支起了“碧海蓝天”的梦想。大爱无言,********,说的就是父爱的博大与深沉。
永日方慽慽,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韦应物《送杨氏女》
这是中唐著名诗人韦应物在女儿出嫁之时,写给她的诗。韦应物说妻子早丧,抚养女儿的时候,对女儿的怜爱更多了几分。因为妻子离世,两个女儿多年来一直相依为命,姐妹情深,此番分别,她们只能流泪互诉哀肠。谁都知道,“女大当嫁”,所以也没办法把孩子留在身边。但是从小没有受到母亲的调教,他又害怕女儿结婚后不会侍奉公婆,遭到别人的批评和责罚。
因为这份担忧,他嘱咐女儿说,婆家是大户人家,你嫁过去一定要贤惠,懂得勤俭持家,要敬老爱幼,恪守妇德,一切言谈举止要合情合礼。今天,咱们父女就此分别,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相逢?在这离别的时候,伤感忽至,竟然易放难收。回来看到小女儿还在身边,忽然又止不住留下泪来。妻子早亡,对孩子倍加怜爱,令韦应物身兼“严父慈母”的双重职责。女儿出嫁的时候,父母爱,骨肉情,忽然都在分离的时刻跃然纸上,不禁催人泪下。
有人说,“父爱恩重如山,母爱情深似海”,山与海都源于自然而又归于自然,就像亲情如血“浓于水,而又溶于水”。人之亲情,常常润物细无声,无法触摸,却可以感受到她的环绕。尤其是母爱,常常化作一句耳畔回荡的叮嘱,一份深情凝望的眼神,或者只是一双穿旧了的鞋子,一件打着补丁的衣衫。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母爱”是人类永恒的感情,也是历来文学创作的主题。孟郊准确地抓住了母亲为孩子补衣的细节,交织进游子思乡的感情,将母爱的伟大抒写得非常动人。慈母手中的细线,在游子临行时,密密麻麻地缝进孩子的衣衫,一并系在衣服里的,还有母亲的想念与牵挂,“意恐迟迟归”正是母爱的集中体现。在孟郊看来,作为儿女,寸心如草,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游子不言苦,家书但云安”,似乎只有锐意进取,才能以微弱之力报答母亲的恩情。所以,孟郊在进士及第后,写了一首著名的登第诗: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恩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他说,昔日的愁苦、贫困都不值一提了,今日登科已经一扫往日的愁绪和阴霾。我愉快的心情如春风拂面,马蹄急促之下,一天就看遍了长安城烂漫的春花。很多评论说,孟郊46岁才中了进士,“一日看尽长安花”实在太过得意忘形,注定没什么大的作为。更有人论证,当年的“得意”缺乏大气度,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所以一生都不过芝麻绿豆的小官。
可是,假如从孟郊的角度去体会,他从小勤奋苦读,却始终仕途不顺。出身寒门,似乎更知道父母的辛苦,所以,对成功的渴求也就显得非常急迫。当他觉得寸草之心,终于可以微弱地开始报答母亲的恩情,想必也是欣喜若狂的事情吧。
中国著名的《二十四孝》中有一个老莱子的故事。老莱子虽然年过七十,但父母仍健在,所以从来不说自己已经年老。不仅如此,还经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故意摔倒在地,装作婴儿般大哭,哄得父母开怀大笑。反观孟郊登科后手足舞蹈的样子,似乎也和讨好母亲的老莱子没什么两样。看到孩子登科后如此喜形于色,作为母亲,应该也是无比欣慰的吧。毕竟,很多父母都以孩子的理想为自己人生最大的追求。
无论是父母对孩子的疼爱,还是子女对长辈的孝心,其实都源于人类最初的本能。这本能就是一种“爱”的奉献与报答,无论是荡气回肠的爱情,细水长流的亲情,还是肝胆相照的友谊,都因为对爱的渴望与寻找,而在人们的骨子里世代相传,代代流淌。
婚恋悟语,妩媚何妨清刚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李季兰《相思怨》
女子的相思大抵如此: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即便再高明的女子,陷入爱情的漩涡,也躲不过相思的苦楚。“永浴爱河”不过是人们的一种希望,世间的许多爱情,不过是喝了海水后才慢慢发现,海水和泪水一样的苦涩,一样的咸。
可惜,世人只识海水深,却不知道比海水更深更寒的便是相思的苦楚。毕竟,海水的尽头还有海岸,但相思的尽头却依旧是无尽的相思。所以,在这长长的叹息中,李季兰只能独倚高楼,轻抚琴弦。可是人去楼空,抬头却望见一轮满月,月华深浓。曲调悲切处,不禁折断琴弦。此等忧伤,又将是怎样的断肠人!这首《相思怨》语言直白,通俗易懂。即便远隔千年,她当年的缕缕情丝依然历历如新。
写作此诗的李季兰是唐代诗人李冶,著名的才女,也是同样著名的女道士。和大唐的公主一样,唐代的很多平民女子也会选择“出家”做道士来躲避尘世的纷扰。鱼玄机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弃绝红尘、遁入空门,说到底都是因为没有遇到一段美满的姻缘。完美的婚姻就像一个平滑的圆,在任何对接处都毫无牵强感,而且通体圆润,流畅自如。所以有人说,“好的爱情是不累的”。
也许是基于这种人性化的考虑,唐朝的婚姻制度非常开放,:从贵族公主到百姓民女,离婚再嫁都不算什么耻辱。这一点虽然极合人性,但也给唐代女子带来许多负面评价,从衣着服饰到再婚再嫁,更是后世指责她们风流的佐证。张艺谋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唐代女子们豪放的装束,半裸的****,其实都经过了科学的考查,比如《唐代仕女图》就是服饰艺术上的一例明证。据说,在唐代喜庆的节日里,街头还有裸女相扑,其开放程度可见一斑。而皇后、公主等包养男宠的秘闻更坐实了唐代女子的放荡。
但人们仿佛忽略了历史的特性,除了区别与其他朝代的自由与开放,大部分唐代女子,还是秉持了所谓的“封建道德”,恪守本分,温良恭顺的。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王建《新嫁娘》
按照习俗,新媳妇过门三天后,要下厨房为大家做饭。但是,新媳妇好做,好媳妇难当,伺候婆婆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于是,这个灵秀的媳妇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小姑来尝尝口味,看是否符合婆婆的喜好。一首《新嫁娘》,简简单单二十个字,却将新媳妇曲意逢迎、聪明乖巧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当然归功于王建的文学才能,但也少不了唐代女子的聪明。
“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般般皆交付,柴米油盐酱醋茶。”婚后的才女,当年都曾经花前月下。但进入婚姻后,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孝顺公婆,同样要遵守封建道德规范。离婚是可以的,不过也没那么容易,名节、地位不是每个女人都能轻易放弃的。所以,即便遇到了真正的爱情,迫于婚姻的束缚,有时候也不得不忍痛放下。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这首诗的大意如下:你知道我是有夫之妇,却赠给我一对明珠。我感激你的情意,将她们系红罗褥上。我丈夫家也是有地位、有权势的名门望族;所以,我尽管知道你对我情深意重,也只能和丈夫“共进退,同死生”。今天,将这对明珠含泪送还给你,只能怪造化弄人,没有让我们在未婚时相遇。诗作的最后两句尤其深婉,历来为人所称道。
很多人考证说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男女之情,实则寄托了张籍的政治理想。但仅从诗作理解,这首《节妇吟》却不失为唐代女子信守婚姻的典范。人们说“爱情是婚姻的坟墓”,这里的爱情当然是特指婚外恋。长期的婚姻生活磨平了两个人的棱角,却也无声地淡化了彼此的激情,所以有“七年之痒”这一经典说法。此时,如过愿意放纵自己,当然会有出轨的“机会”。但踏出这一步,婚姻也便就此名存实亡。
作家三毛曾经在散文中提到一个故事,她说丈夫荷西有次告诉她,“他爱上了别人”。多数女人听到这样的说法,都会暴跳如雷;但三毛没有这样做。她认真地听丈夫讲述了那个女孩的故事,发现那也是个非常美好的女子。所以,她对荷西说,“你去试着跟她生活。一年之后,你喜欢她的话就留在她身边,想念我就回来,如果都放不下,我们三个人就一起生活。”实验的结果是荷西又回到了三毛的身边。
婚姻以外的爱情,能够给人刺激,但兴奋过后,依然要回归平淡。再大的激情也有燃尽的时候;坚守婚姻,也便守住了幸福的底线。如此说来,张籍笔下的“节妇”似乎比现代人更有智慧。于情于理,“还君明珠双泪垂”,既不乏对别人感情的尊重和感谢,也没有突破道德和婚姻的规范,有情有义却也有礼有节。实在是一个懂得感情又珍惜生活的才女!
倒是明代瞿佑十分无聊,续写了一首《续还珠吟》,“妾身未嫁父母怜,妾身既嫁家室全。十载之前父为主,十载之后夫为天。平生未省窥门户,明珠何由到妾边。还君明珠恨君意,闭门自咎涕涟涟。”不但大肆鼓吹了“在家从夫,出嫁从夫”的封建道德,还标榜了足不出户的“规矩”,在还君明珠时还狠狠地愤怒了一把,闭门思过不禁泪流满面觉得自己非常委屈。
明代时礼教的桎梏已经非常严重,很多妇女被诬不贞后,怕受唾弃,居然回家上吊自尽,以死明志。和这“吃人的贞操”相比,唐代妇女的确是开放的、风流的,但也同样是幸福的、自在而又快乐的。她们多情却不滥情,一切爱恨都源于自然与人性。而这风行水上的潇洒和快意,反倒比明代扭捏的矜持来得顺畅、舒服!
洗手作羹汤,还君明珠泪,都在风流妩媚的背后,增加了智慧与坚强。温柔如水固然是女子的美德,但如一眼活泉,自由奔放,又何尝不是一种风景。刚柔相济,重义也重情,才应该是女子最佳的状态。温柔地讨巧,含泪的拒绝,这样的妩媚也该算是一种清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