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美不过诗经
25998500000010

第10章 男人何苦为难女人

许多人认为悲剧的发生就是上天一早注定好的,其实苍天给了你理想,却并没有给你毁灭的工具,当那些因为自己的弱点而将理想生生埋没的人,转头埋怨身边的女人是祸水时,他们有没有想过,这一切的悲剧难道真就是天意所归?男人在遭逢灭顶之灾时,难道真的可以甩手声称,自己是个无辜者?而这时,女人往往更有担当。

插图九 蒹葭意境画

发动中国“特洛伊战争”的女人

——品《陈风·株林》看故事

历史上,因女人引起的风波及争议,夏姬不比任何美貌女子“逊色”,杜牧在《杜秋娘诗》中说:“夏姬灭两国,逃作巫臣姬。”可见一斑。

也的确,同公元前7世纪引发特洛伊战争的的海伦一样,围绕着夏姬这个女人上演了几乎一切:****,权力,战争,杀戮,阴谋,背叛,复仇……美女海伦引发的伟大的特洛伊战争是世界历史中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而战争爆发的原因是特洛伊王子拐走了当时西腊王妃海伦,战争的结局也就导致了特洛伊王国的毁灭。

夏姬不但毁灭了自己的家庭与国家,还使当时的霸主之国楚国陷入不可挽回的衰落之路,并最终也亡掉了。这得从最初说起。

当时陈国有个大夫叫夏御叔,是陈定公的孙子,是个高级官员,在株林地方有块封地,娶了郑穆公的女儿为妻子,她的妻子因为嫁给了自己就按习俗从了丈夫的姓,改名夏姬。

夏姬是一个美艳绝伦的女人,和先秦之时所有的美丽的女人一样,美貌必然有出轨的举动。她未出嫁时,便与自己的庶兄公子蛮私通,等嫁给夏御叔不到九个月,便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夏南。虽然夏御叔有些怀疑夏南是否是自己的亲生子,但是看到妻子过于美貌撒娇就没有深究。

十二年后,夏御叔病亡,夏姬也就隐居株林。寡妇门前是非多,而夏姬又是出了名的绝色美人。夏御叔一死,那些平时在暗地里垂涎的男人就冒出来了。没有多久,经常进出株林的夏御叔好友孔宁与仪行父都成了夏姬的床幕之宾。经过两个人介绍,国君陈灵公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夏姬知道漂亮的女人难免被权势男人视为玩物,而夏姬甘心充当这种玩物,并且反过来视权势男人为玩物,表现出了一种完全迥异的女性价值观。不过可耻的丑闻像是熊熊的山火在陈国肆虐蔓延,讽刺的歌谣在民间遍布流传——《陈风·株林》,后来被收编在《诗经》中。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兮?

匪适株林,从夏南兮!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

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尽管如此,陈灵公和他的大臣们并没有就此收敛住前往株林的脚步。最初时候,陈灵公还不敢声张,总是寻找种种借口偷偷摸摸前来。毕竟,与臣子的寡妻私通对一个国王来说并不是件光彩的事。还有,夏姬的儿子夏南一天天长大懂事起来,可是,日子一久,他与孔宁、仪行父就肆无忌惮,不再遮掩了。同去株林寻欢作乐,他们君臣三人沉迷酒色的淫行成为了陈国公开的秘密。因为陈灵公任命夏南承袭了他父亲生前的官职与爵位,执掌兵权,堵住了他的嘴巴和自尊心。面对君臣三人时常在朝堂上拿着夏姬的内衣嬉戏调笑,大臣们敢怒不敢言,选择视而不见。而民间的百姓可就炸开了锅,开始用歌谣嘲讽君主的失威败德,荒废国事。

“他们为什么兴冲冲地赶到株邑城外的郊野?只因为急着去见夏南。他们不是去株邑郊野吗?他们要去找夏南。驾着打车赶起四匹马,停车在株邑的郊外。架起轻车赶着四匹宝马,抵达株邑歇息吃早餐。”百姓们到处传唱,一个个交头接耳说夏姬的这些风流事。这就刺杀了夏南的心,因而心生厌恶,在陈灵公他们又一次来株林时候退入屏后。谁知道他们这次的话挑起了夏南的火气。灵公嘲弄仪行父说:“夏南长得真像你啊!”仪行父也大笑着反唇相讥:“夏南长得更像你啊,主公!”说完厅中三人拍掌大笑。

夏南羞恶之心再也遏制不住,就将夏姬锁于内室,从便门溜出来,吩咐随行军众,把府第团团围住,口中叫道:“快拿淫贼!”接着带领家丁,从大门杀进去,一顿砍杀,灵公当场毙命,亏得孔宁和仪行父从狗洞及时爬出去,不敢回家就逃到楚国去了。二人隐匿了****的实情,只说夏南弑君,是人神共愤的事情,请求楚庄王发兵征讨。有志于天下的楚庄王偏听一面之词,决意讨伐夏南。

夏南和大臣们立太子午为新君,就是陈成公。为了抵挡楚国可能的发兵,去求助于晋国,而当楚国军队开到陈国城下时候,晋国军队还没有到来。陈国的大臣们一向害怕楚国,不敢抵抗,就打开城门,把一切罪名全都推在夏南身上,还带领着楚军前往株林杀掉夏南,捉住夏姬,送到楚庄王跟前,请他处治。

楚庄王一见夏姬颜容妍丽,心也就痒痒地动了心,准备收纳为妃妾。但楚王身边的巫臣发话了:“不能这样。君王召集诸侯是为了讨伐罪恶,现在收纳夏姬,就表明是贪色而战,打着正义之师的旗号满足自己的****,以后您说的话还有谁听呢?”庄王是一位志欲称霸列国的君主,在巫臣的劝说下打消了纳妃的想法。便将这个女人赐给了将军连尹襄。可是不久晋国与楚国开战,连尹襄就战死于沙场,艳福没享多久。连尹襄的儿子黑要没有替父复仇,反而与夏姬私通。这都是夏姬的美貌造成的。

关于夏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到公元前589年时候,雄才大略的楚庄王已经死去,晋国去攻打齐国,齐国被困而向楚国寻求支援。新登基的楚共王派巫臣到齐国援助。让所有的人都想不到的是,巫臣在这一次久没有再回来,他撇下大队军马不管,竟然趁出国之际携带全部家产,领着寡妇夏姬辗转逃奔到晋国去了。而巫臣的反叛楚共王和公子们根本不关心,反而狂怒的是大家都想得到的女人被他拐走的事实。没有什么比女人更能令男人发狂。他们遂将巫臣滞留楚国的亲族屠杀干净。

巫臣这个智慧高超的人为了一个女人,明目张胆的欺骗国君和同僚,抛弃了自己在楚国已经获得的地位、名声,不惜亡命天涯!还连累害死了全部族人。但是战争复仇远远没有结束,巫臣向晋王提出了著名的驱虎吞狼式战略计划:扶植楚国东部的吴国,由东面牵制楚国。计划一经提出,立刻“走马上任”。巫臣的儿子巫狐庸率领一队人前往吴国,着手训练军队,推广先进军事科技。不久之后,吴国的伍子胥率领吴国军队攻入楚都,而伍子胥身后强大的军队正是巫狐庸当年一手训练的。

这都是夏姬的美丽惹的祸。围绕着她,亡国、灭族、身死……一系列的事情周而复始地发生,而男人们始终无怨无悔、连绵不断上阵。而夏姬和巫臣,终老在晋国是他们最后的结局。

《荷马史诗》中,面对海伦之美,贵族院的长老们感叹说为她再打十年仗也是值得的,而中国的士大夫们,对夏姬不可思议的美貌不是赞扬反而是恐怖。西汉文学家刘向在编纂《列女传》事后,这样指责夏姬:“其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盖老而复壮者。”

他说夏姬的美一定是一种妖术。到了汉代阴阳采补学说盛行的时候,夏姬无疑成为采集男子精气的最佳代表。

紧接着的几本书,如《东周列国志》等将夏姬的所谓妖术大肆渲染,上升都色情的程度,可见东西方对爱、美等观念的差异。

西方将爱与美联系在一起,而东方人将美与恶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历史美女归结为了必定要带来极大的罪恶和灾难,而忽视了女性无法言说的难处……

春秋时期的“鸿门宴”

——《齐风·南山》看荒唐事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歌中女子,便是齐僖公的小女儿文姜。她姿容绝代,艳冠天下,是各国诸侯,世子追慕的对象。而文姜心比天高,看中的只有郑国的太子,婚期在即,本该是一段天偶佳成的佳话,却没料到成为了令当时的齐僖公无法抬头的笑料。

因为文姜的婚姻生活比起姐姐宣姜来,在春秋时候引起的轰动效应不在其下。当时的齐国,是春秋强国之一。这两个貌若天仙的公主,自然是诸国求婚的好对象,宣姜被骗嫁给了卫灵公,而文姜本来要嫁给郑国太子郑忽,结果被人家以“齐大非偶”的流言为由单方面解除了婚约。文姜自小自负美貌,怎么也想不到会被男人抛弃。父亲齐僖公为了遮家丑也就匆匆将其嫁给鲁桓公了。

作为父亲,齐僖公对这两个给自己丢脸的女儿又羞又恼。自己堂堂春秋霸主,大女儿被一个老头子骗娶,小女儿又和胞兄搞私情,自己的脸面往哪搁。于是拒绝两个女儿的归省之路。其实也是生怕诸儿、文姜再继前缘。给自己丢人现眼。齐文姜15年不得归国,也只得安心做她的国君夫人。她为鲁桓公生下了两个儿子:姬同与姬季友。鲁桓公十四年,父亲齐僖公归西,胞兄诸儿当上了齐国的国君,就是齐襄公。文姜就想以前往齐国贺喜为借口,取得丈夫鲁恒公同意,来到阔别十八年的故乡,看望胞兄。

一直对文姜念念不忘的齐襄公听说她要回来,大喜过望,亲自到郊野三十里外迎接,此时齐襄公满身成熟气息,而文姜三十来岁的丰腴更如盛开的桃花,吸引得齐襄公心荡神驰,差一点在妹夫鲁桓公面前做出失礼的举动。

当晚,两人就迫不及待做他们十八年没有做过的事情。当然,齐襄公找了很多借口,比如说后宫的妃嫔们想与小姑见面等等,丢鲁桓公一个人住在驿馆里,冷衾孤枕,而等他再见到妻子文姜时,受不了她的春风满面,醉眼****,怒从心起,狠狠地掴了她一巴掌,又说了几句狠话,大概就是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兄妹的奸情么?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并吩咐随从即日启程回国,不再做一刻停留。

文姜挨打是轻,但说到回去收拾自己自然大惊,连忙让人给兄长齐襄公说了。齐襄公脑袋一热,顿起杀机,他的接口信手拈来——设宴相送。在别人的地盘上,鲁桓公无奈,值得前来,在这场“鸿门宴”上,鲁桓公被齐国群臣灌得酩酊大醉。自然,宴席一散,齐襄公安排的一个叫彭生的人就对鲁桓公下手了。

一国国君杀死另外一国国君,在当时绝无仅有。齐国对外宣称是鲁桓公饮酒过度暴病。消息传来,鲁国悲痛,明知是被奸夫****所害,但是鲁弱齐强,倘若冒然出兵,犹如以卵击石。万般无奈,只好先行扶立太子姬同继位,即为鲁庄公。然后前往齐国迎回桓公的灵柩,并要求追查国君死亡的原因,要求齐国给一个交代。

追查的结果自然是彭生做了替罪羊。自古就是被利用之人出力不落好,出了什么问题屎盆子都会扣在他头上。彭生悔恨有加,临死关头,当着齐襄公、鲁国使者的面大骂襄公兄妹乱伦,害死鲁桓公,并发誓死后将变成厉鬼,向齐襄公索命。事情很快就传遍了齐都临淄,并继续往外传扬,很快整个天下就知道了。

传扬归传扬,姜氏兄妹好像并不在乎这些,等料理完鲁桓公的丧事之后,文姜仍然住在齐都临淄不回鲁国,而且夫君新丧,也不含泪守丧,依然服饰光鲜,与胞兄齐襄公共享良宵。而且还同车招摇过市,这些都被当时的诗人记录了下来,比如在《齐风·南山》。

南山崔嵬,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回归止,曷又怀止,万覆五雨,寇绥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田庸止,曷又从止。

获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怀之。折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诗中说鲁国的道路如此平坦,齐国的文姜就是从这里出嫁的,既然她已经嫁了,你为什么还想要她回来?既然已经嫁给了鲁君,可为什么还要和别人上床?而且还是明媒正娶的,玩什么会坏到这种地步?《齐风》中的是个斗士采集于齐地的民间歌谣,都是人民的真实反映,《南山》这歌谣就不像《郑风》中《有女同车》中的那些带有赞扬了,就是讽刺淫侯齐襄公****文姜的大众心声,他们逆天乱伦,自行苟且,实属无耻。

《南山》诗歌似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笑话,带着一点市井民生的野趣味道,多少年来,有关文姜的这一段奇情艳遇,后世文人也是多数的在辞藻间婉转演绎,只是,都没有这首诗歌天真大方,透露出无惧无畏的清淡气息。

《齐风》还有一首《载驱》也表达着齐国人民对二人的不齿。

载驱薄薄,蕈弗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弥弥,鲁道有荡,齐子其弟。

文水滔滔,行人俪俪,鲁道有荡,齐子遨游。

四匹雄壮的黑骏马拉着轻车,装饰豪华,文姜与兄长襄公在车中欢乐,路上的人看不到,二人也以为过路人也看不到他们,只顾在车中寻欢作乐,乘着车四处游玩。熟不知,全天下人都知道他们的行为,对他们的讽刺早已经满天飞了。

文姜能坚持住在齐都淄博,就是对那些讽刺的不在乎,她的婚姻则一波三折,引出谋杀国君的事件,引出那样不齿的乱伦秽行,轰动了全天下。《诗经)上留下了许多关于她的篇章,毁誉参半,她的荒唐事也足令人深思。

以倾城仙姿和悲情故事的名义走进《诗经》

——《卫风·硕人》有感

西施浣纱,鱼儿惊其艳丽,跌落池底。

昭君抚琴,飞燕感于曲调幽怨,掉落在地。

貂蝉拜月,顿时明月无光,彩云遮月,仿若不忍露面似的。

玉环赏花,轻抚花瓣,哭诉身世,岂料花朵收敛美艳,枝叶垂下。

后人有言这四人的美貌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凡论起古代美女,总是要以她们四人马首是瞻。然而在那悠悠的上古和风之中,还有一位女子,风翩跹其裙角,水拂过其脚背,她的美犹如雕琢的玉石,剔透玲珑,记录于文字中。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诗中所赞女子便是庄姜,虽然这首《卫风 硕人》并没有具体的提到庄姜的容貌身段,对她的描述宽泛笼统的犹如河面上氤氲升腾而起的雾气,在诗歌的一开始,这位女子便拥有如同女神一般完美修长的身躯,身着锦衣的嫁去了他乡。

庄姜和太子一奶同胞,是邢候的小姨妹,也是谭公的小姨子,这样尊贵的身份,庄姜自然是养尊处优,所以她双手白嫩,皮肤细滑也是情理之中,少了民家女子的劳作和辛苦,庄姜自然懂得修饰自己,如何保持令男人一见倾心的容颜。

庄姜的出嫁是隆重的,她的马车停在城郊,她的马匹雄壮有力,不但如此,随性人员也是英武高大,所带嫁妆同样华美奢侈,那稠密的芦苇挺拔而坚固,那奔腾的黄河水奔流不息,这等的美人,怎么能让她多等待,君主应当及早下朝,前来迎接。

这些灵气十足的诗句像一朵朵永不凋谢的百合,穿越几千年依然静静绽放,散发着弥人清甜的清香。庄姜的“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还有谁的美能比得上?有人说有曹植的《洛神赋》中的甄洛,可读起来怎么都觉得那是庄姜的影子,如此以来,可以说庄姜确立了千古标准美女,她也配得上这个称号。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硕人”就是美人的意思。它的原意是高大白胖的人,由此可以想见几千年前的春秋时代,人们喜欢一种健康美——高大丰满、皮肤白皙作为评析美人的标准。

而与此同时代,古希腊当时流下来的女神雕像,无一不是高大丰腴,有着修长的双腿。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早先时候,都是这种高大丰硕型的美女比较吃香。究其原因,应该是那时候人们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比较大,人类寿命短,高大健硕代表着健康长寿,所以,成为人们的追求,也成为美的基本标准。

至于“白为美”的这种观念,千百年来一直被我们承认、追求,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中就说:“……妇人本质,惟白最难。多受精血而成胎者,其人生出必白……”,李敖在阐述女孩子美的五个字中就有一个“白”字。可见,“白”是中国一贯千年的审美观。作为齐国的公主,《硕人》中说了庄姜美的符合高大丰满、皮肤白皙这些,出身贵族、吃喝好,自然发育成长为高大,她不用去室外劳动,从来不经风吹日晒,自然白皙。如此说来,这在当时也是一种贵族的美。

贵族一般喜欢选择门当户对的婚姻,想让自己的女儿将来过得好,过得幸福。中国自古都有这一风俗,至今还被流行着。作为齐国的统治者,庄姜的父亲齐候公就给她找了门好亲事,嫁给卫国的卫庄公,依然是荣华富贵的生活。

骄贵的身份决定出嫁的排场,一国之君的爱女出嫁,肯定是一国最高规格的排场,《硕人》中的豪华场景就出现了,四匹雄健的宝马拉着装饰高级的车子驶往朝堂,连马嚼上都系着挂金的红绸,到处喜气洋洋,一路敲锣打鼓,陪同的女侍男傧都是从全国各地挑选出来的帅哥美女,汇聚成一条宠大的送亲长龙……

庄姜不但出身高贵,还很有着惊人的才华,这在先秦时候是难得的,也是少数以诗歌留名的女子之一。著有《燕燕》、《终风》、《柏舟》、《绿衣》、《日月》等,被收录到《诗经》之中。美女与才女说起来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差别却是很远,而她却同时拥有了。

不过自古红颜多薄名,历来有才有貌的女子后半辈子的生活过得都并不好,几分落籍几多忧愁。宋代大词人李清照就是代表,前半生幸福美满,后半生带着夫君赵诚明的记忆与遗物颠沛流离,没有归宿。

有人说上天是公平的,在给一个人幸福的同时也给了不幸福,尤其是对才色双全的女子。庄姜也没有摆脱这个怪圈。嫁到卫国之后就因为不能生孩子被卫庄公冷落,撇下她一个人在冷宫之中不管不问,和当时迎娶时的风光判若两日。当时的豪华阵容只能博得更多人的羡慕,哪会想到这场奢华的婚礼之后就是无比凄凉的命运。

虽依然高贵,但生活并不是高贵的身份就有了一切。似乎上天真是给她开得一个玩笑,把所拥有的统统收回。

命运的安排如此,当繁华褪尽之时,庄姜坚强地以写诗来慰藉自己,度过以后的许多岁月。不知这时候她又没有后悔生在贵族家,或者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可以让她再做一次选择,她会不会选择远嫁到卫国?人的命运无法撑控,特别是对古代的女子而言,命运没有选择的余地,时间也不会倒流。她已经走进了历史之中,完成了自己的命运。

在先秦那时代,女人想要在书里留名是件困难的事情,庄姜以才色双绝走进了《诗经》,成为歌咏美人文学作品的千古之祖,让后世无数人们研究玩味。每当提起她时候,这个高大丰满、皮肤白皙的美人已经带着她的倾城仙姿与悲情故事站在字里行间,站在面前。

身不由己的“红颜祸水”

——《鄘风·君子偕老》说宣姜

美人如诗,句句斑斓。美人如酒,口口余香,美人似画,笔笔传神,美人是梦,翩跹云端。

在《鄘风·君子偕老》中,便有这样一位美人,她犹如画中走出,好像云中飘下,落入凡尘的仙女,只是这位女子却并没有偶遇奇缘,反而是一生蹉跎,到头来物是人非,空留余恨。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

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她的举止雍容又华贵,服饰明丽又鲜艳,玉簪首饰插满头,似乎真是仙女到了人间。这首《鄘风·君子偕老》用服饰容貌的盛美缺来讽刺一个女子内心的肮脏与行为的污秽。这个女子就是宣姜——一位《诗经》中的重要女子。

前边说过,美丽的宣姜本来是要嫁给翩翩美少男姬及,结果却被骗取嫁了姬及的父亲,禽兽不如的卫宣公。可对于宣姜的父亲齐僖公来说,这消息当然也让他愤怒了一阵子。不过从政治上来说,他也没有实际的坏处,女儿提前当上了王后,政治局势倾向于对自己更加有利的方向,所以他也就笑纳了这个老女婿。

宣姜本就美似天仙,现在经过如此艳丽的装扮,身着明艳如花的服饰,锦衣上绣有山鸡,还有那一身璀璨的珠宝,令她摄人魂魄,这样的女子自然是任何一个男人都想得到的尤物。

但是,自始至终都没有人问过宣姜的意愿,按照正常心理来分析,她当然是想嫁给与自己相当年龄的太子。中国历代的史官只重写史记事,刻意回避人物心理的分析。尤其是这些历史事件中的女性,她们的心灵空间从未被史官关注过。她们只是历史的附带品,就必然充满着悲剧色彩。不遂心愿,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宣姜与卫宣公有了两个儿子。

十五年时光一晃而过,宣姜的两个儿子都长大了。一般来说,同时长大的两兄弟性格差异很大,宣姜的两个儿子算是印证了这一点。长子寿,是个清秀善良之人,而次子朔与哥哥相反,心胸狭窄,野心很大。

终于有一天,朔就打太子姬及的主意了,对母亲宣姜说大哥从来就没有忘记过夺妻之恨,甚至还发下毒誓说继位之后,将你们母子全部铲除。宣姜闻言大惊失色,觉得还是对卫宣公说下比较好,万一是真的话,母子三人确实不能活命。卫宣公气冲冲把姬及的生母叫来痛骂她教子无方,没有等位就口出狂言。姬及的母亲夷姜,受不了屈辱当晚就自杀了。姬及面对这一切目瞪口呆,木讷无语。老色鬼卫宣公知道太子不能留了,就有了斩草除根的打算,就如前面所的,结果是姬及与寿都被杀掉。

宣姜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她根本不愿意看到有谁死去,更不愿意看到姬及、自己的儿子死去,宣姜痛苦得几乎昏死。在整个杀戮过程中,胜利者姬朔冷眼旁观,没有对母亲的丝毫同情,也达到了他最终的目的——父亲死之后登上王位,不过他也没有高兴多久,就被卫国贵族们推翻。

就这样在公元前七世纪的齐鲁大地上,一个女子的婚恋引发历史的变更,理所当然地被视为红颜祸水。作为卫国统治变更始作俑者的“红颜祸水”,也许死是她最好的归宿,此时的宣姜,也只想死了,但却求死不能。此时她的老家齐国的国君是她哥哥齐襄公,为了齐、卫两国的共同利益,“红颜祸水”还得继续苟活下去。

那时的宣姜虽然已经年逾三十,但想来依然风貌不减当年,不然也不会被昭伯青睐,这位当日身着艳丽服装,披着轻纱为外衣的清秀女子,今日再次披上嫁衣,作为政治的牺牲品,嫁给一个她并不爱的人。这位世间难求的女子,竟然就这样在男人们的权利欲望中,辗转飘泊。

庄姜再次下嫁给姬及的同母弟弟昭伯,以安慰亡灵的名义,巩固两国交好。宣姜自然是不愿意的,卫国人现在对自己已经是咬牙切齿了,再嫁不更“不齿”?不过这不是她能够反对的,史书上记载:“不可,强之”,意思是强迫了宣姜与昭伯同房。

女子宣姜,就这样,再嫁了前夫的儿子,尽管她痛苦不堪,内心一次次发出反抗的声音,可儒学经学家们没有一个同情她的,给她冠上“****”的名号。在《诗经》中也有了一系列影射的宣姜诗歌。除了前边说过的《新台》、《墙有茨》,还有《君子偕老》、《鹑之奔奔》等。

鹑之奔奔,鹊之畺畺。

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鹊之畺畺,鹑之奔奔。

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这首《鄘风·鹑之奔奔》意思是说鹌鹑家居常匹配,喜鹊双飞紧相随,人君不端无德行,为何要要称他为兄台呢?女子不贞无德行,何必还当她是知音呢?讽刺宣姜先嫁卫宣公,后又嫁昭伯。一个女人,遭受这么多风波,不能左右自己的人生,不断成为一个个男人的棋子,落得个****的骂名,名誉低到了极点。但她依旧活了下来,生下五个子女:齐子、卫戴公、卫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风光不在,少言寡欲,只有那些过往的事实,让人评论。

宣姜与她女儿许穆夫人不一样,许穆夫人在卫国遭难时奔走呼号,留下了传诵千古的诗作赢得声名,而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女英雄,只想做个贤良淑德、相夫教子的平凡女人,以后的岁月中她也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看她教育出来的孩子,个个贤能:许穆夫人不用说;齐子早死也不说;卫国亡时,卫国遗民拥立卫戴公当了国君,可见贤德;卫文公更使卫国中兴;历史上尽管没有宋桓夫人的记载,但宋桓公能在卫亡之后第一时间救卫,可想宋桓夫人的作用。

鲁迅说,封建社会是吃人的社会,的确封建社会确实不把人当人的,尤其不把女人当人。在封建礼教的枷锁下,备受戕害,人性被扭曲。女烟薄命,被当作玩物一样无奈的卷入祸乱,被男性挣来抢去,在期间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更无奈地落下罪名。

同时期的还有褒姒,周亡后都把她当作祸水,而忘记了她只是一个身世坎坷的少女。褒姒原是一名弃婴,被一对做小买卖的夫妻收养,被献给了周幽王。或许是年少多舛的命运所致,忧郁一直在她的眉头,偏偏周幽王喜欢她的笑容,挖空心思想出 “烽火戏诸侯”的游戏来逗她一笑,而褒姒只不过笑了一下,便从此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女子,这些美丽的生命,供人欢乐,而死去后,败国****,都是她们的罪!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说也不好说清楚。乾隆可以被戏说成风流天子,李白可以被说成浪迹剑客,真相在传诵中丢失。宣姜在诗歌的传诵中成了为人不齿的女子,活着的时候不能平平静静地活着,死了之后依然不得安宁。

王子公主,最后竟然是这样的结局,和童话不一样的残酷令各位历史看官都不禁摇头叹息,其实人生多半也就是如此,纵使你有倾城的容颜,当你错走了第一步的时候,身后早已是无法回头的悬崖峭壁。

谁说女子不如男

——读《鄘风·载驰》看许穆夫人

藋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这是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的诗歌《卫风·竹竿》。她曾有个美好的少女时代,淇水边垂钓荡舟,城郊外骑马射箭,在她嫁到许国不止一次地怀念,就写下了这些曾经时光。

大概在许夫人的心目中,这些往昔故事都是甜蜜的回忆,她的少女时期,在淇水河边用长长的钓竿垂钓,那汩汩的肥泉水和欢快流淌的淇水都是她的伙伴,只是女大当婚,在许夫人成为一名明目皓齿的姑娘时,也必须身佩环佩,做着小舟顺流而下,飘向那遥远的地方嫁为人妇,纵使再思念家人,遥远的路程也是无法令其归家。只能独在异乡为异客,黯然品尝孤独的滋味。

用那些点点滴滴美好的往事,来抚慰内心的忧伤。不愧为第一女诗人,不过她让后人记住的不是因为这些诗歌,而是她的爱国事迹。

许穆夫人是卫公子顽和宣姜的小女儿,就是卫国君主卫懿公的妹妹。那时候,诸侯林立的趋势已经呈现,而卫国只是一个中等的国家,必然有着亡国的危机,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耳濡目染就意识到这些问题,同时为国家的安危而担忧。

渐渐长大,许穆夫人继承母亲宣姜的基因,长得貌美多姿,也就有许多诸侯国前来说媒求婚。当时的情况是诸侯国之间的通婚联姻只是一种政治行为——亲善和结盟。在许国重礼的打动下,父亲决定把她嫁给许国的国君。

可是许穆夫人有自己的想法,《列女传·仁智篇》这样着记载许穆夫人生活给父亲的话:“古者诸侯之有女子也,所以苞苴玩弄,系援于大国也。言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之世,强者为雄。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维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今舍近而就远,离大而附小,一旦有车驰之难,孰可与虑社稷?”意思就是说,齐国是一个大国强国,而且离卫国又近,联姻以后,卫国有了事情,支援很方便。

许穆夫人根本就没有考虑自己的个人生活,她要嫁到齐国去,只是考虑到卫国的安危。但是卫懿公可能是对齐国有成见吧,坚持将她嫁到许国,成为许国许穆公的夫人,后世也就称她为许穆夫人。

当时卫国的国君卫懿公当国王实在不及格,和宋朝的宋徽宗一样,王位做的实在不怎么样。卫懿公最大的爱好就是养鹤,历史上就流传有“卫懿公好鹤而亡国”的俗语。他也的确是应该养鹤而使得国家遭受祸害,天天和鹤待在一起,还给他们分封官职,完全不顾国家的军政大事。

卫国的大臣想起他父亲朔的恶行,对他也是十分的不服气。卫国在卫懿公的治理下,国力日下。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看有机可趁,就在公元前660年,发动了对卫国的入侵。卫懿公这才慌了,调迁军队,征调民众,可是军民早已经和他离心离德了,狄兵攻入,卫国灭亡。卫懿公也死于乱军之中,难民渡过黄河,逃到南岸的漕邑。

许穆夫人闻讯噩耗,之后恨不能马上回到卫国救援,她去请求丈夫许穆公去帮帮忙,但是许穆公胆小如鼠,怕引火烧身,不敢出一兵一卒,许穆夫人没有办法,只得携带自己随嫁过来的几位姬姓姑娘姐妹,亲自赶赴漕邑,想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到那之后就与逃到那里的卫国官员和刚被拥立的自己的另一位哥哥戴公相见,紧接着就商议复国的计策。招来百姓整军习武,还建议向强大的齐国求救,帮助卫国。

但是随后赶来的众多许国大臣对许穆夫人颇有微词,不是抱怨她考虑不慎,就是嘲笑她徒劳无益。许穆夫人面对许国的大臣的无礼行为,当下怒不可遏,她胸中燃烧着火一样的焦灼,夹杂着火一样的愤怒。就写了一首后来闻名于世的《鄘风·载驰》来表示自己的决心,同时训斥这些无益的大臣:

载驰载驱,归唁卫候;驱马悠悠,言玉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仅;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祝尔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虻;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忧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帮,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新思,不如我所之。

可是看出,许穆夫人对他们说,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好,说我回到卫国是不对的,也不能让我改变初衷;我的思国之心是禁锢不住的,比起你们那些不高明的主张,我的眼光要远大得多!你们考虑上千百回的计策,也不如我回一次家乡有用。她的这种临危不惧令那一帮男人汗颜。

紧接着她用自己的慧智仁心去换齐桓公的浩浩肝胆。许穆夫人请来了齐国的帮助,齐桓公派兵戍漕邑,又派出自己的儿子无亏率兵三千、战车三百辆前往助战,一举打退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势力,收复了失地。两年后,卫国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复了它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以后又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历史。

自然,这一切和许穆夫人的奔走号召有关。许穆夫人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得以流传。《诗经》中能读到的有三篇是她是作品,除了《竹竿》、《载驰》外,还有一首收入《邶风》的《泉水》。《泉水》是写她的思乡,她对家园的依恋。

毖彼泉水, 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于,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 不遐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家园感可以说是人类心灵中最为持久和强烈的冲动的来源。许穆夫人这位游子的字里行间中,是对卫国的怀念,对故国充满着炙热的感情,令人不忍释手。就好像那汩汩流淌进淇水的泉水,对于家乡的思念,许夫人一天也没有搁浅。

远嫁他乡的女子,只能接着出游的机会来派遣忧伤,就好像竭力救国的许夫人,但求速速到达家乡,才能一解她内心的惆怅。有关许夫人,历史留下不多,除了这三首诗歌外,对于许穆夫人,后人无从得知她更多的事迹,也无法领略她更多的风采。但她的聪明、坚强、美貌、坚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青史留名的第一位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