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字海寻趣
26001300000029

第29章 天人合一(1)

——汉字中的世界观

古人在造字时,通过对事物的直觉意象,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用直观的汉字表现出来,同时,汉字在发生发展中又促使古人进一步深化认知。因此,可以把汉字看做是古人原初世界观的载体。

求是——“是”字趣释

什么是“是”?有人这样回答:“是”可以是认定、断定、承认、接受时的一种状态。从古至今,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是”这种状态。“是”是如何被古人创造出来的?

《说文解字》云:“是,直也。从日正。”金文的“是”字,上面是“日”,下面是“正”,“日”下加一直画,像立竿之形,合起来表示日正则竿影直的意思。小篆的“是”字,从金文演变而来,只是“竿”去掉了。“是”的本义就是直。引申为正确,与“非”相对。例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是”假借作代词,相当于“此”、“这”。《论语·述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作语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确指行为的对象,如“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德,唯力是视。”

“正”有追求正确目标之义,“是”字从日,从正,有人认为:“是”字的创造受到了在上古时期就广为流传的夸父逐日神话故事的影响。据《山海经》描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夸父逐日出于何种动机,典籍中均未作交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夸父是在追求一个目标,也可以说是对永无黑暗的光明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山北水南——“阴”字趣释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因此,古时人们总是看到太阳照在南面的山坡上,而北面很少能接受到阳光的照耀,因而山的北面叫“阴”。如果参照河流,在峡谷中人们总是看见太阳照在河的北岸,南岸却见不到阳光,因此河的南面叫做“阴”。

甲骨文“阴”左边的符号表示“山”,右边字的本义是乌云蔽日造成阴暗无光的状况,这个字还表示读音。“阴”在金文和小篆中的结构和写法基本相同。“阴”的本义就是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是一个表示方位的概念。

“阴”与“阳”相对,“阴”由此引申为“背阳的部分”、“不见阳光的地方”。例如“树阴”、“背阴”。由“背阳的部分”又进而泛指背面。“阴”还有“寒冷”、“潮湿”的意思。“阴”还有一个意思是“不外露的、秘密的、不光明的”,如“阴谋”、“阴沟”等。由“不显露”的又引申为“凹下”,如“阴文”是印章或其他器物上铸刻的凹下的文字或花纹。此外,“阴”还指死后之事,如“阴宅”、“阴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趋势,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山南水北——“阳”字趣释

远古时期,日升日落,斗转星移,这些自然现象启发了人们最早的方位意识,而中国大多数山川是东西走向,人们总是看见太阳照在朝南的山坡上,古人以此现象为依据,造出了“阳”字。

甲骨文的“阳”字,左部的符号表示山,右部的符号是“易”,表示太阳和阳光,整个字形表示太阳照在山的南面,这也是“阳”的本义。引申指太阳、日光;又引申为凸出的、表面的、外露的等义。如果参照物是河流,在峡谷中人们总是看见阳光照在北岸,河流的北岸就是“阳”。

“阳”和“阴”是一对相对的古代哲学概念。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天和地、日和月、男和女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可以用“阳”和“阴”来比附。阴阳不但相伴产生,而且相互转化,彼此消长。

在现代社会,“阳”字最常用的用法是组成“太阳”一词,太阳为什么叫太阳呢?当初是怎么命名的?其实,在古代,“太阳”一词起初并没有日光的意义,“太阳”是表示极盛的阳气。古人认为,世界万物分为阴阳。柔软的、黑暗的、不明显的东西叫做阴;阳刚的、正直的、热烈的东西叫做阳。而阴阳又有少阴、少阳、太阴、太阳之分。在这个世界中,最能代表“阳”的就是日光,于是太阳便叫做太阳。而月亮在古时也叫太阴,“月亮”一词也是后来由于语言习惯演化的口语叫法。

讲述过去的事——“古”字趣释

远古时候,人们进行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时,可能只借手势或音量作为媒介。有了语言之后,人类往往借助于记忆力,把所听到的、所想到的,用语言对别人讲述出来,甚至于口口相传,乃至代代相传。古人正是基于这种生活体验造出了“古”字,

甲骨文的“古”字,上部不是“中”字,而是“十”字,表示“多”义;下部是“口”字。合起来表示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叫做“古”。周朝早期金文的“古”字形体,上部也是“十”字,下部是“口”字。小篆的“古”字形体,与甲骨文、金文的形体基本相同。

也有学者认为:“古”中的“十”表示纵横。古代东西为横,南北为纵。而一竖意味着以往极其久远的年代,一横意味着以往各个时代包罗万象的史实。“口”指人说话的重要器官,“十”、“口”合起来的意思是:那些距今年代久远的无数事实都要靠人的嘴巴一代一代地转述下来。

关于“古”字,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某单位的会计下账时,发现一张发票上写的物品名称是“古”,他不知为何物,就问来报销的人:“这‘古’是什么东西?”来报销的也不知道,只好找到经手人——幼儿园的老师,才知是她们买的“锅”。把“锅”写成“古”怎么能报销呢?报销的人要自己改过来,可会计说:“发票不能涂改,除非有原单位的盖章。”于是报销的人只好去找商店。售货员却说:“我们进货时进的就是‘古’,如果卖出去的是‘锅’,将来老板查账查不着‘古’怎么办?”他也不肯改。不改会计不给报销,改又改不成,真把报销人给难坏了。

微小的沙粒——“小”字趣释

《说文解字》云:“小,物之微也。”“物之微也”这个抽象的概念是用什么方法来造字的呢?

“小”字的甲骨文形态是沙粒的象形。古人云:“沙之为物,聚而后见,故以三点象之。”金文变为三竖,小篆的“小”字形体有所讹变,像用一竖把一物体一分为二之形。“小”的本义为细微,表示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其用法是和“大”字相对而言的。

“小”的本义为“细微”,后又引申出“短暂”、“年少”、“低微”、“轻视”等义。我国古代还把文字学称为“小学”,这是因为儿童入学首先要学习文字,到隋唐之后,小学的范围逐渐扩大,成了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的总称。清朝末年,著名学者章太炎认为“小学”这个名称很不确切,主张改“小学”为语言文字之学。

“小”是汉字部首,从“小”的字都与“小”有关,如“尖”,这是由上“小”下“大”组成的会意字。一个物体上小下大,岂不是“尖”的吗?

“小”下加点——“少”字趣释

《说文解字》云:“少,不多也。”“不多”这个概念如何表示?

同“小”一样,古人还是用沙粒的象形来表示。“少”在甲骨文当中是画四个小点,用以表示微小的含义。小篆中“少”的字形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看不出原来的造字意图了。“少”的本义为“数量小”、“不多”。引申义有“数量小”、短缺、稍微等。

从古至今,“少”最常用的意义就是“数量少”,成语有“少见多怪”、“寡言少语”等,“少”由“数量少”又引申出“减少”的意思,如俗语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少”由数量少又引申出“年幼”、“年轻”之义,这一意义读第四声shào,如把年轻男子称为“少男”,把年轻女子称为“少女”等,军衔中有少将、少校等。古代把东北风称为少男风,把西风称为少女风。这是因为在阴阳八卦中,八卦与八方及各种事物互相搭配,用来解释各种现象。八卦中的“艮”卦与八方中的东北方相配,又与人当中的少男相配,所以将东北风称为少男风。八卦中的“兑”卦与八方中的西方相配,又与人当中的少女相配,所以将西风称为少女风。

右手为又——“又”字趣释

“又”字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字,关于“又”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云:“又,手也,象形。”段玉裁做注时说:“此即今之右字。”

“又”字的甲骨文是一个右手的形状,“又”字本义是右手。在卜辞中,“又”的用途有两种,一表示左右的“右”,二表示有无的“有”。后来,又假借“又”来表示“重复”和“再”等义,这逐渐成为“又”的基本义。例如,今天又是个大晴天——表示重复或继续;你又不是小孩——表示加重语气、更进一层;又高又瘦——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等。

关于“又”的成语有“又生一秦”,该成语出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意思指又造成一个强敌。

以工助手——“左”字趣释

关于“左”字,《说文解字》云:“左,手相左助也。”

甲骨文的“左”字是一个左手的形状,“左”的本义为左手。“左”字最初本是一个象形字。到了金文时,在手形下加“工”。“工”,有的学者认为是斧、锛之类的工具,可见“左”的本义是左手执斧、锛等工具帮助干活,后来“左”专用于指“左右”之“左”,人们在“左”字的左边加一个“亻”,成为“佐”,以此表示“辅佐”、“帮助”的意思。

所以,“左”字的本义指左手,引申为方位名词,凡在左手一边的都叫“左”,与“右”相对。由于人面朝南时,左手一方为东方,因而称东方为“左”。如《晋书·温峤传》:“元帝初镇江左。”其意思是元帝初镇江东。左字还有较低的位置或等级的意思,古人常以右为上,以左为下。根据我国传统的习俗,春秋以前以左为尊。战国以后各朝代基本上以左为卑,为下。如被贬职的官员则称为“左迁”,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技艺被称为“旁门左道”。现代则又尊左,比如人们把进步的、革命的人称为“****”。

石字出头——“右”字趣释

关于“右”字,《说文解字》云:“右,手口相助也。”

甲骨文“右”字像一只向右边伸出的手形。右的本义指右手,引申为方位名词,凡在右手一边的皆称“右”,与“左”相对。

“右”字本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右”此字又可作为“又”,是右的本字。后来由于“又”多借用为副词,所以金文就在“又”下增加一个“口”,作为表示“右手”或“左右”的“右”的专字。这个“口”字,既表示人的嘴巴,也表示釜形和方形的器具,还表示建筑物的一部分,如台阶、门槛、供桌等。之所以要以“口”字构型,有学者认为,因为从古至今,人们绝大多数都是以右手持器具来工作劳动的,所以,要以“口”字构型。“右”由“帮助”引申为“保佑”的意思。如《汉书·翟方进传》:“是天反复右我汉国也。”这里的“右”就是“保佑”的意思。不过“右”的“帮助”义古人另造一字来表示,在“右”的左边也加一“亻”,即为“佑”。

“右”是方位词,面向南方时,东为左,西为右,所以“右”又常指西边。古代尊崇右方,把右方视为较高的位置。例如,汉魏以后把世家大族称为“右姓”、“又族”等。

关于“右”字,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有个读书人第一次去岳父家,走着走着来到一个岔路口。“是向左还是向右?”他不知该走哪一条路才好。他四下一看,见不远处有块石头,有个顽童在石头边玩耍。他连忙向那个顽童问路,那个顽童从石头后边探了一下头,没有说话。读书人以为顽童没有听明白,又问了一遍,那个顽童又从石头后边探了一下头。读书人以为顽童耍他,恼羞成怒,正要发作,忽然领悟到:顽童两次从石头后边探出头来,这不是告诉我,“石”字出头是“右”字,我该走右边这条路吗?他向顽童道了谢,就顺着右边这条路走下去,没走多远果然到了岳父家。

不简单的“了”——“了”字趣释

“了”字是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字之一,“了”字写起来很简单,但来历却不简单。我们现今所能确定的“了”字最早的形态是小篆。

《说文解字》中云:“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了”字的篆文像子无臂之形。这里是用小儿两臂及两足皆捆缚于襁褓之中表达收束之意。

“了”字本义为收束。这时的“了”字读liǎo,例如“没完没了”。引申为“决断、决定”之义,例如“了断”。由决断引申指“聪慧”的意思,例如“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又引申指“明白、清楚”的意思,例如“不甚了了”、“了如指掌”等。

由“了”字的“了结”义,引申为表示动作行为的过去时的时态助词。作助词的“了”,读le,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