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字海寻趣
26001300000036

第36章 感悟汉字魔方的灵动(1)

——字谜艺术

字谜是汉字的艺术,它们有的是用汉字的笔画或偏旁作巧妙的提示,有的是根据汉字的形态作奇思妙想,有的是根据汉字的表面意义作另类的引申或联想,还有的是通过笔画的离合增减做文章等。这些字谜无不结构精巧,寓意深远,将汉字的巧妙体现得淋漓尽致。

秦观巧求婚

相传苏东坡有个妹妹叫苏小妹,她才貌双全,智慧过人,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绝。

九九重阳,秋高气爽。苏东坡邀秦观来到秋香亭饮酒赏菊。席间,苏学士笑问:“贤弟风姿俊逸,才辩无双,何以迟迟不择婚配?”

秦观应曰:“吾非草木,岂能无情?小弟久慕一位窈窕淑女,只是难以启齿。”

苏东坡爽朗一笑:“这有何难!说出来包在愚兄身上!”

秦观沉吟了片刻,笑云:“待小弟制个字谜,请仁兄猜猜。”说罢即赋一词:“园中花,化为灰,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心已碎,空听马蹄归,秋日残红萤火飞。”

苏东坡一听,恍然大悟,哈哈大笑:“我明白了,明白了。原来你的意中人是我的妹妹。”于是他巧妙撮合,秦观、苏小妹终成眷属。

“园中花,化为灰”,空余“草”;“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心已碎,空听马蹄归”,“夕”坠去“一点”,“思”字碎去“心”字,“马”(繁体)字的底部(足、蹄部位)为“灬”,合为繁体的“鱼”字;“秋日残红萤火飞”,萤火飞则天已晚,故秋日残红去“火”去“日残红”余“禾”。这样,“草”字头与“鱼”的繁体字、“禾”字拼合为“苏”的繁体字“蘇”。

武则天巧解“青鹅”意

唐朝女皇武则天对汉字十分有研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谋反时,让骆宾王设法拉拢中书令裴炎做内应。骆宾王便编了一首童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殿上坐”,教京都和裴炎家乡的孩子们传唱。

等到这首童谣传到裴炎耳中时,骆宾王特地向裴炎解释说:“绯衣合起来是个‘裴’字,两片火是‘炎’字,殿上坐是南面称王,这就是说你裴炎要南面称王了。”两人谈得投机,最后裴炎答应做内应。

为了保密起见,裴炎给徐敬业写了一封密信。但是这封信被武则天的人查获了。他们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两个字“青鹅”,朝中的官员们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便呈给武则天看。武则天一看,解释说:“青者,十二月,鹅字乃‘我自与’三字组成,这就是相约在十二月起兵,裴炎自会在朝中做内应的意思。”

于是,武则天杀了裴炎,并派兵追击徐敬业。后来,徐敬业的副将杀了徐敬业,归顺了朝廷。

黄庭坚作画解谜

北宋年间,黄庭坚诗文、书法均非常出色,深得苏东坡的赏识,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书与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除此之外,深谙汉字之妙的黄庭坚对字谜也十分有研究。

一次,他由家乡修水来到江州,江州的才子们久慕其名,便约他同舟泛游长江。天光水色,烟波浩渺,景色宜人。一个才子向黄庭坚作揖,说道:“学生偶得两句,向先生请教。”说罢吟道:“远树两行山倒映,轻舟一叶水横流。”

另一江州诗人接着说:“句中有谜,请先生赐教。”

黄庭坚笑而不答,请人拿来笔墨纸张开始作画。他先在纸的上方绘出两株远树(丰丰),又在树上勾勒一个歪倒的山(彐),然后在下面画了一叶扁舟,又横着点了三点水而为“心”。一幅绝妙的淡墨山水画跃然纸上,远山、秀树、扁舟、流水,一个秀丽丰雅的“慧”字道出了谜底。众人看后不禁拍案叫绝。

乾隆猜谜

清代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谜语,当时的大学士纪晓岚也是一位善于制谜和猜谜的能手,君臣二人经常以对诗、猜谜为戏。一年元宵节,乾隆在宫中举行字谜晚会。纪晓岚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会场上:

乾隆画像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

和狐狸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

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这是一副对仗十分工整的谜联,要求打二字。这一下不但把满朝文武及宫廷嫔妃都难住了,就连一向自认为擅长猜谜的乾隆皇帝想了好久也猜不出来,最后只得请纪晓岚自己出来解释。纪晓岚问道说:“在五色之中黑、白、红、黄都不是,是什么?”乾隆立刻说:“当然是青色了。”纪晓岚又问:“狐狸猫狗这几个字相同的地方在哪里?自然是‘犬’旁了。”说到这里,乾隆便说:“不用你再说,这下联的字我也猜着了。”原来这副对联隐的是“猜谜”二字,大家听了,无不赞叹称妙!

词女之夫赵明诚

宋代文人赵明诚是著词李清照之夫,他们的结合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一日,聪慧的赵明诚对父亲说:“今日中午睡觉,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读了一本很好的书,但醒来以后,却把书里的内容大都忘记了,只记得其中三句是: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父亲听后,思忖道:言与司合在一起,于字为“词”;安字去掉上头的宝盖,于字为“女”;芝芙去掉草字头,于字为“之夫”,合起来是“词女之夫”。于是便为儿子解梦说:“你将娶一个善于作词的才女做妻子。”

后来,赵明诚与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喜结良缘。原来,昼寝梦读的故事是赵明诚爱慕李清照,想娶她为妻而做的文字游戏。

巧设谜联征婚

相传某地有个地主,他的女儿年方二八。地主为了给女儿找个如意郎君,决定以文择婿。邻乡的一个穷秀才听到消息以后,也赶去凑热闹。主考官见他衣衫不整,一副穷酸相,有意嘲弄他,并借此把他撵走,当即出了一个谜联:“树上有嘴能笑人。”

穷秀才听了,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火里熔雪不成水。”主考官听后,暗自赞叹:此联对得如此工整,谜底也针锋相对。主考官忙拱手让穷秀才应试。在闺房中的小姐耳闻目睹了这一切,她满意地点了点头。

原来,上联是个“呆”字,下联是个“灵”字。到底是呆是灵,千金小姐自会辨。后来,小姐便与穷秀才结为夫妻。

纪晓岚题字骂和珅

清乾隆年间,乾隆的亲信和珅在府内建了一座亭子,请大才子纪晓岚给他题一匾额。纪晓岚并不推辞,提笔写了“竹苞”两个大字,和珅一看,这“竹苞”二字与凉亭两侧出绿竹正好相互映衬,非常喜欢,就叫人将两字刻成匾挂在亭子上。

一天,乾隆来到这座亭子前,当他抬头看到这块匾额后,不禁哈哈大笑。和珅大为不解,忙问笑为何故。乾隆说:“你没看出来吗?纪晓岚在耍你呢,这‘竹苞’二字拆开,不就是‘个个草包’吗?”

和珅听了又羞又恨,但又不好发作。

伍子胥智斗老相国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伍子胥的人,他能文能武,能言善辩,人们都传说他做相国最合适了。吴王听了以后就派人把他召进宫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要考考他是否有真本事。

吴王让两个士兵抬来一只大鼎,伍子胥只用一只手就把大鼎举过了头。吴王又叫吏官问了许多文化知识,伍子胥也对答如流。这时老相国着急了,他怕自己的位置保不住了,就出了一个怪谜:“兄与弟同姓,弟与兄同名,兄有荫山秀,弟有万里明。”

伍子胥不慌不忙地说:“我也有一个谜请教:霜有雪没有,箱有柜没有,你有我没有,立功自会有。”老相国冥思苦想了半天,还是说不出谜底。最后,吴王让伍子胥做了相国。原来,两人的谜底都是“相”字。

猜谜破案

从前,商人张三带了一百两银子搭李四的船去外地贩货,半夜发觉银两已不翼而飞。由于船未曾靠过岸,张三心想这一定是李四所偷,但李四死活不承认。天一亮,张三就扯住李四吵吵嚷嚷地上岸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