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诗词赏析
26002200000008

第8章 军旅诗(3)

接下来作者并没有解答上句的疑问,而是告诉我们除了风雪之外,红军还要面临更大的困难,首先是“头上高山”,高耸入云的群山,战士们需要仰起头才能看到山顶,形象生动地为我们描绘出山区险要陡峭的地貌。其次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和关隘。但是,面对这些困难,英勇的红军毫不畏惧,以破竹之势越过了高山,冲破了要塞和关隘。“风卷红旗过大关”声容并茂地展现了红军队伍翻山越岭的动人画面,也表现出红军战士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和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词的下阙点明了红军行军的目标,但作者并没先说透,而是用设问的形式点出了红军这次的行动方向,“赣江风雪迷漫处”,不仅承接了上文“雪里行军”中的“雪”,又承接了“风卷红旗”中的风。由于风雪遮住了战士们的视线,所以他们向远处望去,只能看到赣江那边风雪迷漫的景象,这样写不仅进一步渲染了气氛,而且能让读者产生一种朦胧的感觉,也增强了诗情画意。

接下来作者露出了底牌,“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这两句完全用的是口语,明白而有力的直陈,不仅回答了行军的目标任务,而且回答了“情更迫”的原因。“下吉安”的命令昨天刚颁布,今天队伍就挺进在征途中,由此可见军情的紧急和红军雷厉风行的作风,而一个“下”字,则写出了红军战士们势不可挡的雄姿,虽然这时红军还没有到吉安,但是以这样的行军步伐和昂扬的斗志,打下吉安已经指日可待。

前面我们赏析过的《如梦令·元旦》与这首词的写作时间相隔不到一个月,内容上也互相关联,所以可以称为姊妹篇。所不同的是,前篇是以轻快活泼的笔调描写红军突围和战略转移,因此在气韵上稍逊,而这首词则是以横扫千军的笔力描写准备充分的进攻,在气韵上显得大气磅礴,震撼人心。

初稿对照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无翠柏(情更切)。头上高山,风掣红旗冻不翻。

此行何去?赣江云雾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狂飙为我从天落——《蝶恋花①·从汀州②向长沙》

一九三零年七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③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④,

偏师⑤借重黄公略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⑦歌一曲,

狂飙⑧为我从天落。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

题解

1930年5月,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在中原集结大量兵力进行混战,这在客观上有利于革命形式的发展。但是在中共中央里,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者却片面地夸大客观形式有利于革命的一面,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沙”的激进口号,主张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并指派中央特派员涂震农到闽西召开汀州会议(又称南阳会议),命令在闽西的红军立刻进攻南昌和长沙,会上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此项行动。

1930年6月,毛泽东率部队由福建省汀州(长汀)进军江西省。7月30日,打到南昌郊县新建的西山,在这里他召开军事会议,说服干部不要进攻南昌,从而保存了红军的实力。8月,毛泽东带领部队从江西向湖南进军,在浏阳的东北同彭德怀领导的红军第三军团会合,并决定共同组成红军第一方面军。9月,红一方面军进攻长沙未果,损失严重,因此,毛泽东又说服红一方面军的干部改变当时党中央所指示的夺取湘鄂赣三省省会的冒险方针,带领部队撤离长沙,然后分兵攻取湘东一带的茶陵、攸县、醴陵和赣西一带的萍乡、吉安等地,占领了大片地区,从而使革命根据地得到了扩大。这首词就作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江西境内进军的途中,因为毛泽东不赞成攻打南昌、长沙等大城市,所以标题用“向”而不用“攻”、“占”。

注释

①蝶恋花:词牌名,本名《鹊踏枝》,后来北宋晏殊采用梁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的句子改名为《蝶恋花》。

②汀州:古时州名,今福建省长汀县所在。

③长缨:长绳子。《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④赣水那边红一角:这里指赣西南革命根据地

⑤偏师:配合主力作战的部队。

⑥黄公略:湖南湘乡人,1927年加入共产党,1928年发动并参加了平江起义,1930年任红三军军长,1931年9月战死于江西吉安。

⑦国际悲歌:指《国际歌》。悲:悲壮、高昂激越之声。

⑧狂飙:疾风,这里比喻革命风暴。

赏析

《蝶恋花》这一词牌,在古代通常用来抒发儿女情长、离愁别绪。而毛泽东却用这个词牌来描写红军行军打仗,这就使整首词显得豪气漫卷,意象宏大,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词的上阕描写了红军出征的英雄气概,并赞扬了坚持正确路线,建立了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黄公略同志。词一开篇,作者就用“天兵”来比喻红军,用“腐恶”来比喻敌人,充分地表现出红军是一支神勇的正义之师,而敌人是已经腐烂、没有前途的势力,最终难逃覆灭的下场。中间用一个“征”字相连,表现出红军出征的正义性。接着作者又写道“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在这里作者又用“鲲鹏”来比喻强大的敌人,尽管敌人现在很强大,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红军战士就好像那万丈长缨一样,最终会“把鲲鹏缚”。作者在这里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与“立三路线”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红军的武装力量还没有发展成“万丈长缨”就想去缚住“鲲鹏”,也就是去攻打有强敌把守的大城市,这无疑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幻想。开篇两句是虚写,用比喻来突出红军出征的磅礴气势,表现出红军压倒敌人的英雄气概和战胜敌人的坚强决心。

但是,要想取得革命胜利,除了要有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正确的路线,那么正确的路线是什么呢?“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这两句告诉了我们答案。黄公略所领导的队伍是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侧翼部队,但是他在赣西南所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却搞得红红火火。所以作者在对黄公略高度赞扬的同时,也对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进行了否定,正确的道路应该是像黄公略那样扩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词的下阕描写了当时江西等地掀起了巨大的红色风暴,颂扬了工农革命运动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蓬勃发展。“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为我们勾勒出当时广大工农群众投身革命的热潮,“江西”、“湘”、“鄂”都是着眼于广大的区域,而不是着重进攻南昌长沙、武汉等中心城市,这再一次体现了作者“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

接下来作者化用杜甫的“悲风为我从天来”,并且引入《国际歌》这个外来意象,使全诗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但为什么要在《国际歌》中加上一个“悲”字呢?这主要是为了突出《国际歌》的肃穆、悲壮的情调,前面掀起的山呼海啸般高亢壮烈的气势得到升华,上升到神圣而恢弘的境界。

初稿对照

蝶恋花·进军南昌

六月红军征腐恶,欲打南昌必走汀州过。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十万工农各会合,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统治阶级馀魂落。

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①·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②。

雾满龙冈③千嶂④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⑤。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⑥下红旗乱。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

作者原注

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

《淮南子①·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②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③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国语④·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⑤,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⑥,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韦昭注:“贾侍中〔按指后汉贾逵〕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

《史记》司马贞⑦补《三皇本纪》:“当其(按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⑧,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毛按:诸说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他死了没有呢?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是确实胜利了。

《作者原注》注释

①《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其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

②共工、颛顼(zhuān xū)、炎帝、高辛、女娲(wā)、祝融:他们都是传说中古代部族的首领。

③天柱、地维:维,大绳。古人设想天圆地方,天有九根柱子支撑,地有四根大绳拴系。

④《国语》: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⑤虞于湛(dān)乐,淫失其身:贪图享乐,纵欲放荡。虞同“娱”,湛同“耽”,失同“怢”。

⑥堕(hui)高堙庳(yīn bēi):平毁山丘,填塞沼泽。堕同“隳”。

⑦司马贞:唐朝河内人,字子正,曾作《史记索引》,并在《史记》末补充《三皇本纪》一篇。

⑧以水乘木:乘,接替。古代有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以解释朝代更替的说法。《三皇本纪》中记载女娲以木德王,继承者应为火德,而共工为水德,以水代替木,不合顺序。

题解

1930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迅速发展,在多个省市建立了大小不一的10多个革命根据地,全国红军也达到了10万余人。眼看着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这引起蒋介石的极大恐慌,因此在胜利结束与阎锡山、冯玉祥的军阀混战后,他立即在1930年10月纠集了10万兵力,任命亲信鲁涤平为总司令,采取“分兵合击”的战术,兵分八路向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展开进攻。当时在根据地的红一方面军和红三方面军只有4万人,人数上处于劣势的他们采取诱敌深入,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军的战略方针。在12月30日乘雾色对进入龙冈包围圈内的敌军主力张辉瓒第十八师发起总攻,歼灭其两个主力旅,包括张辉瓒本人在内的9000余人成了红军的俘虏。接着红军乘胜追击,又在东韶歼灭敌军另一主力谭道源第五十师3000余人,反第一次大“围剿”到此胜利结束。这首词就作于反第一次大“围剿”胜利以后,反第二次大“围剿”交战之前。

注释

①渔家傲:词牌名,因宋代晏殊《齐喝调》中“神仙一曲渔家傲”的句子而成名。

②霄汉:霄指云天,汉指星河。《后汉书·仲长统传》:“可以凌霄汉,出宇宙之外矣。”

③龙冈:在江西省永丰县的南端,南与兴国县相连,西与吉安县相接,地势十分险要。

④嶂:像屏障一样陡峭的山峰。

⑤张辉瓒: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时任第一次“围剿”前敌总指挥。

⑥不周山:古代传说中西北方的一座大山,因残缺且不周圆而被称为不周山。

赏析

这首词的词题虽然是反第一次大“围剿”,但是全词的内容却是描写龙岗战役,这主要是因为龙岗战役是反第一次大“围剿”中的关键性战役。它的胜利标志着反第一次大“围剿”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战役不仅增强了根据地军民战胜敌人的信心,也为反第二次大“围剿”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因此这首词可以说是一首激荡着英雄气概的战歌,也是土地革命战争的壮丽史诗。

词的上阕追忆了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取得龙冈大捷时的情景。“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词一开篇作者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林木挺立,万里霜天,红叶烂漫的自然景色图,这是移情入景的写法,在“霜天”的反衬下,用“红叶烂漫”来形容南方深冬的山林,生动地描绘了根据地红红火火、生机勃勃的革命景象,同时这也是作者对根据地居民蓬勃高涨的革命热情的赞美。接着作者由景写人,把红军比喻成“天兵”,从而说明红军是一支正义之师。“怒气冲霄汉”说明红军战士被敌人嚣张的气焰所激怒,因此表现出高昂的斗志,这也预示了这次战役最终胜利的结局。词的开篇一句写景,一句写情,气势雄伟地描绘了激战前浓烈的战争气氛,构成了“山雨欲来”的势态,为下文的胜利铺垫了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