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26005200000025

第25章 办事不求人,能走多远(6)

让名人为你办事

求名人办事大家会觉得难,因为名人高高在上,自己以卑微的身份去求助可能事倍功半。要想得到名人的帮助,就一定要先设法得到其青睐,那么下边一切的事情都轻松得多。言之有物是获得别人青睐的一个重要途径,与其泛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贵号生意一定发达兴隆。小弟才疏学浅,一切请阁下多多指教。”这些缺乏感情的、完全是公式化的恭维语,不如说“阁下上次主持的讨论会成绩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话,直接赞扬他的著名工作;如果恭维别人生意兴隆,不如赞美他推销产品的业绩,或赞美他的商业手腕;泛泛地请人指教也是不行的,你应该择其所长,集中某点请他指教,如此,他一定高兴得多。

在求名人办事,说一些刻板的客气话,必不能引起听者的好感,反而让对方觉得你缺乏诚心。说恭维赞美的话一定要切合实际,赞美别人最近的工作成绩、最心爱的宠物、最费心血的设计,这比说许多无谓的虚泛的客套话为佳。

善于说话的人,往往能获得名人的青睐,他所说的每一句赞美的话都很适当,这就为他求人办事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既然赢得了名人的青睐,接下来怎样与他们发展关系呢?以下有几点可供参考:

1.切忌奉承,不卑不亢

尊重是有原则、见真情的。如果不顾原则,另有目的,人格沦丧,不知廉耻,对尊贵者就会卑躬屈膝。这表面上似是尊重对方,其实它与尊重的本质是不同的。阿谀奉承,虚情假意,夸大其词,别有用心,只能让人反感、厌恶、痛恨。本来可以建立友情,却因双方失去真情而无法发展下去。

2.尊重对方,严谨有致

与尊贵者发展友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双方关系,给其以相应位置,充分表现出你对他的尊重。这是对双方关系的确认和定位,也是对对方的一种渴望受尊重愿望的满足,所以必须严谨有致。

3.主动真诚,作出姿态

名人的行为是要与自己的身份、地位保持一致的。他们一般不会主动与我们交往,而作为平常人,身份在下,地位比他低,自然要主动积极,充满真诚,先迈出一步,作出友好的姿态。这是交际的惯例。

4.态度自然,不必拘谨

名人无论地位,还是阅历、学识,都高我们一筹。与他们交往,常令我们肃然起敬,有时我们还有一种威压感。我们作为平常人,尤其是未见世面的青年人,在这种情势下往往显得动作走形,言语嗫嚅,特别别扭、生硬。其实名人也是我们平等的交际对象,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对方,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本色,自然地与之交往,不必拘谨。这反倒能显示自己的交际魅力,会赢得对方的认可和尊重,从而名人会乐意与我们发展友情。

5.求助求教,接受呵护

名人是力量的象征,在他面前,我们显得很弱小稚嫩,所以我们要接受并求得呵护。这一则是我们与名人交往所寻求和迫切需要得到的东西,二则作为名人,他也会从中获得施与和扶持之乐,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寻找呵护一要尊重名人的愿望,二要适度得体,不可仰仗、依附于名人。

6.巧托会配,不可狂妄

从交往的过程来说,名人是交际的主角,而我们则是配角,处于次要地位。这是交际现状,也是交际规律,是由交往者的身份和交际能量决定的。我们要积极支持名人,热情配合名人,鞍前马后,服从需要,听候调遣。这是合乎交际现实的,不仅不会降低自己的“身价”,还会取得名人的信任。而如果不能摆正这层关系,不恰当地显示自己的能耐,卖弄自己的才华,往往适得其反。

所以,在与名人交往时,最好先学会以上几点,这样才会得到认可和赞赏。

让客户为你办事

李先生本来一无所有,经过十年奋斗,终于成为著名的建筑企业家,被誉为赤手空拳打天下的英雄,他就是靠“空手道”策略发家的。

最初,李先生从朋友那儿无意中听来一个消息,说有家地产商,想出卖一块山坡上的木材,好将土地挪作他用。这个机会很不错,正是李先生实现预约销售法的契机。

于是,李先生开始四处奔走,替那位地产商物色买主。“那座山上的木材约值100万元以上,主人有意80万元出手,请你买下它,保证两个月内可赚一成,超出部分归我。如果赚不到一成,我负责赔偿。”李先生对那些有可能成为买主的人这样说。

终于,李先生找到了买主,双方买卖成交后,李先生又负责木材销售。凭着他的勤奋和吃苦精神,他竟然以两倍的价格将木材脱手,所得利润自然可观,而且没有一分一文的投资。

运用“空手道”就把事情办成,促成你与客户的合作,这大概是最成功的办事手段了。

在商场上,用空手道求人办事不失为一种方法,另外,我们还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

1.用真情推倒你与客户之间的心理围墙

推销员与客户之间除了业务来往之外,还要进行一些正常的人情交往,这对其业务上的经营是大有帮助的。用一些真情就推到你与客户之间的心理围墙,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位女推销员,每天中午休息时间便进入各公司拜访,有时是口香糖,有时是一颗酸梅,一一分送给在场的每个人。

吃完饭后,来片口香糖或一颗酸梅,精神格外清爽。

这种小礼物的确是人际关系中最好的媒介,它能将准客户与推销员之间的围墙推倒。

一份小小的礼物却能产生莫大的效果。你可以经常送给客户一些特制的广告品,如铅笔、打火机、记事簿、烟灰缸等,这样往往利于推销的进行。这种方法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抓住了人们心中存在的“不要白不要”的心理,它可以调节客户的思想情绪并为之创造出一个主动进行合作的气氛。

所以,在同客户打交道时可以适当地用一些小礼物表达自己的诚意,加深彼此的关系,从而利于事情的办成。

2.平衡你与客户间的利益

任何人在求客户办事时,都是在与对方交换着某些东西。所谓交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你的某种能力对方认为很需要,那你的某种能力就可以作为交换条件;你的某位亲戚是个有地位的人,对方若认为有可能会用到你的亲戚,那么你这位亲戚的财势地位,就可以作为交换条件;你的社交能力特别强,对方认为你有很好的前途,这个也可以作为你的交换条件。求客户办事,首先要让对方知道你也有能力为他办事,他能从你这里得到好处,或者知道你有使用价值,这种情况下,你再开口,所求之事就会大功告成。

求客户办事,不管办什么事其实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要通过别人获得这种利益,又必须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利益平衡关系。就是说在利益问题上不能总一头大、一头小,不能让对方一味地付出,即便这种付出只有一点点,也是如此。因为,久而久之积少成多,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因此,找客户办事,要在客户付出之前或付出之后让他有所得,要让他心甘情愿地付出。这就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回报。这种回报当然不限于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感情上的。所以,在求客户办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这种利益平衡关系,这样才能办好事。

让同学帮你办事

当今社会是人际关系社会,人际交往是不是广泛,是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在这种关系中,同学关系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因此,要用心去联络同学间的感情,以备不时之需。

请同学帮忙时,也要给同学适当的恩惠。借同学之力,联系别人、同别人打交道办事,不要忘了向同学表示感谢和给予回报。

英子毕业时没有门路,找不到工作。通过同学关系找到某单位人事处处长,请求在该单位工作。恰巧本单位缺乏这样的人才,于是就留了下来,但并没有确定成为长期合同工。

英子到该单位后,由于疏忽,并没有及时通知同学。在一次聚会中,处长与那位同学见面,同学问起情况,方知其已经在单位上班了。那位处长是个重义气的人,当时没有说什么,心里总觉得英子办事不周到,欠考虑。从此,对英子“另眼相看”。

其实同学只是出于关心,并没有什么坏的念头。而处长的想法是:英子不够意思,不会办事,有时欠考虑,不会有大的发展。戴上这样的有色眼镜再去看人,当然就有毛病了。

同时,对于经由同学的关系建立的关系来讲,回报同学意味着“懂事儿”,意味着尊重同学的关系,而对于同学使用金钱建立的关系,更应该进行回报,并及时沟通,以防同学与那位之间产生隔阂,互相猜疑,影响同学的人际关系。

让小人为你办正事

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小人。小人常常见风使舵,见利忘义,并在背后耍小动作。虽然被多数人所不齿,可偏偏这种人却在各级领导间能左右逢源,单位中的每件好事几乎都要沾上他。有时,你办事情还得靠他出马。

肖程在县委秘书处作打字员,最近要分配住房,除了按照分数线排队之外,预留出了8套奖励住房。肖程一家5口挤在15平方米的房子中,非常想分到一套。于是,暗暗在心中将县委的人员排了一下队,差一分自己就在队列之中了,看来只好打奖励房的主意了。奖励房是给那些有前途但不够资格的人预备的,当然,够不够资格还不是领导一句话嘛,但如何运作呢?于是,想到了同事邓磊。邓磊是通过县委副书记介绍过来的,在秘书处什么都不干,但每次奖金一分不少。

借着一个机会,肖程同邓磊讲了一下,邓磊倒是挺痛快,“哥们,我帮你可以,也能够帮上忙,但是得需要钱。这样吧,你先给我5000元,如果我帮不上忙,我一分不少地退给你。如果你分到房子,再给我5000元。”肖程比较犹豫,毕竟房子还没见到影。但别无他法,咬咬牙,同意了。经过邓磊的参与,终于分到了房子。

让小人为我们办事,特别是让其为我们办正事并非一件易事。但如我们能采取一定的策略,对准他们的要害,是能达成所愿的。

策略一,利益面前,小人崛起。

小人多见利忘义,而有很多小人因为舍得“投资”,他们的关系网还是比较广的。利用这样一个特点,可以在自己困难的时候,以利诱之,让他们帮助自己解决的困难,从而实现以小利换大利。同时,多方事实也已证明,小人也乐于此种“利诱”,并心甘情愿地为你办正事。

策略二,动机高尚,小人愿为。

很多人都把自己看得很高,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善良而高尚的人,小人也不例外,尽管他心地险恶,背地施招,但他在表面上还是虚伪地展现他善良高尚的一面。心理学大师庞·摩根也认为,每个人的行事都有着两个理由:一是真正的原因;一是听起来很动听的理由,都喜欢给自己的行为赋予一种良好的解释。因此,我们也可以给那些伪装着善良与高尚的小人一个高尚的动机,让他们来为我们办正事。

策略三,引蛇出洞,逼其就范。

无意识的打草惊蛇,会使对手有所警觉,有所防范;有意识的打草惊蛇,却可以使对手惊慌失措,答应你所提的要求。

托小人办事时可以使用“打草惊蛇”这一招,引蛇出洞,逼其就范。例如当某人到被求者家里拜访时,不经意地告诉他,外面似乎有些传说,说他有受贿行为,还说他与某某女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有人撞见他俩在一起。如此点到即止,保证他面色发灰,心惊肉跳,一定会求你:“哥们有事好商量,你有困难尽管说,我会帮助你解决的。”

这时的他说话绝对是真诚的,你尽管开出他能力所及的清单,让他也爽快地为你服务一次,这就叫一物降一物。只要你能抓住他的痛处,包他立即全身发软,任你支撑。

不过,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前,绝不要用这一招,否则他会反咬你一口,包叫你“三步倒”。

当然,托小人办事,一定要稳妥行事,一旦有所损失,可以及时撤身,免受更大的损失。

托小人办事,第一,要了解小人的背景来历,看他的关系到底如何,还要看所托关系的性格和行事特点。原则性强的人就不容易办事。第二,要循序渐进,不要一股脑儿的将利益全部拿出,这样反而会激起他更大的胃口。第三,不要一棵树上吊死,不要完全寄托于小人,要多寻几条道路,防止错过时机。

让你的“敌人”乐意为你办事

你的敌人都只是暂时而相对的,切忌把你目前的“敌人”一棍子打死,抛弃一个人就等于舍弃一线成功办事的希望。

战国时代后期,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均无力单独抗击强秦的侵略。为了与强大的秦国对抗,保障弱小国家的利益,六国联合,势在必行。

公元前314年,苏秦先到燕国,向燕文王指出,自己的国家与燕国有着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利益,在强大的秦国面前,各小国好比风中的蜡烛,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才能保护各国的利益不受侵犯。他劝说燕文王应与近在百里的赵国联合,以防千里之外的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