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26005200000028

第28章 办事不求人,能走多远(9)

不要被原则绑住手脚

古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道出了原则的重要性,但在在求人办事时,会随时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而原则是死的,人是活的,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比如说,有个人想为自己大学刚毕业的儿子找份工作,而这个人的表哥就在某个机关单位当领导,于是此人就想借表哥的光为儿子谋个差事。这位表哥得知亲戚的心意后又多方考察自己的侄儿,发现侄儿确实有才华,然后他就想:自己是应该“举贤不避亲”呢,还是“避亲”?其实,这种情况下,他完全可以帮侄儿一把,因为侄儿具备那种能力,就应该帮那个忙。这就是一种灵活性原则。只要能得到一个“双胜无败”的结局,该用什么样的姿态就用什么样的姿态。

生活应该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不能总是那种正经八百的“成人对成人”。在办事过程中,有三种人显然是“不可爱”的:一种是老要显示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只会扮演“家长”,不会扮演“成人”的人;另一种是老要别人为自己操心,而从来不知道也应该为别人操点心的,只会扮演“儿童”,不会扮演“家长”的人;还有一种是所谓“纯理智”的,只会扮演“成人”而不会扮演“儿童”的人。为了确保在社会中办事成功、顺利,就不应该让自己成为上面这三种人。

此外,用“压”来迫使对方向自己屈服,用“顶”来迫使对方迁就自己,或者为了不得罪对方而“忍气吞声”地屈服和迁就,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讲究“选择和诱导”的艺术,就是为了找到一种“不压、不顶、不屈服、不迁就”而又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好办法。但这需要很大的灵活性,只会认死理的人是难以做到的。

不要轻易得罪他人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添一堵墙。”给人办事时,不论是否办成,都不应该得罪别人。一个人应尽可能少地不得罪人。

在办事时,得罪别人就很容易将自己逼入困境。例如,美国前总统林肯以伟大的业绩和完美的人格获得了人们的衷心敬仰,他的许多事迹被人们世代传颂。但他在成长道路上也曾因为爱得罪人而经历了不少的坎坷。

林肯年轻时,不仅专找别人的缺点,也爱写信嘲弄别人,且故意丢弃在路旁,让人拾起来看。这使得厌恶他的人越来越多。

后来,他到了春田市,当了律师,仍然不时在报上发表文章为难他的反对者。有一回做得太过分了,最后,竟把自己逼入困境。

当时,林肯嘲笑一位虚荣心很强又自大好斗的爱尔兰籍政治家杰姆士·休斯。他匿名写的讽刺文章在春田市报纸上公开以后,市民们引为笑谈,惹得一向好强的休斯大发雷霆。他打听出作者的姓名后,立刻骑马赶到林肯的住处,要求决斗。林肯虽然不赞成,却也无法拒绝。身高手长的林肯选择了骑马比剑,请求陆军学校毕业的学生给他教授剑法,以应付密西西比河沙滩的决斗。后来,在双方监护人的调解下,决斗风波才告平息。

这件事给林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他认识到得罪别人的事就连最愚蠢的人都不会做。而一个具有优秀品质并能克己的人,却常常是扬弃恶意而使用爱心的人。从此,林肯改变了自己对人刻薄的做法,以博大的胸怀赢得了民心。

林肯的教训及成功也是值得我们仔细体味的,在我国的历史上这种例证也是到处可见。

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夷射在接受国王的宴请后,酒足饭饱而出。此时担任王宫守门的小吏则跪请求说:“给我一点酒喝吧。”夷射斥责则跪说:“一个下贱的守门人也想饮用国王的美酒吗?滚开!”夷射走远后,则跪非常气愤,于是,将碗里的水泼在廊门的接水槽中,水的样子类似小便。

天明以后,齐王发现了,就斥责则跪说:“昨天晚上,是谁在此处小便呀?”则跪回答说:“夷射在这地方站立过。”齐王大怒,因此诛杀了夷射。

一个卑贱的守门人因为被大臣污辱,竟然设计要了大臣的命,由此可见与人结怨的害处。

以上事例都说明了同样一个道理:不可轻易得罪别人,否则只会是自找麻烦,增加自己处世及办事的难度。

不要有羞怯心理

智利著名女诗人米斯特拉尔有一首关于羞赧的诗,写得特别美,道出了羞赧的美丽。

如果你看我,我就变得美丽

仿佛小草披上降下的露珠,

河水退去时,高高的芦苇

不再认得我焕发容光的颜面。

我羞怯,为了我凄凉的嘴巴,

粗哑的嗓音,笨拙的膝头:

如今你看着我,走进我,

我感到我可怜,在****地摸索。

你在路上逢到哪块石头

都比不上这个你捡起来的女人

在拂晓的微光下更加****,

因为你看见了她,听见了她的歌。

我要缄默,为的是不让

原野上经过我的人知道我幸福,

缄默于照上我粗糙额头的光辉

缄默于我手上所有的战栗……

夜来了,露珠落上小草;

久久地看着我吧,温存地说话,

但愿明天河水退下时,你所

吻着的她,已经满被美丽!

一说话就脸红,一笑就捂嘴,一出门就低头,这是许多天生羞怯的人的共同表现。可是羞怯却是办事的天敌。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第一步克服的就是羞怯心理。

要想改变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弄清造成羞怯的原因。一般来讲,羞怯由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双重影响所致。有人认为后天的成长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习惯对羞怯的影响更大些。据观察,有些羞怯的人在自己的孩提时代并不羞怯,只是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学习、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受到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压力,加之自己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与评说,久而久之,才形成羞怯的性格;也有一部分人是由于童年时家庭环境导致的,有些家长不鼓励自己的孩子和同年龄的孩子玩耍,或是周围没有同龄儿童,久而久之也会形成一种内向而羞怯的性格。以上两种情况在羞怯的人里占了很大比例。针对造成羞怯的原因,要想克服羞怯心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学会坦诚

首先,必须学会尊重别人,不要给别人一种傲视一切、高高在上的印象,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并乐意与你交往。否则,整日孤芳自赏,尽管主观上想克服羞怯,但终因客观上的碰壁而走回羞怯的老路上去。其次,为人要热情、开朗,作出乐于与人交往的表示。否则,终日沉默不语,别人便不愿打扰你了。只有善于并乐于表达,并使别人在与你的交谈中获得乐趣,别人才愿意与你交谈,你才有可能从羞怯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2.要提高认识

要明确性格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你已形成羞怯的性格,不要刻意追求奔放和外向,因为羞怯的人也有很多优点。要避免羞怯,关键是要少考虑自我,多考虑他人,多考虑社会价值,多考虑如何与人交往。此外,还要正确认识自己,承认羞怯是自己的弱项。这样当别人注意到你的这方面时,你才不会紧张或刻意地掩饰自己,才能采取随和的态度,也只有这样,你同别人的关系才能更加密切而友好。

3.关注他人

平时要留心他人的行动和爱好,了解对方对什么样的话题、行为最感兴趣。这样,与人交往时就能投其所好,使人觉得你容易接近,容易成为好朋友了。

总之,你要尽力克服自己的羞怯心理,这样一来,就为你的成功办事打开了一扇大门。

不要与小人结仇

我们在办事时,总会时不时地遇到一些小人。小人之所以“小”,是因其有小心胸、小聪明,善耍阴招,猛虎之爪或可躲过,黄蜂之刺防不胜防。和小人保持距离,就成为办事者必须遵守的规则,因为小人不讲道义、不遵章法、不惜一切,是我们人生路上万万不可得罪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同小人保持距离,而不必疾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限,毕竟他们也是要面子的!唐朝名将郭子仪对小人的不同态度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唐朝时候,有一位恶人叫丁谓,跟郭子仪同时代的,这个人当时在朝廷里并不得志,地位并不高,是一个小官,心术不正,人很有才气,但是有才没有德。

郭子仪那时却出将入相,何等威风!

有一次丁谓来拜访他,他把他的家人完全撤到后面去,自己整整齐齐穿了朝服来见丁谓。

等丁谓离开之后,家里人就问郭子仪:“你接见人从来没有这样,如临大敌一般,为什么对待这个人要这样恭敬?”

他就跟家人说:“这个人心术不正,又很聪明、很会巴结人,不能得罪,万一将来他做了大官、得了志,我们得罪他,他怀恨在心,会报复我们的。”

他的话果然应验了。后来,丁谓做了高官,朝廷忠良凡是触犯了他的,他都想方设法报复人家。郭子仪不曾得罪他,所以才得以保全!

可以说,郭子仪的一生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与他“敬小人”的处世哲学是有很大关系的。

有不少人疾恶如仇,他们对小人不但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但是,在办事的时候,你要记住:千万不要疾恶如仇。否则,事情必不会办成功的。

常言道:君子不念旧恶。这是对君子的要求。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不念旧恶”的能有几人?有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有的人则不然,芝麻大的小事也会记恨在心,难以释怀。在求人办事中,我们常会不自觉地得罪这类心胸狭窄的“小人”,而且有时得罪了,自己也不知道。这些人不但“不忘旧恶”,而且会耿耿于怀,一有机会就要加倍报复,“以消心头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