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26005200000029

第29章 办事送礼效率高(1)

第一节送礼前需花费四种心思

心思一:小心触犯送礼的禁忌

送礼有时候也会送出来麻烦,所以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问题来。

有个人去医院看望病人,带去了一袋苹果以示慰问,哪知引出了麻烦。那位病人是上海人,上海人叫“苹果”跟“病故”二字发音相同。送去苹果岂不是咒人家病故?由于送礼人不了解情况,弄得不欢而散。鉴于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例如,对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你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就很没趣;给******教徒送去有猪的形象作装饰图案的礼品,有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注意这一点而闹得不欢而散,使得该办的事情没办成。

那是惹人生气的。因为送礼有许多禁忌——个人的、传统的、民族的、宗教的、文化上的。有时候辛辛苦苦选择的一份礼物却因为触犯了某些禁忌,而让对方不悦甚至生气,当然本来想托别人办的事情也就泡汤了。

当你送礼时,可对照以下禁送的礼品,看看自己是否犯了什么送礼的禁忌。

1.忌不考虑风俗禁忌

送礼前要对受礼人的身份、爱好、禁忌等有所了解,以免礼不得当,使双方感到尴尬。例如,对方结婚,忌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送终”总归是不吉利的。此外,要尊重对方的民族习惯,如牛是印度教的圣物,你要送对方牛肉干会让他愤怒不已。

鉴于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例如,给意大利人送菊花,给日本人送荷花,给法国人送核桃,都会引起外宾的反感。

2.忌违法违规礼品

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即使关系再特殊,也不要向他们赠送任何礼品。送外国友人礼品的时候,要考虑到不违犯对方所在国家的现行法律等。

3.忌送礼时不看人下“菜碟”

将礼送到别人的“心坎儿”上,还有一点是必须要考虑的:要看人下“菜碟”,不同的礼物送不同的人。一般而言,实惠礼物送贪者,精巧礼物送富人,有纪念性的礼物送恋人,趣味性的礼物送朋友,实用性礼物送老人,启智的礼物送孩子,特色礼物送外宾。另外还要开率到高血压患者不能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含糖量高的食品。如果送私忌礼品给人,对方反而会认为你不尊重他。

4.忌有害健康礼品

有一些东西会对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有害。比如,香烟、烈酒、赌具以及庸俗低级的书刊、音像制品等。送这类礼物,或许能够投其所好,但难免会有存心害人的嫌疑。

5.忌当着别人的面送礼

送礼一般是为了求人办事,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都会涉及双方当事人的一些个人问题,有时候还会让办事的一方有受贿的嫌疑,所以送礼最好在私下里送。

心思二:送礼就要送关键人物

古人云: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意思是说,穿了别人的衣服,怀里就会装着别人的心事或隐忧。换句话说,收下了别人送来的礼物,就得为别人办事。所以,要想求人办事,就得首先学会给别人送礼。

送礼是一门艺术,要想让自己的礼物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要遵循“送礼送对人”的原则。

送礼就是为了办事,那送礼当然就要送给办事的对象,但是有时候办事对象并不止一人,或者说事情要办成功,需要多方的努力和协调。这个时候把礼送给谁呢?有必要全送吗?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选错了送礼对象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把礼物送过去了,事情却没有办成——因为对方并非是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所以即便送了礼,也是徒劳的。

送礼要送给关键人物,不能送张三一点又送给李四一点,王五也收到一点,结果礼物被分割零散了,分量显得很轻,有时可能起不到利益驱动的作用。这还不算,送的对象多了,难免人多嘴杂,心机泄漏,对事情有百害而无一益。

当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来到利比亚的时候,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政府出租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原先一些大公司放弃了的利比亚租借地。根据利比亚法律,石油公司应尽快开发他们租得的租借地,如果开采不到石油,就必须把一部分租借地归还给利比亚政府。

在灼热的利比亚,同那些一举手就可以把他推翻的石油巨头们进行竞争,同时还要分析估量那些自称可以使国王言听计从的大言不惭的中间商所说的话到底有多少真实性,这对哈默来说处境很不利。但哈默就是哈默,绝对不会因此而气馁,善罢甘休不是他的作风。他明白,为能在第二轮租借地的谈判中挫败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只能巧取,不能豪夺,而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暗中向利比亚政府申请:如果西方石油公司能得到租借地,将给予政府更多好处,同时也请利比亚政府给予西方石油公司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优惠的条件。

哈默在随后的投标上,用了与众不同的方式:他的投标书采用羊皮证件的形式,卷成一卷后用代表利比亚国旗颜色的红、绿、黑3色缎带扎束。在投标书的正文中,哈默加上一条:西方石油公司愿从尚未扣除税款的毛利中取出5%供利比亚发展农业之用。此外,投标书还允诺在库夫拉图附近的沙漠绿洲中寻找水源,而库夫拉图恰巧就是国王和王后的诞生地,国王父亲的陵墓也坐落在那里。挂在招标委员会鼻子前面的还有一根“胡萝卜”:西方石油公司将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一旦在利比亚采出石油,该公司将同利比亚政府联合兴建一座制氨厂。

1966年3月,哈默的计划果然成功,同时得到两块租借地。其中一块四周都产油的油井,本来有17个企业投标竞争这块土地,且多是实力雄厚的知名公司,可结果个个名落孙山,唯有西方石油公司独占鳌头;另一块地也有7个企业投标,但最终还是归在了西方石油公司名下。

这第二轮谈判招标的结果使那些显赫一时的竞争者大为吃惊,不明其所以然,深深为哈默高超的谈判手段、技巧而叹服。

夺得这两块租借地后,西方石油公司凭着独特有效的经营管理,使之成为其财富的源泉。1967年4月,西方石油公司的黑色金子流到了海边,在那个令人难忘的纪念日,仅规模宏大的庆典就用去整整100万美元之巨。

投标书的设计、5%的毛利投资利国农业、在国王诞生地找水、同利国政府联合建造制氨厂,这几件礼物大大赢得了利比亚政府的好感。细细看来,投标书设计迎合了利比亚的民族自豪感,5%毛利投资利国农业解决了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之一,在国王诞生地找水在满足国王的同时也造福于民,同利国政府联合兴建制氨厂能够同时发展利比亚的工业和农业。这几个礼物,有送给国家的,有送给国王的,还有无形中送给权贵们的,真可谓得其实、得其人啊。

在送礼之前,一定要权衡好各位“要人”的力臂,查问好谁对这件事有裁决权,起主导作用。谁是办事的关键人物就把礼物送给谁,礼物送到了点子上,要办的事情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相反,如果把礼物送给了次要人物,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横生枝节,导致事情越来越难办。

心思三:权衡利益得失再送礼

求人办事要送礼,送礼好办事,但送礼送多少才算合适,每个人心里都应有一杆秤。送礼的轻重,与对方的关系、送礼的目的以及受礼者的身份都是息息相关的。

有人送礼是为了求人办事,那么,礼物的轻重就与办事的大小有关。求人办大事,礼物太微薄,事情就难办成;礼物太丰厚,受礼者迫于压力有可能拒收,事情就更难办成。

“送多少”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从礼物的数量多少、体积大小以及价格的高低来说,送礼还是讲究尺度的。

一般社交场合,送的礼品要以小、少、轻为宜。少,就是不求数量多,要求少而精;小,指体积不宜太大,小巧玲珑,易送易存是最高境界;轻,则指价格适中,不求昂贵。总的原则是充分地重视礼品的精神价值和纪念意义。

一位在大学任教的医生到偏远的小城去行医,他医好了一个穷苦的山民,没有收他一文钱。

山民回家,砍了一捆柴,走了三天的路才到城里,把一大捆柴送给医生。他不知道在城市里生活,几乎没有烧柴这个概念了,他的礼物和他的辛苦让人觉得不合时宜。

但医生十分感动地收下了山民的礼物。后来,他向人讲述这个故事时总是说:“在我的行医生涯中,从来没有收过这样贵重的礼物。”

一大捆荒山中枯去的老枝,本没有价格上的优势,但由于感谢的至诚,使它成为医生记忆中不朽的礼物,你能说它有没有价值?

而我们通常出于面子的需要,觉得很少的东西拿不出手,要送,就得送多些,送得货真价实。送水果就称它10斤,超市里的商品,恨不得全搬了去。

钱虽然花了不少,但效果却未必好。特别是第一次见面,你一下子提了那么多礼物,人家还认为你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谁还敢收?如果主人不肯收,你的处境就尴尬了,提走不是,不提走不是。于是你推我让,最后,难下台的还是你。

退一万步说,主人就算收下礼物,心里肯定老大不愉快:你这一次送我这么多礼品,下一次可够我还的。你自认为是好意,人家的心里却有了压力。

其实,礼物不在多,送礼不怕少,只要精致美观,富有创意,送出去就会受到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你急于求人办事,所送的礼品也应与你的经济实力相一致。如果经济条件差的人给对方送比较贵重的礼品,会让对方受之不安;而经济条件较好的人送较为廉价的礼品,会让受礼者觉得送礼人小气或是看不起他。

所以说当你送礼品时,一定要分清轻重,权衡利益后再送出,达到自己最大的效益。

心思四:略懂一点送礼心理学

既然是要送礼给别人,让别人帮忙或者以备以后帮忙,当然要好好研究一下别人的心理,这样一来,你就必须要先懂点送礼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很值得研究的学问,人们往往对它所发挥的作用惊叹不已,而将其运用到送礼之中,也同样会收到绝佳的效果。

下面是从心理学这一角度出发得出的送礼应注意的问题。

1.从对方所送的礼物上可以看出送礼者的性情爱好

庞飞在过年过节时经常会收到一些礼物,他每次都是将这些礼物与送礼者的名字记下来,为的是作为回礼的参考。

天长日久,他逐渐悟出:从对方所送的礼物上可以观察此人的性情爱好。如果对方送陈年美酒给你,其实即表示送者也对美酒有所偏好;若赠送造型典雅的茶具,则送者必是对茶具有爱好者。

如此说来,每个人对礼品的选择经常在无意识中透露出自己的喜好,即便价格颇高,也会产生“这也是自己所喜爱的”这种心理,而不去在乎其价格的高低了。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也就带有一种强加于人的色彩,容易给对方一种强迫感。

因此,请记住:一味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礼物送给别人将失去送礼的意义,只有赠送对方所需要的,并且能真正表达自己诚意的礼物,这才是真正的“送礼艺术”。

2.送礼的时间间隔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

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送礼者可能手头宽裕,或求助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有人以为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细想起来,其实不然。因为你以这样的频率送礼目的太强。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

3.送别人想不到的,肯定让人喜欢。

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送别人想不到的礼品惹人喜欢非凡。

小王的女老板结婚,大家都在凑份子送礼。送点什么好呢?送钱最省事,人家又不缺钱。送花?送家具?一个太“轻”,另一个又太“重”。去请教网络的高参吧,上网一搜,还真有答案:“送礼是一种各怀不同目的、人和人之间共同交流感情的行为。同时,送礼者一般都希望收礼的人记住自己,以期待日后的关照或回报。因此,建议:送礼最好送‘四不掉’的东西。即: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和扔不掉。”说得很对,但并不具体,小王只好双手托腮、冥思苦想,哪些东西属于“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和扔不掉”的范畴……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王终于解出了这道难题。

他请了一位有美术天才的大学同学,看着自己老板的照片和录像,画了一幅肖像油画,既有老板的风韵,又比老板漂亮得多。连请同学吃饭,制作成本没超过一百元。有人说他,你这东西既不值钱,又没有实用价值,还不知老板喜不喜欢?不值得送。小王腼腆地说,初来乍到,不知深浅,只能心到佛知了。

两年之后,老板搬了三次家,小王也升职三次,薪水比同期进来的同学高了两级。在参加第三次乔迁家宴时,公司的同事们,在老板家里能看得到的当年新婚贺礼,仅有小王送的那张肖像画,并保存完好;其他人送的礼品,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女老板曾不止一次地当众夸奖小王会办事,小王也得到了丰厚回报。这张画,吃不掉、也用不掉,同时,老板也不会把它送人,更舍不得把自己的肖像扔进垃圾桶。

很多时候,被大家认为“没用”的礼品,倒比那些“有用”的礼品有用得多。

人在困厄消沉中,有人向他伸出的援助之手,可以使他产生长久的感恩之情。

如上所述,在送礼时懂点送礼心理学,将会使你顺利地送出礼物,达成自己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