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26005200000033

第33章 酒桌上的办事经(1)

第一节你要了解宴请的规矩

尊重民俗饮食惯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饮食风俗习惯各异。所以,宴请别人就要尊重别人的民俗惯例,否则,不仅会引起对方不悦,也不利于办成事情。

比如:你要是请回族的朋友吃饭,就不该用猪肉等制品招待,而要用羊肉代替。

你要是请蒙古族的朋友吃饭,就不要给客人食用无盐的茶饭;吃热饭时忌讳用嘴吹气,饭后忌讳伸懒腰。

你要是请朝鲜族的朋友吃饭,就要以狗肉为主。

你要是请满族的朋友吃饭,就要以稻米、面粉为主食,有的满族人禁食狗肉。

根据人们的用餐习惯,中餐依照用餐的具体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早餐、午餐、晚餐等三种。至于在宴请他人时,究竟应当选择早餐、午餐或晚餐,不好一概而论。不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确定正式宴请的具体时间,主要遵从民俗惯例。例如,在国内外举办正式宴会,通常都要安排在晚上进行。因工作交往而安排工作餐,大都选择在午间进行。而在广东、海南、港澳地区,亲朋好友聚餐,则多爱选择“饮早茶”。

遵循主随客便原则

宴请的目的是要求人办事,只有使所求之人“吃”得尽兴,那么事情也就不难办了。因此,宴请时主人不仅要从自己的客观能力出发,更要讲究主随客便,要优先考虑被邀请者,特别是主宾的实际情况,不要对这一点不闻不问。如果可能,应该先和主宾协商一下,力求两厢方便。至少,也要尽可能提供几种时间上的选择,以显示自己的诚意,并要对具体长度进行必要的控制。

有一次王海因为工作上的事想请主管帮忙,于是就和妻子商量着要请主管吃一顿饭。王海想到省城新开了一家韩国饭店,那里的烧烤做得不错,就决定请主管到那家饭店吃一顿。妻子想了想觉得那家饭店离公司太远,交通又拥挤,主管能欣然赴宴吗?小孙却始终想要去那家,最后妻子也勉强同意了。

第二天,王海十分诚意地邀请主管吃饭,没想到主管很干脆地就拒绝了。他告诉王海烧烤的确不错,但是自己最近很忙很累,所以不能去那边吃饭了。

结果可想而知,王海没能邀请到主管,也没能办好自己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像王海一样,宴请时都犯了“仅凭自己的感觉就断定别人会喜欢你的安排”的错误,因此造成了很多求人不成、办事无果的例子。

宴请是针对别人进行的,就要最大化地满足别人的需求与方便,所以宴请的时机与地点就要尽可能地遵守主随客便的原则。你可以事前在电话里征求对方的意见,以便有针对性地准备。

精心挑选宴请地点

求人者总是希望办事人有足够的积极性去办事,办事人总是希望有足够的动力去办事。因此找个合适的地方请客,是沟通和办事的前提。

宴请客人时,用餐地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饭店的远近、服务态度、食物的质量等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宴请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选择地点时,可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宴请别人时,要考虑被宴请的对象和事由,选择宴请地点。

根据主人意愿、邀请的对象、活动性质、规模大小及形式、商谈的内容等因素,选择宴请的地点。一场宴会,你所宴请的对象可能不止一两个,要想让一种宴会环境满足所有与宴者的心理要求是很难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尽量满足大多数与宴者的客观要求的同时,侧重迎合其中少数特殊人物的心理要求。很显然,这些特殊人物对你办事情要有非常大的帮助才行。当主宾的地位、身份、影响高于主人时,以主宾为主。当主宾的身份、地位低于主人时,则要以主人为主。

2.确定宴请地点时,要考虑周边环境、卫生、设施和交通状况等问题。这样,于人,于己都很方便。

(1)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选择用餐地点,对于交通方便与否,也要高度关注。要充分考虑聚餐者来去交通是否方便,有无停车场所,有无交通线路通过此处,是否有必要为聚餐者预备交通工具等一系列的具体问题。

(2)选择卫生良好的饭店。外出用餐时,人们最担心的就是“病从口入”。所以确定宴请的地点时,一定要看其卫生状况如何。倘若用餐地点过脏、过乱,会破坏用餐者的食欲。

(3)选择环境幽雅的地方。对现代人来讲,宴请不仅仅是为了“吃东西”,而且也讲究重环境。如果用餐地点档次过低。环境不佳,即便菜肴再有特色,也会令宴请大打折扣。

这里的环境既包括宴会举办场地的自然环境(如,湖边、闹市、船上等),宴会所在的建筑环境(如,酒店建筑风格、餐厅装修特点等),也包括宴会举办场地——餐厅的大小、空气状况和环境布置等。

除此之外,确定宴请地点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询问你的客人是否有某些饮食方面的偏好,比如是否属于素食主义者或者是否爱吃鱼等,事前确保你选择的饭店符合客人的口味。

2.选择一处大家都喜欢的地点就餐,让聚会中的每个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也是很重要的。比方说,要事先问清楚有没有适合素食者的选择、小孩子用的高凳,还有那些对某些食物过敏的人能吃的东西。如果聚会上的人有需要的话,甚至还要看看有没有足够的车位。

3.请熟悉的人去不熟悉的饭店,请不熟悉的人去熟悉的饭店。对熟人(包括家人、朋友等),可以去以前没去过的饭店尝尝鲜、探探路,熟人在一起就不必拘束,可以随心而为,可畅心问价、调换,等等。而请不熟悉的和重要的客人则要求对整个点菜服务质量等了然于胸,这样就需要去一个熟悉的饭店。

注重宴会收尾工作

有很多人认为,既然宴会已经结束,那么就可以完全放松下来,不必再顾虑什么,其实不然。宴会结束时,我们更应该做好细节性的工作。如果一时疏忽,就会使得自己之前费尽心思在宴请对象心里保持的好形象瞬间崩溃,求人办事也变得一波三折。

那么,宴会结束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呢?

1.宴会结束的时间

一般说来,当宴会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或者从餐桌旁站起身来,即表明宴会结束。只有看到这种信号以后,宾客才可以把自己的餐巾放下,站起身来。

正餐之后的酒会的告辞时间按常识而定,如果酒会不是在周末举行,那就意味着告辞时间应在晚间十一时至午夜之间。若是周末,则可更晚一些。除非客人是主人的亲密朋友,一般都不应在酒会的最后阶段还心安理得地坐在那里。

2.离席的先后顺序

当宴会结束,离开餐桌时,不应把坐椅拉开就走,而应把椅子再挪回原处。男士应该帮助身边的女士移开坐椅,然后再把坐椅放回餐桌边。要注意,有些餐厅比较拥挤,贸然起身,或使手提包、衣服等掉落满地,或是碰到人,打翻茶水、菜肴,失礼又尴尬!离席时让身份高者、年长者和女士先走,贵宾一般是第一位告辞的人。

3.热情话别

当宾客离去时,宴会主人应像迎接宾客一样地站在门口与他们一一握别。当宾客成群离去时,也应送至门口,挥手互道晚安,并应致意说:非常感谢各位的光临,真谢谢你们把宴会的气氛维持得这样好。不要以时间过早挽留客人,如果是星期天晚上,你尤其不宜说:现在还早得很嘛,你绝不能这么早走,太不给我面子了!要知道多数人次晨都要起个大早的。对于迟迟还不离去的客人,他们明显地热爱这气氛,这时你可能停止斟酒或停止供糖果瓜子等等,以此暗示客人该是离去的时候了。

此外,有的主人为每位出席者备有一份小纪念品。宴会结束时,主人招呼客人带上。除主人特别示意作为纪念品的东西外,各种招待品,包括糖果、水果、香烟等都不能拿走。

总之,宴会结束时与开始时一样重要,你会丝毫不能大意,必须注意到每个细节,力求尽善尽美。

找一个好理由请客

宴请是求人最常用的一种手段,恰当的宴请可以为求人顺利和成功提供条件、奠定基础。

刘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入职场的他和办公室里元老级的同事总有些不合拍,连科长都说他有些木讷。办公室里的同事总能找到理由请客,科长也时不时欣然前往。而刘强更加被孤立,虽然他也在寻找请客的理由,以期拉近和大家的关系。

刘强没有女朋友,生日也还有半年多的时间,他实在找不到可以宴请大家的理由,又怕落个马屁精的雅号。这天,刘强在路边的饭厅吃午餐,看到对面有个福利彩票销售点,很多人排着队在买彩票。马林灵光一闪,顿时想到一个好办法。

从那天,刘强开始买彩票,还有意无意将买来的彩票遗忘在办公桌上。刘强买彩票的消息,在同事间不胫而走。还没等大家把这个消息炒成办公室最热门话题,刘强一天早上郑重地宣布自己获得20000元的一个奖。下班了,同事和科长被请进了饭店,酒足饭饱后,刘强从大家的眼神里看到了认可和友好的神情。

从此以后,他也渐渐融入了办公室这个大集体,上司和同事对他伸出帮助之手。就连他以后结婚分房的事,也是科长和同事鼎力相助的结果。而这一切要谢就得谢那次虚拟的“中奖”啦。

所以,宴请别人一定要找个好理由,理由找好了,才能让对方欣然赴宴,你的事情也就有希望了。

根据办事的性质、对象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发出邀请。如大多数学者、专家、领导等,工作忙、时间紧,对他们最好提前相约,以便他们做好工作调整、时间安排;如对某团体的要人,公开邀请,甚至借助传播媒介,既能体现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又利于引起关注、促进宣传、扩大影响。

对别人发出邀请,或者采用开门见山式,例如,当你想邀请上级领导吃饭时,就可以直接说:“请问徐经理吗?我们现在在某某酒楼吃饭,过来认识几个朋友吧,我们等你来啊。”这种方式既显示出了关系的亲近,活跃气氛,又能使求人办事变得很自然。

或者采用借花献佛式,例如:“陈工!今天获奖名单公布了,我中奖了!走吧,我们去庆祝庆祝!”然后在酒宴上再提自己求他所办之事,那个时候他的酒都喝了,哪好意思不帮你?

或采用喧宾夺主式,例如:“哦!你中午没有时间啊?没有关系,这样吧,下午我去订个位置,然后晚上你带上你的家人,我们一起去吃怎样啊?晚上我给你电话哦!”这样发出去的邀请,别人就很难再有借口推辞了。你也就有了接近对方,求其办事的机会。

如今,请客吃饭在很大程度上已失去了原来意义,变成了一种排场,一种面子,一种投资,一种手段。因此,有人戏言:“做事情离不开请客吃饭。”也许人们正是发现了请客吃饭是一种十分体面而又毫无风险的“创收手段”,所以请客的理由越来越多,五花八门。比如生日、乔迁、工作调动、开业典礼等都要请客,单是在孩子身上就有满月、百天、抓周、生日、上大学等多次请客的机会。甚至在求人办事时,也会找出好多理由宴请别人。

所以,要想把事办成,就要找一个好理由宴请所求之人。

第二节 你要熟悉宴请的对象

对领导,以敬为先

毕竟,领导不同于一般的亲朋好友,如果宴请不当,不仅办不成事,还会影响自己以后的发展。所以,在宴请领导时需要加倍小心,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慎重邀请领导吃饭。

作为下属,即使与领导有深厚的交情,邀请其吃饭时也要慎重对待,不可大意。否则,口不遮掩,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请领导吃饭,要把握分寸。如果你从小跟领导毗邻而居,或你们是同学,那么,你可随时请他,他也可随时请你。如果你们的任务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抑或你刚得到提升,可宴请领导。除非你与领导有非常亲近的亲戚关系,否则邀请领导到家做客,则显得不合适了。

其次,在进餐中以礼为先。

在工作酒会、宴会中,一定要等到领导举杯了,你才能举杯,或者你可以举杯敬领导。可千万不要拿起杯一句话不说一饮而尽,那领导会以为你对工作有不满情绪,更不要在领导前喝醉失态。

邀请领导携配偶用餐,其他人的配偶也应参加。当然,也有例外,若客人的配偶目前在上班,未予邀约并不失礼。

如果有“外人”在场,一定要表现出对上级的尊重,千万不要像在单位一样随意开玩笑。如果没有客户在场,作为年轻职员,要体现出照顾上级和年长同事(特别是女士)的风格,包括部门领导和其他年长同事。当然,如果有客户,就要照顾客户的需求。

此外,这个不单单是与领导,跟谁一起吃饭都要注意餐桌礼仪,如不要嚼出声,不要乱翻菜等;不卑不亢,保持应有的风度,既不要缩头缩脑,也不要没大没小;特别注意不要在领导面前道人是非。

中国是礼仪之邦,即使在饮食方面也多有讲究。只有懂得这些宴请之道,以后你求领导办事才会更加顺利。

对同事,以利为先

毫无疑问,请同事吃饭,可以加深彼此的感情,为以后求人办事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用在描述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是恰如其分的,同事关系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利害关系。表面上,大家天天在一起工作,心平气和相安无事,实际上内心在各自打着算盘。如何与同事相处是一门艺术,如何请同事吃饭也是一门艺术。

与同事吃饭时,最好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邀请同级同事进餐

(1)邀请跟你有直接业务关系的同事在餐厅吃午餐。

(2)邀请与你有个人关系的同事,带配偶在餐厅吃午餐。

(3)邀请与你是好朋友有交情的同事,带他或她的配偶或同事,在你家吃晚餐。

(4)在职场中单身或已婚的妇女,单独应邀与一位单身或已婚的经理共进午餐,是很正常的。然而,两位结了婚的异性单独进晚餐,虽然只谈公事,但别人却不那么想。谣言可以毁人。

(5)女性经理邀男同事共进午餐,这时候极有可能犯的错误就是让男同事付账,因为那违反工作交往的常规。

(6)若同事邀你到朴实的餐厅吃午餐,别邀请他到昂贵的餐厅回报。那会使他觉得比不上人家。

(7)若双方配偶都不上班,你邀请另一对夫妇共进晚餐,即使认识对方的丈夫或妻子,也应该正式发出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