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26005300000017

第17章 方圆通晓人情好办事(1)

悟透人性潜规则

要办好事,既要遵守法律、社会规范、公司纪律这些显规则,同时也要谙熟一些人情世故的潜规则。否则,连立身都难,更别谈办好事了。例如,当你从一个环境转调到一个新环境中,面对新的上司和同事,从事的工作有时也与你以往做过的不大相同,这无形中会在你的内心造成一种负担,仿佛人海茫茫,你却在一个孤岛上,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投入人群之中并被大家所接纳。到了一个新环境之后,要在同事之间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这时你更要谨慎,以免使对方误解,产生隔阂。

小李是大学刚毕业的新教师,对最新的教育理论有较深的研究,讲课亦颇受同学欢迎,以致引起一些任教多年却缺乏这方面研究的老教师的强烈妒忌。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小李便故意在办公室的同事面前大曝自己的劣势:缺乏教学经验、对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很不熟悉等等,最后还一再强调“希望老教师们多多指教”。

就这样,小李自曝劣势后,终于有效地淡化了自己的优势,衬出对方的优势,减轻弱化了老教师对他的妒忌。

俗语说得好,“小心驶得万年船”,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谦虚能行万里路”。初来乍到的你必须谦虚,你的路才有可能走得更远,事情才能办得更顺。

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分到一家工厂,起初很得领导赏识,但好景不长,不到3个月,车间主任就对他越来越冷淡了。他怎么也弄不明白其中的原委。

经一位好心师傅点拨,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刚走出学校,讲话爱用术语,而车间主任是中专毕业生,最烦别人在他面前咬文嚼字。这位大学生无形中触到了领导的“自卑感”,而使自己处于不利位置。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如果你初来乍到,在与他人交往时,你就不妨做一个忠诚的听众。把别人都当成自己的老师,少说多听,做一个学生,给对方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以人为师,少说为佳,并不是不说话。你得说,投其所好,不懂就问;懂得,有时也要暂时装作不懂去问。你提问的方式,要能使对方口若悬河,使对方心理有一种满足感和被尊重感。这时你谦虚的形象,自然就勾画出来了。

效能法则

要办好事,既要遵守法律、社会规范、公司纪律这些显规则,同时也要谙熟一些人情世故的潜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够立好身,办好事。

护好别人的面子,看淡自己的面子

中国人酷爱面子,视尊严为珍宝。而稍有点地位的人更加爱面子。若不慎做了错误的决定或说错了什么话,如果别人直接指出或揭露他的错误,无疑是向他的权威挑战,会让他很没有面子,会损害他的尊严,刺伤他的自尊心。这样的人不用说是办好事了,连立身就会有问题。

有一家公司召开年终总结大会,董事长讲话时将一个数字说错了。

一个下属站起来,冲着台上正讲得眉飞色舞的董事长高声纠正道:“讲错了!那是年初的数字,现在的数字应该是……”结果全场哗然,把董事长羞得面红耳赤。事后,这名员工因为一点小错被解聘了。

当然也有人做得很好。

有一家公司新招了一批员工,在董事长与大家的见面会上。董事长逐一点名。

“黄烨(华)。”

全场一片静寂,没有人应答。

一个员工站起来,怯生生地说:“董事长,我叫黄烨(叶),不叫黄烨(华)。”人群中发出一阵低低的笑声,董事长的脸色有些不自然。

“报告董事长,是我把字打错了。”一个精干的小伙子站了起来,说道。

“太马虎了,下次注意。”董事长挥挥手,接着念了下去。

没多久,那个小伙子被提升为公关部经理,叫黄烨的那个员工则被解雇了。

表面看来,这个董事长没有什么水平,那个小伙子在拍马屁。实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欠缺,犯错误出洋相难以避免。作为下属,有什么必要当众纠正呢?如果这个叫黄烨的员工当时应答,事后再巧妙地纠正就不会伤害董事长的面子。他人有错时,要注意纠正的艺术,护好别人的面子。只有懂得护好别人面子的人才能够受到别人的赏识,这样办起事来自然能够顺风顺水。

慈禧爱看京戏,常赏赐艺人一点小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

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很好,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会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

领呢!”慈禧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李莲英机灵,嘴巧,常常替慈禧打圆场,难怪会讨得她的欢心。

有句话叫做“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老板错了的时候,也要维护他的尊严。要选择合适的时候或场合,采取合适的方式,以免伤害老板,自讨没趣。

效能法则

在办事的时候,在社交场合,我们一定要注意维护好别人的面子。维护好别人的面子,才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无形之中也增强了我们办事的资本。

做人要方,做事要圆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无论是在商界、官场,还是交友、****、谋职,等等,都需要掌握“方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胜。“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现实生活中,有在学校成绩一流的,进入社会却成了打工的;在学校成绩二流的,进入社会却当了老板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成绩一流的同学过分专心于专业知识,忽略了做人的“圆”;而成绩二流甚至三流的同学却在与人交往中掌握了处世的原则。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

这外圆内方的办法,在历史上早已有之。《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事情。

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在衣带诏签名

后,也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视。一日,

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以龙状人,议起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

策、张绣、张鲁,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

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我

。”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丢落在地下,恰好当

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曹操问刘备,为什么把筷子弄掉了?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

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说:“雷乃天地阴阳击搏之声,何为惊怕?”刘备说:“我从

小害怕雷声,一听见雷声只恨无处躲藏。”自此曹操认为刘备胸无大志,必不能成气候,也

就未把他放在心上,刘备才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难。刘备在

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他用的就是方圆之术,在曹操的哈哈大笑之中,才免去

了曹操对他的怀疑和嫉妒,从而最后才能如愿以偿地逃脱虎狼之地。至于三国后期的司马懿

,更是个外圆内方的高手,他佯装快要死的人,瞒过了大将军曹爽,达到了保护自己、等待

时机的目的,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统一了天下。这正是:“鹰立似睡,虎行似病。”

圆而神是胡雪岩处世方式的最好概括。所谓的“圆”就是圆通、圆活、圆融、圆满,围绕着这一个“圆”字,做足了通、活、融、满,一个喜气洋洋的大善人型富商大贾的形象便栩栩如生了。

大家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体察了人心的喜怒哀乐,顺遂了人们的爱憎善恶。做到了这两点,万事无不可遂,人心无不可得。胡雪岩圆而神的处世哲学,深得中国传统儒家为人处世之个中三味,因而在复杂的社会及商务活动中左右逢源。因此,胡雪岩的飞黄腾达便理所当然了。

效能法则

“方”,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人所左右。“圆”,指一个人做人做事讲究技巧,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也必将众叛亲离。因此,我们要想办好事,必须方外有圆,圆内有方,外圆内方。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

俗话说得好,在家要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在外经商就得会做“人情生意”。先做朋友,后做生意,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生意做大。

李先生是杭州一家笔庄的老板。1989年在杭州创业时,他十分窘迫。那个时候是他人生中的最低谷。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而是经常出没于杭州的各个画廊、美术院校,只要有机会就给别人看他的笔。

一天,李先生在一个画廊里遇见了一家画院的院长。李先生看院长气度不凡,就拿出一支上好的鸡毛笔要送给院长,院长看后感到很惊讶。这次巧遇使院长对他的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笔会友,两个人在研究笔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笔,院长决定帮他开一个笔会,并免费提供场地。通过笔会,李先生认识了画院的更多的朋友,还帮助他解决了欠了多年的债务问题。时间长了,李先生的笔庄在杭州渐渐闯出了名气。

不久后,李先生将他的笔庄开在一个冷清的文化用品市场二楼的拐角里,气氛虽然冷清,但李先生却有他的目的。喜欢毛笔的人都是一些文人,不喜欢很热闹的地方,书法家、画家来这一看就会觉得比较高雅,地方也比较宽敞。

如今,李先生已经拥有两个笔庄、一家工厂,每年制作销售毛笔四五万支,李先生正走在成功的创业路上。

其实,做生意投资人情,谈的就是一个“缘”字,彼此能够一拍即合,要保持长期的相互信任、互相关照的关系也不那么容易,要办好事,我们就要牢记人情准则,先做朋友,后做生意。

某企业董事长的家里,每到年底时,都会收到堆积如山的赠品。由于太多,而且礼物和赠礼的人不一致的情形也不少。所以听说这位董事长只留下合意的礼物,其余的都退回百货公司。然而,有一年岁末,这位董事长却意想不到地收到了令他满意的礼物!那是在美国流行的“高丽菜田娃娃”,不知是怎样寄来的,总之是送给董事长的小女儿的。赠品也很别致,而把这别致的礼物不送给董事长而送给他的女儿,的确令人深感其诚意。

有人出席某电气厂商主办的演讲会。演讲后,对送到车站来的主办单位的人员无意中提起“我母亲目前住院……”第二天,也不知演讲会的主办经理怎样打听到的,竟然到此人的母亲入住的医院来探病。

此人在震惊于主办者意想不到的好意的同时,感激之情不可言表。

情感是人们沟通、交流的桥梁。饱含真情的语言则是唤起情感的一种最具感召力的武器。运用真情流露的言语策略,可以顺利地使双方产生情感共鸣,关系融洽,形成良好的交际氛围,可以有力地推动人们将某种行为动机付诸实施,并做出积极的反应。

效能法则

人是感性动物,当然都难逃脱“人情债”。尽管在商场上素来有“认钱不认人”之说,但是成功人士都善于投资“人情生意”,所谓人情投资,就是能够在人情世故上多一分关心,多一份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