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26005300000009

第9章 时势借机而行,顺势而为(2)

他打着这样的牌子一出舱,立即就被电视台的镜头捕捉住了。杰瑞立刻成了这次劫机事件的明星,很多家新闻媒体都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

他在机场别出心裁的举动,使得公司和产品的名字几乎在一瞬间家喻户晓了。公司的电话都快打爆了,客户的订单更是一个接一个。等他回到公司的时候,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带着所有的中层主管,都站在门口夹道欢迎他。董事长动情地说:“没想到你在那样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公司和产品。毫无疑问,你是最优秀的业务主管!”董事长当场宣读了对他的任命书:主管营销和公关的副总经理。之后,公司还奖励了他一笔丰厚的奖金。

危机中蕴涵着转机,遇到问题不惊慌、沉着应对,就能够从中发现机会,把问题可利用的机会。这就是老子的《道德经》所宣扬的一种辩证思想。基于这种辩证关系,我们可以明白,即使是看起来很坏的“吃亏”,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美国亨利食品加工工业公司总经理亨利?霍金士先生突然从化验室的报告单上发现

,他们生产食品的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有毒,虽然毒性不大,但长期服用对身体有

害。如果不用添加剂,则又会影响食品的鲜度。

亨利·霍金士考虑了一下,他认为应以诚对待顾客,毅然决定把这一有损销量的事情告诉每位顾客。于是他当即向社会宣布:防腐剂有毒,对身体有害。

这一下,霍金士面对了很大的压力,食品销路锐减不说,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的老板联合了起

来,用一切手段向他反扑,指责他别有用心,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他们一起抵制亨利公司

的产品,亨利公司一下子跌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苦苦挣扎了4年之后,亨利·霍金士已经倾家荡产,但他的名声却家喻户晓,这时候,政府站出来支持霍金士了。亨利公司的产品又成了人们放心满意的热门货。

亨利公司在很短时间里便恢复了元气,规模扩大了两倍。亨利·霍金士一举登上了美国食品加工业的头把椅子。

生活中的聪明人,他们做事有“心计”,善于从吃亏当中学到智慧。“吃亏是福”也是一种哲学的思路,其前提有两个,一个是“知足”,另一个就是“安分”。“知足”则会对一切

都感到满意,对所得到的一切,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安分”则使人从来不奢望那些根本就

是不可能得到的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没有妄想,也就不会有邪念。所以,表面上看来

“吃亏是福”以及“知足”、“安分”会给人以不思进取之嫌,但是,这些思想也是在教导我们做人办事的智慧。

效能法则

危机也是一种机会。一个高效能人士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看事情,能够遇到危机不要惊慌,只要积极思考,我们就能够把死事办活,把危机变为转机。

资源互补,做局做势

现代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有人说,成功的企业家就是能够把各种资源成功整合在一起的人。虽然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但是也应当培养整合资源,做局做势的思维,这对于我们可以提升我们做事的格局和眼光,对于提升办事思路来说是不无裨益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相声名人牛群的例子。

牛群和他就职的蒙城曾在中国大地上“火”了一把。

2000年12月,牛群开始了他的执政生涯。有人说,他是演艺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人说,这是炒作;有人说,这是作秀;还有人认为这是……无论人们如何评说,事件的主人翁——牛群还是在2000年12月29日到全国第一养牛大县——蒙城县正式走“牛”上任了,并且主管“牛经济”和“牛文化”。

作为名人,牛群的影响力不可小视。牛群上任的当天总共有70多家媒体派记者云集蒙

城县,对牛群的任职进行聚焦,聪明的老记们在透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向他们的听众、观众和读者介绍牛群上任情况的同时,也有意或无意地宣传了蒙城,使蒙城这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一夜之间蜚声海内外,极大地提升了蒙城的知名度。据有关人士说,牛群到蒙城县当副县长后,互联网上检索到“蒙城”的条目从2000余条猛增到近20000条,蒙城迅速成为在全国最具知名度的县之一。

牛群使蒙城有了更大的知名度,蒙城与外界的合作也多了。世界上最大的种子集团之一——美国百绿集团的副总裁马酷,奔着牛群当副县长的事儿,决定向蒙城县无偿赠送可以种植100亩地的牧草种子;2月7日,河北的巨葱专家袁振中赶到蒙城县,将自己用十余年汗水培育出的巨葱新品种捐给了蒙城县,同时,还与牛群商定了在蒙城县建立巨葱育种基地的协议;2001年2月23日,牛群赶到滁州市对扬子集团进行考察,拉开了蒙城县冷冻机厂同扬子集团合作开发生产改装车、家用空调器的序幕……

因为牛群的缘故,一个又一个项目“飞”到了蒙城;因为名人的缘故,牛群应邀走进了一家又一家企业。利用名人效应,蒙城算是赚到家了。

利用名人打出品牌,做局做势,这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屡见不鲜,被多数企业所采用。

利用名人,只是搭形造势的一种策略,综观现代广告界,借权力的力量来造势、树立品牌,也屡见不鲜。如果我们办事的时候能够多一点这样的思维,我们的事业必定能够出现一番新的局面。

效能法则

现代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要成功做事,就要培养整合资源,做局做势的思维,以一种大格局,大思路做事,我们才能办事才能上升到一个新境界。

寻求帮助,办事多点“借光思维”

俗话说: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桥。要办好事情,我们必须寻求他人的帮助,借他人之力。“利用”不是一个丑恶的东西,而是各取所需。一个人,无论在工作,事业,爱情哪方面,都离不开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因为各人的能力和局限,以及人际关系有所不同,因此必须相互帮助,才能够求取生存发展,借朋友之力,正是一个人高明的地方。

香港著名的圣安娜饼店的创始人——霍世昌也是靠朋友的支持才得以发迹,更加印证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古话。

如今已是40多岁的霍世昌是圣安娜饼店的创始人之一。但屈指一算,这饼店成立至今已有整整18年的历史了,他当时只是一个22岁的毛头小伙子,以此年纪做生意,但当人们向他提出此一疑问时,这位仍然显得幼稚的老板笑着回答道:“你猜错了,我是靠借钱开饼店,靠朋友发财的。”由如此爽脆的答案中你应该明白他当时的情形。

“当时我在电灯公司工作,是有关技术维修方面的。那时还未结婚,但已有女朋友,她很喜欢弄些点心、蛋糕之类食品,味道嘛,真是不错。她是跟一位师傅学习的。我便想,徒弟已经有此成绩,师傅当然更好,因此便萌生开饼店的念头。然而那时的西饼业在香港并没在呈现现出像现在的这种蓬勃势头。当想及这是有作为的生意,便跟她的师傅商量研究;我俩都赞成这个计划,但最重要的问题是资金缺乏,于是,便决定找朋友支持。于是我先是做出一份包含预算、地点、资金、经营方针等详细内容的可行性计划书。然后,便找一朋友商量。当这位朋友看过后,他很顺利地接受了计划书。于是,我们三个人便成为合伙人,直至现在。”

当初靠借钱开饼店,现今每年都增设一间分店,1997年香港回归后,霍记饼店的生意更红火了。

远亲不如近邻,利用好身边的朋友,将会对你的事业大有帮助。尤其在我们办事的过程中,靠个人单打独斗已经不行了,只有同别人展开良好的合作,才会使你的事情顺利办好。如果你要提高办事效能,就应当培养“借光思维”,养成善于借助他人力量的好习惯。

“借光”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了人们普遍使用的礼貌用语。人们把凡是请求别人提供某种帮助和从别人那里分享某种荣誉称作“借光”。

“借光”这个词由来已久。据《战国策·秦策》记载,战国时秦国将军甘茂曾对齐国使者苏代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条江边住着不少人家,每晚,姑娘们都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拒绝她来。这位姑娘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把她留下了。

可见,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具有借光思维了。当然,借光也是以双赢互惠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长久地赢得别人的尊敬和帮助。

效能法则

在我们办事的过程中,借光不失为一种寻求帮助、获得资源的策略和途径。如果你要成为一名办事高效的人,就必须养成善于借助他人力量的习惯,利用他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