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诡计
26008200000040

第40章 爱情甜到忧伤:两性间的经济学诡计(9)

据不完全统计,被查处的贪官95%以上包养情妇。其区别在于包养情妇的人数之多寡,比如某厅长包养的情妇多达140多人;区别还在于包养情妇的年龄之长幼,比如原乐山市副市长李玉书所包养的情妇中最小的仅有16岁。杨枫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精通MBA知识,因此,学以致用当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正是如此,庭审时,法官问:人家为何要送你礼?杨枫老实作答:大部分是冲着权力。行贿者是如此,情妇亦是如此。世上拥有MBA知识的人何止千千万万,为何独有杨枫用MBA知识管理情妇?问题的关键不在MBA知识,而在杨枫的权力。没有权力,拥有MBA知识也未必拥有情妇;拥有权力,即便没有MBA知识也可以用其他知识管理情妇。所以,“杨枫和情妇们彼此满意,相安无事。”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杨枫的东窗事发颇具戏剧性。因为杨枫又结新欢,于是,曾经忠心耿耿的首席情妇因失宠而恼羞成怒,愤慨之余不遗余力地四处举报。杨枫用MBA知识管理情妇,却因CEO——首席情妇的倒戈而深陷囹圄。

情人看中的正是贪官手中炙手可热的权利,权和色的交易是贪官和情妇交往的基础。利用贪官手中的权力,情妇既可以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而贪官也可以获得身体上的满足。

但权色交易往往让贪官身陷囹圄,而情妇也往往难逃法律的制裁,所以婚姻外的权色交易还须慎重,否则,对任何一方都是得不偿失。

为什么娼妓没能被消除

利用到武汉出差的机会****。某市粮食局两原领导受罚:原党组书记、局长刘某被开除党籍,撤销局长职务,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程某受到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

据了解,2009年11月4日晚,刘某、程某在武汉出差时受朋友杨某邀请,到武昌区某会所洗桑拿。当晚10时许,刘登新在与****女陈某发生性关系过程中,被武汉警方当场抓获。11月5日,武汉市公安局分别对刘登新、程文寿实施了行政处罚。

近日,某市为严肃纪律,对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给予刘某开除党籍处分,并经市政府提请该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给予其撤销市粮食局局长职务处分;给予程某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娼妓这门“最古老行业”之所以能够在政府禁止下(娼妓合法化的国家不多)蓬勃发展,根本理由当然是需求永远存在,有需求就有供给,人对性的要求是生物本身的反应,这种需求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消除,所以娼妓会永远存在。

美国某网站做过这样的调查:如果上帝给你的时间是每天25个小时,那么你将会利用这多出的1个小时做什么?90%的男人和65%的女人给出了同样的回答:做爱。看来性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性行为也成为结婚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康德认为婚姻的意义就在于“合法使用对方的性器官”,薛兆丰说婚姻是“终生批发的期货合同”。另外,婚姻中的性行为具有更多的优势,即少了更多的成本。优势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成本小,没结婚的两个人需要两张床,结了婚就只需要一张;二是性价比高,不用冒着危险去搜集一些色情图片、网站来满足私欲,而这些可以在婚姻体制内得到满足。

性行为是一种珍贵的稀缺资源,性别就是成本,这成本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和效益,或者倒赔,取决于经济人的理性选择。

性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行为,有需求,有供应,有风险,有收益,还要计算投入产出比。性行为是有成本的,在决定性选择之前,双方需要有个理性的思考:是否能预见并能负担起这些成本,或者换句话说就是性行为的后果;还要考虑使用减少负面结果的手段,比如安全套,避免意外怀孕和感染性病、艾滋病。世间没有免费的****,做爱是参与者充分合作才能产生“效应”的人生体验,要达到理想境界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双方不能逃避其应负的责任;二是彼此都要明白身兼施受双重角色。就是说,性行为的伙伴都在追求同一目标,这种特性使性爱和一般日常活动尤其是商业交易有所不同。性行为与生俱来,但具有强烈的理性成分,比如艾滋病令人们在性爱方面较为谨慎。

性行为能产生“效用”,普通商品或服务便没有分别,这等于说,绝对理性的人,其性需求的数量与价格成反比。经济学家屠洛克认为妓女经营生意一定不能忽视这条原理,要想多接客就得价格合理。

一句被经济学家广为引传的话:对体制内的交易双方来说,性像一块永远嚼在口里的口香糖,它的好处是随时有东西让你咬,不至于空虚,不至于闲得牙疼;缺点是越嚼越无味,牛皮糖嚼成牛皮鞋垫,到最后就成了一种纯粹的习惯。“七年之痒”的说法,不仅说明交易双方对单一产品、无差别服务的厌倦,也证明了性资源使用中的边际效用递减:最开始拉拉手精神抖擞,亲一下浑身颤抖,到后来拉得越多、亲得越多、这事就越没有吸引力。网络上流行着一百多对情侣、夫妻的睡姿,最后超过两年的,几乎百分百是背对背睡。这些姿势和体位,我们可以看做是人性化的市场需求信息。

上面的分析是在把爱情、浪漫和道德从性行为中抽离,同时亦以不包含价值判断成分的实证经济学视角下的观点,细想一下,也不无道理。

为什么明星不愿意生孩子

关于周慧敏生孩子的传言一直不断,她也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相信这样的消息,但最近数次收到信息说要祝贺,周慧敏则表示自己一头雾水,并且郑重的坦言自己决定不生孩子。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和台湾商人刘淳晴结为夫妻,但是,医生告诉她,女性累积的脂肪量需占体重的22%才可受孕,像杨丽萍这样几乎没有脂肪的人来说,怀孕简直难以想象。在两难之间,杨丽萍选择了舞蹈。

电影明星张曼玉曾在接受记者访问时透露,自己与法籍男友的感情非常稳定,虽然她很想做妈妈,但是“9.11”事件让她放弃了“造人计划”。但她表示会考虑收养几个孩子,这个计划准备在45岁时实现。

大S喜欢小孩儿已经众所周知,但谈及自己怀孕生子的计划,她居然明确表示:“我自己不要生,因为从怀孕到生产的过程都太痛苦了。我看小S怀孕,看她肚子被切开生产的全过程,太可怕了。不过我喜欢照顾孩子。”

2007年10月,陈孝萱和制作人詹仁雄结束婚姻,两人随后发表声明,强调个性落差太大是两人结束婚姻的主要原因。女星陈孝萱离婚后,仍和前夫詹仁雄住在同个屋檐下却形同末路。对于友人积极介绍新欢,陈孝萱均谢绝好意,表明不会再婚,也不会再生小孩。

刘青云与郭蔼明结婚多年,依然未有所出,郭蔼明曾坦言想过生小孩,无奈遭刘青云否决。她说:“他想要大自由度,有好多机会是因为有小朋友而要放弃。(那么你自己想不想?)女人某个阶段都想,不过大家要有所妥协,如果我想他不想,不行啦!那就顺他的意了!”

“小龙女”李若彤在5月份罕见“出关”,与富商男友郭应泉出席某医院董事局交代就职晚宴。年届三十五岁的李若彤与年过五十的男友拍拖接近九年,过着阔太生活的她表示最近无事忙,在家也不需做家务,有工人照料。还表示看完《金婚》后称自己不会生小孩。

刘雪华在《春天后母心》中五个孩子一起演戏。听着孩子喊自己“娘”,刘雪华满心喜欢。但遗憾的是,生活中她和老公结婚多年依然没有小孩,她毫不避讳地说:“我老公比我大十多岁,也许是由于年龄大的原因吧,我天天想生小孩,可是到现在都没有生出来!”

50多岁的郑裕玲虽有吕方相伴,却决定不结婚不生子,只与吕方“姐弟恋”。七八岁时已决定一辈子不结婚,她觉得是一生做得最正确的决定:“今时今日我觉得生命中可能有很多事情是决定错误,但直到目前为止有两件事一定不会错的,就是不结婚和不生孩子。”

已近中年的范晓萱,虽然已有男友的忠心守护,却迟迟不愿走上红地毯,至于生小孩,那更让范晓萱感到恐惧:“我不愿生小孩,那太累了!”

都知道女人生孩子不是件简单的事,做一个怀孕要生产的女星更是难上加难。

有一种解释是,普通妇女的生育意愿更强烈。普通妇女却比明星妇女喜欢要更多的孩子。这种解释似乎有些道理,不过这样的解释,很难让经济学家信服,他们不喜欢用偏好来解释人们的选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