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活学活用心理学
26008300000028

第28章 营造动人心弦的爱情(1)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走出单相思的迷宫

经典案例

有一个男孩,18岁,高三学生,学习成绩一向名列前茅,个子挺拔,模样潇洒,有众多女孩青睐,但生性内向,不善言辞。5年前喜欢上同班的一个女孩,但不敢向她表白,也不敢接近她,除了心中暗暗思念,不敢有其他非分之想。随着分班,两个人的见面非常之少,慢慢地,思念之情也被时间冲淡了许多。

上了高三学习变得高度紧张,为准备高考,日夜加班加点,就在这百米冲刺的关键时刻,“单思病”突然又犯了,他突然对5年前曾经暗恋过的那个女同学苦苦思念、念念不忘,她的音容笑貌整天都在脑海中浮现,占据了他的整个思想,挥之不去,无法静下心来听课、复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好像着了魔一样,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用到思念她那里去了。有时还四处闲逛,想在她以前曾经出现过的地方找她,去她常去的地方守候,想碰碰运气,虽然觉得机会非常渺茫,但想见到她的冲动非常强烈,根本无法控制。结果严重影响学习,自己也弄不明白,很多年没见,也从没联系过,以前从没表白,对方也从没作出过任何表示,自己为何会突然如此疯狂?!

心理课堂

恋爱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如果只是一方投入感情,而对方毫无感觉或不想与之交流,就形成了单相思。单相思只是单方面的倾慕,所以不是恋爱。但由于这种倾慕者大部分是默默地表现着,又迫切希望自己能够被接受,所以这种情感往往十分强烈,也容易受到伤害,产生心理疾病。

单相思又被称作“单恋”,是指对某个异性一相情愿的爱恋,而对方却不能给予爱的回报,或者根本就不知道。

单相思的滋味很多人都品尝过,并且心理调查发现,单相思在14~18岁的年龄更容易发生。

单相思是当事人主观愿望出发的“自作多情”。单相思者思慕的对象可以是相处多年的好朋友,也可以是偶然邂逅的路人,还可以是已经分手的昔日恋人,甚至是书中或屏幕上的人物,稍瞬即逝的情景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爱慕之情便产生了。

单相思是一种心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单相思的人自卑感很深,尽管对现实的恋爱十分向往,但却不敢轻易地向对方表白,生怕对方说出“不”字。于是将深情藏在心里,却又急切、焦灼不安地期待着对方的爱情吐露。长时间的感情压抑和失望,会加重忧郁和苦闷。在单相思的状态下,人们心情烦躁,情绪低落,敏感多疑,注意力下降,学习、工作效率低,失眠,厌食,严重者会造成忧郁症,影响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的生活。

心理视点

那么,单相思的人该如何正视这种渺茫的感情,从虚幻的遐想中解脱出来呢?方法有三:

一是移情,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和集中到学习和工作中。当人处于极度的繁忙之中时,就会无暇顾及情感问题。

二是倾诉。既可以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密友,让对方分享你的痛楚,也可以直接向意中人明白地表达爱慕之情。如果对方接受你的爱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对方找出种种理由劝你放弃对她(他)的爱,你就知道你们情缘已了,但交个普通朋友对方是不会拒绝的。这样,你单相思的苦恼也可解除不少。如果对方拒绝了你,你可以大哭一场,或大怒一场,这对你来说也是人生必经的一次磨炼和情感体验。美梦惊醒的那一瞬虽然痛苦,但你很快会发现这并非世界的末日,吸引你的事情还会不断出现。如果对方漠视了你,不理睬你,你应该对自己说:“他(她)根本不懂得爱,一个完美的人怎么可能对别人的爱慕无动于衷呢?”你尝试用批评的眼光去扫视你的祟拜对象,会发现这也是一种非常有趣而且有用的体验。

三是运用心理学上的贬值法。某些东西,由于人们对它的态度不同,其价值也就不同。这时候可以将其“贬值”,降低其在心中的地位,进一步摆脱对它的依恋。你可以多想想对方的缺点,然后你会发现,自己心仪的对象原来也不是那么令人着迷,这样可以逐步消除对对方的迷恋。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万能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自己爱得死去活来的对象,一旦给自己带来的忧愁,就应该让它贬值。这样,忧愁消除了,就能心境轻松,快乐地投入生活,享受人生的美妙。

自己编织的虚幻情网——摆脱“爱情错觉”

经典案例

阿伟是某高中高二的学生,平时大大咧咧,跟同学开玩笑时很随便,大家都说他是搞笑的“活宝”,但实际上他是个非常腼腆的男孩,不太善于和别人交流。因为他把大多数业余时间都花在玩游戏方面,没有认真学习,所以在班里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

小倩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学习很认真,成绩也不错。有一段时间坐在阿伟的前排。阿伟有时作业不懂,就去问她,她会很热情地解答,就这样,他们逐渐熟悉了。再后来,不知不觉阿伟就对小倩有了一些好感。他跟小倩聊天,经常是一本正经,很担心自己会说错话,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很开心。不久后班上调整了座位,他们的座位离得远了,但阿伟仍经常找各种理由去和她说说话,如果有机会和她聊上一会儿的话,阿伟感到这一天都很有劲。阿伟想自己是渐渐喜欢上她了。

有一次,班上组织春游,大家一起去爬山,阿伟玩得很开心,在山顶休息时,就跟班里好朋友们说起自己对小倩的感觉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朋友代他写了一封情书给小倩,并且安排了他们单独约会,但未曾想这次糊里糊涂的碰面相当尴尬,几乎没谈什么,小倩就丢下一句话“这是不可能的”,然后走了。

以后班级里,很多同学把这件事情当做谈资,到处流传。小倩很生气,甚至当面质问阿伟到底想要干什么。由于这件事情没法解释,他们的关系现在相当坏,见面仿佛不认识。阿伟一下子觉得生活没了方向,原来在小倩心目中唯一的一点好感也荡然无存了。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小倩的身影,有时连上课时也会走神,心情非常糟糕。

心理课堂

在爱情问题上有这种一种现象:如某男对某女有意,那么,只要某女偶然看他一眼,他便以为是“秋波含情盈盈欲语”;遇到她微笑一下,他便认为“心有灵犀一点通”。于是,他终日神魂颠倒,想入非非,陷入爱情错觉而不能自拔。还有不少青少年追星族迷恋歌星、影星等,在自我观念中搞“热恋”。而事实上,不可能与对方建立恋爱关系,这是一种“爱情错觉”。

爱情是一种十分微妙的心理状态,爱情信息的传递也是多种多样和千变万化的。爱情信息的传递方式一般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表达方式较简单,也不容易引起误解,男女双方可以直接交谈,表达自己的爱意。间接的表达方式情况就复杂多了。在许多情况下,爱情信息是通过非语言动作来传递的。例如“眉目传情”、“暗送秋波”,别人可能浑然不觉,但当事人已心领神会。对方来借一本书或偶然说上一句话,也看成是传送信息的方式。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分清对方的真情实意,于是也就容易产生爱情错觉。如果自作多情,自我猜想,冒昧地向对方求爱,往往弄得双方非常尴尬。

心理视点

在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要分清“爱情”和“友谊”的界限。“爱情错觉”的产生往往是自己爱上对方,而对方也从言行上表示出对你好感的趋势时才会产生,但对方对你的好感,也仅仅是好感,或者一种友谊的表现。虽然好感和友谊在一定条件下能发展为爱情,但它绝不是爱情本身。其实,好感和友谊是有着明显特征的,它们明朗大方、公开多向,如果你冷静地观察和分析一下,是不会将它们与爱情弄混的。

此外,要给自己的爱情“感觉”打问号。心理学家认为,感觉只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中的一种初级形式,它所反映的只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因此往往会对事物产生不正确的反映。产生在“感觉”基础上的“爱情”只是一种感觉感情,与真正的理性的爱情不可同日而论。所以,当你感觉到某一位异性的温情时,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进行冷静的思考,切莫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免得作茧自缚。

〖JP+1〗一旦发现自己陷入单恋的境地,就应该毫不迟疑地打消这爱情上的“海市蜃楼”,尽快摆脱自己编织的虚幻的情网,借助理智的力量,获得感情上的解放。如果你对对方一见钟情,爱之若狂,并且觉得对方也很爱你,但很快又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就要能够激流勇退,牢牢地握住感情的舵,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与对方的接触,克服虚荣心理和由对方冷淡而造成的自卑感。反之,一味追求人家,死缠活缠,或者沉于单恋的泥潭不能自拔,是很不明智的。要知道,爱情不是一相情愿的事,双方必须有感情基础。因此,对方如果对自己无意,就不可强求。

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热恋需要心理距离

经典案例

李斌是北京某医学院的研究生,去年三月份,他在面试的路上,结识了王艳,他对王艳一见钟情。于是,他对王艳发出了猛烈的追求。在得到王艳的接纳后,两人陷入了疯狂的热恋。几个月来,两人热情依旧,颇有燎原之势。在自己深爱的人和深爱自己的人面前,李斌感觉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男人。但是,脆弱的李斌却在心底潜藏着恐惧,他好担心热恋中的王艳突然弃己而去。

心理课堂

恋爱是甜蜜的,而热恋则可以将甜蜜继续升华。处在热恋中的人,一天不见恋人的面都难受。双方恨不得能随时随地交流、沟通,让对方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欢笑。在这时,即使热恋中的一方犯了很大的错误,另一方也往往会原谅。就因为时机的巧妙,就因为是热恋时刻,所以每个人的缺点都会随时消失,即使平时再好的朋友或父母去劝,也未必有效,只因为是热恋的时刻。

其实,正因为这一时刻才有许多佳话产生,也为许多的悲剧埋下了种子、拉开了帷幕。因为身处其中的人此时乐昏了头而并未意识到危机的存在。进入热恋期后,初恋时小心翼翼的亲昵已被炽热的激情所取代,认为他们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深深地沉浸在两人世界中,容不下第三人,把对方看得无限美好。但是,如此强烈的感情一旦有“风吹草动”,出现不和与矛盾,往往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真情变成了假意,美好的变成了丑恶的,爱变成了恨——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心理视点

一对恋人之所以由初始的迷恋到以后的淡漠、惶惑甚至离异,可能就是因为随着双方不断熟悉,两人之间那种因神秘感、好奇心而表现出来的“心理距离”逐渐消失,又没有再生,使得原先心目中深深崇拜的“偶像”走下了神台,变得平凡甚至丑陋了。因此,要想保持长久的甜蜜爱情,就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首先保持一份神秘感。神秘感会使对方在探索你的个性答案、万般风情的过程中保持不会衰退的兴趣。要培养这种神秘感,不仅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外在特征,还要不断地完善内在的人格,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加深思想上的修养,追求事业上的成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向你的恋人呈现你积极向上、新的一面,你就像是一眼永不枯竭的泉,令人回味无穷。当然,保持神秘感要恰到好处,不是高深莫测地全方位封锁。若隐若现、蜻蜓点水最为美妙。

其次,相见不如思念。两个人整天像连体人一样形影不离,再丰富的情话也会暂时断流,没完没了的爱抚也有感觉麻木的一刻。“黯然销魂,唯别而已。”一旦分开,才发现没有爱人的日子是多么的寂寞、凄凉,“良辰美景虚设”,思念与日俱增,将来也会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俗话说:“小别胜新婚。”这是很有道理的。有时甚至可以刻意地拉开时空上的距离,例如和朋友、同事出去旅游、出差,分离一段时间,或故意好几天不见面等,以此来造成彼此心理上的距离。“有时我离开你,只是为了去感觉想你的滋味。”

最后,不要忽视友谊。热恋中的情侣常常是“重色轻友”的。人既需要爱情,也需要友谊;爱情不能取代友谊,而且爱情有时也需要友谊的帮助和扶持。两人世界无论多么值得留恋,心灵也会感到缺乏友谊的空虚、闭塞。友谊可能给你们的爱情带来许多新的内容、新的信息、新的感受。即使是异性友谊,只要是可信的,就不必排斥。如果对恋人的异性朋友采取粗暴、冷淡、猜疑、不尊重甚至敌对的态度,无疑会伤害大家的感情。

当然,保持“心理距离”并非是故意让心灵之间疏远,故意在心灵之间设立屏障或防线。有距离才有吸引,但是,千万不要太远。距离产生美,掌握好热恋的距离也是十分必要的。

当爱已经成为往事——失恋后的心理调节

经典案例

李春是大学二年级学生,他一直是家里的骄傲,他是以全校最高分进的大学。在大一的时候,他与一个女生相恋了。两人在爱河****浴了数月,然而突然有一天,李春发现自己全身心投入的这段爱情走向了终结,女孩依偎在了另一位男生的怀抱。在移情别恋之后,女孩没有任何解释,女孩告诉他,爱是一种感觉,当爱时那是真爱,当不爱时那就是真的不爱了。女孩自称对李春失去了感觉,然后就绝情地离开了他,没有给李春任何重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