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26009100000004

第4章 左手《国富论》:“利己”的奠基之作(3)

第一,我将尽力说明,是哪些情况决定着工资率,这些情况以何种方式受到社会贫富,社会进步、停滞或衰落状态的影响。

第二,我将尽力说明,是哪些情况决定着利润率,这些情况又是怎样受到社会贫富,社会的进步、停滞或衰落状态影响的。

第三,货币工资与货币利润虽因劳动及资本的用途不同而大不相同,但各种劳动用途的货币工资和各种资本用途的货币利润似乎都有一定的比例。在这一部分,我将竭力阐明影响这个比例的所有不同条件和情况。

第四,我将尽力说明,是什么情况支配土地的地租以及提高或降低土地所产一切物品的真实价格。

劳动工资

在土地私有和资本积累尚未出现的原始社会状态下,劳动的全部生产物属于劳动者,既无地主也无雇主来与之分享。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劳动的工资将随分工所引起的生产力的各种改进而增加。但是,在劳动生产力尚未显著改善之前,这种原始状态就结束了。

首先是土地私有化,致使劳动者不得不将其在土地上生产的几乎所有物品的一定份额分给地主。于是,地租便成了这些劳动产品中应当扣除的第一项。

另外,伴随着社会的分化,劳动者越来越贫穷,他们通常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到下次庄稼收割,于是他们不得不请求那些雇主帮自己垫付。结果,利润就成为应当从劳动产品中扣除的第二项。

其实不只农业生产物中会扣除利润,一切其他劳动生产物都是如此。在一切工艺或制造业中,大部分劳动者在作业完成以前都需要雇主给他们垫付原材料、工资与生活费,而雇主分享他们的劳动生产物。

当然,也有一部分工人有能力自行购买原材料,并维持自己的生活,一直到作业完成。他兼有劳动者及雇主的身份,享有全部劳动生产物。因此,他可能同时获得资本利润与劳动工资两种收入,但这种例子并不多。

无论在什么地方,劳动者的普通工资大都取决于他们和雇主所订立的契约。劳动者希望尽量多得一些,而雇主则希望尽可能少给一点儿,前者倾向于联合起来提高工资,后者则倾向于联合起来降低劳动者的工资。

虽然雇主总是在与劳动者们的争执中占优势,但劳动工资有一定的标准,在相当长的期间内,即使最低级劳动者的普通工资,也不能降低到这个标准之下。

一个人总是要靠他的劳动来生活,因而他的工资至少必须能维持其生活。在大多数场合,工资还得稍稍超过足够维持生活的程度,否则劳动者就不能养家,继而传宗接代了。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劳动者也会处于有利地位,从而使他们能够得到大大超过上述工资的收入。很显然,上述工资是符合一般人道标准的最低工资。

无论哪个国家,如果每年提供的工作机会都比前一年多,那些靠工资生活的劳动者就没有为提高工资而联合起来的必要。劳动者不够,自然会导致雇主间的竞争;雇主们竞相出高价雇用劳动者,这样他们就自动冲破了防止工资提高的自然联合。

很明显,雇主对劳动者的需求,必定随着预定用来支付劳动工资的资金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这种资金有两种:一种是超过维持生活需要的收入;另外一种是超过雇主自己使用需要的资财。

因此,对劳动者的需求必定会随一个国家的收入和资本的增长而增长,而且没有后者的增长,就不可能有前者的增长。而收入和资本的增长就是国家财富的增长。

然而,使劳动工资获得提高的却不是国家现有的巨大财富,而是财富的不断增长。所以,劳动工资最高的地方不是在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而是在最兴旺即致富最快的国家。

一个国家即使非常富有,但是如果它长期停滞不前,就不可能有多么高的工资。在这种国家,居民的收入可能已经达到了极大的限额,但如果它在几个世纪都持续不变,那么每年所雇佣的劳动者的数额就会很容易得到满足,甚至劳动者的人数会成倍地高出他们的就业机会,于是他们不得不为了获得工作而激烈竞争,那么雇主们自然也无须用高价去猎取他们。

中国过去一直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那里的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然而,长期以来它的发展似乎停滞了。当今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马可波罗的记述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在马可波罗时代之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发展程度。各旅行家的报告虽有许多相互矛盾的地方,但关于中国劳动工资低廉和劳动者难以养家的记述则众口一词。

中国虽然或许是处于停滞状态,却似乎并未走向倒退。它的城市没有一处为自己的居民所遗弃,它的土地一旦被耕种以后就没有任其荒芜。因此,最低级的劳动者尽管生活资料十分贫乏,也一定能想方设法维持自己的种族,使通常的人数保持不变。但是,在指定用于维持劳动的资金明显减少的国家情况就不同了。许多在上层阶级成长的人由于在他们自己的职业中找不到工作,会乐于在最低级的营生中找事做。最下级的营生不仅充斥了它自己的工人,而且也有所有其他阶级的人,就业竞争十分激烈,从而使劳动工资降低到劳动者生活资料十分匮乏的地步。即使按这种标准,许多人也找不到工作,他们要么挨饿,要么靠乞讨度日,要么或许就去干穷凶极恶的勾当。

所以说,劳动报酬优厚,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国民财富增进的自然象征。反之,贫穷劳动者生活维持费不足,是社会停滞不进的表现,而劳动者处于饥饿状态,乃是社会急速退步的体现。

那么,下层人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究竟是对社会有利,还是对社会不利呢?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明显。无论在何种社会里,各种佣人、劳动者和职工都占绝大多数。社会最大部分成员境遇的改善,决不能视为对社会全体不利;有大部分成员陷于贫困悲惨状态的社会,决不能说是繁荣幸福的社会。

另外,丰厚的劳动报酬使人们能为自己的子女提供较好的生活,因而也能养育更多的子女,自然也就扩大和延伸了人类繁殖的界限。不过,人口的增长必须尽可能与对劳动力的需求成比例。如果这种需求不断地增长,丰厚的劳动报酬必然就会以此种方式鼓励劳动者结婚,使劳动者增加。如果劳动报酬不能满足这个要求了,那么人手缺乏马上就又会把报酬提高。

所以,充足的劳动报酬,既是财富增加的结果,又是人口增加的原因。对充足的劳动报酬发出怨言,就是对最大公共繁荣的必然结果与原因发出悲叹。

也许值得指出,似乎不是在社会达到绝顶富裕的时候,而是在社会处于进步状态并日益富裕的时候,大多数人民是最幸福、最安乐的。在社会静止状态下,境遇是艰难的;在退步状态下,是困苦的。进步状态其实是社会各阶级快乐旺盛的状态,静止状态是呆滞的状态,而退步状态则是悲惨的状态。

由于丰厚的劳动报酬鼓励了人口的增长,它也促进了劳动者的勤奋。劳动工资是对勤奋的鼓励,而勤奋又像人类的其他品质一样,随着对它的鼓励而更加高涨。富足的生活增强了劳动者的体质,而不断改善生活条件的美好希望以及对晚年舒适富裕的憧憬更加把他的精力充分调动起来。因此,我们经常发现工资高的地方的工人比工资低的地方的工人更富有生气、更勤劳,做事效率更高。

下面我将讨论的是食物价格对劳动价格的影响。虽然劳动价格的变动不一定都与食物价格的变动一致,甚至常常完全相反,但我们不能由此认为食品价格对于劳动价格没有影响。

劳动的货币价格,必然受两种情况的支配:一是对劳动的需求;二是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价格。对劳动的需求,根据它本身是增长还是停滞,决定着必须给予一个劳动者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数量。而劳动的货币价格,取决于购买这数量所需要的金额。所以,虽然在食物低廉的情况下,劳动的货币价格有时很高,但在食物昂贵而劳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的货币价格却更高。

这是因为,在突然特别富足的年月,对劳动的需求增加,而在突然特别匮乏的年月,对劳动的需求减少。因而,在前一情况下劳动的货币价格有时上升,而在后一情况下劳动的货币价格有时下降。

在物资特别富足的年月,许多雇主手中的资金可以雇用比前一年更多的劳动者,而这个特别大的数目的人手并不是总能够找到。于是,这些有更多资本的雇主就相互抬价,以求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工人。这样一来,就把劳动的真实价格和货币价格两者都提高了。

在物资匮乏的年月,情形正好相反。用来雇用劳动者的资金,比前一年要少,便有许多人失业,于是他们为获得职业而相互竞争,这在有的时候就使劳动的真实价格与货币价格全都下落。

劳动工资的增加,必然按照价格中工资那一部分增高的比例,抬高许多商品的价格,并按照价格增高的比例,减少国内外这些商品的消费。但是,使劳动工资增加的原因,即资本的增加,却会增加劳动生产力,使较少的劳动生产较多的产品。雇用很多劳动者的资本家,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势必妥当分配他们的业务,使他们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由于同一原因,他力图把他和他的工人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改良了的机械供给他们。这些改良的结果,必然会使许多商品只需用比以前少得多的劳动就可以生产了,这样也就大大地补偿了劳动价格的增长。

资本利润

资本利润的增减和劳动工资一样,取决于社会财富的增减,但财富状态对二者的影响却十分不同。

资本的增长提高了工资,就会导致利润下降。当许多有钱人将资本投入同一行业时,他们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导致这一行业的利润下降。以此类推,当社会中所有行业的资本都增长的时候,竞争同样会导致所有行业的利润降低。

利润非常容易波动,经营某特定行业的人一般都无法说出他每年的平均利润是多少,不过我们可以从货币的利息上看出其梗概。首先我们要知道这样一条原则:在使用货币能够获得大量利润的地方,通常对货币的报酬也很高;反之,则对货币不会有多少回报。由此我们可以断言,一个国家的资本利润,必定随着其市场的一般利息率的变化而变化。

新行业的开发,即使在财富正在迅速增加的国家,也会提高资本利润,因而也会增加货币利息。由于这个国家的资本不能够满足新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全部业务,所以只把它投在能提供最大利润的那些行业上。同时,之前投在其他行业上的资本也必须有一部分撤回来,转入这些新行业。这就使得那些旧行业的竞争没有过去那么激烈了,而市场上各种货物的供给也减少了。货物的减少必然导致价格上升,这就给经营者带来了更大的利润,因而他们便能够以比过去高的利息率贷款。

通常,社会资财即维持产业的资金的减少,必然会使劳动工资降低,进而提高资本的利润以及货币的利息。由于劳动工资降低,社会剩余资本的所有者便能以比从前低的费用把他们的商品运往市场。同时,用于供应市场的资金减少了,他们就能以较高价格出售他们的商品。所费较少,所得较多,利润从两方面增加,因此货币利息也会相应提高。

如果一个国家的财富已经达到了其外在条件所允许的限度,因此不能再有所发展,但尚未退步,它的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可能都非常低。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已经完全达到其领土可以维持,或其资本可以运作的程度,职业竞争必然异常激烈,从而导致劳动工资下降到仅能保持现有劳动者的人数。一个国家的资本,如果与国内各种必须经营的行业所需要的资本相比还绰绰有余,那么投入每一行业的资本将大到各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限度,因此竞争十分激烈,于是资本利润便会降到尽可能低的地步。

不过,还没有一个国家的财富曾经达到这种程度。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很久以前便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如果改变其制度,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

法律上的缺陷有时会使一个国家的利息率增高到大大超过其贫富状况所需要的程度。如果法律不强制人们履行契约,就可能会使所有借款人成为破产者或没有信用的人。不过,法律也不能完全禁止利息,因为许多人必须借款。当然,出借人不仅要考虑这笔资金的报酬,更要考虑如何规避风险。

普通的最低利润率除了补偿投资所易遭遇的意外损失之外,还应该多少有些盈余,这个盈余才是纯利润。我们通常所谓的总利润,是指这个盈余以及为补偿特殊损失而保留的部分。借款人所能支付的利息只与纯利润成比例。

在一个财富已达到充分满足的国家,通常纯利润都很低,因而其市场利息率也很低,使得只有极为富有的人才可以靠他们的货币利息生活,所有的小资产者或中产者都必须自己监督资本的运营。

财富迅速增加的国家,可以在许多商品的价格上,以资本的低利润弥补劳动者的高工资。这样,它们的商品就能与繁荣程度较低、劳动工资较低的邻国的商品以同样低廉的价格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