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26009300000015

第15章 选择自己的未来(2)

让父亲和孩子们照管你家里的事——备种、耕作。你去做事,尽可能地多挣些钱,或者还清你欠的债。为了保证你劳动有一个合理的优厚报酬,我答应从今天起到明年5月1日,你用自己的劳动每挣一元钱或抵消一元钱的债务,我愿另外给你一元。

这样,如果你每月做工挣10元,就可以从我这儿再得到10元,那么你做工一月就净挣20元了。你可以明白,我并不是要你到圣·路易斯市的加利福尼亚的铅矿、金矿去,我是要你就在家乡卡斯镇附近做你能找到的有最优厚待遇的工作。

如果你愿意这样做,不久你就会还清债务,而且你会养成一个不再负债的好习惯,这岂不更好?反之,如果我现在帮你还清了债,你明年又会照旧背上一大笔债。你说你几乎可以为七八十元钱放弃你在天堂里的位置,那么你把你天堂里位置的价值看得太不值钱了,因为我相信如果你接受我的建议,工作四五个星期就能得到七八十元。你说如果我把钱借给你,你就把地抵押给我,如果你还不了钱,就把土地的所有权交给我——简直是胡说!如果你现在有土地还活不下去,你没有土地又怎么过活呢?你一直对我很好,我也并不想对你刻薄。相反,如果你接受我的忠告,你会发现它对你比10个80元还有价值。

你的哥哥林肯 1848年12月24日

一个人应当学会在社会中自立,不能太依赖别人的帮助。依靠别人的帮助维持生活只能满足你的一时之需,但真正要在社会中生存下去,还是要靠你自己的力量。

何况依赖他人是一种心理幼稚与不成熟的标志,哈佛人最欣赏拥有独立主见的人们。勇敢去创造自己的新生活吧,放弃依靠,你会发现你原来可以飞得更高。

人的命运,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培根

自信的小仲马

自我信任是成功的第一个秘诀。

在哈佛大学的欧洲文学史课堂上,一位研究大仲马文学的教授讲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大仲马得知自己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就告诉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附上一封短信,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 小仲马断然拒绝了父亲的建议,他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那些冷酷而无情的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然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知名编辑曾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的丝毫不差,便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的截然不同,带着这种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造访大仲马家。

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儿子小仲马。

“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

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

《茶花女》出版后,法国文坛书评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大大超越了大仲马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小仲马一时声名鹊起。

一个人的价值只有通过自己辛勤努力取得的成绩才能够证明。我们要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真实的高度,就应当凭借自己辛苦的努力获得一定的业绩,并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来判断自己的高度。

牺牲眼前的一些虚荣,日后会有大收获。

——富兰克林

没主见的年轻人

没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自然与成功无缘。

一名哈佛欧洲文学系的学生苦心撰写了一篇小说,请一位驻校作家评点。因为作家正患眼疾,学生便将作品读给作家。读到最后一个字,学生停了下来。作家问道:“结束了吗?”听语气似乎意犹未尽,渴望下文。这一追问,煽起学生的激情,立刻灵感喷发,马上接续道:“没有啊,下部分更精彩。”他以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构思叙述下去。

到达一个段落,作家又似乎难以割舍地问:“结束了吗?”

小说一定摄魂勾魄,叫人欲罢不能!学生更兴奋,更激昂,更富创作激情了。他不可遏止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续、接续……最后,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断了学生的思绪。

电话找作家,急事。作家匆匆准备出门。“那么,没读完的小说呢?其实你的小说早该收笔,在我第一次询问你是否结束的时候,就应该结束。何必画蛇添足、狗尾续貂?该停就停,看来,你还没把握情节脉络,尤其是缺少决断。决断是当做家的根本,否则,绵延逶迤,拖泥带水,如何打动读者?”

学生追悔莫及,自认性格过于受外界左右,作品难以把握,恐不是当做家的料。

不久以后,这名年轻人遇到另一位作家,羞愧地谈及往事,谁知作家惊呼:你的反应如此迅捷、思维如此敏锐、编造故事的能力如此强盛,这些正是成为作家的天赋呀!假如正确运用,作品一定能脱颖而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凡事绝难有统一定论,谁的“意见”都可以参考,但永不可代替自己的“主见”,不要被他人的论断束缚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追随你的热情、你的心灵,它们将带你实现梦想。

遇事没有主见的人,就像墙头草,东风东倒,西风西倒,没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自然与成功无缘。

每一种缺点都或多或少地假扮成美德,每一种缺点都从这种伪装的相似中得到好处。

——拉布吕耶尔

坚持到最后的柏拉图

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力量而是韧性,竞争也常常是持久力的竞争。

在哈佛,我们从校训上就可看出他们对于古老的希腊文明的敬仰与传承。不用说,“与柏拉图为友”的柏拉图故事在哈佛校园里一定是为学子们津津乐道的。

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在坚持着?”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做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半途而废者经常会说“那已足够了”、“这不值”、“事情可能会变坏”、“这样做毫无意义”,而能够持之以恒者会说“做到最好”、“尽全力”、“再坚持一下”。

累了就歇在路边的人是不会得到胜利的。

——尼克松

自己设计命运的教授

你是自己的设计师,成龙还是成虫全在自己。

哈佛大学的东亚研究所,有一位来自中国的教授正和同学们一道分享他的童年趣事: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我一本世界地图,我好高兴,跑回家就开始看这本世界地图。很不幸,那天轮到我为家人烧洗澡水。我就一边烧水,一边在灶边看地图,看到一张埃及地图,想到埃及很好,埃及有金字塔,有埃及艳后,有尼罗河,有法老王,有很多神秘的东西,心想长大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