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头雁:优秀班组长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26009400000026

第26章 战术素养:做卓越的基层管理者(2)

班组的现场管理水平是企业的形象、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企业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搞好班组生产现场管理,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改善生产现场,消除“跑、冒、漏、滴”和“脏、乱、差”状况,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职工素质,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搞好班组建设、提高班组现场管理水平,必须提高对加强班组生产现场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素质的集中表现。通过现场管理的好坏,即可判断出企业的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的可信赖度,企业可协作程度。而班组又是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前沿阵地,所以,提高企业的班组生产现场管理水平,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班组生产现场管理中,通过导入5S管理活动,让企业在很少投入甚至没有投入的情况下,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进步。5S活动不仅能够改善现场工作环境,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品质、员工士气等,是其他管理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石之一。

5S又被称为“五常法则”,起源于日本,5S即日文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五个单词的缩写。

1.整理

整理就是彻底将要与不要的东西区分清楚,并将不要的东西加以处理,它是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要做好整理工作,首先要判断哪些是不必要的东西,再将这些不必要的东西丢掉。整理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现场检查。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特别是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如设备底部、桌子底部、文件柜顶部等。

(2)清除非必需品。在对工作场所全面检查后,要将所有物品逐一判别,分清哪些是“要”的,哪些是“不要”的。清理非必需品的原则是看该物品现在有没有“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对哪些暂时不需要的物品进行整顿时,如不能确定今后是否有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个保留期限。

(3)处理非必需品。对贴了非必需品红牌的物品,必须一件一件地核实现品实物和票据,确认其实用价值。若被确认为非必需品,则应该具体决定处理方法,填写非必需品处理栏目。一般对非必需品采取改用、修理、卖掉、废弃等处理方法。

2.整顿

整顿是整理散乱的东西,使其处于整齐的状态。整顿的目的在于必要的时候能迅速取到想要的东西。整顿比整理更深入一步,它表示:能迅速取出、能立即使用、处于能节约的状态。在班组生产现场的整顿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对工装夹具等频繁使用的物品进行整顿,应重视并遵守使用前能“立即取得”,使用后能“立即归位”的原则。

(2)对切削工具类的整顿。切削类工具需重复使用,且搬动时容易发生损坏,在整顿时应格外小心。

(3)设备的整顿。主要原则就是经整顿后要使设备更容易清扫、操作和检修,但是重要的还是“安全第一”。

(4)机台、台车类整顿。

(5)配线、配管的整理、整顿。在现场常见的蜘蛛网般的配线,地底下或地面上的配管杂乱无章,必须要对此进行整顿。

(6)材料的整顿。材料整顿应该遵循定量定位存放的原则。

(7)危险品的整顿。危险品一定要按照其存放要求和标准进行。

(8)在制品的整顿。除了设备和材料,在制品是占据生产用地最多的物品,也是现场整顿的对象。

(9)公告物的整顿。

3.清扫

清扫是指清除垃圾、污物、异物等,要把工作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如果生产设备一旦被污染,就容易出现故障,使用寿命也会缩短。为了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必须杜绝污染源。因此要定期进行设备和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等方面的价差,经常细心地进行清扫。

4、清洁

清洁就是指工作场所始终保持非常干净的状态,即一直保持清洁后的状态。在生产管理现场,当前面的3S推进到一定程度,就进入实施标准化的阶段。要彻底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工作就必须对于3S活动的维护方法及异常时的处理方法加以标准化。

5.素养

素养是指人人依规定行事,并养成好习惯。素养是5S活动的核心,只有提高人员的素质,才能使各项活动顺利地开展。开展素养活动之后,班组长要对本班组成员素养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检查,查看效果如何。

树立成本观,做好班组成本管理

利润来自哪里?简单地说,利润就是商品销售价格减去成本后的所得。如果要获得较高的利润,只有两种办法——提高产品价格或降低成本。一般商品的价格,在市场和行业制约条件下,只能定在合理的水平,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所以,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利润的多少。长期以来,班组内部的管理是比较粗放的,在生产过程中,班组长并未将成本因素纳入到日常管理过程中。

随着企业的发展,班组绩效考核越来越多地和成本控制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很多班组长发现,只有自己当家才更加体会到过日子的艰辛。成本管理便成了和质量管理紧密相连的班组长的主要职责之一,而这种成本管理的核心就是对成本进行控制。

回想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往往是我们在不经意中就造成了诸多浪费。许多纸张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白天亮着的电灯;卫生间水龙头哗哗流水……班组长做好成本管理必须要让所有班组成员树立节约观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有些企业内部开展的节约“一分钱、一张纸、一寸导线”活动,将成本控制的理念迅速渗透到班组中的各个角落。

“现在班组每天要用净水器烧水6次,如果采取‘人来烧水,人走关机’的模式,那么一天就能少开两次,这样一年下来能省多少电?”在浙江嘉兴电力局线路工区检修一班开展的“三节约”讨论会上,随着班长吴建明提出的这个问题,班组成员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员工朱建斌迅速拿出手机一算,答案很快揭晓:像班组这个普通净水器烧水耗电0.03千瓦。

资料员陈煜接着说:“我们工区有4个检修班日节约用电2.4千瓦时,一年就节约374元。在陈煜的启发下,全班成员就今后班组在节约方面的挖潜纷纷献出了“金点子”。

班组安全员张建华说:“班长,像我们平时做检修擦瓷瓶用剩下来的小抹布拿回来洗洗干净还能做班组里日常用的抹布。”

“班长,我觉得我们班组应该选出一个节约员,对班组的电脑、日光灯、还有打印机每天下班前要统统检查一遍,这样不会人走后忘了关班组的各种用电器。”员工沈伟接腔说。

“我的节约做法更加简单,每天倒开水只倒半杯。”员工郑江浩说,“每天早上都有同事把前天喝剩下的半杯水倒掉,这样即浪费了水,又浪费了电。”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十多条节约的小点子被在场的青年员工一一“抠”出来。

“我们作为基层班组,更要树立一种节约办企的意识,我们还要常做这样的节约算术题来挖掘节约的好点子好方法。”班长吴建明最后这样总结道。

通过做小小算术题来挖潜员工潜在的成本意识,调动员工节约的积极性,这确实让人称道。

那么,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班组长应该如何做好成本控制呢?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降低成本

为了避免原材料浪费,应建立并严格执行物料及原材料管理制度,并且制度标准的制定应该是可测量和可监督的。任何生产作业都是由人来操作的,都需要支付必要的劳务费、福利费、培训费等,因此人员成本必须首先得到管理和控制。应该定岗定员,将不必要的岗位撤掉,将多余的人员调整到需要的地方去。即使是必要的岗位,也要测量员工的饱和度,考虑是否并岗。还应该避免设备空转或闲置,以降低设备成本。还要制定详细的能源节约计划,通过不断地现场改善、设备改善、作业方法改善以节约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

2.杜绝浪费

作为班组长,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严格执行各项节约制度,努力培养自己的节约意识,拨起算盘珠子,小至“一分钱、一张纸、一寸导线”,大至一台实验仪器、一座试验室的建设维护,都需要科学节约、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在有些生产型班组内部,很多员工主动对设备拆下的废旧螺栓,手工进行除锈、除漆处理,回收清洗再利用;对现场使用的硅胶,进行严格回收,加以再利用;对于清理使用过的棉纱,收集起来用于擦拭油污和清洗类工作;对现场导线材料使用,改变靠现场目测备料的方式,通过测量的方法认真裁剪所需导线,尽量不使导线预留过长,导线用完后及时收好以备下次使用,能再用的坚决不丢弃。

3.物料成本管理

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统称为“物料”。对一般制造业而言,物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50%以上,物料管理对成本又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做好物料管理以降低成本呢?

(1)根据生产计划,做出物料分析,做出较长时间的物料请购计划,使物料采购可以按需采购,避免大批量进货。

(2) 物料采购时,必须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作出计划,标注清楚物料名称、型号、数量,以防错误采购延误时间造成浪费和错误采购造成损失。

(3) 降低物料库存,提高物料周转率,减少资金占压。

(4) 根据客户需要,及时调整物料需求计划,既要保证生产需求又要防止过量采购。

(5) 确保账物一致,保证物料信息准确,使有权调动物料的人获得真实准确的物料信息,物尽其用。

因此,为了搞好成本管理,班组长必须要提高成本意识,反对原来的粗放式管理,自觉地将班组的生产活动和成本、效益挂钩,准确地分析、判断成本比例,通过对生产活动的改善,最大限度地降低班组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