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26012600000112

第112章 政府管理宏观经济的学问(7)

第三,建立社会保证基金的需要。劳动者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证基金,以及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基金,除企业、个人负担外,有一部分也需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立社会保证基金来解决。这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为了应付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等,需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立社会后备基金,来满足这些临时性的应急需要。

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通过下列途径来进行:

1.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国家制定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它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首先把各个部门上缴的税金集中起来,形成国家预算收入,然后通过预算支出形式,用于经济建设、文教卫生、国防建设、福利设施、行政管理等各方面。

2.银行信贷。银行信贷在不改变资金所有权的条件下,把社会闲置的资金和货币集中起来,然后向单位、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这就改变了资金使用的主体、使用的方向、使用的时间,从而对国民收入进行了再分配;同时,通过差别利率,信贷机构获得了利润,可用于充实信贷资金、提留信贷企业基金、支付职工工资。存款者和贷款者的收入也由于差别利率得到调整,使一部分国民收入在工商企业、职工、居民之间进行了再分配。

3.劳务费用。在社会主义分工体系中,有一部分劳动者用自己提供的劳务,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享受各种劳务的劳动者,用自己的收入支付各种劳务费用。提供劳务活动的单位,在得到劳务费用后,用于支付职工工资、支付管理费用、提留基金和上缴国家税金。因而,通过劳务费用的支付,一部分国民收入实现了再分配。

4.价格变动。价格变动不能增加或减少国民收入总量,但会改变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阶层居民之间的分配。价格的调整和市场价格的变化,影响着交换双方的实际收入,引起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例如,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就会增加农民收入;消费品销售价格提高,就会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就会引起国民收入在各工业部门之间的转移等等。由此,国民收入在国家、部门、企业、职工、农民之间实现了再分配。

2009年,党中央、******在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同时,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完善机关工人工资制度,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

近年来,通过实施“三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多次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积极落实优抚对象生活、医疗待遇政策,基本实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保尽保,大力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完善了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城镇低收入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这次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同时,再次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当提高残疾军人和“三红”(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三属”(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等部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对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与军队管理的离退休干部同步同幅度提高待遇标准;对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和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机构工作人员,适当提高待遇标准;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适当提高补助水平。这次提高社会保障对象的补助标准,扩大了保障范围,增加了保障项目,加大了中央财政补助规模,解决的力度是近几年最大的一次。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必须要把握几点,一是利益部门肯定会想继续垄断资源,占有事实上的“行业优势”,这部分利益集团是否会将自己的利益让出一部分来,还需要真正的考验;二是,中下层收入者要想得到真正的“实惠”,那么政策必须要透明且执行有力,要在全社会中形成公平合理致富,靠自己的辛勤和智力致富,而不是以其他潜规则或者不公平手段致富。

第三节货币政策

最后的放贷者——中央银行

假设一个岛上有1000口人,与世隔绝,人与人之间交换物品过活,但有时候你手里用来交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方想要的,怎么办?于是人们就用都喜欢的金银作为交换的东西,于是交换方便了。但金银要磨损,携带也不方便,当交换活动频繁时,发现这个东西太繁琐,限制了交换活动,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由岛上的管理者发行一种符号,用它来代替金银,于是钞票出现了。

刚开始这种钞票可以随时得兑换金银。大家都很放心,因为钞票就是金银。可是岛上金银的产量太小,当人们的交换活动更加频繁时,钞票不够用了,只能暂停交换。暂停交换的后果就是大家不生产别人想要的东西了,因为虽然别人用,但交换不出去,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经济发展减速了。于是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一家钱庄,这个钱庄是大家的,由钱庄来发行钞票,印出的钞票借给想用钱的人,然后这个人有钱了再还给钱庄。于是银行就出现了。

银行的出现,能保证交换活动更持续的进行,大家都拼命的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的印制钞票,以保证交换能更深入的进行。后来人们的交换活动更频繁了,一家钱庄太少了,于是出现了很多钱庄,总要有个管钱庄的吧,于是指定一家钱庄管理其他钱庄,并且钞票只能由这家钱庄印刷,然后通过其他钱庄借给用钱的人,中央银行也就这么出现了。

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形成于19世纪初,它产生的经济背景如下:

(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迅速扩大,促使货币经营业越来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图,由此产生了对货币财富进行控制的欲望。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资本主义经济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面对当时状况,资产阶级政府开始从货币制度上寻找原因,企图通过发行银行券来控制、避免和挽救频繁的经济危机。

(3)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 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促使资本主义银行信用业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经营机构不断增加;二是银行业逐步走向联合、集中和垄断。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银行的职能是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是“发币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保管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同时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这是由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有:货币发行、集中存款准备金、贷款、再贴现、证券、黄金占款和外汇占款、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资金的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等。

当发生银行危机时,银行之间也会互相寻求贷款以应付挤兑风潮。但是,银行的准备金都是有限的,当山穷水尽之时,谁才是最后的贷款人呢?

2008年10月,随着西方各国纷纷陷入金融危机,法国总统萨科奇呼吁中印等国参加一次有关重建世界金融体系的“紧急全球峰会”,以共同应对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随后也提出相似建议。在美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西方政治家将中国视为全球金融稳定的关键力量,因为中国金融健康并持有巨额外汇储备,成为这场危机“国际最后贷款人”的最佳人选,也被赋予决定未来金融秩序的能力。

而美国国会公布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根本无法增强市场信心,在解决流动性方面作用有限,从而无法制止实体经济的衰退。这意味着未来信用违约会越发严重,将进一步打击规模空前的衍生品市场,直至美国金融系统崩溃,陷入债务危机。因此,在危机进程中做“国际最后贷款人”形同“危机最后陪葬人”,必祸及自身。

中国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总理发言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不出现大的起落,就是对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中国央行也重复了这一观点。受西方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出口已出现明显回落,实体经济或较快下滑,这会引起中国资产价格的波动,尤其是与金融密切相关的房地产业,潜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因此,维持经济增长与稳定资产价格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中国并无意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通常,在某一国国内发生银行危机时,中央银行,可以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以满足商业银行短期的资金需要,以防范银行系统内的危机,看上去,就像是商业银行背后的贷款人。因而,“最后贷款人”这一概念原是人们习惯上对中央银行的这一行为的描述。

“最后贷款人”被认为是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当一些商业银行有清偿能力但暂时流动性不足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贴现窗口或公开市场购买两种方式向这些银行发放紧急贷款,条件是他们有良好的抵押品并缴纳惩罚性利率。最后贷款人若宣布将对流动性暂不足商业银行进行融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缓和公众对现金短缺的恐惧,这足以制止恐慌而不必采取行动。

最后贷款人这一理念最先是由沃尔特·白芝浩提倡的。

沃尔特·白芝浩1826年出身于一个银行世家,母亲来自从事银行业的斯塔基家族,父亲是斯塔基银行总部的经理人。1848年,22岁的白芝浩毕业于伦敦大学,获硕士学位;此后他又专修了三年的法律,获得律师资格,但是并没有执律师业,而进入了他父亲的银行业。1858年他与曾任英国财政大臣且是后来闻名世界的《经济学家》杂志创办人的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的长女结婚;两年后,威尔逊去世,他接管了《经济学家》,担任第三任主编直到1877年他辞世。

沃尔特·白芝浩虽并不是拥有经济学学位的经济学家,但博学多才,个人禀赋加上诸多方面的家族智识渊源,使得白芝浩成了真正让《经济学家》家喻户晓的关键先生。他在诸多领域都有建树,他是影响至今的法学家、金融学家。

在1873年出版的《伦巴德街》一书中,白芝浩详细阐述了他关于央行最终贷款人的观点:在有良好的抵押物的基础上,英格兰银行应该随时准备以高利率向商业银行提供无限量的贷款。实际上,早在1866年9月白芝浩就在报纸上公开这一观点。这一论点最终对中央银行职能的演进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当时,英格兰银行一位董事将其言论称为“是本世纪以来货币和银行领域中所冒出的最恶劣的教条。”

这是因为,如材料中所说,“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并不好把握。

中央银行不应降低成本甚至无成本地向商业银行降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央行致力于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实际上是不计成本地向商业银行提供定量贷款,这样的最后贷款人角色并不符合白芝浩的原意。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时袖手旁观需要承担巨大的外部压力,也要抵制力挽狂澜的内在诱惑。中央银行的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不景气转变成经济衰退,最后贷款人角色并不是要求央行充当“老好人”,谁没有钱了,就要把钱送去。白芝浩曾经强调高利率和抵押物就是附加一种惩罚性融资条件,同时借此分辨出银行资产的好坏,而不能够满足贷款条件的,央行有理由将其拒之门外。因此,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还需要谨慎把握好力度,否则对提升经济状况并不能起到有力的效果。

认识宏观经济中的货币——M0、M1、M2

按照货币形态流动性的高低,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货币层次,随着流动性的降低,货币层次呈递增的趋势。就出现了M0、M1、M2、M3、M4……等边界不同的货币层次。关于货币量层次划分,各国划分不同,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其划分方法也不一样。在我国关于货币量层次的划分也不一样

(1)美国现行货币量层次

M1=现金①+活期存款②+其他支票存款③+旅行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