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26013900000031

第31章 交际中的“刺猬哲学”:学会朋友之道(2)

像这样的例子生活中不胜枚举,我们又何苦去自取其辱呢?对朋友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可以了,再多的话就要学会咽下去。不能因为一点小事情就破坏了多年的感情。但是,话说回来,有的人很滑头,明知朋友有过错也不提意见。这样做当然也不好,因为你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该自己做的做到位也就没有什么对不住人的地方,天长日久你的朋友总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这个时候他自然会觉得你这个朋友值得一交,这样不是两全其美?

我们纵观孔子的理论,它们都是相同的。这样的交友态度也符合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他认为凡是都要适可而止,太过了与不及时一样的道理,所谓过犹不及。对朋友、对家人、对一切的人、事,都要把握这样合理、合适的度。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

孔子的大弟子子路有一天问他的老师说:“老师,你说齐桓公这个人不错,但是我想起了一件事。齐桓公(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是敌人,而管仲起初是辅佐公子纠的,后来公子纠被杀,管仲却没有为他殉职,反而投靠齐桓公,你说管仲能算‘仁’吗?”孔子说:“齐桓公能够雄霸天下却不动用兵车——不靠武力,这就是管仲的贡献啊。这样的人还不算‘仁’,那什么样的算是‘仁’呢?”

提到管仲就不能不提鲍叔牙这个人,他既是管仲的知己,又是推荐管仲的人。我们看一段他们交往的故事:春秋时鲍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二人相知很深。每次分东西,管仲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财,只是他家里穷。”

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都说管仲没有才干,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这绝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而三次逃避,人们讥笑地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啊!”

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却为齐国另一个公子纠效力。两位公子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曾驱车拦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带。小白弯腰装死,骗过管仲,日夜驱车抢先赶回国内,继承了王位,称为齐桓公。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

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坚辞相国之位,他说自己的能力不能胜任相位,并且力荐管仲,在鲍叔牙看来管仲的能力远远超过自己。于是他力劝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为相。齐桓公对鲍叔牙说:“可是他还用箭射过我呢!”对此,鲍叔牙这样劝说齐桓公:“他那时射你,是应该的。因为他当时效力于公子纠,各为其主。这正说明了管仲的为人。”听罢,桓公于是重用管仲,果如鲍叔牙所言,管仲的才华逐渐施展出来,终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相信我们在看了这样一段故事后,一定会为管仲感到高兴,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是后来有一个小插曲更加说明了真正的知己难求。管仲在临死前桓公问他什么人可以接替他的相位,桓公说:“你看你的老朋友鲍叔牙怎么样啊?”管仲说:“不行啊。鲍叔牙是个君子,但是他眼睛里揉不进沙子,是非黑白太过分明,不适合做宰相。”看到这里,我们如果是鲍叔牙心里会怎么想呢?有人肯定会认为管仲太过分了,真是不像话。我推荐了你,你却在临死前还说我“坏话”!但是,真正的知己不会这样,所以后来管仲就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

朋友很多,知己却不容易寻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遇到过真正的知音,因为它寥若晨星。在南老的解读下,我们似乎看到了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朋友,虽然很难找到,但是并不是不存在,就像管鲍之交一样。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朋友有很多种,有泛泛之交,也有知心密友,还有合作伙伴等,孔子说,有的人和你的目标不一样,思想也差异太大,那么就没有必要在一起谋事。大家各走各的道,没有什么冲突,这样也好。切莫硬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朋友,你如你要开店做生意,而你的朋友热衷其他事情,那么就不要拉着他一起了。这是有原因的,弄不好连朋友也没得做,大家反目成仇了。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子罕》

南怀瑾先生这是做人做事最要注意。讲到这种人生的经验,孔子真是圣者,实在是了不起。孔子觉得有的人你和他做同学就好,但是不一定能一起开创事业。这样的事情很多,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创业的时候要拉上自己的好友,稍微不慎就会成为冤家,这样做真是将友谊放在一个火山口上,说不定火山爆发友情就要中止。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有些人可以共赴事业,但是没有办法共同建立一个东西,无法创业。我们如果已经经历了几十个春秋,再回过来看孔子的这些话就会感到他真的是一个圣人,太了不起了。人间的道理都被他说遍了,也全被他说中了。当然这些都是要有自己的经验才能感受得到,否则只会如隔靴搔痒。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起初很反对孟子,他觉得孟子是看不起贫苦出身的人的,于是要打倒孟子。可是后来他经历了一些人、事之后,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觉得圣人之言还真有道理。我们看《论语》也一样,当时不觉得他有多了不起,走过了人生的一些春秋后自然就会心生敬畏。这一点就好像自己小时候不听话一样,父母要我们好好学习,我们觉得他们很唠叨、烦人,于是不听,最终学业无成,悔恨终生。到这个时候才体会到父母言论的正确,也才体会到他们的良苦用心。但是此时悔恨已经晚了,只好用来教育自己的下一代。但是他们能不能听还是另外一码事,你用自己血的教训来对他们谆谆教诲,人家未必领情,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可与立,未可与权。”有些人可以共同创业,但不能给他权力,无法和他共同权变。这在历史上很多故事中可以看到,有些人学问、道德都不错,做别人的部下很好,但是一旦你放大权到他的手里就坏事。

说到这些,南怀瑾先生给我们举了王安石和赞元禅师的故事。王安石与赞元禅师交情犹如兄弟,一个出家当了和尚,一个做了宰相,王安石每个月都要写信给赞元,而赞元始终不打开来看。有一天王安石问他能不能学道,赞元禅师说:“你只有一个条件可以学道。但有三个障碍永远去不了,只好再等一世,来生再说学道的事吧!”王安石听了很不痛快,要他说明。赞元禅师便说:“你‘秉气刚大,世缘深。’你的气大,又热心于人世的功名事业,成功与失败,没有绝对的把握,你心里永远不会平静,哪里能够学道呢?并且你脾气大,又容易发怒。做学问,重理解,对学道来说,是‘所知障’,你有这三个大毛病,怎么可以学道?不过,不大重视名利,而且生活习惯很淡泊,很像一个苦行僧,只有这一点比较近道而已。所以说你可以先研究修道的理论,等来生再说吧!”我们看了这一段对话,再研究一下王安石的一生与宋神宗时代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便可以了解孔子所说的这三句话的分量了。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孔子说有三种朋友我们和他相处会受益匪浅。第一种是他很正直,这种人就像是他的弟子子路一样,多半很有点侠气,对朋友讲义气;第二种是性格宽厚的人,这样的人多半心地善良,很仁慈,不会对人吹毛求疵,比如孔子的弟子曾子和颜回;第三种是学问很好的人,他们知识渊博,能带给你很多你学不到的智慧,他们能提升你的眼界,比如孔子的弟子冉求和子贡。

交友之道和谈恋爱的道理一样。如果交上一个好的朋友是怡情悦性的一件美事,这就如同谈恋爱遇上一个理解自己、相处愉快的恋人一样。

虽然性质不同,但结果相似:遇到君子,双方都有进益,皆大欢喜的场面;遇人不淑,被人拉下水或吃了哑巴亏,只好自认倒霉。上面讲的是益者三友,可是孔子紧接着还告诉我们损者三友,交友也是宁缺毋滥。那么,是不是只能被动接受,毫无预防和还击之力呢?

非也。他告诉我们三种人万不可接近,谨防上当——“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首先是友便辟,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他知道你喜欢什么,他就对你投其所好。

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尤其当你是他的上司,或者你对他还有点利用价值,那么你的什么话,他都会说“所言极是”;你做的任何事情,他都会说“太棒了”,其实有可能他打心眼里还瞧不起你的这一套。他从来不会对你说个“不”字,反而会顺着你的思路、接着你的话茬,称赞你,夸奖你。

这种人特别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细心体会你的心情,以免违逆了你的心意。就像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写的“变色龙”一样,他们是骑墙之草,永远都会顺风跑。你得意时他追随你,不离左右,你一旦失意,他立刻让你感受什么叫人走茶凉与世态炎凉。

如果大家稍微留心,便会发现像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比如大贪官和糰。他对乾隆皇帝百般逢迎,奴颜谄媚,几乎无所不用其极。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便辟”之人。

孔夫子说,和这种人交朋友,太有害!

为什么?和这种人交朋友,你会感到特别舒服、愉快,就像电视剧里的乾隆皇帝一样,明知道和糰贪赃枉法,却还是离不开他。

人性的一大弱点是爱听恭维话,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要讨厌那些奉承我们的人真是太难了。连伟大的人物尚且有如此感叹,平凡如你我者就更不必说了。但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危害最大,所以才值得我们关注。

第二种叫友善柔。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派”。

他们当着你的面,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你,就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但是,在背后呢,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比如像唐朝大奸臣李林辅,他口蜜腹剑,绵里藏针,就好比是独门暗器一样,让我们防不胜防,招架不住。对这种人的招儿就是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第三种叫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其中这个“佞”就是指口才好但不诚实、不正直,也就是所谓“假、大、空”。

这种人生就一副伶牙俐齿,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没有他不懂的道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气势逼人,不由得人不相信。可实际上呢,除了一张好嘴,别的什么也没有。

巧舌如簧,却腹内空空,“吹牛不打草稿”的主儿,你敢和他做朋友吗?孔子一向推行“敏于行,讷于言”的做人处世理念,像夸夸其谈的人在他那里是不会有什么好评语的。

有了一些人生阅历的人就会懂得孔子这几句话的高深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