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者每天读点《论语》(论语管理日志)
26015800000026

第26章 五月 善用人者工于事(5)

案例引导

艾柯卡担任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具有卓越的管理才能,为福特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的才能为公司老板福特所嫉妒。

于是,福特毫不理会艾柯卡的意见,而作出不再把小汽车推向市场的决定,结果使得公司急剧亏损。后来,福特到处散播谣言说艾柯卡早已和黑手党搅在一起了,在董事会上直截了当地告诉艾柯卡:“我想你可以离开了。”就这样,艾柯卡被福特无情地解雇了。

艾柯卡当时早已名声在外,许多汽车公司都向艾柯卡发出了邀请信。艾柯卡最终选择了克莱斯勒,出任克莱斯勒公司的总裁。

克莱斯勒的财务状况比想象中要恶劣得多,公司已经面临倒闭的危机。艾柯卡想尽了各种办法应对公司一个又一个的危机。

1984年,克莱斯勒公司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24亿美元,同时也成为福特公司的一个强劲对手。艾柯卡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管理智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福特和艾柯卡这个事情中可以看出,妒才是管理者大忌。那些时常害怕下属超越自己、抢自己风头而对功高盖主者施行严厉打击的管理者是很难取得成就的,因为他总是缺少比自己更有谋略的人的协助,而仅靠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是不可能将企业做大做强的。

这就道出了管理者最重要的责任是善于用人,而不是和属下比谁比谁更能耐。福特就是因为犯了这个毛病才白白损失了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给了对手重振雄风的机会。

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通常是,各级管理者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是无法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还有一些管理者则关心下属犯下的细微错误,并抓住这些小的过错不放。对于提拔优秀人才更是绝口不提,他们担心有能力的下属将会替代自己。

行动指导

管理者的职责是招募到比自己更强的人,并鼓励他们发挥出最大的能力为自己服务。这本身就已经证明了你的本事,同时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让自己的事业大风起兮云飞扬,在这个过程中最占便宜的还是管理者自己。如果你是一名企业高管,你应该做的是:

第一,明确各级管理者的工作职责,并且要求他们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二,不计较员工们在工作过程中犯下的小错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使他们敢于挑战和克服困难。

第三,选拔你所认识的优秀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平台,使他们释放出最大的价值。

星期四 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人才难得,得到要珍惜

论语箴言

子曰:“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泰伯》

孔子说:“从尧、舜时代以来,周王朝是最为兴旺的了。(武王的十位人才之中)有一个妇女,实际上只是九位而已。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仍旧服从殷朝,周朝的德行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案例引导

美国著名的西华公司(原名萨耶·卢贝克公司)的创始人理查德·萨耶是做小本生意起家的,他的事业发展到后来那么兴旺,连他自己都感到吃惊。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

萨耶最初的时候在明尼苏达州一条铁路做货物运输代理业务。做这种业务,有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那就是有时收货人嫌货物不好而拒收,收不到货款不说,还倒赔运费。萨耶是一个善于动脑筋的人,不多久,他就想到了邮寄这种方式。这一方式竟然非常成功,于是同行都纷纷仿效,萨耶意识到必须扩大规模。可扩大规模就得有人手,去哪里找这样的人呢?

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他碰到了迷路的卢贝克。两人一见如故,一席话竟然谈了个通宵。卢贝克非常欣赏萨耶的经营思路,萨耶万分激动,盛情邀请卢贝克加盟,两人一拍即合,“萨耶·卢贝克公司”就在那个夜晚诞生了。

管理智慧

“人才难得”是古今中外各类组织的一个共同的难题。可是人才又至关重要,他们往往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天下的兴盛,

汉高祖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守国家,安抚人民、发饷送粮保障军队,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军队,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他们三位,都是人中豪杰,因为我能任用他们,所以我能得到天下。”从这里完全看得出用人的重要性。

选用人才是有原则可循的。有的人认为,自己能够网罗到最优秀的人,就一定能够成就大事,实则不然。在团队中,选用最适合的人而非最优秀的,才是制胜的法宝。

今天,企业组织最缺乏的便是人才。很多企业看似人才济济,事实上真正能够促进企业发展、为企业的成败付出心血之人屈指可数。能够委以重任,并且拥有清晰的战略和管理思维的人就更少了。所以很多企业常常活不过两代。究其原因,只有一个:没有适合的人才。

行动指导

在培养人才和挖掘人才方面并没有什么出色的建议。这应该是管理学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才难得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但是,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够因为一个人的能力而降低对其品德的要求。因为只有才能和品德合二为一的人才能够称得上是人才。

因此,管理者就必须做到两点:第一,不断发掘人才,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空间;第二,关注他们的品德,将那些品德恶劣的人清除出局。尽管这样做很令人难受,但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你不得不这样去做。

星期五 虽多,亦奚以为——一个人的能力绝不等同于他的学历

论语箴言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把治理事务交给他,不能够顺利完成;派他到各国,不能够独当一面;这样的人念书再多,又有什么用处?”

案例引导

南京一家企业在拒绝了十几名机电专业本科生后,终于招到了满意的员工。这是一名仅有初中学历的电工。该企业解释,被拒绝的十几名本科生虽然拥有中级电工证书,却连最简单的控制柜电路图都不认识,今年26岁、只读过初中的安徽籍电工张某某让企业最为满意。别看张某某是初中生,可是他能够娓娓道出电路的构成、控制,而且还很有悟性,现在公司基本上就定他了。对此结果,张某某说,他万万想不到,自己一个初中生竟会压倒10多个本科生。

管理智慧

好学之人分为三种:第一,从学习中获得精神乐趣,例如颜渊;第二,书呆子,只知道读书不知道思考;第三,学以致用者,学了就能够灵活运用。

的确,一个人教给他再多的知识,如果不能够活学活用,或是去实践,那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学到。

有人说,把衡量人才的软标准硬化为学历这一硬杠杠,能够较好地体现选人用人的公平性;也有人说,单位里出现一个岗位空缺,够资格的人以十计甚至数十计,这么多人来竞争,不用“学历尺”量又用什么量呢?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存在片面性。因为学历不等于能力,拥有文凭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人才。

现今的许多大学生正是如此,自以为掌握了很多知识,可是能够运用出来的知识又有多少呢?很多大学生到了工作岗位根本无法适应,不但无法履行自身的职责,还产生一种严重的失落感,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可是让他们去担负重要的工作和任务,又只会导致更糟糕的结果。这就是学了无法运用的后果。

应该看到,把人才标准简单化为文凭或学历一个指标,已经带来种种弊端。一方面,它直接导致“假文凭”和“注水文凭”泛滥成灾,“权学交易”大行其道;另一方面,它极大地挫伤了一些勤奋好学、立志成才者的积极性,造成大量没有文凭或文凭较低的有用之才被埋没。时下一些地方出现的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在人才理念与人才培养上存在着误区。

行动指导

一个人的能力绝不等同于他的学问。因此,在评价一个人时,首先要关注的是他的行动能力。掌握了很多知识却不会运用的人,与没有知识的人是一样的。对于这些人,同样不能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