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者每天读点《道德经》(道德经管理日志)
26015900000009

第9章 二月 管理者的自律之道(3)

根据公司股权设计,俞敏洪占有绝对的控股地位,其余10位股东只能分享剩下的股权,俞敏洪成了“独裁者”,是新东方的主人,而其余人等变成了俞敏洪的“雇工”。

这样的结果让新东方的元老们很不满意,于是,矛盾开始频频出现。除了俞敏洪,其他的小股东们为了防止俞敏洪的权力过大,推选了王强担任新东方CEO,实际上王强读不懂财务报表,并推举以王强为首的董事会成员组成“CEO联系会议”,将俞敏洪排除在会议之外……

于是,在当时连“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都分不清楚的情况下,俞敏洪下狠劲攻读了几十本企业经营管理的书,到处请教专家学者,为的是找到一个打破僵局的好办法。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俞敏洪不仅找到了一个打破改制僵局的好办法,而且显示出超人般的魄力。在众位元老“搞不定”的情况下,俞敏洪重掌新东方,以令众人刮目相看的魄力结束了这次内部争斗。他重新梳理了新东方的权力结构,重新定位了新东方的发展方向。从而稳定了军心,力挽狂澜,将新东方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俞敏洪回忆那时的心情,由衷地说:“绝望到低谷的时候,我豁出去了。我横竖一咬牙,到了这个田地,我还有什么做不到!”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真正伟大的人或企业首先是内心的强大,当心灵强大了,便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而内心的强大,也许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信,但更重要的,或者说是更难以做到的,其实是屡战屡败后还能屡败屡战。其实我们需要的就是俞敏洪的这种不怕折磨的坚强心态。

坚持信念的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有时候会“明知不可而为之”,有时候甚至做不少“傻事”。因为成大事者的信念,只是他们自己的道德准则,不同于当时的社会道德标准。他们的行为,在常人看来很另类,甚至被视为“偏执狂”,但这是一个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的世界。

大人物的信念也许不符合世俗的风尚,但却包含了为大众服务的愿望。因此,他们的信念才会最终成为团队的核心价值观,他们的美好愿望终将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只要相信自己,保持不拔的信念,就有可能实现在他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行动指导

一个人心中若有信念,就不会左顾右盼、瞻前顾后,他会把毕生的精力凝聚到一个目标上,从而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善抱者不脫——信念无形而有力,虽千万人吾往矣

道德经箴言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译文:合道境地的人,他的建树根柢牢固,他的抱持不会脱落,他的事业将世代承继不衰。

一个管理者成大事的前提就是信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甘地创造了一个历史上的奇迹,他让那些失去了一切的人们又恢复了尊严;沉默寡言者又发出了呼声;胆战心惊、畏缩不前的人们现在高高地昂起了头;被解除武装的人们锻造出一种使大英帝国的刺刀丧失功能的武器。

甘地的信念代表的是印度人民的心声,也激励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他在斗争中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与爱国热情,培养了印度人民的品格和骨气,而且获得了惊人的成功。甘地人格的神奇魅力,抓住了印度人民的心,给人们以希望和力量,使一个长期萎靡不振、人心涣散的民族重新振作起来,为民族独立而斗争。

在这种强烈信念的促使下,甘地在领导每次不合作运动时,不仅运筹帷幄,指挥全局,而且在实际斗争中身先士卒,以他大无畏的具体行动带领群众勇往直前。

纵观甘地的一生,他信念顽强,对真理不懈追求,与民同乐,与民同苦,以自己的人格与坚韧不拔的毅力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甘地本着内心坚定的信念,带领印度人民为印度的民族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印度人民称为“圣雄”、“国父”。成为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最有权威的领导者。

由此可见,管理工作需要高尚的人格来和执著的信念来塑造领导力。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够拥有强烈的信念,并在管理工作中时时体现出较高的道德水准,那么他一定会成为下属心中最愿意信任的人。

一个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士兵回忆道,他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志愿军如此英勇,他们能在零下20多度的恶劣气候下,在衣着单薄,甚至连鞋子都没有的极度艰苦的条件下仍然保持高昂的战斗力。

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坚定的信念与取得成功是分不开的,当我们有了信念,我们便有了成功的机会。让我们带着信念出发,去寻找成功。到那时,你将会发现,失败是此岸,成功是彼岸,信念就是停在此岸的船。船坚不坚固取决于你的信念坚不坚定。当你登上这条船后,成功就仅仅是你一念之间,离你也只有一步之遥。记住,信念铸就成功。

行动指导

对于管理者而言,信念是一种深层的激励,没有一种激励可以代替它;信念是一种道路,没有信念的企业,一定没有战略;信念还是对企业家行为的一种规范,是支持企业永续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五色五音五味”——企业管理者要讲道德

道德经箴言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道德经》第十二章

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于不轨。

任何组织都必须对社会影响和社会成果进行管理。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大小,决定着企业存在的必要程度。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大,企业存在的必要性就越强,企业也就越有价值。

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此后,全国陆续报道因食用三鹿乳制品而发生负反应的病例一度达几百例,事态之严重,令人震慑!2008年9月13日,党中央、******对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做出部署,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级响应,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2008年9月15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甘谷、临洮两名婴幼儿死亡,确认与三鹿奶粉有关。

随着问题奶粉事件的调查不断深入,奶源作为添加三聚氰胺最主要的环节越来越被各界所关注。另据医学专家介绍,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性化工产品,婴幼儿大量摄入可引起泌尿系统疾患。患泌尿系统结石的婴幼儿,主要是由于食用了含有大量三聚氰胺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引起的。

三鹿集团因道德的缺失而最终受到了社会的惩罚,落下自毁的下场。社会道德缺失的企业,很容易进入金钱至上的误区,最终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凡不属于机构的宗旨和使命的对社会、经济、社区和个人的各种影响应维持在尽可能低的程度,最好能予以消除。不论这种影响是在机构内部的,对社会环境或物质环境的,都是愈少愈好。企业管理者应当从三鹿集团的覆辙中得到教训。

一个企业不但要追求盈利,更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使社会不遭受自己的运营活动、产品及服务的消极影响。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对社会责任负责。一个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一个不健康的企业,是一个品质低下的企业,是一个短命的企业;一个忽视社会责任、缺失社会良知的企业和企业家,最终要被社会所抛弃。

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位官员位高权重却没有什么影响力,有的只是权力,而一个平民百姓却可以受人尊敬、受人爱戴,究其原因,道德品质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德品质是构成领导影响力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要提升领导影响力,必须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

行动指导

企业是管理者经营的,可以说,企业公民的道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社会良知的缺失。尤其是管理者更要加强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完善,往往是一个错误的决策就是毁了一个企业多年的奋斗历程。

“我有三宝”——仁爱、节俭、三思而行

道德经箴言

原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译文:我有三条基本的行为原则,把持它以保证大道得以贯彻执行:第一是柔慈;第二是俭约;第三是不与天下争得利之先。

古人云:“成由勤俭败由奢”。管理者不加以借鉴,就不可能把企业经营好。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人见一个穷人很可怜,发善心愿意帮他致富。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贫穷了。

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开荒,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

穷人的计划付诸了行动,只是当他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他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还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鸡蛋立刻可以赚钱,日子立刻可以好转。

穷人的计划又付诸行动,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他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了,穷人想致富是无望了,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很快春天来了,发善心的富人兴致勃勃地送来种子,赫然发现,穷人正就着咸菜喝酒,牛早就没有了,房子里依然一贫如洗。穷人如果节俭一点,熬过一段时间,等粮食收获以后他就能渡过难关,摆脱贫穷。

在企业管理中,由于各种不可预知的因素存在,管理者很难预想到在哪个阶段会碰上灾难、打击,所以为了应付这些事情,每个公司都要准备一定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节俭是大多数成功企业家共有的特点,他们养成了精打细算的习惯,有钱就好好规划,而不是乱花。省下手中的钱,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为老子视为修身“三宝”,接下来他解释说:“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也就是说,有了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这三宝也正是领导者品质的三要素。对待下属慈爱,成本控制严格,凡事三思而后行,这样的企业,怎能不经营地红红火火?

“慈”,也就是让员工有“家”的感觉。中国人素来对“家”怀有深厚的感情,这是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不可割舍。“家”是人们渴望长久驻足的地方。而工作是人们不得不为之,如果能够将企业塑造出一种家庭的感觉,让员工在工作中也能给感觉到家一样的温暖,自然会更有归属感,也更愿意努力,付出。

行动指导

中国人向来有“俭朴持家”的古训,常常有人说,“越有钱的人越抠门”。很多富人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拥有了更多的财富,因此,他们更懂得节省的意义。

“知荣守辱”——高明的领导者懂得自谦自省

道德经箴言

原文: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译文:虽深知什么是荣华显耀,却安守于平常的谦卑取态,甘作天下的虚无者。

自谦自省是每个领导者的修身必备。

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小船,给临近村子的居民运送自家种植的粮食。那天的天气酷热难耐,农夫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划着小船,希望赶紧送过去,以便在天黑之前能回到家中。农夫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只顺流而下的小船,正在飞速地迎面驶来。眼见着两只船就要撞上了,但对面那只船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好像是特意要撞翻农夫的小船。

“让开,你这个白痴!快给我让开!”农夫冲着对面的船大声怒吼。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起作用,对方一点都没避开。眼见着两条船越来越,农夫手忙脚乱地企图让开水道,但为时已晚,那只船还是重重地撞上了他。农夫彻底被激怒了,他厉声呵斥道:“你会不会驾船?恁宽的河面,你竟然还撞我?”然而当那条船从他侧面漂过的时候,农夫惊讶地发现,小船上空无一人。原来他大呼小叫、厉言斥骂的只是一只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实际工作中,有的管理者只会埋怨别人,而不知自省,问题一来就往外一摆:“出问题了啊,谁的事谁负责。”事实上,到最后也不会有人出来主动担责,大家只会推来推去。“和稀泥”不能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每个人先自我反省、自我检讨,然后再去关心别人有没有过失。

每一个梦想富有的人应在奋斗的路上时时自省,除去阻碍前进的障碍,财富之路才会愈发平坦。美国企业管理协会分析了1800多名成功的企业家,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具备以身作则、能进行正确的自我批评的素质。在工作中,抱怨最多的往往是失败者,他们不愿意对自己负责,而总是从他人身上找借口。

自谦自省是每个领导者的修身必备。优秀的领导者,不是局限于某一特定部门或领域的专业人才,而要能参与到各个专职部门或专业领域。这就要求领导者抛开对强权、学识和荣誉的依赖,要懂得曲己顺物、弃学待知、虚怀若谷,做到以无形驾驭有形,以柔弱掌控刚强。这就是无为管理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