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影响力提高手册
26016100000041

第41章 蝴蝶效应:把你的影响力传染给别人

约瑟夫·福特说过:“上帝和整个宇宙玩骰子,但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了解它是怎样被动的手脚,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手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想想这句话,世界上有多少人在黑暗中苦苦挣扎,他们翻阅了无数成功学的书籍,寻遍了各种扩大影响力的道路,却找不到方向。于是,他们由激情变得盲目,由盲目变得迷失,又由迷失变得消沉……

你会重蹈覆辙吗?如果你不想的话,仔细品读下文,你将不用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方向,你将不会在无聊麻木中迷失了自己,你将拥有智者的眼光和深度,你将了解支配影响力的法则,你的命运也会随之改变。

一个人如果是以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种积极的态度或真诚的服务,都可能会发现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点,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而是会给他带来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生。

龙卷风的影响力

20世纪60年代初,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 Lorenz,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的试验。他发觉,只要输入的资料存在微小的差异,计算的结果就会出现极大分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是形容这种情况。这说明,“数值天气预报”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不可预测性。

基于这个发现和广泛的研究,洛伦兹1972年12月29日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发展学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说,题为《可预测性:一只在巴西翩翩起舞的蝴蝶可否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

演说的大意为: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天气系统的极大变化。

洛伦兹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声名远扬了。

蝴蝶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从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

我们可以用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对蝴蝶效应做出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的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是一种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是一个帝国的存与亡。这就是“蝴蝶效应”在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应用。

是不是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力,因此在任何事情上都应做到防微杜渐。

微不足道的动作,影响你的一生

(一)微不足道的暴露是给人好感的前提

生活中有一些人是相当封闭的,当对方向他们说出心事时,他们却总是对自己的事情闭口不谈。但这种人不一定都是内向的人,有的人话虽然不少,但是从不触及自己的私生活,不谈自己内心的感受。

总体来说,一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他对他人的开放性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由初次见面时待人接物的习惯所决定的,这称为社交性。一个有影响力而社交能力强的人善于闲谈,但谈话中未必会涉及根本问题。第二个方面是由一个人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本意、内心展现给他人所决定的,这称为自我展示性。

这两种类型的开放性通常是完全独立的。有些人社交能力很强,他们可以饶有兴趣地与你谈论国际时事、体育新闻、家长里短,可是从来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你一旦将话题引入略带私密性的问题时,他就会插科打诨,或是一言以蔽之。可见,一个健谈的人,也可能对自身的敏感问题,有相当强的抵触心理。相反,有一些人虽不言辞,却总希望能向对方袒露心声,反而很快能和别人拉近距离。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想与别人成为知心朋友,就必须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这就是自我暴露。

当自己处于明处,对方处于暗处,一定不会感到舒服。自己表露情感,对方却讳莫如深,不和你交心,你一定不会对他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当一个人向你表白内心深处的感受,你可以感到对方:首先信任你,其次想和你达到情感的沟通。这就会一下子拉近你们的距离。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知心朋友比较多,虽然他(她)外表看起来不是很擅长社交。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样的人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人真诚,渴望情感沟通。他们说的话也许不多,但都是真诚的。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不知怎么总能有人来帮助他(她),而且很慷慨。

而有的人,虽然很擅长社交,甚至在交际场中如鱼得水,但是他们却少有知心朋友。因为他们习惯于说场面话,做表面功夫,交的朋友又多又快,感情却都不是很深。因为他们虽然说很多话,但是却很少暴露自己的感情。其实人人都不傻,都能直觉地感到对方对自己是出于需要,还是出于情感而来往。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对情感的需要,就好像对食物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情感纽带下结成的关系,要比暂时的利益关系更加牢固。

实际上,人和人情感上多少总会有相通之处。如果你愿意向对方适度袒露,总会发现相互的共同之处,总能和对方建立某种感情的联系。对于可以信任的人吐露秘密,有时会一下子赢得对方的心,赢得一生的友谊。

有影响力的人会认为,一个人应该至少让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真实的自我。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需的。

当然,“自我暴露”不足不好,但过度也是不好的。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会被他人看作是适应不良的自我中心主义者。要想提升自己影响力的人必须明白: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而且,你也不一定要说你的秘密,在不太了解的人面前,我们可以交流一些生活中的并不私密的情感,既给人亲近之感,又不会让自己处于不安全的境地。

(二)煽动命运的翅膀

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许会改变人的一生,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可以作为佐证的事例随手便能拈来。美国福特公司名扬天下,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据鳌头,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谁又能想到该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是“捡废纸”这个简单的动作?

那时候福特刚从大学毕业,他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面试时,福特感到没有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很自然地弯腰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董事长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这个让福特感到惊异的决定,实际上只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动作。从此以后,福特开始了他的辉煌之路,直到把公司改名,让福特汽车成为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平安保险公司的一个业务员也有与福特相似的惊喜。他多次拜访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而最终能够签单的原因,仅仅是他在去总经理办公室的路上,随手捡起了地上的一张废纸并扔进了垃圾桶。总经理对他说:“我(透过窗户玻璃)观察了一个上午,看看哪个员工会把废纸捡起来,没有想到是你。”而在这次与总经理见面之前,他已被“晾”了3个多小时,并且有多家同行都在竞争这个大客户。

福特和业务员的收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他们下意识的动作出自于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来源于他们的积极态度。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不妨从这个小小动作开始,或许这个动作就是一个转折点。这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上,被科学家用来形象说明的这些理论,也存在于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一个人如果一次大胆的尝试,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服务,都可能会发现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点,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于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而是足以给他带来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生。

堵住微小的漏洞

一个坏的微小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力。

《纽约时报》记者杰森·布莱尔杜撰新闻的稿纸,看来就像那蝴蝶的翅膀样,它掀起的风暴使得《纽约时报》辙乱旗靡,成为新闻史上重大丑闻的主角。

杰森·布莱尔于1999年6月进入《纽约时报》,因“工作勤奋”而一路获得提拔,2002年10月升任国内新闻记者,被同事称为“多产记者”。

2003年5月11日,《纽约时报》在其星期天版以醒目位置刊登长篇文章,披露了杰森·布莱尔任国内新闻记者后,其至少一半的新闻报道均以虚构的笔法杜撰而成。

杰森·布莱尔发表的许多文章,根本就没有经过他本人的独立采访,而是靠他坐在家中,根据一点线索凭想像加工而成。杰森·布莱尔经常在移动电话和手提电脑上做手脚,假装从各地发稿,并向报社报销采访费用。

美国对伊拉克开战后,他从一名自由记者那里购买了一张照片,然后根据照片以访谈的形式杜撰了一篇《一名老人听到儿子在伊拉克战争中丧生后的感受》,其大胆和想像力产生了很大影响力。

该报社早就有编辑发现杰森·布莱尔有杜撰新闻嫌疑,但未能引起新闻主管的重视,杰森·布莱尔反而被委以更重要的采访任务。

《纽约时报》多年来以维护新闻工作的传统准则、追求公信力而著称;该报内部要求每一篇署名该报的报道,均须经过独立采访调查。因此,虽然不时遭到外界批评,但该报还是被看作美国最享盛誉的报纸,去年它还夺得了七项“普利策新闻奖”。

杰森·布莱尔丑闻的发现,暴露了该报内部管理机制的漏洞,给《纽约时报》的声誉造成了极大损害。

就像百年老店“童叟无欺”的招牌,《纽约时报》的报头上天天都印着一句话:“此报所有新闻宜于印行”。然而,杰森·布莱尔丑闻却使这句招牌话成了莫大的讽刺,该报也自称进入了有史以来的“最黑暗时期”。

没想到《纽约时报》一百五十二年的声誉就这样毁于一旦!许多在这家世界级大报里受过严格训练的专业新闻工作者,居然栽在一个二十七岁、初出茅庐的行骗者手里,不禁令全球传媒大跌影响力。

同时,由于《纽约时报》的丑闻,两个与新闻业本身一样古老的准则,即新闻真实性和新闻工作者操守,在互联网和电讯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重新提到全球新闻工作者的面前。《纽约时报》的丑闻为国际新闻界敲响了一记警钟。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的新闻主管能防微杜渐,在得知杰森·布莱尔有杜撰嫌疑时采取果断措施,情形何至于此呢?

因此,《纽约时报》的影响力就被一个记者毁于一时。所以,一个企业或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影响力,也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如果其中一个细节出现了问题,给影响力带来的损失都是无法预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