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26016200000029

第29章 逐步迈向成功(3)

我们可以将马克·吐温这个习惯理解为是名人的不拘小节,但这种坏习惯无论如何也是让常人难以接受的。也可以认为这种习惯对马克·吐温的创作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因为没有去克制自己的弱点,当然会影响到他的整体形象。

太家都知道,习惯是一种长期的自我养成,它可以是思维上的,也可以是行为上的,而行为则是思维的表现。比如说,一个有节俭习惯的人,他会懂得必须降低成本和减少开支才会有赚钱的机会,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他的习惯就会延伸成一种能力。如果他去经商,就会利用这种习惯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并根据他事事都要求节俭的思维方式,很快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反过来讲,一个有大手大脚习惯的人去经商,往往就不会有详细的规划或准确的市场预测,面对一些突发的情况便会手忙脚乱,最终的结果也定会是经营不善,效益不佳。

杰出和平庸之间的差别之一就是他们的习惯不同。良好的习惯是打开走向杰出大门的钥匙,而坏的习惯则是深陷双腿的泥潭。要想摒弃平庸,实现目标,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用好的习惯去制约坏的习惯。

慧语箴言:

良好的习惯是打开走向杰出大门的钥匙,而坏的习惯则是深陷双腿的泥潭。

买票

有一次,两个美国人和两个犹太人搭火车旅行。

美国人很单纯,每人买了一张票;而犹太人则精打细算,两个人只买了一张票。美国人见到这种情形,就问犹太人:“你们只有一张票,那等列车长来查票,你们怎么办?”

犹太人神秘地笑而不答,上了火车不久,便传来列车长查票的声音,只见两个犹太人,挤进一间厕所内。

列车长查票,来到他们的车厢。敲了敲厕所的门,说:“车票看一下!”

门开了一条缝,一只手拿着一张票伸出来。列车长再怎么样也想不到,一间厕所内,竟会躲着两个人,他看过了票,道;“嗯,好了,谢谢!”又把票从门缝中塞了回去。

到了目的地,他们四人玩得很尽兴。踏上归途买票时,两个美国人心想:早上来时,犹太人的方法真不错于是他们几经讨论后,决定也买一张票就好。轮到犹太人时,只见他们摇摇手,说这次就不买票了。

上了火车,两个美国人非常期待,不知道犹太人又有什么好方法,说时迟那时快,列车长又来查票了。

两个美国人顾不得观看犹太人的新招式,就赶紧钻进了厕所。

“砰、砰”两声,犹太人敲了敲厕所的门,门应声而开,一只手拿着一张票,从门缝中伸出来。

犹太人:“嗯,谢谢……”

两个犹太人拿了票,立刻往前一节车厢的厕所奔去。

精彩哲思:

不要盲目照搬自己或别人的成功经验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经验,同时会从别人那里看到很多经验。对于经验,必须辩证地看待,灵活地运用。因为经验是一个既有用又无用、既有利又有害的东西,用得好可以使你继续成功,用不好则会让你一败涂地。人既不能完全拒绝经验,也不要轻易上了经验的当。

拿破仑善于出奇制胜,赢得了无数次的大小胜利。而导致他最终垮台的原因,却正是因为他曾经赢得了太多的战争。在赢了多次以后人就会自满,并且会用以前的经验来应付新的战争。可是事实证明,经验并不足以应付纷纭复杂的新情况,以经验套用在新形势上则无异于缚住了自己的手脚,等于作茧自缚,自毁前程。

例如,当法军入侵俄国时,俄国大将库图佐图创造了一个焦土战术。这是拿破仑以前从未碰到过的,所以在俄军面前简直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每当看到法军,俄军便向后撤,并把所有他们认为可能落入法军手中的房屋和补给品统统烧掉。法军一直在追,俄军一直在退,沿途法军所见的尽是熊熊烈火。

拿破仑率军队追到莫斯科时,发现首都也是一片火海,克里姆林宫居然也被俄军给点燃了。拿破仑感到俄国人简直疯了!不过,他很快发现,法军找不到任何粮食和驻扎的房屋,远远从法国运送的补给品也遥遥无期。当时正值冬天,法军饥寒交迫,根本无法立足。

拿破仑此时才发觉形势十分不妙,便匆匆下令撤军。可是为时已晚,俄军反退为进,转守为攻,追击法军。在仓皇撤退的路途中,士气低落的法军又遭到俄军的追击,终于在滑铁卢战败投降。

拿破仑所遭受的惨败,完全是盲目照搬自己以前的成功经验的缘故。因此可以说,拿破仑不是败在敌军的手上,而是败在他自己的手上,是他成功的经验才给他带来了失败的结果。

慧语箴言:

经验是一个既有用又无用、既有利又有害的东西,用得好可以使你继续成功,用不好则会让你一败涂地。

口吃男孩卖《圣经》

一位神父要找三个小男孩,帮助自己完成主教分配的1000本《圣经》销售任务。

神父觉得自己只能完成300本的销售量,于是他决定找几个能干的小男孩卖掉剩下的700本《圣经》。神父对于“能干”是这样理解的:口齿伶俐,小男孩必须言辞美妙,让人们欣喜地做出购买《圣经》的决定。于是按照这样的标准,神父找到了两个小男孩,这两个男孩都认为自己可以轻松卖掉300本《圣经》。可即使这样还有100本没有着落,为了完成主教分配的任务,神父降低了标准,于是第三个小男孩找到了。给他的任务是尽量卖掉100本《圣经》,因为第三个男孩口吃很厉害。

5天过去了,那两个小男孩回来了,并且告诉神父情况很糟糕,他们俩总共只卖了200本。神父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两个人只卖掉了200本《圣经》呢?正在发愁的时候那个口吃的小男孩也回来了,他没有剩下一本《圣经》,而且带来了一个令神父激动不已的消息:他的一个顾客愿意买他剩下的所有《圣经》。这意味着神父将能卖掉超过1000本的《圣经》,神父将更受主教青睐。

神父彻底迷惑了。被自己看好的两个小男孩让自己失望,而当初根本不当回事的小结巴却成了自己的福星,神父决定问问他。

神父问小男孩:“你讲话都结结巴巴的,怎么会这么顺利就卖掉我所有的《圣经》呢?”小男孩答道:“我……跟……见到的……所有……人……说,如……果不……买,我就……念《圣经》给他们……听。”

精彩哲思:

把缺点转化为优点

故事中的小男孩知道自己的缺点就是口吃厉害,所以他顺势将自己的缺点转化成了优点。顾客们都很害怕听见一个口吃厉害的人读上一段《圣经》,而这是一个虔诚的教徒所不能拒绝的,于是他的《圣经》卖得精光。而且在卖《圣经》的过程中,有位顾客为他的精神打动,就打算帮助他买下所有剩下的《圣经》。所以,有的时候缺点不一定是件坏事,如果引导得好,就会把缺点转化为优点。

把自己最弱的部分转化为最。强的优势,对任何人都非常重要。格兰恩·卡宁汉自小双腿因烧伤无法走路,但是他却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长跑最快的选手之一。

他认为,一个运动员的成功,85%靠的是信心及积极的思想。换句话说,你要坚信自己可以达到目标。他说:“你必须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去努力,即生理、心理与精神。其中精神层次最能帮助你,我不相信天下有办不到的事。”

拥有积极的心态,就能使一个人将自己的弱点积极地转为最强的部分。这种转化的过程有点类似焊接金属一样,如果有一片金属破裂,经过焊接后,它反而比原来的金属更坚固。这是因为高度的热力使金属的分子结构更为严密的缘故。

你可根据下列步骤,把自己的缺点转化为优点。

1.孤立弱点,将它研究透彻,然后设计一个计划加以克服。

2.详细列出你期望达到的目标。

3.想像一幅将你自己的弱势变成强势的景象。

4.立即开始成为你希望成为的强人。

5.在你的最弱之处,采取最强的步骤。

6.请求他人的帮助,相信他们会这样做的。

卡乐拉曾是一个很消极的人,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他散步到长岛的一处草地上,计划在那里自杀。生命对他已无任何意义可言,生活中已无任何希望。他随身带了一瓶毒药,一口喝尽,躺在那儿等死。

第二天,他睁开眼睛,看到月光皎洁的夜空,十分惊异。他怀疑自己已经死了,他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没有死。他始终认为,这是上帝的意思。上帝希望他活下来,因为另有任务给他。当他知道自己仍然活着,突然间重新有了生存的渴望。他感谢上帝的恩赐,让他活了下来,并且下定决心,一定要活下去,要以帮助他人为职责。卡乐拉成了一位特殊的积极思想者,他把帮助他人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使命。

我们应该清楚自己想克服的缺点是什么,伤感、失望、恐惧、生气、沮丧、酗酒,还是其他的什么?无论是什么,它绝对不能永远打败你。记住了这一事实,你就可以将最弱的地方转为最强。

任何人只要愿意控制自己的缺点,愿意接受积极思想,就能把最弱点转为最强点。信仰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新思想可以把旧的坏思想排挤出去。只要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慧语箴言:

把自己最弱的部分转化为最。强的优势,对任何人都非常重要。

没有开足马力的快艇

一个久不被重用的年轻人,借单位集体到西湖春游之机,慕名拜访了清莲寺高僧普济。他对普济说:“我是一个名牌大学的本科生,已在单位办公室兢兢业业干了10年,比我学历低÷年龄小、进单位晚的都得到了提拔重用,可我还是个办公室一般的文员,请高僧指点迷津。”

普济听了年轻人的话,双手合掌道:“你在工作上对自己如何定位?”

“我老爸为官几十年,他告诉我,入仕不能太露锋芒,出头的椽子先烂。我认为很有道理。”年轻人说。

普济站起身对年轻人说:“请随我到对面的景点看看吧。”

普济领着年轻人走出寺院,在湖边的一排快艇、大游船、小木舟中找到寺里的快艇,然后发动小油门慢慢前行。

与他们同时起碇的一艘快艇加大马力,似流星划过天空,在碧绿的湖面犁出一道白线。晚于他们起碇的大游船“嘭嘭”欢叫着推浪前行,也很快甩掉了他们,就连随后而行的双人小扁舟也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一艘快艇风驰电掣般迎面驶了过来。艇主见普济的快艇一直走得很慢,便在他们旁边大声问:“和尚,跑得这么慢是不是没油了?我有。”普济合掌回答道:“多谢,老衲是怕跑得快了有危险。”

一艘大游船迎面踏浪驶回来了。船主看着普济慢慢爬行的快艇高声喊道:“和尚,你的快艇笨得像蜗牛,该淘汰了。”

一只双人舟迎面驶回来了。舟主对普济说:“和尚,你的快艇连个小木舟都不如,养它干啥,报废了吧。”普济没有吱声,他回头看看年轻人说:“我们返回吧。”

普济调转艇头,加大油门,快艇电掣般向前飞驰,不一会就回到清莲寺。普济走下快艇笑着问年轻人:“你说我的快艇究竟如何?”

“因为他们不知你没加足马力才说你的快艇没能量。”年轻人说。

“是啊,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你学历再高,再有才华,但你不显露,别人不知晓,怎么能看重你呢?即便你的能量有人知晓,但见你畏畏缩缩,宁愿空耗生命也不敢开拓前进,人家又怎会承认、重用你呢?你又怎能快速到达理想的彼岸呢?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更是如此啊。”

年轻人听了,茅塞顿开。

精彩哲思:

不敢“毛遂自荐”就可能错过良机

中国人爱把“含而不露”看作一种美德,一个人的优点、成绩和才能,只能由别人来发现。至于自己,尽管你已做出许多成绩,有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华,也只能说自己“才疏学浅”。如果有谁锋芒太露,就容易召来非议。人们喜欢恭顺谦让者。因此,“毛遂自荐”的故事,听起来总不如“三顾茅庐”那样入耳。勇于表现自己才华的人,也总不如“谦谦君子”那样受到欢迎。

然而,在今天激烈竞争的年代,一味地做“谦谦君子”,却有可能成为一大缺点。竞争就是要“竞”要“争”,就是要敢于和别人去一比高下。

今天的时代,是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需要的是干脆利落、敢断敢行的作风。时间那么宝贵,人们忍受不了那种吞吞吐吐、羞羞答答的“谦逊”,不要听那种婆婆妈妈、“弯弯绕”式的“自谦之辞”。你行,就来干;不行,就让开。故作姿态的“谦虚”,完全没有必要。在现代社会,精明的企业家招聘员工,聪明的领导者挑选下属,并不是首先看你怎样言辞周到、谦恭有礼,而是首先看你有多少真才实学。你应当实事求是地宣传自己:我有什么长处,有哪些才能,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直来直去,使别人了解你。这样,反而容易使你得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