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是一朵情花Ⅱ
26021000000009

第9章 男人卷:宋词的动地哀歌(3)

1.浅酌低唱,误失浮名

第一次在某书中读到柳永家世时,真是差点笑喷。恕我不靠谱地想起了一个人,就是李显。唐中宗李显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牛的皇帝:他自己是皇帝不说,父亲李治(唐高宗)是皇帝,弟弟李旦(唐睿宗)是皇帝,儿子李重茂(唐少帝)是皇帝,侄子李隆基(唐玄宗)也是皇帝,要命的是连他母亲武则天也是皇帝。于是便有网友恶搞,说李显在历史上有个很拉风的名字,叫六位帝皇丸。

这当然是戏说了。但就家中情况来看,柳永和李显还真是有点相似。唯一的不同是,老李家都是皇帝,老柳家都是进士。

话说柳永的祖上在南唐时曾以儒学著称,传到他这一辈也算是官宦世家。柳永的爸爸柳宜就曾中过进士,还在南唐做过官。叔叔也中过进士,哥哥柳三复和柳三接也都是进士。连柳永的儿子和侄子都是进士。试想生在这样一个“进士大家庭”里,柳永的生活将是多么富有压力。

所以,他必须赶考,争做“进士”。按柳永的才学,考进士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但命运偏偏在此时开了个玩笑:它竟让柳永意外落榜。而且连续落榜高达三次。第三次落榜的时候,柳永心里实在接受不了了,极其不平衡地写下了这首《鹤冲天》,来抒发自己的愤懑。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鹤冲天》

这首词起笔便指向“金榜”,从“偶失”、“暂遗”等词的运用来看,柳永心里还是自负满满的,他自信没有考上只是偶然的、暂时的。那么,既然没有考上,未来的路该如何去走呢?——“狂荡”:才子词人,白衣卿相。人生基调既已确定,下片的感情似乎就更明晰了。他要去那烟花柳巷、依红偎翠,拟将平生风流事过得潇洒、自在、欢畅。最后一句写得更直接: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宋词虽说是用来唱的,但柳永的“低唱”却是以“偎红倚翠”为背景。换句话说,他宁愿用功名利禄去换青楼女子的浅酌低唱。此语一出,就犯了严重的政治问题。虽说宋代文人的风流韵事人所共知,但多情似宋祁,风流如张先,也都没敢把这种“寻花问柳”的理想直白地写在自己的诗词里。而柳永此番这么一说,明显是对功名的不屑,皇权的挑战。

大约柳永也是头脑一热,发一时之飙,所以才冒出来这么胆大妄为的话。如果深思熟虑的话,他应该明白,科考几乎是古代文人的唯一出路,他即便才高八斗,也注定要在这条路上翻跟头。说再多的怨气话都没有用,忍一忍其实也就过去了。就像那句流行语所说“怀才就跟怀孕一样,日子久了总会被人发现的。”何苦非要冷嘲热讽,酸溜溜地写这样的词呢?而且,如果真的不屑,又何必来考呢?

可柳永偏偏如此“矛盾”,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既含着落第的抱怨,又揣着及第的渴望。所以,不几年的光景,他便带着赶考的热情再次铺面而来。所以说,他并非真心厌考,那“清高孤傲”有时候不过是摆出的“姿态”。

据说有一次他还真考中了,但结果却还是再次落榜的命运。原因就是宋仁宗不答应。“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的词在当年和后代,都是流传极广的,那首《鹤冲天》自然也不例外。知识分子的清高酸腐在词里简直是一览无余,而且他还抨击皇帝遗漏了他这个“贤人”。宋仁宗当然不高兴啊,皇帝也是人,怎么能容你如此嚣张地讽刺呢。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仁宗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既然柳永敢宣称不稀罕浮名,那又何必来求取功名呢?结果柳永再次落榜,这回真的要去给青楼女子写词唱歌了,连皇帝都朱批他“且去填词”。

说来,那个柳永也真是好笑。一般人的话,觉得没考上也就算了,皇帝都不让你考了你还考。可他却偏偏还考,足见其坚韧不拔的精神真是非比寻常。他一面参加考试,还一面写词,风花雪月地歌颂自己跟青楼歌妓的感情。词写到最后,还加一个落款“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原名柳三变)。真是气煞皇帝啊!

每次想到这个段子,总是忍不住会心一笑。风姿绰约的大宋朝历来重文轻武,到宋徽宗的时候,很多艺术门类几乎都达到了古代文化的巅峰。作为颇重文化的赵宋子孙,历代皇帝们多少都沾染了些文化气息,而宋仁宗似乎也不例外。他因为柳永的词而“封杀”柳永的仕途,总让人觉得有点“秀才争闲气”的味道。

公元1034年,也就是宋仁宗景佑元年,已经51岁的柳永终于考中了进士。但也有传说,刚刚亲政的仁宗为笼络士子之心,放宽了科考的尺度,所以柳永才能考中。另有一说,仁宗只是赐他进士出身。

而在柳永反复折腾,屡考进士的这么多年里,晏殊赐进士出身,范仲淹、宋祁、欧阳修、张先等宋代名流均已先后及第。与他们相比,柳永的经历实在太“悲剧”了。

2.无法洗底的俚词家

能够仅凭歌颂青楼女子的婉约小词而立于中华词坛且千年不败的,恐怕只有柳永自己。无论身前身后曾有多少经历和争议,他始终是一个无法复制的传奇。

《三言》里有一个《众名妓春风吊柳七》的回目(柳永在家中排行第七,故名为“柳七”)。说的是柳永死后,因穷困潦倒无钱安葬,竟然要青楼歌妓们纷纷捐钱,才得以入土为安。而和他感情深挚才色双绝的名妓谢玉英,因柳永过世而哀伤过度,不久也死了,被葬在柳永的墓旁。

据说谢玉英当年未遇柳永时,曾以蝇头小楷抄了很多柳永的词,而且在青楼卖唱的时候也最爱唱柳永的词。得缘与柳永相遇后,二人大有知音难遇、相见恨晚之感。于是约定,玉英不再接客,七郎不再变心。

后来柳永到余杭任职,一年后回来找谢玉英,她竟然不在家。一问才知是去陪别人游玩了。柳永非常郁闷,丢下一首词就离开了,词中有云:“近日重来,空房而己,苦杀四四言语。便认得听人数当,拟把前言轻负。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谢玉英回来后,发现柳永曾回来找过她,心里便暗暗惭愧,觉得自己不该背弃誓言。于是,便到处询问柳永的去处。得知他去了哪里后,火速变卖家当,赶往东京名妓陈师师的家。见面后,二人重修旧好。此后,谢玉英便留在陈师师家的东院,再不接客;即便柳永去了别的妓女家,她也毫无干涉,给柳永以充分的自由;并和他恩恩爱爱,过着夫妻一般的生活。

要说那柳永也真是奇才,一般正经的夫妻,妻妾成群还有争风吃醋的时候,他却能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让歌妓们和谐共处,彼此扶持,真是古今一大奇观。

其实,当年很多女子沦入青楼多是迫不得已,不是家道衰落被迫卖身,就是自幼被拐卖,骨子里未必是寡鲜廉耻之人。记得有部当代小说,结尾处曾描绘过一个场景,说一名外出打工的女子因为难以生活,无奈变成夜总会的“小姐”。可是,在她给家乡寄回的明信片里,没有说自己的行业,而只是画了青山绿水、红花白云,描述着对美好生活的洁白想象。那一刻,不禁为之动容,隔着苍茫尘世,她依然保有一颗洁净的心。理解和同情,对于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啊。

而那穷困潦倒、屡试不中的柳永,所唯一能给予这些女子的,恰好正是这样的尊重。

在柳永的词里,“莺莺”很美,“燕燕”也很可爱,她们都是端庄旖旎,容颜秀美的佳丽。“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他心里,这些女人并不是妓女,而是同情自己的经历,仰慕自己的才华,歌唱自己的词作,可以彼此交心并怜惜的知己。

柳永将她们视为朋友,所以他注定不会像其他道学者那样,将她们看成是玩物、尤物,践踏之后便立马抛弃。相反,他会很珍惜与她们的感情。

也只有怀着这样的心,他才能沉醉于酒色,却不沉湎于声色。

但也是因为他将自己置于和她们平等的地位,所以他的词才无法获得“主流词人”的认可。相传,有一次苏轼批评秦观时便说,“怎么分别一段时间,发现你竟然在学柳七填词呢?”秦观觉得很委屈,“我就算再不学无术,也不至于学柳七填词吧!”可见,虽然柳永的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但“柳七填词”这四个字在大部分“主流”词人看来并不是一句好话。在圈子里,他无法获得应有的承认和尊重。

就连李清照也在《词论》里说他,“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意思是他虽然对宋词的发展做过杰出的贡献,但是,但是他“词语尘下”。这意味着,他写得再好,也是俚俗的,难登大雅之堂的,为正经词人所鄙视的。

这也是很难拆解的雅俗相争的问题:一边是主流的温雅词,一边是非主流的俚俗词。而柳永,一则屡考不中始终没有功名,二则竟然对那些假惺惺的“道德真君们”所鄙视并厌恶的妓女,心生怜爱。所以,于公于私,他都只能是作为“非主流词人”出现了。

好在,柳永一生日日烟花柳巷,夜夜秦楼楚馆,身边绿环红绕,倒也逍遥自在。只是可怜他穷困潦倒,死后竟无钱安葬。想来那些不多的银两怕是都送给青楼的歌妓们了。那些歌妓们倒也同样有情,竟然合资安葬了他。

也罢,就让他随生前的香艳情事缓缓安息吧。谁又能说,千年后依然动人的词香,不是他坎坷人生的最好陪葬呢。

张伯端

张伯端生于北宋,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相传,他能形散神聚,神游千里,能将梦境中的物件拿到现实生活中。虽是道家代表,但晚年却“佛道双成”,炼出舍利子上千颗,世所惊叹。

1.八仙嫡传“张真人”

据说,汉钟离、吕洞宾等人一脉传下来的道教,在两宋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一派的第四代里最重要的传人之一就是张真人。不是张三丰啦,每次一说“张真人”就会有很多人以为是张三丰,其实道教里面还有一个张真人的,叫张伯端。

张伯端是北宋人,生于公元984年(另有983年一说),字平叔,号紫阳。因而被尊为“紫阳真人”,著有《悟真篇》,故也被尊为“悟真先生”。相传,他自幼饱读诗书,遍阅千书万卷,广泛涉猎儒释道三教的经书,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占卜生死吉凶。他还懂刑法,通书算,精于医道,偶尔钻研一下摆兵布阵。用今天的话来说,简直就是通才、全才加天才。

可惜天妒英才,这样一个“高材生”竟屡考不中,多年屈居幕府,只是一个刀笔小吏。通俗点说,也就是衙门里的“师爷”。这样的身份换成一般人肯定很不满。本是发光发热地大好年华,结果都空耗在府衙里,平淡无奇的生活实在没什么意义。好在,张伯端是个很有追求的人,他很早就选好了自己的人生路——寻真访道。而这些经历其实都能在他的诗词里找到些蛛丝马迹。

《全宋词》里现共收录张伯端两组《西江月》词。其一组为十三首,谈的是道教的修炼;另一组为十二首,讲的是佛教的修为。现各录一首如下:

丹是色身至宝,炼成变化无穷。更于性上究真宗。决了死生妙用。

不待他身后世,再前获福神通。自从龙虎著斯功。尔后谁能继踵。

《西江月十三首之十三》

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曾说梦。

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西江月十二首之四》

在第一首词里,张伯端将道家的修炼生活基本完美地呈现给了大家。他谈到了道教炼丹术,说金丹练好之后,服下去那真是变化无穷,还能得各种神通。一炉好丹,一缕丹烟,一位道士安然高坐,飘然若仙。单是想想这样的情形,就觉得朦朦胧胧,如真似幻,令人心生向往。而像朱砂、丹丸、真金、火炼、阴阳等专业术语,在《西江月(十三首)》里更是俯拾皆是,一口气读下来甚至有种捡到很多“解药”的幸福感。

但回头再看第二首《西江月》,感觉就截然不同了。在这首词中,张伯端谈论的都是高深的佛理。法本无法,空也非空,静默和语喧原本也没什么不同。“果熟自然红”这几个字看似简单平常,如闲来之笔,却是道出了佛法修炼的真意。如能顺其自然,且勤种勤修,前因后果,一切自有定数。此时的张伯端已如一尊端坐云端的佛道大师,笑看红尘,看红尘中人茫无目的地奔波、索求,不自觉地竟含着一丝叹息。说起来,自己的禅修悟道也是一场机缘。

相传,公元1069年时,张伯端遇到了一位高人。很多野史见闻里说,此人为张伯端师傅,刘姓。刘师傅甚是厉害,能够夏天穿棉衣而不觉热,冬天穿单衣而不觉寒,基本上相当于“移动式人体空调”。正是这位拥有神通的刘师傅。将自己的绝学“金液还丹”传给了张伯端,同时也促成了张伯端从道学转为禅学,并最终达成“三教归一”的成就。

按常理说,道教遵循的应该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顺序。但张伯端主张“教虽分三,道乃归一”。他认为道教修的是“命”,而佛教修的是“性”,只有内外通透圆融,才能有明澈顿悟,所谓“性命双修”正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