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26026400000106

第106章 李商隐(4)

颔联写诗人写此时的心境,运笔独到。诗句并未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幽草”起兴:那些生长在幽暗偏僻之地的小草最怕阴雨绵绵的浸淹,而此时云开雨霁,天气新晴,真是上天有垂怜之意,这些幽草又恢复了盎然生机,夹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诗人以幽草自比,以小草的欣喜,写内心的欢愉,“天意怜幽草”的奇思妙想,不仅将小草人格化,还暗暗道出自己的身世,正因为自己也同无人问津的小草一样,遭受过他人的排挤,才会有感而发。但当诗人见晴空万里,内心释然。于是生发出“人间重晚晴”的感叹。傍晚天气晴朗,被与洗刷后的天空没有一丝尘埃,景色清新怡然,到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虽然这样的美景只能短暂地呈现,但也正因如此,人们也格外珍视这些难得的美景。

正因为诗人经历过官场上的沉浮争斗,才会对人生有如此深刻精妙的体悟。同时诗人劝诫人们以积极的心态,珍惜身边的美好而短暂的事物。颔联两句与其说是触景生情,不如说是诗人多年来在官场夹缝中生存,颠沛流离,勘破人间百态后所积累的人生智慧。

有了这样豁达的人生感悟,此间景色在诗人眼中愈发可爱,在颈联诗人对晚晴景色做了更进一步的描写,宛如工笔画,细致入微,明丽脱俗:独自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远望初晴的天空,诗人的目光触及更为遥远的景象,旷远的蓝天之下,城楼显得更为高耸。

虽然此时天地之间只有自己,但他并不感到寂寞,心中只有静谧与安详,仿佛刚刚的雨在洗刷了空气中的浮尘,也洗清了官场中的污浊。一切都是这样的清新安然。夕阳的余晖,温柔恬静,静静地洒在小窗之上,也注入一线光明与希望。句中“微注”二字,传神地写出了夕阳斜晖的柔美温馨,充满喜悦与安慰。细致入微地描写,不仅是明朗欢愉的景色的反映,更是超脱明朗的心境体现。

尾联仍然着眼于景物,继续描写诗人登高远眺所见之物。在夕阳的余晖中,鸟儿扇动翅膀,在天空中舞出轻盈的舞姿,飞回自己的巢穴。羁旅中的人,漂泊不定,通常看到这种宿鸟归巢的情景,往往会勾起他们的思乡之情。然而有了“人生重晚晴”的感悟后,诗人只会更加热爱眼前的一切。因此这一句中没有愁苦的牢骚,而是极力渲染晚晴时分的美好景色,表现了他此诗豁达明净的心情。

本诗风格迥异于李商隐的其他诗作,格调清新,意境幽远,富于哲思。

【大师导读】

唐人能自辟宇宙者,惟李、杜、昌黎、义山。

——吴乔《西昆发微序》

李商隐虽有一部分古诗模仿李贺几至乱真,但更主要的是把幽奥隐微的情感,用律体的形式写出。精心结撰,才思绵密,既有沉郁之致,又精美妥贴。

——袁行霈

·凉思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赏析】

初秋的夜晚,李商隐面对晚景触景生情,写下这首浸透着万般愁绪和怀人之绪的《凉思》。

李商隐在首联中回忆了当时送人离去那惹人哀思的景象。小池中的一泓秋水烂漫,已涨平了栏槛,池边树上的秋蝉也忽然变得沉默,只看见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水挂满了枝头。友人就趁着秋色凄迷,告别了这里,走向远方。

本联细腻地刻画了秋夜水亭的清凉图景,而且景真情切,婉转地传达出诗人此刻心里的微妙变化。在欢聚场景中,诗人便不会注意到秋水暗涨,寒蝉噤声。只有当客人远去,留下独自寂寞的主人公独坐亭阁时,才会在百无聊赖中发现这些细小的变化。诗人将“客去”与“波平槛”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件联系起来,实际上写出了主人公在陡然清净后陷入了无限落寞的特殊心境中,为下文弥漫的愁思做足了铺垫。

第二联中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永怀即永久的思念。诗人的思念延绵不绝,而在这微凉的秋夜正好用来派遣心中的悲愁。他就这样久久徜徉在这水边亭台上,望着远方,思绪万千,铺天盖地的愁思弥漫字里行间,增添悲凉情味。

第三、四联为所思的内容。北斗星在屹立天极,众星环拱,因此古人常常以其比喻君主,这里喻指皇帝居住的长安。南陵,指当今的安徽繁昌县,唐时属宣州。友人滞留北方已有两年,归期渺茫;而李商隐身在这里,久等友人不至,只能将一厢思情寄托于尺素之间,交托给去往南陵的人帮忙传信,谁知信使却久久没有带回他所期待的消息。两人如今天各一方,又杳无音讯,诗人难免哀伤。

尾联紧承前文的孤苦意境,写诗人感到自己就像如缥缈孤鸿,茕茕孑立,伶仃无告。因此,他常常占卜自己的梦境,希望依靠如此虚无的事情给自己带来一丝安慰。有时诗人自己又会胡思乱想,对对方有所猜疑,怀疑他在那边结识了新朋友而忘记了自己这位旧交。这些复杂的心绪,都是诗人心中的孤苦凄凉的真实反映。

诗人并没有在诗文中明确指出他所表达的是哪种情思,只能留待后人慢慢体悟参阅。但不论是那种情思,都包含着诗人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感受。可以说,《凉思》一题,不仅描写了浓浓的思念之情,也通篇融汇着诗人悲凉的人生体悟。

此诗在抒情上较诗人其他同题材的诗作更为直白,风格少绮丽而贵于淡泊清丽。倾吐之间不费雕饰,随物赋形,彰显凄凉萧瑟的愁绪。

【大师导读】

本诗起首二句即对,前人指颔联不对,谓为“偷春蜂腰格”,如梅花偷春而先开也。其实细按颔联,亦何尝不对,而且此种对偶比较流利自然得多。

——喻守真

·嫦娥

云母屏风①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②青天夜夜心。

【注释】

①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② 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赏析】

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朦胧优美的意象著称于世,《嫦娥》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首句以景入情。空荡荡的房间里,那一点摇曳烛光渐渐昏暗,只在云母屏风上留下了一层黯然的身影。越是烛影深沉,越显得室内冷清。此句看似写景,实则写人,主人公正如这烛火,没有依伴。而唯有的这一点烛火也已黯然,长夜漫漫只剩下主人公一个人独坐心伤,默然哀叹。

一个“深”字,不仅写出夜以深沉,也写出主人公心情的落寞。既然烛火将灭,也许夜空中还有牛郎织女与我相伴。于是,主人公便向夜空寻求安慰,可谁知茫茫天宇中,也是银河渐垂地。

月渐落,星已沉,这长夜中还有谁愿安慰“我”的寂寞难寐,又有谁愿陪“我”度过这难捱的长夜呢?“沉”字不仅将晨星将落的动态画面描绘出来,也诠释出主人公逐渐低落的情绪。

前两句写景连贯自然,从“烛影深”到“长河落”再到“晓星沉”,作者以 “渐”字,巧妙地展现了时间的推移。这两句虽然没有正面交待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但通过周遭环境的渲染,以哀景写哀情,将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刻画得淋漓尽致。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浩淼长空,月移星沉,最是那一轮明月,惹人遐思。遥望明月,主人公不禁想到那苦守广寒的仙子嫦娥:嫦娥本是后羿的妻子,却独自吃了西王母赐给后羿的不死药。她纵然因此白日飞升,位列仙班,却只能独守月宫的寂寞收场。

主人公既是为嫦娥哀叹,也是为自己哀叹。他不禁想到,此时的嫦娥应该感到深深的懊悔。如果当初不去偷吃灵药,如今也不会这般的孤独凄凉。碧海青天之间,唯有这般寂寥之情挥之不去,夜夜纠缠。第三句中的“应悔”二字,运用得极为巧妙,借由对嫦娥内心情感的揣测,抒发主人公的悲凉情怀。诗人用以己度人的方式,将月中仙子与主人公联系在一起,这份寂寞之情更显得幽远、深沉。

本诗或是诗人为自己哀叹。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在面对现实时的孤独感和无力感。现实世界的污浊不堪,诗人难以承受,想要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心灵上的洁净,却又苦于无人能够理解,无人可以倾诉。如此永恒的寂寞难以言表。诗人只能将其寄托给同样寂寞的明月、嫦娥。

全诗以神话为寓,通篇以景写情,抒发了诗人追求高洁却无人理解的寂寞心情。辞藻优美,意境朦胧,情感细腻,耐人寻味。

【大师导读】

嫦娥吃了不死之药,得成月中仙子,本是常人羡慕之事。李商隐一生有许多高远的追求,但结果是流落不偶,处于孤独寂寞的境地。他学过道,也熟悉女道士修仙的寂寞生活,大约正是基于这些感受和见闻,他设想嫦娥会因为天上孤寂而后悔偷吃了灵药。

——袁行霈

此诗也可以当作“无题诗”看,不过诗人狡狯,故意借嫦娥比喻罢了。

——喻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