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26026400000122

第122章 杜荀鹤

【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中大顺二年(公元891年)进士。其诗通俗清新,人称“杜荀鹤体”。其宫词有名,亦曾作诗反映唐末社会矛盾与人民的悲惨遭遇。有《唐风集》传世。

·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赏析】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早岁很有诗名,但却屡试不第。在这种情况同本诗中宫人的遭遇类似。宫人是被婵娟所误的,诗人被青袍所误,这首《春宫怨》正是诗人壮志难酬的抑郁之语。

首联写宫人站在镜前,后悔自己的天生丽质。她本以为“一朝选在君王侧”后能承天恩泽,集三千宠爱之于一身,不想换来的却是无尽等待。“误”是一句牢骚话,代表着宫人悲剧的开端。“早被婵娟误”,是发自肺腑的长叹,从中可以看出宫人“被误”之久。

“婵娟”,也作“婵媛”,用来形容女子姿态曼妙优雅。“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既然已无“悦己者”,那又何必再打扮自己呢?况且貌美遭人妒,如此不免迟疑。“欲妆临镜慵”一句细腻地表达出了宫人的怨情,同时也是诗人的自况。

颔联接着首联的“临镜”场景,进一步揭示了宫人欲妆又罢的矛盾心理。宫人认为,既然光有容貌无法被皇帝看中,那么装扮便失去了意义。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不单是美貌,还要工于心计,善于邀宠。而这正是宫人或者说是诗人所不屑的。

颈联由“宫怨”转入“春怨”。本来“欲妆临镜慵”的宫人心中已是愁苦之极,回眸看到这番春和景明的气象更唤起了她满怀的愁绪。荡春风,鸟声细碎;照花枝,日高影重。在盎然的春意中,惟斯人也独憔悴。本联中,“碎”是说鸟鸣叽喳,充满活力,与宫人的心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窗外花影重重,盎然春景令凄苦的宫人起了伤春之意。她的孤苦在热闹的春意映衬下,更加浓重。

如许春色引起了宫人对往日欢乐的怀念:“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紫茎文波,红莲芰荷,妖童媛女,泛舟若耶之溪,莲花乱脸,荷叶杂衣。在这美好的回忆中,宫人的痛苦并没有得到缓解。往昔越美好今日的愁情就显得愈发浓重。这样的结尾,虽文句有尽,但诗的悲凉意味却绵延不绝。

本诗借宫女之怨抒发士人对黑暗政治现实的控诉。诗人以宫人的经历暗喻宦海争斗之险恶,与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贤人的昏庸。

【大师导读】

故谚云: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也”。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前四句微觉太露,然晚唐诗又别作一格论。结句妙,于对面落笔,便有多少微婉。

——纪昀《灜奎律髓汇评》

用“碎”字“重”字,固见体物之工,更见宫女无聊,借春光以自遣,故鸟声花影,体会入微。

——俞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