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26029200000025

第25章 望穿秋水(4)

人生若只如初见,相如这一年来和文君貌合神离,自从和好后也一点儿不像初见的时候那种扣人心弦的感觉了,谁能说一世情长,谁能说两心不忘,谁能说三生相伴,说能说地老天荒。这份因为愧疚而刚刚修补好的感情,让他觉得十分生涩和不自然。

相如在出使西南夷的过程中,也渐渐熟悉了西南的风土人情,这里的人不像中原人那样受到了礼教和文化的熏陶,没有那么多的等级之分,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拘束,反而觉得十分的自在。

每天都与众人饮酒作乐,开心地不得了,相如甚至想过,有一天告老还乡了,就来这里归隐,徘徊在大草原上,悠闲地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安逸地享受着拂面的清风,没有世事的纷扰,没有家庭的压力,只有那隐隐的花香。

举目望去,一朵鲜花开得正艳,在清风的抚慰下,随风起舞,让人忍不住经验,相如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双脚,痴痴呆呆地走了过去,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待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身着花一样服饰的美丽少女在这里起舞翩翩。相如不忍心打扰她,只是在远处望着,正值青春年少,花儿开的灿烂不休,春光正好,相如第一见到如此炙热,如此充满生机的女子,她的盛开,不为抢人眼珠,不为装点春光,只为这刹那风华,一阵阵花瓣飘然如雨下,花儿的生命是短暂的,一个季节的轮回便香消玉殒,零落成泥,随着时光的脚步,谁都会渐渐老去,这一生又能遇见几个花团锦簇的女子呢。

文君是静美,这个女子是活泼,对着文君又十年了,只怕是有感情也腻了吧,如今见到了这朵活泼的鲜花,享受着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怎能不春心荡漾!

那女子本就孤高自傲,在这边陲小地从没见过像相如这般温文儒雅的男子,便使出浑身解数,倾城一舞,仿佛一朵摇曳多姿的陌上鲜花。怎么能不叫人心动!

天空突然笼罩着阴霾,多了几分惆怅,多情的并非天气,而是本人,感性的人总是容易被一个身影,一个习惯,一首音乐,一支舞蹈而感动,那些一个个记忆的深刻的故事,已经离自己远去了。 这一边春暖花开,那一边却是烟雨残,轻点微凉。也许文君前世就是这么哀愁的女子,今世注定了悲凉。

仿佛可以穿过时间和空间,一旦他没在想她,文君顷刻倍感惆怅,不知所依,不知所靠,人生路途漫长,虽不历经人间沧桑,也不曾全风霜看透,可是为何在会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时间,不安的情绪总会扰乱本就平静的心湖,使之无法安然。

见与不见,心之所见。念与不念,镜花水月。食色性也,虚惘红尘。静观如是,尘起缘灭。缘来缘去,缘浓缘淡,凡人能做到的,就是珍惜这因缘际会的一瞬间。

一张机,庭前莺语问归期,徘徊来去仓皇意,子规频啼,那颜憔悴,徒羡双飞翼。

二张机,繁花寂寞惹风袭,乱红飞处浑无计,春心零落,那颜憔悴,霜露化尘泥。

三张机,乍暖还寒最难息,天涯寻遍谁知己,窗棂月染,那颜憔悴,把酒话东篱。

四张机,几行小字又痴迷,高山流水无处觅,今夕何夕,那颜憔悴,孤苦无人惜。

五张机,柔肠百转梦依依,望穿风雪相思异,红笺休寄,那颜憔悴,任岁月涟漪。

六张机,寒枝拣尽不肯栖,满腹私语情难弃,残烛泪滴,那颜憔悴,莫问莫唏嘘。

七张机,花开彼岸不相戏,千年过后何处迹,黄泉碧落,那颜憔悴,生死永别离。

八张机,枯草摇缀待春衣,纷纷细雨不成泣,东风扶柳,那颜憔悴,何苦再相欺。

九张机,残词织就九张机,低吟一首凭谁忆,一城终老,那颜憔悴,梨蕊伴清凄。

一曲歌调,百听不厌,一张落满灰尘的绿绮琴,百看不烦,文君投注了太多的情感。天不遂人愿,感情这东西,投入的越多,伤害就越大。

那一天,相如带着这朵鲜花开心地回来了,还没走到成都,就被岳父大人卓王孙半路请了去,只求贤婿赏光吃一顿午饭再继续赶路。相如不好再拒岳父的面子,一看时间也差不多到中午了,便答应了下来。

卓王孙乐开了花,急忙吩咐府里上上下下忙碌了起来,特意请了本县的县令王吉作陪,刚好卓广武也在家,卓王孙更是心情愉悦。

接相如下马车时,突然从马车中蹦出来一个十六七岁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相如暧昧不清,在场的众人皆惊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卓广武气得脸都黑了,到底是卓王孙稳重,依然笑颜如花的迎上前去,请贤婿和这位小姐入席。

在卓王孙看来,文君夜奔的故事人尽皆知,相如再怎么也不能休了文君,这个女子要么是个丫鬟,要么是个哪里买回来的,充其量也就算个妾室。相如肯来这里用午饭就已经证明了不会否定文君的正室的身份,男子汉大丈夫,谁没个三妻四妾,更何况现在相如做了高官,这是再正常不过了。望着卓王孙殷勤奉承的面孔,广武浑身不自在,刚刚开席,就以生意繁忙为由离开了。相如知道广武最疼爱文君了,不一会儿,也跟着出去了。

繁花落尽,也需要一个千折百转的过程,如同一份逝去的感情,必须要时间来沉淀。流年似水,转瞬即逝,很多很多以前视如生命般重要的东西,已随岁月更替,一去不复返了,那些生死誓言,那些不顾一切的爱恋也不过如此。

广武缓缓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几年前,我在长安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仕途不得志,对生意上的事也不像以前那般上心了,甚至怀疑自己选择了仕途这条路是不是错了,日日醉酒。曾经有一个姑娘,温柔如水,一直陪在我身边,开解我,安慰我,给了我最大的鼓舞和支持,陪我度过了人生中最苦难的日子。我以为她就是我生命里的女人,我以为她和我一样,心里只有我。

没想到天不遂人愿,待我仕途渐渐有了一些起色,她选择了自己的路,忘记了我们的海誓山盟,为了荣华富贵,弃我而去。从那时候开始,我便心灰意冷,再也没有力气爱别人了。现在她有了权力和地位,哪里还能想起我来,只是我一个人苦苦念着她罢了!这么多年来,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动心的。你看看我的姬妾们就知道了。”

说着广武就把姬妾们叫来了书房。

司马十分吃惊,这六个姬妾长相都极其相似,似乎似曾相识,这个女子到底是谁呢,卓家家世这般显赫,这个女子竟然没看上眼,跑去追求更高的荣华富贵去了。难道还有谁家比卓家更富有吗?相如心中无数个问号。待相如细细观察这几个姬妾的样貌,忽然心念一动,大起疑思,“难道是她?”犹豫着不敢说出口。广武红着眼圈点了点头。

原来这六个女子的原型就是长安城未央宫的李夫人。当年广武在长安时,他们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过往。只是后来她不肯跟着广武,她有更高的理想,有更高的目标。如今她正享受着汉武帝的宠爱,全家人都跟着加官晋爵,刚刚为天子生下了昌邑郡王。虽然他背弃了他们的誓言,可是在广武的心里,依然没有鄙视她的意思,她依旧那么高贵而优雅。

广武又缓缓地说:

“爱一个人就要爱她的全部,包括她的不足之处。长卿,你说是吗?文君是人间难得的女子,这么多年,我们见过的人还少了,有几个如她般知你心意,有个如她般对你痴情。文君从小过惯了锦衣玉食,只听了一首琴曲,就抛下父母随你浪迹天涯,她可曾叫过一声苦,可曾怨过你一分,为了你,不惜抛头露面,当垆卖酒,你现在嫌弃她年老色衰了,可知她的颜色是为谁衰的。为了你她尝尽了世间的辛苦,我的她若是能做到文君的十分之一,我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的地步!人生天地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你费尽了千辛万苦才和文君相遇,相知,相爱,相惜,能够两情相悦,白头到老,还望你能有始有终。话已至此,多说无益。”

相如被他的一番话说得低下了头来。这时,满府的客人都觥筹交错,一片热闹欢腾,广武拉着相如的手回到了宴席。

卓王孙见女婿和儿子感情这样好,又得意了起来,连酒都喝了许多。

过得片刻,卓广武开口道:“司马相公十年前在此地一首《凤求凰》,满座无不为之惊叹,自从上次听了之后,一晃十年了,再也没有听过那么婉转动人的音乐,不知今天有没有福气再听一遍。”

司马相如知道广武是借此机会让他回忆起过去的点滴,希望他能念得旧情。

只见广武轻轻拍了拍手,一个身着华服的魅力少女抱上来一架琴,放于大堂中央,相如走过去,轻轻地试了试音,此琴虽没有绿绮名贵,倒也算是琴中的上品了,不会影响乐曲的音调。

相如一面弹琴,一面轻声吟起那首《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词句还是当年的词句,可是吟诵的人却已然移情别恋。一曲奏罢,又一次惊呆了众人。

广武望着今天的相如,心里反复感叹:“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司马相公,你可还记得当初的誓言,你可还记得曾经的文君,你可还记得当年的那个夜晚,文君不顾家人反对,奔你而去,就是因为你这一句话。”

司马相如望着眼前美味佳肴,没有半点胃口,眉眼间笼罩了一层深深的忧伤。

2.百年盟约逢变故

冬雪残烛更漏, 碎夜清风寒透。 又念远山人,徒留惆怅依旧。空瘦,空瘦,抛却一方红袖。此刻的文君正在家中苦苦等待夫君的归来。

自从相如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之后,满朝文武以及所有的亲戚好友都前来恭贺,一时间贺礼不断,文君每天都疲于应付,人渐渐地消瘦了,可是她还惦记着相如的身体,浮生有限,功名都是身外之物,边塞苦寒,相公怎么受得了,此次若能平安归来,就劝他解甲归田吧!相如不知道,原来文君竟是这样的心疼他,不在乎他有多少功名,多少金钱,什么地位,只在乎他的身体,只关心他的喜乐……

这一天,原本寂寞的院子里突然多了积分生机,一个妙龄少女蹦蹦跳跳地进了这座宅子,东看看,西看看,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文君懒懒地打发丫鬟出去看看是谁来了,丫鬟还没出门,这个少女就拉着相如的手自己跑了进来。

文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当头一棒,只觉得天旋地转,两眼发黑,险些晕倒。待缓了一会儿,用力摇了摇头,凝神看去,只觉得这个女子艳丽无比,活泼可爱,和司马相如依依偎偎,动作十分亲昵,关系十分不一般。待到站稳了,只是凝望着相如,目光里透着几分坚毅,几分疑问,还有几分悲伤。

聪明的文君捍卫了自己的婚姻,但是经过这一次,她的心肯定不一样了。也许她足够宽容,可以原谅相如的花心。但曾经被背叛的感觉,曾经受到的伤害恐怕却是刻骨铭心,哪天一不小心被触碰,仍会隐隐作痛。

相如惭愧地低下了头,见文君好些了,解释道:“我想收她做个妾侍,只是为了要一个儿子,延续司马家的香火,以后你们就姐妹相称吧!你别难过,你依然是这个家的女主人,没有人可以撼动你的位置,你在我心里依然是最重要的人,我对你的心思永远不变。等我找个良辰吉日,再行大礼,安排她为妾。希望你能理解我。”

文君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慢慢转过身去,点了点头。没有人知道,她已经泪流满面。相如见文君如此通情达理,心中的喜悦之情难以表达,一直以来困扰在他心头的问题也烟消云散。第二日,相如早早起来,一边梳洗,一边思考这些天的快乐,脸上不禁露出了喜悦的心情,还在谋划着和这个花一般女子的婚礼,岂料小厮来报夫人和一个丫鬟不见了,只留下这一幅雪白的绫锦,上面写着一行行鲜红的小字。

相如惊得呆呆地立在那里,说不出来一句话,只觉得茫然万分,这几年,因为文君没能生育,一直对她忽冷忽热,若即若离的,即便是和好了,也没有以前那般自在了,如今,她真的走了,怎么觉得这个屋里空荡荡的,这心里就像少了什么,竟是这般六神无主了。

泪水模糊了双眼,低头向手上的白绫望去:

“卓氏顿首:自归君子,于今十载。犹记十年前此日,酒肆相遇,缘订终身。文君自以君子风雅,徒生思慕之心,而寄托无路。不意苍天有情,相思忽酬,此城文君之福。

今日中夜回思,闻琴夜奔、当垆卖酒,事俱往矣。十年相依,深情款款。自古今红颜,未有厚遇如文君者。

然不意百年盟约,忽逢变故。君以子嗣之念,移情别恋。文君薄命,有负君子深恩,何可言哉?此际仰头瞻月,唯见茫茫蓝蔚,此恨何极!顾念月中嫦娥,犹虚桂府,我何人哉,而能永好?

况君子十载情深,文君无以为报。唯以君子之喜乐为文君之喜乐,方可薄酬一二。姬妾之事,自当尽遂君子之意。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今日是君迎新之日,亦为文君肠断之时。此际文君五内俱焚,不忍赌新人归于司马氏,亦人情之常。望君勿以此别为念,珍之重之,致仕休息,以养身为要。亦望君与新人琴瑟和谐、子孙繁盛。临别之时,心肝俱碎,涕泪滂沱,不知所言。此诚不足以为君子观。

中夜无寐,再读《白头吟》。文君实有与君百年之痴想,不意中途分波,竟告纷飞。妾何薄命!呜呼无言,即此与君子别!”

那些琐碎的悲伤渲染了诗行,伴着纷飞的落花,伴着无尽的感伤,捡拾一地的无奈,文君的灵魂已经融入这一行行诗中,所有的一切誓言都经不起这流年的洗刷。情未央,纵然那个曾经的人已经不在身旁,当一缕清风拂过曾经魂牵的霓裳,依旧还会想起那些过往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