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岭间的浓浓白雾这时开始往远处飘移,太阳从东边山头升了起来,光芒四射,水洗过的绿色天地灿烂无比。先接到电话的村组开始把意见反馈过来了,有的地方经济相对发达些,老百姓家里存盐多,容易收集,并且正在往路边的草坡上洒盐水;有的地方相对落后些,老百姓家里的盐罐不太满,收集起来有些困难。沈天涯又给镇上打了电话,他们得到的反馈也差不多。麻镇长说:“想达到暴雨前的效果是不可能的,这究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补救措施。”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推移着。也是站得高看得远,放眼望去,山下的公路仿佛一条长蛇,跟公路旁的昌江或并行或交叉,往大山深处蜿蜒而去。路上已经有人在行走,细看大部分是一些中小学生,像是童话里的小人,正往散布在公路两旁的学校走去。
沈天涯忽然间来了灵感,又想出一条补救办法。只不过这个办法有点邪乎,还没说出口,自己先笑了起来。麻镇长不知何故,问他笑什么。沈天涯就给他说了一个小故事。
沈天涯说的是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城,那里有一座雕塑,是该城市的一个象征。雕塑很简单,是一个野性的小男孩,正捧着自已的玩意撒尿。原来布鲁塞尔曾遭遇过强大的敌人,敌人要用炸药炸毁整座城市,导火索都点燃了,城市马上就将毁于一旦。这时一个小男孩挺身而出,用他的尿浇灭了燃烧的导火索,从而挽救了城市。
麻镇长不知沈天涯为什么会说这样的故事。因为这实在不是说故事的时候。他怔怔地望着沈天涯,丝毫也不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好玩或者可以幽默的。沈天涯就笑了,说:“麻镇长你不觉得那个小男孩有意思吗?”
麻镇长看在沈天涯是谷雨生的朋友的分上,勉强点头道:“有点意思。”沈天涯说:“小男孩一泡尿改变了他的城市的命运,我们可不可以发动学校里的男孩,一人贡献一泡尿,改变这个穷山窝的面貌?”
麻镇长终于懂了沈天涯的意思。麻镇长也是乡下长大的。乡下长大的孩子都有放牛放羊的经验,早晨或傍晚赶着牛羊在田边地头吃草时,如果草枯叶黄,或者牛羊食欲不振,吃得没有兴致了,东张西望起来,你只要对着地上撒上一泡尿,牛羊就会立即站住,在撒了尿的咸咸的草地上咀嚼半天,有尿的草吃光了,还要对着周围溅了尿的泥土舔上好一阵。
麻镇长笑起来,说:“这行吗?孩子们肯干吗?”沈天涯说:“行不行,试试再说嘛。”麻镇长说:“这个手段,我们倒从没使用过。”然后跟镇上的赖书记电话通了气,赖书记也有些怀疑,但还是表示可以一试。于是山下山上又给各处拨了一通电话,要村上的干部通知各学校领导发动孩子到公路两旁的草地上撒一回野,到时每位孩子可领取两元钱的补助。干部们对此没有把握,却都愿意跟学校联系。
半个小时后,反馈意见就回来了,说孩子们听说一泡尿值两元钱,兴奋得不得了,老师话没说完就冲出了教室。果然,沈天涯和麻镇长往山下公路两旁望去,凡是有中小学的地方,附近公路两旁就站满了孩子,他们正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自己家乡做贡献。
紧接着,村民们把牛羊赶到了公路两旁,满坡满沟都是黄色的牛群和白色的羊群,牛们和羊们低着头,认真卖命而又善解人意地按照干部们的指示精神,啃噬起坡地上水沟旁已经半枯的草叶来。牛们羊们只觉得这些带着盐分的草叶有滋有味,却不知道有一个大人物带着他众多的随从,正从县城方向朝它们靠将过来。
在昌明镇政府附近的公路上,刚从山梁上翻过来的十多辆大车小车慢慢停下了,令人景仰的李省长从车上走了下来。望着这么多的牛羊壮观地齐聚公路两旁,敬业地饶有兴致地舔着舌头吃着草,用实际行动夹道欢迎他们的到来,李省长心里非常受用,高扬着手臂,连连说道:“好,好,好!昌永县能有这么规模宏大的生态产业,省里不支持,谁支持?!”
还回过头去,喊应身边财政计划农牧等部门的头儿,说:“你们好好感受一下这样的气氛,你们的规划你们的项目你们的票子,如果不放到这样的地方,放到哪里去?”大家也就连声道:“是是是,我们听李省长的,把昌永这个生态效益试点搞好,再在全省进行推广。”
李省长对各位的表态很满意,点了点头,仰望着公路两旁郁郁葱葱的草沟和森林,又幽了身边的谷雨生一默:“小谷,我听说有些地方为了显示自己退耕还林还草的成就,不是扎扎实实栽树护草,而是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在公路两旁寸草不生的山坡上涂上绿色颜料,以糊弄上面来检查的领导。你这山上是不是也涂的绿色颜料?”
说得众人哄然大笑。谷雨生笑道:“我们昌永县千山万水,想用颜料把山上涂绿,那也太不容易了。李省长如果信不过,可以亲自上山,用手摸一摸,看摸着的是实实在在的草木,还是弄虚作假的颜料。”李省长说:“我就信你一回,不亲自去摸了。”谷雨生说:“要是山上万一是颜料涂的呢?”李省长说:“万一是颜料涂的也算了,至少看上去,你这里的颜料比别处的颜料,质量要高得多。”大家于是又笑。
李省长这时出了公路。他说:“我还听说,有些地方为了突出畜牧业成绩,花钱买通农民,披了白色麻袋,学羊的样子,匍匐在公路边的山坡上,远看还真如诗中写的那样,那满山的羊群好比蓝天下的白云朵朵,以此蒙蔽了不少走马观花的领导。我当心你这些牛呀羊呀的,是不是也是披了麻袋,匍匐在地里的人。”
又逗得众人大笑起来。谷雨生觉得李省长真开心,紧走两步,跟上李省长,说:“李省长,您现在就可以到坡地上,把人身上的麻袋给揭了。”李省长说:“行,阴谋不揭是不会暴露出来的。”走到坡地上,在这只羊头上抚抚,在那头牛身上摸摸,回头说:“羊毛出在羊身上,牛毛也出在牛身上,果然不是麻袋做的。”
抚够了,摸够了,李省长这才离开牛羊,回到公路上,钻进车子,继续向前。李省长沿途下了好几次车,看了好几处点,处处都很满意,很高兴,又将昌永县大大地夸奖了一番。谷雨生他们就暗自得意,表面上谦虚着,心底里却想,这恐怕是他下到昌永县后,各项工作中最为得意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当天李省长还上了昌原牧场,看了好几个牧区。牧场也是早有准备的,李省长所到之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李省长当即召开了现场会,定下了昌原牧场与昌永县政府联合开发生态效益产业的大政方针。
下山回到县城,都快晚上九点了。但李省长不顾一天奔波,按原定计划召开了情况交流会,当场敲定,计划财政农牧等多渠道投入,至少给昌永县注入近亿元资金,全面启动昌永生态效益示范工程。另外还让教育口给昌永一中解决两百万元基建经费,把学校科技馆尽快建设起来。李省长同时还特别强调,市县财政和有关对口部门也要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昌永生态效益示范试点工程不仅是省里的工程,也是市县的工程。
李省长发表讲话的时候,桌前有录音机,背后有县委县政府的秘书做着记录。李省长于是指指录音机,点点身后的记录人员,表态说,昌永方面把录音和记录保存好,这就是他许的愿,各项资金年底全部到位,哪个部门没到位,或者不能及时足额到位,昌永县可以拿着录音和记录直接找他本人,他再找有关部门。一句话,部门领导不交票子,就交帽子,昌永生态效益示范工程他李森林搞定了。
李省长的讲话,赢得在场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第二天早上,李省长就离开了昌永。一溜小车行到县界边上,缓缓停下了,省市领导跟县里头儿握手告别。李省长还没忘记那个字谜,对谷雨生他们说:“那个字谜谁猜出来没有?这可是重重有奖的哟。”
可惜谷雨生曾长城他们都没猜着,还是沈天涯在纸上写了一个字。递到了李省长手上。李省长将纸条拿远一点,瞄了瞄,立即笑了,说:“不错不错,就是这个字。”回头对身边的程副书记笑道:“回去给市委组织部打声招呼,将小沈提拔到昌永县做县长。”程副书记笑道:“李省长的指示我们坚决照办。”
李省长他们的车队远去后,谷雨生他们问沈天涯是个什么字,沈天涯说是个“骚”字。大家一想,还真是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跳,一个跑,一个咬人,一个吃草,是江家男人占不着龙家女人的便宜,用这个字骂人的。只是谁一下子又想得到这个字上去呢。都说还是沈处智高一筹,做昌永县长,可谓人尽其才。
李省长回省后,谷雨生督促昌永县各有关部门上省城活动了两次,不久省直有关口子的资金就陆续拨到了昌永县。市县财政和各有关对口部门也不敢拖拉,下达了配套资金。这样省市县三级的资金加在一起,已经达到一点五个多亿。在一个偏远山区县,这个数字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了,谷雨生他们拿着这笔大钱,很快就将生态效益工程全面铺开了。这是后话,也是谷雨生他们预料中的事情,不必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