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走近歌德
26038200000046

第46章 《浮士德》面面观(12)

作为恶的化身,魔鬼靡非斯托在剧中的确起到了“杠杆”的作用,积极而至关重要的作用。离了他,老学究浮士德一筹莫展,寸步难行,多半只能困死在书斋里;靠着他,浮士德才进入了“小世界”和“大世界”,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找到了“智慧的最后结论”,升入了“灵的境界”。

再者,魔鬼作为“恶”的化身和“否定的精灵”,也确如恩格斯说的对各个时期陈旧的、日渐衰亡的“神圣事物”,进行了肆无忌惮的“亵渎”。这便是革命导师们大为称道的“靡非斯特匪勒司的辛辣的嘲笑”。

您看,他嘲笑教会的伪善,嘲笑宫延的腐败,嘲笑大学里的迂腐教条,嘲笑浪漫派死气沉沉的诗歌……他还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巨大魔力和罪恶,对所谓自由贸易之与战争和海上掠夺实为“三位一体”,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尖刻的讽刺。例子真叫不胜枚举。这里仅择取富于哲理的两个——

在诗剧第二部第一幕,他当着皇帝的面,把道貌岸然的大主教兼宰相大肆奚落了一番:听这番高论,先生实在很有学问!

凡摸不着的,您便以为远在天边,

凡抓不住的,您便根本不予承认,

凡算不出的,您便否认真实确凿,

凡没秤过的,您便相信份量为零,

凡非您铸的,那金币便不值分文。

在这里,靡非斯托活画出了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嘴脸,真正是愚蠢而顽固,可笑而又可厌!

再听他在第一部的《书斋》一幕,如何貌似给年轻学子答疑解惑,实则狠狠地嘲笑了名为逻辑的形而上学:

光阴似箭喽,时间真得抓紧,

想节约时间,唯有有条不紊。

亲爱的朋友,因此我劝你

首先选修逻辑学。在课堂,

你的精神将受严格的培训,

恰像穿上西班牙的长统靴,[247]

一旦将来上了思维的跑道,

就不会东倒西歪,昏昏沉沉,

就不会胡跑乱跳,闯鬼迷路,

而是迈起步来更稳重、谨慎。

随后还要对你反复训练,

养成你按部就班的习惯,

比如吃喝这种一下就成的事,

也必须来它个一!二!三!

须知思维工场如像纺织厂,

出好的产品得有能干工匠;

要脚一踩就牵动万千纱线,

梭子来而复往,急如飞燕,

棉纱悄悄流动着,流动着,

万千经纬交织只在一转眼。

哲学家随后登上讲堂,

向你证明必须这个样:

假设甲如此,乙如此,

那么丙和丁只能如此;

假如甲不存在,乙不存在,

丙和丁也就永远不会存在。

……

值得一提的是,“恶”的化身靡非斯托还经常成为一些深刻哲理的昭示者,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引用过的“理论都是灰色的,生活的金树长青”这句名言,便出自他这个魔鬼之口。今天,它也常出现在我们的文章里。细想起来,这同样符合辨证法。

在伟大的诗剧《浮士德》中,的确处处闪耀着辩证思维的光辉;而靡非斯托这个形象,更是充分表现了歌德本身以及整个时代的智慧的杰作。

“浮士德精神”与西方近、现代文明

——试析《浮士德》的哲学内涵(下)

从本文上篇概略、粗浅的分析可以看出,《浮士德》这部巨著蕴涵的哲学思想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这样丰富深刻的哲学内涵,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绝非一个孤立的存在,正如天才诗人歌德和他的不朽杰作《浮士德》,也不会自动地、无因地,产生在十八世纪的德意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一样。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讲还是时代的大气候和德国周围的大环境。因为,在特定的紧相依傍的地理条件下,在同样的文化历史传统中,欧洲各国联系密切、频繁,相互影响强烈、迅速,地处欧洲中心地带的德意志帝国,不但毗邻着瑞士、荷兰、英国、法国等先后领导思想潮流的国家,而且一度还把文明古国意大利包括在版图之内,因而说得上是四通八达、人文荟萃、各种思潮的流传汇聚之地。从这个着眼点看,《浮士德》就不仅仅属于德国,而是属于整个欧洲,不然,它也就不可能成为“欧洲三百年历史的总结”。《浮士德》所蕴涵的哲理、所表现的精神,即所谓的“浮士德精神”,也非纯粹的德意志精神,而是整个欧洲文化和哲学传统的延续,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的欧洲精神的凝聚和结晶。

为了尝试着阐明这个应该讲相当宏大的论题,且容笔者也来个“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地小心前行。

我借以支撑自己论点的头一块大“石头”,就是《浮士德》的具体思想内容,就是作为它主要哲学内涵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即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为什么是块“大石头”,为什么如此重要?

如前所述,诗人歌德之能兼为哲人和思想家,是因为他在自己的作品里,深刻地探讨和回答了一系列有关宇宙、人生的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但是仅仅指出这点,似乎还不能完全说明歌德作为思想家何以格外伟大,出类拔萃。事实上,歌德之为歌德,本是文学家的他作为思想家之特别受到世人重视和景仰,而且这种景仰历久不衰,应该说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带决定意义的理由,就是他在其伟大的诗剧里,将自己的主要思想浓缩、凝聚成了一个闪闪发光的巨大“宝石”——“浮士德精神”。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只要一提起歌德,自然会想到“浮士德精神”;一提起“浮士德精神”,自然会想到大文豪兼大思想家歌德。可以说,鲜明而突出的“浮士德精神”的创立,乃是哲人歌德的主要建树。可以说,正是因为凝聚着这种精神,《浮士德》这部诗剧才在众多同一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难以被其它作品取代的地位。

“浮士德精神”既然如此重要,它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一直受到歌德研究者乃至普通读者的关注。国外对此问题的回答可谓异彩纷呈,人言人殊,我们的答案几十年来却似乎失之简单,往往仍然重复辜鸿铭老先生半个多世纪前的用语和提法,称“浮士德精神”即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云云。今天,无疑已有必要对它作进一步的展开和阐述。

为此,窃以为首先得走出一个误区,既不能希望对一个形而上的、复杂的人文精神取向,也跟对自然科学现象似的下个言简意赅的定义,甚或列出一个什么等于什么的简单公式来。须知,所谓“浮士德精神”,就是诗剧主人公以其一生的奋斗、失败、再奋斗所体现出来的全部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绝非干巴巴的一则公式,一个定义,一句教条所能概括和涵盖。

“浮士德精神”,照我看具有十分丰富的、多方面的内容。小而论之,它涉及个人的立身行事,荣辱观念,理想追求;大而论之,它涉及对社会、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态度。积极乐观,奋发进取,自强不息——永远向上,永不自满自足,不断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真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热爱生活,心系大众,“敢把天下的苦乐承担”,“宏己救人”——以奋斗为乐,为拯济人类而大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高瞻远瞩,永远乐观地面向未来……所有这些,不都体现在诗剧的主人公身上,不都可以称作浮士德精神吗?

刚刚与靡非斯托签完打赌的契约,浮士德面对这个只知道以生色犬马之娱诱惑世人的魔鬼,如此展示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真正的男子汉只能是

不断活动,不断拼搏。

……

听着,这儿讲的并非什么享乐,

而是要陶醉于最痛苦的体验,

还有由爱生恨,由厌倦转活跃。

我胸中对知识的饥渴业已治愈,

不会再对任何的痛苦关闭封锁。

整个人类注定要承受的一切,

我都渴望在灵魂深处体验感觉,

用我的精神去攫取至高、至深,

在我的心上堆积全人类的苦乐,

把我的自我扩展为人类的自我,

哪怕最后也同样失败、沦落。[248]

老博士的这段自白,应该讲就是何谓“浮士德精神”的权威解释。

他这样的精神,在《浮士德》产生的年代,在欧洲的启蒙运动时期,在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成为主角的十七、十八世纪,正体现着一种新的文化精神,一种新的人生态度,一种不断拼搏、进取,永远追求“至高、至深”,在“把我的自我扩展为人类的自我”的道路上无所畏惧的积极进步人生观和世界观。

阐明了“浮士德精神”是什么以后,有必要明确地指出,这新的文化精神和新的人生态度,这种新的、进步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如本篇一开始说《浮士德》不是一个偶然产生的、孤立的存在一样,也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一棵有着三百年树龄的参天大树。这棵树深深地扎根在欧洲的历史里,扎根在它的文化传统中,只是在歌德的笔下,在诗剧《浮士德》里,它变得来特别地枝繁叶茂,高大挺拔罢了。它本是文艺复兴以后逐渐成长、壮大起来的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所具有的精神,本是随着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而提高和弘扬了的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精神,也即迄于十九世纪初叶整个新兴资产阶级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先进世界观。这种人生态度和世界观,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只是“预言式”地、集中地、鲜明突出地,体现和汇集在了诗剧的主人公身上罢了。

具体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肯定人生,确立了人对于神独立不羁的地位和价值,尊重自然和自然的人性,承认了人的欲望——包括对艺术美和异性美的喜好、追求——的正当合理性,使人性获得了解放。

歌德的浮士德则更进一大步。他不只肯定人生,而是要体验、感受、享有人生的方方面面,他说“整个人类注定要承受的一切,我都渴望在灵魂深处体验感觉”,甚至包括人生的痛苦,而且永远不知厌足。在神的面前岂止独立不羁,他甚至像歌德的颂歌《普罗米修斯》的主人公一样敢于藐视神,与神平起平坐,甚而至于亵渎神,不但肆意篡改圣经,而且与魔鬼结盟。他不但拼命追求美,而且从往昔和彼岸招来美的化身海伦,与她结婚生子。在他身上,我们看见的不只是人性的解放,而是人性的极度张扬,人身上各种潜能的充分发挥。他不只是尊重自然,亲近自然,而且勇敢地投身于自然的改造。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上还显示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已开始升华,企图扩展一己的小我为全人类的大我,以实现从追求个人的自我完成到为大众造福……

法国、英国的启蒙思潮视理性高于一切,尊重知识,主张返归自然,倡言自由、平等、博爱,同时却贬抑人的情感。

浮士德呢不只博学深思,而且是个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所以能摆脱书本教条的束缚,冲破中世纪僵死的知识的迷雾,为认识人生的真谛而断然逃出牢笼似的书斋,投身现实生活,全身心地去“小世界”和“大世界”中闯荡、体验,经历了人间的种种失败和成功,亲身感受了人类的喜怒哀乐,并以围海造田的宏大工程“为千万人开拓疆土”,身体力行地努力实现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最后终于在临死前获得了对于“智慧的最后结论”的感悟……

人们都说,不厌其烦地说,《浮士德》是“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历史的总结”,担却难得具体阐明“浮士德精神”的内涵,并理清它的文化历史渊源,指出它乃是“总结”的核心内容——这不能不讲是我们过去对《浮士德》研究和理解的一个缺陷。

同样,如果我们只重视对过去的“总结”,只注意挖掘“浮士德精神”的文化历史根源,而忽视了它在后世的承袭,对未来的影响,也有失偏颇。须知,回顾、总结固然重要,前瞻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事实上,前述那种体现在“浮士德精神”里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后世不但得到了继承、发展,而且影响既大又深广。是的,“浮士德精神”直到今天仍然活着,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西方世界,但又不局限于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可以讲,整个西方现代文明,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或正面或反面,受到了它的渗透和侵袭。须知,“浮士德精神”在歌德时代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精神和新的人生态度,原本就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原本就是面向着未来的。它不但曾是文艺复兴以后逐渐成长、壮大起来的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正是依靠着它,资产阶级才能战胜消极保守、代表着业已过时的世界观的封建势力,建立起自己的经济和政治统治,创造出了《共产党宣言》中列举的种种人间奇迹;而且,“浮士德精神”还代表随后欧洲文明的发展方向,因而也影响着后来的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以,它长久地得到西方世界的人们认同,以致被誉为“世俗的圣经”。

似乎可以断言:在地球上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彻底消亡以前,“浮士德精神”便不会泯灭。甚至在那以后,它也未必完全会消失。因为,“浮士德精神”的某些组成部分原本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如自强不息的积极人生态度,就并非资产阶级所专有;“宏己救人”[249]的理想,更已超出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范畴,人人都可以和应该努力学习和发扬。而后面这点,正是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也特别喜爱《浮士德》的原因,正是这部杰作在资本主义世界以外也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