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际资本学
2614200000029

第29章 成功的人际交往,成功的人生 (2)

上班也是这样,员工们为了能够从上班时间九点开始展开工作,一定会在九点前五分钟到达办公桌前,在上班期间片刻都不休息,遂使当天该做的事情必能在下午五点前五分钟处理妥善,同时兼顾工作的优先顺序,第二天工作步骤以及其他计划,努力做到PLAN—DO—CHECK(计划—运作—检查),从而对于各个部门或整个公司的工作均可避免浪费时间的情况发生,发挥最佳的工作效率。

请切勿认为这不过是在一个祥和、开阔时代的故事,以致无视五分钟后此句话所隐含的精神、意义,尤其在目前每个人都过着忙碌的生活,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是现代人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挖掘自己的优势

相信大家都一样,要到一流饭店赴宴会时,必定将最华丽、最体面的服饰穿戴起来,若是到附近的超市购物,则是一身轻便的休闲服。其实,并没有穿着便服就不能进入一流饭店的规定,只是听说要到大饭店,便自然地正式打扮起来了。原因就是,一流大饭店的气派肃然。

盛装赴宴,为的是无负于饭店的豪华气派,盛装的不单是外表,就连心理也全副武装,借着强化自我,以求达到与一流饭店的平等关系。当与您初见面的对象犹如一流饭店般的气派时,您也不妨找出足以荣耀自我的优点,那你将不会感到低人一等而自卑了!

找出自己的长处,即使自认为不值一提的特长,也能利用自我扩大法,扩大成足以自豪的优点,借以缩短与对方的距离,增加自己的信心。一旦成了知交,就像到超市购物,不再需要自我扩大,以平常心对待它就可以了。

抢先一步

与社会地位高的人,或与难相处的人物第一次会面前,不免心里七上八下的,这是您的义务感在起作用。此时,请及早设定见面日期,缩短不安的时期。

这项战术是基于心理学上的两点理由。第一,缩短见面前的时间,以预防自己胡思乱想,捏造出对方不实的可怕假像。

通常我们和对方见面前,会事先在心里描绘出对方形象,往往在心里莫名地生了根。即使真见了面,对方与想像中的迥然不同时,却无法坦然地接受真实的他。为了预防产生这样的心态,请尽早与对方见面吧!

第二个理由是,提早约定时间,也正表现了我们的主动与积极。心理学上的晤谈沟通分为指示治疗法与非指示治疗法两种。所谓指示治疗法,即通知患者治疗日期时,下一道“指示”,要他“×月×日×时,请按时前来面谈”。此时医生是主动者,而患者则完全为被动者;持续这项治疗后,患者便渐渐地降服于被动姿态,对医生产生强烈的依赖感。结果,患者的自我意志薄弱,即使长期约谈治疗也无法康复。

相反地,非指示治疗法就彻底强调患者的主动精神。通知治疗日期时,是以协商的语气写着:“请下次你把×月×日×时的时间空出来,以便前来晤谈。”这种说法让患者感到凭自己的意志行事,医生只不过是配合我罢了。此时患者是主动者,而医生为配合者。结果,长期治疗无法治愈的患者,竟然令人吃惊地在短时期内复原了。非指示治疗法,在今日的精神衰弱治疗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样的道理,与人初见面时,积极表现出主动精神,正暗含着不畏怯对方的自强心理。

放轻步伐

许多人都有这种经验,当心中高兴时,步伐也跟着轻快起来;而意志消沉时步伐也会变得十分沉重。有位作家在尚未成名前,到出版社去推销自己的作品时,就刻意放松脚步,毕竟,一位默默无名的小作家,与出版社又毫不相识,那份忐忑不安的窘迫感是可想而知的。若不放松脚步,实在没有踏入出版社的勇气。

这项方法由心理学看来,的确能减轻初见面的不安。詹姆士·朗灰有句名言:“人并非因悲伤而哭泣,而是因哭泣才感到悲伤。”这是主张由于外在刺激,使得心理意识到生理变化后,随后产生生气、悲伤等情绪起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确也屡次体验到原本不快乐的情绪,因为兴奋的生理变化后,心情也可随之爽朗。

了解这种心理机械论后,相信大家也可推知,抑郁消沉、步伐沉重,除了增加见面时的不安之外,别无好处。反之,踩着轻快的步伐、心情放松,不安与紧张也跟着缓解不少。

任其自然

不论是怎样的初次会面,大都会因为工作关系而使时间受到限制,一旦谈话离开了本题,则对于该办的事就会置之不顾了。性急的人,每当对方离开话题时会很急躁,并努力想将谈话拉回本题。但是,如果想读出对方的内心,引出对自己更有利的结论,这种做法可不太聪明。

对方将话题岔开,大致上有三种情形。其一是因为完全不留神而岔开者,其二为突然产生出乎意料的联想而岔开,另一种则是故意将话题引到别处的情形。这种情形,都是说话者目前的兴趣和精力已转向岔开了的话题上。因此,对于对方的谈话不要在中途截断,让他继续一段时间。

如果是第一种情形的话,不久之后,对方对于究竟什么才是本题也感到非常诧异。第二种情形中,因为本人并没有忘记本题,所以能自然地了解到其联想与本题的关联。而如果在隔一段时间之后仍然完全不能回到本题的话,就可以判断为第三种情形。依此种方法可以了解到,乍看之下是很浪费时间精力的“离题谈话”,也是可以成为读出对方本心的一个绝好机会。

等待时间

在约定的时间内对方未出现时,大多数人都会心烦气躁,比平常抽更多的烟。在这种时候,应尽量地抑制焦躁的情绪,并注意以冷静的态度来迎接初见面的对象。“等待”或许是对方对己方所使用的心理技巧。因此,如果显出烦躁的话,那么不必交战胜负即已定了。

既然不管怎样都是要等,那么就把这等的时间当做是用以了解对方的机会,于是瞪大眼睛到处东张西望。若等候会面的场所是对方的公司或家里,那么挂在墙壁上的一幅画,就可以提供给你了解对方的性格、感情等线索。不只是画,在会客室中放置哪些物品及如何放置等,根据这些观察,就可以想像出某一程度的对方的画像。这是因为在“物”上,多少会反映出人的性格或感情。而且,“物”也有使自己与对方的谈话顺利进行的润滑功用。如此,将对方的作战情势反转过来,自然能抑制心中的烦躁,同时也更有余暇来迎接对方。

测量对方共感性的能力

为了缓和与初次见面者之间的紧张感而讲些笑话时,对方却连笑也不笑的尴尬经验,无论是谁都曾经历一两次吧!还有的人根本不管别人在说什么,只是单方面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对付这种家伙,一般的心理技巧是不能通用的,而且一旦掉入对方的陷阱中,就会意外地发现他很难应付,甚至还会有“这样说会不会失礼”的疑虑产生,使得原本想说的话也不能说出来了。

为了避免初见面时招致如此的危机,建议您在初次见面的最初时刻,就要大略地估计出对方的“共感性的能力”。心理学上所谓共感性的能力,是指能感觉出他人的内心世界的能力,但此处是指对方是否能了解自己的话而言。由于性格、经历、教养、职业的不同会有相异之处,但在分辨此种能力时,只要谈一些无大碍的笑话或以社会上的关心为话题,大致上就可以了解了。至于完全没有反应或是反应太过热烈的对象,要特别详加注意,如此便没有问题了。

利用人性的好恶心理

曾经有这么一个趣谈,就是利用这种人性的心理。伊莉莎白女王赴日受NHK访问之时,当时有位负责招待她的NHK事务理事长——野村忠夫氏,做了一件颇令人深思的行为。

在他访问女王之前,曾经考虑了很久,如何招待这位嘉宾?于是一些有关女王的生活点滴即映入他的脑海里。他想到了女王的爱犬——杜宾狗,浅浅的微笑马上浮现在他多日来愁眉不展的脸庞上。他在领带上绘了一个和女王爱犬同种的狗,因此当日女王在初见他时,即主动而热情地迎上来和他握手。

两个从未谋面的人,在初次会面时,若能稍微用心地想法子缩短两人的距离,定会加深给对方的好感。就如上述例子中,野村氏能够去收集对方的各项情报,进而仔细地过滤,想出对方确实的好恶。但是,并不是每个初见者的资料我们都能掌握得到,在此情况下,最低限度也该知道对方的年龄、性别、职业,再想尽办法引起对方的兴趣。中年以上的人,没有不关心健康的;年轻的家庭主妇,没有不关心孩子的教育和减肥。

我的一位朋友,常常会在超级市场和初见者热烈地交谈,归究其主要原因,乃由于他总是牵着爱犬一道去。宠物是一般人所共同关心的,所以他借由一只小狗,无形中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不少。

若是碰上一个不太了解的人,即应尽可能地找话题,即使是新闻、小事情、日常琐事,甚至于书籍,都是很好的话题。尤其是到对方家中访问时,更应用最短时间让对方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借用第三者的意见

初见面的场合可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时期,要给对方良好的印象也依赖这段时期的努力。因此,在初见面时,应尽量避免有否定对方的行为出现。要知道,直接指出对方的话语中矛盾之处,或者是当面提出与其理论相反的论调,虽然可造成相当亲密的人际关系,但有时也是破坏人际关系的主要原因。

而且,在初见面的场合,如果基于道义向对方提出建议,对方往往不能冷静地听取那些建议的内容并加以判断,只是一味地怀疑归劝者的动机,以致产生反驳或反感的情形。另外,初见面的对象有时也会恐惧他人以极细微的部分否定来否定其全面的存在,这是因为他们尚未全面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导致的。

总而言之,当你想对初次见面者提出相反意见或自己的看法时,应尽可能避免当着他的面提出,因为这对当事者而言是最难以忍受的事了。反过来说,如果你能借用一般人的看法或是引用当时不在场的第三者的看法,就不致引发对方反射性的反驳。然而,社会上的人们,或者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却谢绝这种建议,仍一味地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较理想,徒然造成不协调的人际关系。

偶尔加入自己的看法

“附和”是表示倾听对方说话最简易的信号。但是,如果因其简易而随意使用这些技巧,反而会引起负作用。譬如“附和”的次数过多的话,反而会破坏说话者的说话步调,令其感到十分厌烦。据说,广播人员受训时,第一要件便是要求他们采访时,勿过于附和。诚然,当我们听一些外行人访问来宾的录音带时,就常出现这种情况,或许当时他们毫无感觉,但只要事后听听自己所作的访问,相信一定会感到十分刺耳。因此,各位千万要记住,随意的附和会搞乱说话者的步调,不能不多加注意!

另一个负作用则是,次数过多的附和会让谈话者感到一种机械化反应的恐惧。不管懂或不懂,不论自己肯定或不肯定,一味地附和对方的意见,反而留给对方不诚实的印象,或许还会令对方失去说话的兴致呢!

如果真正用心倾听他人谈话,应该会有不懂的地方、感到佩服的地方,或者真正令人拍案叫绝之处。因此,能将听者的感想更积极地表现出来,才是最好的倾听方式,而不是单纯地附和,那样反而无法表达出听者直率的反应。

譬如,如果能在说话者的谈话中加入“真的是这样子吗?”“但是,将来会很累人的吗?”“你说的是……?”“为什么?”等话语,将更能留给对方深刻的印象。

不过,为了不留给他人一味地附和的印象,便毫无节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只会留给对方夸大不实在的印象,应切记在心。

无视对方的小过错

曾经有一位商人为了争取客户,一天中拜访了好几家公司。接见他的人多半是经理之类的人物,但其中有一家公司却是由主任出面接见。根据公司规模、体制的不同,担任接见来宾的人可能是经理,也可能是主任,并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但是,当天在他拜访过数家公司的经理,互相递上印有职衔的名片后,他仍将这位主任误以为是经理。因此,在商讨过程中,始终以“经理”来称呼对方。

当他回到公司后,将收到的名片逐一整理才发现这个错误,不觉内心一紧,匆忙地打电话道歉,但那位主任却不介意地直说:“没关系,你不必放在心上。”

各位不妨想想,一个在面谈时不断被称为经理的主任,不但不指出对方的错误,仍热情地听对方把话说完,能不让对方死心塌地地跟从他,甚至崇拜他吗?

诸如此类的情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甚至连小孩儿的学习及礼仪教养等都是一样的情形,只要老师、父母秉持尊重小孩儿自尊心的原则,让他们自己发现过错,反而比直接申斥指出来得更有效果,更何况这种做法还可使亲子、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