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1976--2012我的野人生涯
2614500000010

第10章 孤身潜入秘境 (1)

17

1980年元月4日傍晚,我正在寝室里聚精会神地研究铺在床上的一张神农架地图。外边响起了敲门声,打开门,立在寝室门口的,是像一座铁塔似的工人考察队员袁裕豪。脸面黝黑,身高190厘米的袁裕豪看见我,没有朝寝室里迈脚,就对我说道:“黎国华,你这时有没有时间?”“有时间呀,你进来坐吧。”我说。“不进来坐了,刘民壮教授在林区招待所204号房间,他和李孜想找你去录一下音,大概是关于你和周鸿尤在天葱岭发现野人的事情吧。”

我随袁裕豪走进招待所204房间后,房县文化局副局长、考察队员甘明华及李孜、王承忠正在帮助刘民壮整理一些野人脚印的石膏模型。刘民壮一直是我崇敬的生物学家,自从1977年认识他以后,他就从此走进了我心中。想起他当年在鄂西北考察队力排众议,第一个证实神农架有金丝猴的壮举,我就一直佩服他对科学事业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已经46岁的刘民壮,虽然刚从深山出来显得有些疲惫,当他看见我后,脸上却是满面春风的样子。像抚摸自己的婴儿一般,他轻轻擦拭手中的野人脚印石膏模型。从他喜滋滋的神色中,我已看出,他是为这次进山考察劳有所获欣喜不已。他拿着野人脚印的石膏模型,有些激动,一边向我展示,一边说道:

“1977年,那几个坚持否认野人存在的动物学家,说神农架不可能有金丝猴,他们在林区召开的辩论会上,罗列出六条理论,驳斥我提出神农架有金丝猴的观点。我仅仅用了几天时间,就在袁裕豪的帮助下,获得了金丝猴标本。这次,在我们的系主任钱国贞教授、李难教授的支持下,他们只给我解决了500元考察经费。我和房县文化局的副局长甘明华,带着袁裕豪、李孜、王承忠,我们用了两个月时间,不但从反湾梁找到了一个由野人群体留在雪地上的踪迹,灌制了野人脚印的石膏模型,而且四川省巫山县白马公社的白马大队,弄到了一具现代人与野人杂交所产生的猴娃的遗骸。如果钱国贞主任这次给我批准的不是500元经费,而是500万元经费,我们就能从国外购买一些先进的高科技考察设备,再把你们这些野人迷组织起来,只需一二年时间,我们就可能一举揭开野人之谜。”

由于情绪激动,刘民壮说话时手舞足蹈,神采飞扬。我趁他擦拭眼镜的空隙,迫不及待地对他说道:“我现在进山的一切准备都做好了,关键就是进山请假的事,还没有落实。”

刘民壮说:“关于你请假的事,我这次可以帮你到林区政府讲一讲。你们林区的党委副书记马仁学,政府副区长杜永林,都是支持野人考察工作的。你们的宣传部长冯明银见过野人,他对野考工作是坚定不移的支持。”

李孜是个高度近视的上海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的生物讲师——他是刘民壮的学生。因在高山的雪夜冻了一夜,正在医院治疗重感冒,他因高烧不退,脸有些浮肿,嘴唇也干枯炸裂了。没等我向他打招呼,他已向我发问了:“黎国华,你打算什么时候进山?”

“我恨不得这时就进山。”我说。

李孜接着问道:“你进山一二个月,准备的什么干粮?”

“我买了50斤牛肉,50斤羊肉,已经制成了肉干。”我说。

“你那都是上火的东西呀。”李孜说,“我这里还有一箱压缩饼干,你拿去带上好了。”

虽然是一句简单的话,从这个身高体胖,书生气十足的生物教师身上,我已有些为他的直率、真诚所打动。我与他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因野人这个共同目标,像一下子把我们彼此间的距离拉近了。我犹豫片刻,说:“压缩饼干我倒需要,可我没有钱。”

“我又不是从上海到神农架来做生意的,”李孜说,“就算我给你的见面礼吧。还有,你今年预计到哪里考察?”

“还是到神农顶南坡的天葱岭,我和周鸿尤在那里发现野人离现在才一年多时间。”

李孜说:“可是,我们在反湾梁一带发现野人群体的踪迹,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呀。”

大雪封山后,作者在林海雪原寻觅野人的踪影。

刘民壮接过李孜的话说:“关于考察地点,黎国华,我认为你是得好好研究一番。我们这次考察,因为没有了经费就算结束了。甘明华局长、袁裕豪、王承忠他们三个,打算明天就回单位。我要等李孜的病情好些后,再和他一块走。这几天,我就打算到林区政府去汇报,顺便帮你讲一讲请假的事。”

在进山前夕碰上了刘民壮副教授和李孜一行,他们不但帮我解决了野外考察最需要的压缩饼干,还帮我解决了请假问题。1980年1月7日,在松柏长途汽车站,我将刘民壮、李孜送上了松柏至宜昌市的长途汽车后,便带上近百斤物资,踏上了松柏镇开往林区西南方向的兴山县的长途汽车。

隆冬时节,神农架的高山早已白雪皑皑。汽车一路穿云破雾在崇山峻岭中缓缓而行。虽然大地因严酷的寒冬已变得冷酷无情,我却像出征的战士,心里燃烧着一团火。我的心在随着我追寻的梦幻剧烈地跳动。我的血在随着我追寻的梦幻而沸腾。当汽车从松柏镇朝西南方向开出87公里,走到三岔路口的鸭子口,就要朝着南边低山的山谷里驶去的时候,我叫司机停下了汽车。我背着沉重的行囊走下汽车,然后转向西部的神农架高山,开始朝着浓雾弥漫、大雪封山的高山林海雪原一步步走去。

18

小龙潭是从松柏镇到神农架西部边陲的大九湖农场的必经之路。从209国道边的三岔口鸭子口到小龙潭,只有6公里路。但要沿着神农架主峰的山脊线,由东向西走到我此次进山的高山驿站鸭子石,还有七八十公里。这是我背着沉重的行李两天也走不到的。到达小龙潭工程队后,我只好先去找考察队员袁裕豪。经过打听,一个叫徐良文的工人说,工程队的三百多个工人,在几天前就已放假回家。他告诉我,袁裕豪知道我最近要从这里进山,已在工程队等候我三天了。

这次多亏在小龙潭遇见了与我志同道合的袁裕豪。他把我迎进宿舍后,和负责守场的工人徐良文一道,热情地接待了我。徐良文听说我是专门利用探亲假进山考察野人的,惊诧之余,他向我介绍着:“你要考察野人,袁裕豪可是最好的考察队员。1977年,国家组织的考察队路过小龙潭,刘民壮教授因为他身体高大,体格健壮,两手轻轻一抓,就将一袋180斤重的大米放到肩上扛走了。刘民壮教授听说他还当过兵,到越南参加过自卫反击战,在部队是全团的神枪手,就找到林场的领导,硬是把他借调到考察队当了一个编外考察队员。我们工程队的工人都见过他的功夫,二百米远的树上有一只金丝猴,他举起枪,只听见枪一响,树上的金丝猴就滚到了地上。”

“哎呀,快别说打金丝猴的事了。”袁裕豪立即解释着,“那次,是刘民壮为了证实神农架有金丝猴分布,才找到我帮助他打一个金丝猴标本。我一枪把那只金丝猴打了下来,哪知道是个母的,还没有死。一会儿,一百多只金丝猴,就像在朝我示威,都在树上唧唧哇哇地吼叫。我感到自己做了亏心事,一下子心就软了。我跑回家就睡了一天,总后悔不该打死那只金丝猴。刘民壮说,原始森林里的金丝猴是非常珍贵稀少的动物,应该把它们保护起来。但是不首先获得金丝猴标本,生物界就不承认神农架有金丝猴分布。他说,今天你打了一只金丝猴标本,生物界承认了,神农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如果再有人打死金丝猴或者偷猎金丝猴,那就是违法犯罪了。”

1月8日,为了利用春节探亲假回家与亲人团聚,也是为了让我趁早赶路,性格豪爽、乐于助人的袁裕豪,凌晨两点钟就起床做好了饭。凌晨三点不到,我与袁裕豪一道,吃饱饭喝足水后,便踏上了征程。袁裕豪坚持着将我送出好几公里地,他在与我分手时,见我背上的行李太沉重,十分担心地告诉我:“从小龙潭到鸭子石还有30多公里,你背这么重的行李,今天肯定走不到鸭子石客栈。”

“万一走不到,我可以在半路上找个山崖根过夜。”我说。

“听你这么说,我就越是为你担心了。从这里到鸭子石的道路全在海拔2800米的高山。你要在夜晚零下20多度的荒野中过夜,非冻死不可。关键是大雪封山后,这条路上一个冬天都没有人走。”

“跟你说,我从小就历经磨难,什么苦都吃过,请你放心吧。”

与袁裕豪分手后,我就开始借助微弱的天光的反射,沿着高山雪地上一条还未完工的公路,跌跌撞撞地朝前走。越往高山走,山上的迷雾越浓。我走着走着,人就像在一步一步钻进一个黑暗的混沌世界。

这可真是一次艰难的跋涉,身上的行囊太沉重,随着高山的积雪越来越厚,当我从海拔2200米的小龙潭,慢慢走到海拔2800多米的高山上时,人已累得气喘吁吁了。

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金丝猴小家族。

19

从森林里偶尔传来的狼嚎声,不时会让人神经过敏地停住脚,提防着它的袭击。三个多小时以后,在风雪交加的浓雾中,我已摸黑走完了十多公里。早上7点钟,我终于爬上了一个寒风呼啸、云雾汹涌、地势开阔的高山山口——大窝坑。大窝坑主峰海拔3050米,位于海拔3105米的神农顶西部约5公里处。当一条狭窄的公路路基,从大窝坑主峰北坡一段叫白水漂的山崖地带穿过时,路基上的积雪深达一米多。从山崖上崩落的积雪堆满路基,滚落到公路边沿的山崖下。以至从山崖上方到公路边坡下的悬崖峭壁连成了一道大斜坡。而这一段段大斜坡的表面,又被夜晚零下20多度的低温冻成了厚厚的冰壳。人只要一失足就会滚下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