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万家生佛的大善知识
依昱
昨夜的一场豪雨,使得闷热的初夏,有了一夜的清凉。打开房门,却惊见洁白的磁砖上躺了一地的“大水蚁”,只见断翅残躯铺了满地,乍见仿佛是一块用无数的生命所染成的印花布。
惊觉生命之“短暂”与“无常”,“人命在呼吸间”,怎么能不及时把握,努力充实呢?
在《普门》杂志一六四期的“星云日记”中,大师说:“悟,要悟无常,可以改变自己;悟烦恼如空华水月;悟生死如大海,要超脱沉沦;且能在悟中随喜,随缘,随众!”
从《普门》一二一期开始刊载“星云日记”以来,每一期的文字般若皆引领我找到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捧读再三,烦恼渐消,执著日减,启发从自我到无我间的心路历程,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今年(一九九三)三月三日我应高雄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中心之邀,在其校本部和启智学校讲演“点亮智慧的心灯”。特教中心的主任林宝山教授说,他们办了几年的“通俗特殊教育讲座”,从未邀请过出家法师,这一次是因他在飞机上阅读《普门》杂志,尤其是“星云日记”给予他很多人生启示,句句都是智慧的结晶。使其联想到佛法的慈悲圆融,更能激发从事特殊教育者,有一份无怨无悔的悲心与法喜。
《华严经》中说:“菩萨因善知识常能增长一切善根,譬如雪山生长药草。因善知识成功德处,譬如大海出生众宝。因善知识净菩提心,譬如猛火能炼真金。因善知识不染世法,譬如莲华不着尘水。因善知识不受诸恶,譬如大海不宿死尸。因善知识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因善知识增长大愿,譬如父母养育婴儿。”
有这么一位万家生佛的大善知识引导我们走在人生的旅途中,启发我们的良知,发挥我们的良能。使我们知道“内在的苦难增长智慧,外在的苦难增长福报”,告诉我们要永保欢喜心须广结众生缘。
三年多来,每一期的大师日记是我的最佳精神食粮,更是我写作、教学的模范教材,看完了这一期,总是迫不及待地期望下一期,最少看三遍,从略读、精读到详读;从人生哲学到待人接物,教导我们处世的圆融。从人文到科学,从史学到儒学以及各国的民俗风情、地理景观,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涵养,开拓了更宽广的精神领域。
阅读这么一位大德高僧的日记,更可说是精神上的最高享受;诚然,人如其名:“星”,是在黑暗中给人希望、光明;“云”,是飘然自在,不受束缚的神韵浑然天成。
从日记中去体会一位大善知识的信仰、修持、处事,以及待人的心路历程,可以做为自我调适的借镜,并且培养感恩心,去化解怨恨;培养慈悲心让我们知道要怎样去重新调整人生,调整脚步,开展出生命中的每一个春天。
有福享读“星云日记”是心灵上最大的财富,是灵思慧解的泉源;可使即将枯竭的生命力源源不绝的涌现。从中更可以肯定《华严经》所说的“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愿力与悲心;大师的“日记”是净化社会人心的无上妙方,是与宇宙天地共存的尊贵法宝。
2 细读“星云日记”可与大师同在
梁国兴
阅读《普门》杂志已成为我的习惯,从创刊号到最新的一期从未间断过。最吸引我的单元,就是三年前,即一二一期开始连载的“星云日记”。
每回读了日记后,对大师这位宗教家的风范更为感动,对他的敬重也与日俱增。
大师经年累月在世界各地为法奔走,席不暇暖,风尘仆仆,信徒实在不易亲近他。因此,对全体佛光人来说,读“星云日记”可以对大师弘法济世的事业有充分正确的认识,以全力支持他完成这些事业。
对台湾的佛教徒来说,读“星云日记”能对这一代高僧为教奉献的精神与悲愿更有系统的了解;而对我们这些海外的佛教徒,读“星云日记”可以洞悉这位举世钦佩的宗教家,如何为世界佛教开创空前光辉灿烂的时代。
“星云日记”不只是为大师的丰功伟业留下历史纪录,大师的法音宣流更对千千万万的读者有所启示。
总而言之,读“星云日记”就仿佛你、我在大师的身边同沾法益。我时常向人介绍说:细读“星云日记”,可与大师同在。
3 平淡中的真滋味
许雅筑
我们每天汲汲营营于工作、生活,很少人有闲情写日记;即使写了,大多是寥寥数语,甚或由周记、月记、年记一直沦落下去。因此初见“星云日记”,便被其丰富的内容吸引。
仔仔细细,一篇接着一篇读着,竟像是徜徉在初春的原野上一样适意。没有什么冗长的大道理,却自自然然地给了我不少启发;虽然只是每日生活记实和对事对物的感想,但流转其间的生活智慧,岂是“叹为观止”四字所能形容。
星云大师的生活忙碌、紧凑是众所周知的,我却找不到一点“疲惫”的蛛丝马迹,而处处只见那“无入而不自得”的恬淡自在。“弘法利生”四字,更在大师的仆仆风尘里获得了落实。
对我而言,读“星云日记”是一种精神上的教育、思想上的启发。不敢说是发现了什么深奥的道理,却在无形中遵循了其中的点点滴滴而提升了自己。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一个万人景仰的典范,是如何地使平凡的每分每秒,显现出永恒的价值。
4 指导我学佛的“善知识”
傅晴曦
从拥有《觉世》至《普门》,因此自始便得以阅读“星云日记”。日记中提供的世间学问、佛教真理,实包罗万象,如能就我们所想知、所要学的加以吸收注意,则必获益不浅,受用无穷。大师心存佛道,志在度生,所到之处,动静语默,皆是佛法的展现。以道德规范在家信众,以戒行指引出家徒众。对于独当一面的佛光山别分院住持,则谆谆垂训,寄望甚殷,期能以恢宏器量,接引信众;以卓越才能,健全人事。因此,每当大师远行返国,则不暇憩息,便开座讲经,到处弘法,为学僧授课,与访客接谈,主持皈依,参加会议,生活在百忙之中。幸而大师禅悦自在,“人忙而心不忙”!
近年因佛光协会的组织遍布五大洲,大师慈悲为怀,要给人信心、给人欢喜,所以常应邀各处主持开幕、演讲,为时三载,大师已环绕地球无数圈。我们的眼睛接触文字,而精神却在跟随大师作万里云山之遨游,从中领略各国风光,了解异地习俗,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均可得。
至于大师在各种场合,法缘殊胜、备受尊荣、造成轰动的盛况,姑且不说。这里提三件小事,以显示大师的风范:有一次,大师受接待至国际第一流的饭店下榻,套房装设,极形华贵,大师却不想翻动整齐之床褥,而坐在靠背椅过夜。再说,在所到之处,东道主设盛宴款待,大师在人情上极表谢意,但私下却常说:一碗家常饭最受用,一碗汤面最香甜。近期,大师到达澳洲首都,接待单位严密保护,保安人员阵容壮观,这种气派,大师却感觉不安!真正修行者的惜福,令人有不可企及的赞叹!
总之,“星云日记”的内容多彩多姿,结集成册,便是佛教徒无尽藏的生活丛书、佛门中的行仪宝典。而本人则待之为指导修持的“善知识”。长期阅读,内心永远充满欣喜与感恩,愿与读友共享之!
5 推动《普门》的一双大手
永芸
“星云日记”自从在《普门》杂志刊登以来,一直是本刊叫好又叫座的一个单元。连载不久,许多读者就非常关心何时出单行本;现在,出版在即,看到来自十方的回响,尘封已久的心弦又被触动活跃起来!因此,愿将这四年来的因缘,略说一二……
一九八九年初夏,大师带领佛学院即将毕业的同学作一次全省寺院参访,当时我在英文佛学班虽未毕业亦特准随行。一日清晨,我远远看到大师独自坐在菩提树下,便欢喜趋前请安。师父问我英文班读得如何?我答:还好!我们的谈话被后来的同学打断。参访的最后一站,我与师父同车,师父又问我对《普门》杂志的看法?我不觉有他,滔滔诉说心中理想。没想到参访结束后,师父竟召见我并告之:“英文班不要读了,以后有机会再读,先去接《普门》的主编。”这种临时授命已非第一次,倒不觉讶异!只是怀疑:“师父放心交给我吗?”
自此,师父非常积极地召集我们不断开会。仓促接手,第一期稿子几乎都是师父策划,日记也就是那时开始的。由于南北相隔,师父又常出国,刚接手的半年,我都海内、海外电话、传真追踪请示及传重要稿请师父过目、批示。师父若在国外,日记稿一定托要回来的信徒带到机场。我也一定亲自到机场去接,拿回台北后,马上捧读。有时看得会心一笑,有时泪流满面,常常当我一口气看完,已是半夜三更,而心中总是满溢着法喜入睡。
师父真的是太忙了,改日记几乎耗去师父大半时间,还是未能如师父原意。师父常为了怕拖延、耽误我们而日夜改稿并一再表示歉意。我们拿到稿后总是全力以赴,两天之内打字、校对完毕,打字行也配合我们,只要日记到,全部工作放下只打日记,甚至柯连长居士帮我们校对到半夜……
有一次,慈惠法师从美国回来告诉我,大师听说我们托人从台湾带去刚出炉的《普门》,竟然在西来寺的头山门等到半夜。他们劝师父夜深露重不要这么辛苦,但师父说,他一定要亲自等到。此时我的眼泪已不听使唤流下。
后来师父腿跌伤住院,我去探病时,有人建议为了师父的健康,请师父不要再写日记;当时我听了非常难过,为了师父我应该听命,但想到万千读者的失望……
当师父轻声唤我,我抬起头接触到师父的慈光,已顾不得在场的人,任眼眶打转的泪水一泻而下!师父悲切肯定的说:“永芸,我要写,我要为《普门》写得更好!”这些都深烙在我心中。
由于日记,我虽不是日日在师父身边,却能和他接心、相应,且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这些年来日记不知度了多少徬徨、无助、有病的众生,甚至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心灵资粮。《普门》能有今日之成绩,工作同仁的努力不在话下,但真正推动《普门》前进的却是大师这双无形的大手——“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
一九九三·八·十三写于基隆
后记
星云大师,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12岁出家,1949年赴台,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1991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选为世界总会会长;于五大洲成立170余个国家或地区协会,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实践“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星云大师一言一行所产生的影响已不限于宗教界,更普及全社会。星云大师自1989年访问大陆后,便一直心系祖国的统一。近年回宜兴复兴祖庭大觉寺,并捐建扬州鉴真图书馆、接受苏州寒山寺的赠钟,期能促进祖国统一,带动世界和平。星云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两千万言,已在大陆出版80余种,深受读者欢迎。
《星云日记》收录星云大师1989年7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的日记,最初陆续刊登于《普门》杂志“星云日记”专栏,后结集由台湾佛光出版社于1994年和1997年分两次出版,共计44册。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此次岳麓书社出版《星云日记》,分三辑先后推出,第一辑收第1册至第15册,第二辑收第16册至第30册,第三辑收第31册至第44册。各册书名不变,对原版编排格式作了简要调整,极个别文字作了删节处理。此次出版除改繁体竖排为简体横排外,对有些不便大陆读者阅读的词语用法也作了改订,如原版中“计画”“规画”改为“计划”“规划”,“连络”“连系”改为“联络”“联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均径改,不出校记。但原版中专名(人名、地名等)之译名,无论常见或稀见,皆一仍其旧,如“布希”(即布什)、“雪梨”(即悉尼)等,为避免转译之误也,读者诸君明鉴。
台湾某些与大陆名称相同的大学或文化事业机构,或其他容易产生歧义误解的机构名称等,加引号表述,如台湾“中山大学”“故宫博物院”“商务印书馆”等。《中央日报》《中国时报》等涵盖全国性称谓的报刊名称,加引号表述,如“《中央日报》”“《中国时报》”等。